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重新回顾知识点以及做好对新知识的衔接. 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进行小结的必要性,然后举例说明了在课堂教学中小结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好的开端,不如好的结尾”. 一个成功的课堂结尾犹如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给人无尽的回味,是加深印象、增强记忆、促使学生思维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关键,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对于教师而言,进行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时,教师也会回顾“这节课我有没有把重点和难点讲清楚?”“这堂课我教会了学生什么?”思索每一个教学细节时,其实就是对“教”的一种回顾;对学生而言,通过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其实就是对学生“学”的一种深化过程. 因此,课堂小结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结语,让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积极参与其中.
一、知识梳理型小结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课堂最后,简明扼要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既着重强调了教学的重难点,也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完整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在课堂最后,我利用与学生共同解题的过程,概括出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解方程: 7x (4 - 3x) = 15 - (8 - 5x)
解:7x 4 - 3x = 15 - 8 5x (板书:去括号)
7x - 3x - 5x = 15 - 8 - 4 (板书:移项)
-x = 3 (板书:合并同类项)
x = -3 (板书:系数化为1)
结合具体的案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即: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概括出本节课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不仅再次强调了本节课的重点,而且,简明扼要的概括更加利于学生记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二、趣味式小结
课堂小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课堂小结,可以使学生既感到富有情趣,还能掀起课堂教学的再一次高潮. 教师可以通过把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归纳整理成几句便于记忆、有韵律的词语,也可以采用游戏加强互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在课堂结束时,我指定教室横向最中间一排的学生为x轴,竖向最中间一排的学生为y轴,然后,让处在第一、三象限的学生站起来,并随机指定一名同学说出他们所在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后先下课,接着是处在第二、四象限的学生下课,最后是处在坐标轴上的学生下课. 通过在教室里建立一个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以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结束本节课,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体验,掌握知识.
三、对比式小结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较是认知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将本节课所授的内容和其类似的课进行比较小结,抓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其类似的内容得到了区分,避免知识的负迁移现象,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加准确、深刻,记忆更牢固.
例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中“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后,我采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识记这些特殊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和性质:
四、拓展延伸型小结
“一节好的数学课常常是从问题开始,再由问题结束.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问题,拓展连接数学知识的纽带还是问题. 在课堂小结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对本节课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充分体现新课程“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理念.
例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上册“认识不等式”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小结:你能举出生活中其他具体的不等关系的实例吗?并对自己所举出的例子用数学式子表示其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并在其中选取二至三个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比较分析,顺势总结出不等式的意义所在和常用的四种不等号的运用方法.
总之,課堂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其形式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 教师应紧扣教学内容,着眼于对学生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完善和提升,结合学生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精彩效果.
【参考文献】
[1]卢仰红.让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别样红”[J].科技信息,2011(18 ):306-307.
[2]李勤.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16):111.
[3]冯自香.让我们的课堂梳理同样精彩—对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有效性的研究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10(4):13-14.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好的开端,不如好的结尾”. 一个成功的课堂结尾犹如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给人无尽的回味,是加深印象、增强记忆、促使学生思维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关键,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对于教师而言,进行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时,教师也会回顾“这节课我有没有把重点和难点讲清楚?”“这堂课我教会了学生什么?”思索每一个教学细节时,其实就是对“教”的一种回顾;对学生而言,通过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其实就是对学生“学”的一种深化过程. 因此,课堂小结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结语,让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积极参与其中.
一、知识梳理型小结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课堂最后,简明扼要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既着重强调了教学的重难点,也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完整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在课堂最后,我利用与学生共同解题的过程,概括出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解方程: 7x (4 - 3x) = 15 - (8 - 5x)
解:7x 4 - 3x = 15 - 8 5x (板书:去括号)
7x - 3x - 5x = 15 - 8 - 4 (板书:移项)
-x = 3 (板书:合并同类项)
x = -3 (板书:系数化为1)
结合具体的案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即: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概括出本节课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不仅再次强调了本节课的重点,而且,简明扼要的概括更加利于学生记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二、趣味式小结
课堂小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课堂小结,可以使学生既感到富有情趣,还能掀起课堂教学的再一次高潮. 教师可以通过把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归纳整理成几句便于记忆、有韵律的词语,也可以采用游戏加强互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在课堂结束时,我指定教室横向最中间一排的学生为x轴,竖向最中间一排的学生为y轴,然后,让处在第一、三象限的学生站起来,并随机指定一名同学说出他们所在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后先下课,接着是处在第二、四象限的学生下课,最后是处在坐标轴上的学生下课. 通过在教室里建立一个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以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结束本节课,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体验,掌握知识.
三、对比式小结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较是认知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将本节课所授的内容和其类似的课进行比较小结,抓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其类似的内容得到了区分,避免知识的负迁移现象,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加准确、深刻,记忆更牢固.
例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中“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后,我采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识记这些特殊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和性质:
四、拓展延伸型小结
“一节好的数学课常常是从问题开始,再由问题结束.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问题,拓展连接数学知识的纽带还是问题. 在课堂小结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对本节课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充分体现新课程“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理念.
例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上册“认识不等式”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小结:你能举出生活中其他具体的不等关系的实例吗?并对自己所举出的例子用数学式子表示其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并在其中选取二至三个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比较分析,顺势总结出不等式的意义所在和常用的四种不等号的运用方法.
总之,課堂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其形式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 教师应紧扣教学内容,着眼于对学生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完善和提升,结合学生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精彩效果.
【参考文献】
[1]卢仰红.让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别样红”[J].科技信息,2011(18 ):306-307.
[2]李勤.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16):111.
[3]冯自香.让我们的课堂梳理同样精彩—对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有效性的研究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10(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