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本文主要从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借此抛砖引玉,以便更好地开展化学教学,服务学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综合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启蒙 教育,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最基本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未来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化学实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一、创设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学伊始,在九年级第一节化学课上,我没有急于讲课本内容,而是先演示一些有趣的实验。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开展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时间,我让学生亲自体验镁带燃烧的光芒、氢气流吹肥皂泡的乐趣、用PH试纸测定土壤的酸碱度,或让学生自己用醋精和碳酸钠制备简易泡沫灭火器用于灭火,结合生活中的化学了解酒后驾车的测定方法。
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多数学生距离较远,可观察性差,效果不是很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总量也不多,使得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挥。因此,有必要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拓宽学生思维。如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由于学生没有更多玻璃罩,我就让学生自己找来带盖的玻璃罐头瓶,瓶口朝下,盖上放置点燃的蜡烛代替红磷,瓶壁上用带颜色的橡皮筋把瓶子分成五等份,然后拧紧盖,待蜡烛燃尽时把瓶倒放在水槽中,并打开盖,发现进入瓶里的水的体积约占整个罐头瓶体积的五分之一。这样能根据蜡烛燃烧要消耗氧气,充分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在探究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探究性教学是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一种教学模式。实验探究式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础,要求教师精心指导,让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亲手实验探究化学概念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它是学生创新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把结论直接生硬地告诉学生,而是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特殊的探究方案,积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采用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练习等科学方法探究化学知识,发展各种能力,以此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从认识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与获取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引导、探究、训练三者结合的形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题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首先回忆制取氧气和氢气的两套典型装置,找出它们使用的局限性,然后介绍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药品,最后由学生分析找出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本节课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演示实验中,教师从容不迫的示范,可以教育并帮助学生在紧张有序的思维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对实验兴趣浓厚,思维方式不受限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独立操作实验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共同完成和讨论实验现象、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验的成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喜悦,使他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实验失败,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失败的原因而重获成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喜悦,使他们对战胜挫折充满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
五、利用化学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本身也是一种对劳动技术的掌握、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对学生日后工作、生活的帮助不言而喻。如学习一定浓度的溶液配制对农村中学生以后回到农村配制农药肯定是有帮助的,他们甚至可以结合环保知识及农业知识寻找最佳浓度。学会土壤及水样酸碱性的测定有助于日后学生自己测定土壤、水质的酸碱性。学会中和水土的酸碱性后,对于学生以后参加农业劳动生产肯定有帮助,有利于他们合理施肥、合理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教师除要完成课本上规定的实验外,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还要适当增补或改进一些不完善的实验,并且通过对学生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作者简介:李永涛(1977— ),男,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现供职于陕西省丹凤县商镇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综合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启蒙 教育,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最基本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未来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化学实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一、创设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学伊始,在九年级第一节化学课上,我没有急于讲课本内容,而是先演示一些有趣的实验。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开展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时间,我让学生亲自体验镁带燃烧的光芒、氢气流吹肥皂泡的乐趣、用PH试纸测定土壤的酸碱度,或让学生自己用醋精和碳酸钠制备简易泡沫灭火器用于灭火,结合生活中的化学了解酒后驾车的测定方法。
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多数学生距离较远,可观察性差,效果不是很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总量也不多,使得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挥。因此,有必要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拓宽学生思维。如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由于学生没有更多玻璃罩,我就让学生自己找来带盖的玻璃罐头瓶,瓶口朝下,盖上放置点燃的蜡烛代替红磷,瓶壁上用带颜色的橡皮筋把瓶子分成五等份,然后拧紧盖,待蜡烛燃尽时把瓶倒放在水槽中,并打开盖,发现进入瓶里的水的体积约占整个罐头瓶体积的五分之一。这样能根据蜡烛燃烧要消耗氧气,充分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在探究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探究性教学是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一种教学模式。实验探究式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础,要求教师精心指导,让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亲手实验探究化学概念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它是学生创新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把结论直接生硬地告诉学生,而是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特殊的探究方案,积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采用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练习等科学方法探究化学知识,发展各种能力,以此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从认识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与获取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引导、探究、训练三者结合的形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题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首先回忆制取氧气和氢气的两套典型装置,找出它们使用的局限性,然后介绍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药品,最后由学生分析找出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本节课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演示实验中,教师从容不迫的示范,可以教育并帮助学生在紧张有序的思维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对实验兴趣浓厚,思维方式不受限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独立操作实验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共同完成和讨论实验现象、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验的成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喜悦,使他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实验失败,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失败的原因而重获成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喜悦,使他们对战胜挫折充满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
五、利用化学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本身也是一种对劳动技术的掌握、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对学生日后工作、生活的帮助不言而喻。如学习一定浓度的溶液配制对农村中学生以后回到农村配制农药肯定是有帮助的,他们甚至可以结合环保知识及农业知识寻找最佳浓度。学会土壤及水样酸碱性的测定有助于日后学生自己测定土壤、水质的酸碱性。学会中和水土的酸碱性后,对于学生以后参加农业劳动生产肯定有帮助,有利于他们合理施肥、合理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教师除要完成课本上规定的实验外,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还要适当增补或改进一些不完善的实验,并且通过对学生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作者简介:李永涛(1977— ),男,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现供职于陕西省丹凤县商镇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