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绩效评估怎么进行?

来源 :管理知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k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的绩效管理,重视的是员工目标的达成与公司目标的连接,以及员工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绩效的评估、考核而已。
  
  问:又到了一年一度绩效评估的季节,身为公司的部门主管,生产制造是我的专业,但要对部属进行全方位评估,这关系到部属的升迁、调薪、工作分配等,我对这些就不在行了。我该如何进行呢?
  
  现代的绩效管理,重视的是员工目标的达成与公司目标的连接,以及员工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绩效的评估、考核而已。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借着“绩效管理”这个平台,主管与员工从年初开始,便制定了游戏规则,以及主管对员工在工作上的期望,当然员工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一年当中,双方随时可以沟通对绩效的看法,或是调整原定的目标,主管也随时可以给员工反馈,不用到年底才算总帐。
  这个过程除了对于绩效不好的员工可持续沟通让他持续改善之外,也可以肯定表现好的员工,并指出其他需要改善之处。若一年下来主管没有持续反馈,到了年底才一股脑地提出要员工改善的地方,那么表现再好的员工也会觉得主管只是一味地批评而没有肯定,即便是好的意见,当事人也听不入耳了。
  
  员工才是主角
  
  “绩效管理与发展”和传统考核最大的不同,第一,是主管会跟员工一起设立目标;第二,这个过程是持续而具反馈性的;第三,员工要对自己的绩效计划负责任,他随时可以提出来找主管谈。所谓持续沟通,可以是定期的,例如公司本身有制度,半年要进行一次绩效面谈;也可以是不定期的会面,随时都可以发生。例如完成某个项目后,便可以与个别员工进行讨论与反馈,而不用等到年底才进行。
  第二个观念上的改变,是员工要为自己的绩效计划负起最大责任,也就是员工的自我管理。员工如何自我管理?如果公司的绩效评估表上包括员工的自我评估表,那最好;假如没有,主管也可以自行设计自我评估问卷表,形式不拘,网络上有许多资料可供参考。不管公司有无制度,身为主管都有权利与责任,让自己的管理做得更好,只是切记题目不要过多,大约8-10项关键绩效指标就可以了。
  举例来说,某家外企公司主管,其助理是一位工作近20年的资深员工,常常抱怨工作太多做不完,却又在上班时间和其他同事聊天长达半个多钟头。该主管该如何和这位助理沟通呢?他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比如要求该员工列出工作内容,再逐项针对工作内容中的知识、技巧、态度等方面来自我评估。员工自我评估后,主管再对员工进行评估。两人都做完功课后,再坐下来讨论怎么改善彼此评估有落差的地方。
  为什么会评估这三项呢?因为许多员工的工作知识和技巧可能都不错,出问题的往往是工作态度,但是年终的整体评估常常无法反映出这些方面。主管要切记,“没有人能够一次做所有改变”,因此主管可以针对最希望员工改善的地方,要求其先行改善,除此之外,主管要记得评估时要以“事实为证”。而对于员工表现不错的地方,主管也不要吝惜给予赞赏和鼓励。让员工除了清楚知道需要改善的地方之外,也了解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错。
  主管若能认知到员工才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主角,到了年终评估阶段时,才可以让员工自由表达自己做了哪些事、有哪些可以进步的空间、未来的展望和生涯规划等,以取代传统年终评估只是主管单向地指出员工的好坏。这么一来,主管自然较能顺着员工的想法,提出自己对其工作的观察和要求。若双方有落差,也比较能够知道落差在哪里。
  
  对事不对人
  
  绩效评估最忌讳的便是秋后算帐。主管必须了解,每个人所能改善的地方有限,可渐进式地来做改善,而关键方面的改善可带来极大的效益。通常主管要求员工改善的地方最多只能有两、三项,双方都不要贪心,因为这是个持续进行的过程。
  另一项原则是对事不对人。除了员工要做功课之外,主管也要做功课,对于员工表现好的地方,或要求改善之处,都要做记录,免得面谈时举不出例子。
  另一个常犯的错误是,一进行面谈便开始数落员工的错误。就算是有事实根据,也不能只有批判,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一被批判便会产生防御心理。也有人强调所谓的三明治法:先肯定、赞美,再提出要求当事人改善的地方,接着再肯定。但如果年终评估时要用到三明治法,就代表过去一整年的沟通与反馈不够,这样往往得不到建设性的结果。
  绩效面谈时,主管也常会忽略主角应该是员工,而不是主管,主管不应该一直讲或数落员工。最好能先让员工做完自我评估,这样才能知道他的想法和你的观察、想法有无落差,面谈时才能够进行讨论。面谈中,员工也可以主动提出想跟主管谈的内容、需要协助的地方,避免只沦为主管检讨员工的场面!若主管对“绩效管理”的观念,只停留在单纯的“绩效考核”上的话,那就真的只是主管的问题和责任了。反之,“绩效管理”强调主管、员工双方都要做功课,都有责任。
  此外,绩效面谈时的环境也很重要,最好在隐密的环境中进行,例如会议室。有些公司会在餐厅进行,但餐厅属于公开场合,并不合适。面谈地点应该只有主管和员工两人,有员工喜欢下午茶的形式,有人偏爱在会议室,这都可以,重点是“隐密性”。其次,要关手机,若主管一直接电话,会让员工觉得不受尊重,减低了沟通的成效。
  个人偏好对绩效评估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略。若主管觉得某位员工令其困扰,应先检讨是否是个人的因素。这时也可问问其他主管和同事的看法,以破除自我的偏见。另外,若在员工的评估表上加列“他人反馈表”,让与该位员工合作过的同事有机会提供意见,可使评估机制更为客观、平衡。
  
  注意员工的价值观
  
  “员工绩效管理与发展”对主管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员工的价值观跟公司的价值观不合。譬如说,公司的价值观为“品质”,却有员工觉得做到80分就好,速度更重要,这是很棘手的问题。尤其是该位员工能力很好,却不认为自己需要这么做,那就是价值观的问题。另外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是“正直”,例如有的员工会游走在法律边缘,只求达成良好绩效,这更危险了。通用电气前总裁韦尔奇曾经表示,这样的员工最后还是要请他走人,因为他能力虽好,却无法令人信任。
  绩效面谈确实要花上不少时间和心血,尤其现今讲求的是人才管理。许多跨国大企业投注许多心力在这上面,例如英特尔的每位主管,每年平均要花上3-4个月的时间,进行员工的绩效面谈与评估,可见英特尔对绩效管理的重视。
  企业主管在与部属共同讨论、改善绩效上,有6大步骤的行动计划可供参考。首先,主管在年终时,新年度展开之前,先与部属坐下来,共同讨论过去这一年的具体绩效结果。不要忘了双方都要就事论事,并且都要有事实依据才行。接下来,双方可以沟通彼此期望的绩效标准。第三个步骤则在共同讨论员工未达到绩效目标的根本原因,探究到底是工作知识、技巧还是态度出了问题,若是较棘手的价值观问题,主管也不可回避。第四步要询问部属改善绩效的方法。员工若能先完成自我评估,这个阶段的讨论会更具成效。第五步,主管与部属共同讨论解决方案。最后,双方共同决定下一步骤的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的主角是员工,他当然要为自己的表现负责,更重要的是,这个行动计划要能够指出未来在工作上具建设性的改进方向。
  
  成长礼物VS秋后算帐
  
  总结来说,在绩效管理与发展中,主管的心态很重要。主管与员工讨论时,是抱持着给员工一份成长礼物的心态,去跟他讨论、给他反馈呢?还是,好不容易逮到机会,要好好修理他?不同心态会造成很不一样的结果。主管谈的内容可能大同小异,态度和语气不同,就会让结果很不一样。
  如果主管是用一种想帮助员工成长、学习的心态,来点出员工的问题的话,员工就会感受到主管的诚意,也更乐意接受和改善。否则就算主管只是提出一个小问题,员工都会觉得刺耳,反而带来负面效果。两种态度只是一线之隔,成效却是两极,主管需要特别留意。(资讯来源:台湾《EMBA世界经理文摘》)
其他文献
制造商抱怨经销商不能有效执行销售计划,经销商则质疑制造商根本不懂市场,两者之间的距离,应该如何弭平?    1000万辆的差距,是制造与销售之间的差距!2005年全球汽车生产量为6500万台,但实际销售量仅5500万台,以这样的数字来观察,目前汽车制造商和汽车经销商之间的确存在着许多歧见,从目标、营业模式,到他们想卖些什么,都不尽相同。  制造商总是抱怨经销商没能有效执营销售计划,而经销商则时常得
期刊
如何统驭领导市值1.67兆、员工人数超过2万人的台积电王朝?台积电首席执行官蔡力行自谦自己不是策略大师,却用最平易浅显的话语,分享他从基层的管理执行,到策略制定的心路历程。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从执行到策略”。通常一般管理学界谈这个主题,都是从策略到执行。   然而,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从基层往上发展,顺序反而应该是“执行→策略→执行”。  一般人刚进入职场的前10年,都是以学习为主,如果有
期刊
在企业中要如何发挥所学,让自己有机会成为企业“接班人计划”的候选人,必须强化下列8项修炼。    不论你在学校念什么科系,最终将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就业时不知从何开始?好像有专长但又好像没有。好像什么部门的工作都可以做,但又怕不会被录取,学什么在企业中有用吗?  这样的问题或是疑虑是多数人都有的问题,而问题的本质是你有没有准备好,有没有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以过来人的经验而言,念什么不是重点,重要
期刊
在现代管理中,“当责”相对于负责是一种更精准的责任定位,当责与负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追求的是更强、更高的自主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挹注承诺、激发心力、授权授责,以经营自己、领导团队达成目标,并让聚焦成果成为责任的灵魂。    “当责”(Accountability)出现在华人管理世界比较晚,出现时通常又直译为“负责”(Responsibility),意义通常交叠不明,Accountability是A
期刊
任何一家公司要想成功,其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必须相互匹配。也就是说,竞争战略设计用来满足顾客的优先目标与供应链战略旨在建立的供应链能力目标之间相互协同一致。    谈到战略匹配的问题,首先就必须了解什么是竞争战略。简言之,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满足顾客需求的类型决定了一家公司的竞争战略。可以说,竞争战略都建立在顾客对产品成本、产品送达与反馈时间、产品种类和产品质量偏好的基础上。因此,公司竞争战略的
期刊
“聪明的”规划人员拟定计划,而“较不聪明的”一般员工只要执行就好?    策略执行大师小档案    赫比尼克(Lawrence G.Hrebiniak)  任职于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目前在华顿MBA与EMBA教授竞争策略与策略执行,其研究重心是策略执行与组织设计。  他同时为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包括:策略执行、策略拟定与组织设计。服务过的企业有:强生(Johnson & Johnson)、杜邦(Du
期刊
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产品种类增加得十分迅猛,产品生命周期正在短缩,  顾客的要求不断增加,资源日见紧缺,全球化的影响……  所有这一切,无疑均对当前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外部环境的影响,  导致企业不得不更进一步地追求产品市场需求与企业内部管理的“无缝”衔接。  企业的反应速度与赢利水平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于是,供应链管理被诸多企业所重视并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期刊
文/Pierre Loewe&Jennifer Dominiquini  译/李田树    “我想要持续追求成长,永续经营的企业,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创新。不论是开辟新市场,还是推出新服务,企业里,却总是有层层障碍,阻挠创新开花结果。企业应该如何有系统地揪出创新杀手?如何在四个重要的层面上下工夫,让创新成为内建在企业里的能力?    们一再强调创新是第一要务,却未能有效分配时间、资源与努力在创新上面
期刊
摘要 从IT(信息技术)能力的视角来研究IT与企业绩效关系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是IT能力而不是IT在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企业IT能力的研究成果纷繁,但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都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对IT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IT能力概念、IT能力构成及评价体系、IT能力与绩效的关系、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IT能力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并针对目前IT能力研究缺陷,讨论了下一步研
期刊
摘要 在中国A股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逐步接轨的背景下,QFII在中国的投资一直呈现增加态势。从提高证券交易效率、安全及降低交易成本而言,基于QFII业务的跨境证券交易网络成为未来发展的需要,但当前国内尚无成熟、功能完整的跨境证券交易方式。本文基于QFII业务特点、业务发展要求及相关金融信息协议等要素,构建了三种证券交易网络模式,分别是独立业务模式、集成交换模式和智能交易模式。依据不同阶段适用模式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