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中的辐条人物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95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陀氏的小说经常会描写一些受侮辱的人以及一些人格分裂的形象。陀氏“对人物心灵和精神实质揭示上表现得穷追不舍,残酷无情。”其描写的方法则是通过复调模式。其中有主人公自己对自己的对白,有主人公之间的对白,还有“我”作为陀氏化身参与其中。现在,笔者希望抛开作品主要人物,而以表面上居于二线的“辐条”人物为依据探讨其文学意义。
  【关键词】《白痴》;辐条人物;众生相;社会现实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53-1.5
  作为俄国文学的代表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为人生”的进步作家为时人所认识与接受。在陀氏小说中备受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议的,可称为陀氏创作个性的是以“痛苦”作为题材。像鲁迅曾说的,“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逆境里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罪恶之下真正的洁白来。”因此,陀氏的小说经常会描写一些受侮辱的人以及一些人格分裂的形象。陀氏“对人物心灵和精神实质揭示上表现得穷追不舍,残酷无情。”其描写的方法则是通过复调模式。其中有主人公自己对自己的对白,有主人公之间的对白,还有“我”作为陀氏化身参与其中。现在,笔者希望抛开作品主要人物,而以表面上居于二线的“辐条”人物为依据探讨其文学意义。
  一、宗教怀疑者——伊波利特
  伊波利特是现实世界及其荒诞法则的牺牲品。他一无所有、身患肺痨,是一个始终寻求生活答案却从未得到的被现实摧毁的无辜的人。他不甘接受命运,在小说中以大篇幅的文字作为伊波利特的自白书,一步步体现出他的反抗:首先,他向众人证明自己短暂生命的价值即他拯救了一个被贫穷逼迫的家庭。后来,在罗果仁的家中他看到一幅画,那幅画中描绘的是刚被从十字架上放下来的耶稣。他说:“如果这位导师本人在死刑前看到自己的形象,那么他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自己走向十字架,以这种方式死去”至此,伊波利特已经开始怀疑。同时,在自白书中还讲述了他的一个梦,一个蝎子样的怪物出现在宽敞的房间,样子丑恶还有毒,甚至已被咬碎的身体还蛰了敌人的舌头。随后,又提到罗果仁来到伊波利特的床边,带着一丝冷笑。他立刻想到反抗的方法“我有一支袖珍小手枪,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搞了这玩意儿,人们在那可笑的年龄会一下子开始喜欢有关决斗、盗窃之类的故事,幻想有人如何约我进行决斗,而我站在对手的枪口前如何面不改色。”
  二、自尊的钱奴——加尼亚
  既不同于梅什金的基督之爱,也不同于罗果仁的情欲之爱,加尼亚对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的是一种功利者之爱。为了七万五千卢布,为了便捷的成功,他抛弃自尊甘心去娶别人的情妇做妻子。甚至明确的知道叶班钦将军如此热心地促成这桩婚事的原因是为了结婚后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可以做他的情妇,加尼亚还是忍辱积极地争取婚姻。但是,加尼亚并不是一个真正视金钱为唯一的人,他热爱家庭、向往美好爱情、渴望成功,因此他始终忍受着别人所不理解的痛楚。一方面,他毫不谦逊并且充满野心,机警地窥视着外界并时刻准备着“战斗”。另一方面,他痛苦地保护着家人,挣扎着忍受他人的蔑视,同时又在心里埋下报复的火苗。因此他试图通过阿格拉雅来改变自己的境遇,想通过她来满足对爱情、自尊以及金钱的需要。无奈阿格拉雅看出加尼亚的贪婪之心,他只好出卖灵魂,牺牲幸福,放弃道德。小说第一部分的结尾: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把十万卢布扔进火炉,这不仅是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灵魂的升华,也是对加尼亚人格的考验。加尼亚的昏迷以及拒绝接受被扔进炉中的十万卢布是他正值人格的复苏。
  三、伪善的代表——托茨基与叶班钦
  托茨基自诩收养孤儿,使其接受教育,实质是趁火打劫仅为私欲。在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仅仅十六岁时就将她占有,她在托茨基眼里不过就是发泄兽欲的工具。待他找到新的猎物便果断将其抛弃。与其说是为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寻找丈夫,不如说是为自己的欲望移走障碍;与其说托茨基收养了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不如说是他剥夺了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单纯美好的人生。
  叶班钦与其好友托茨基一样,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善者。他一直积极促成加尼亚与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的婚姻,实际是打着自己的算盘即企图以上级的权威占有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在梅什金公爵与叶班钦第一次见面时,他之所以热情的引荐公爵并不是出于对妻子家族亲戚来访的欢迎,而是终于有机会躲开将军夫人的责问去参加纳斯塔霞·菲立波夫娜的生日晚会。对于自己女儿的婚姻,他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不惜将女儿嫁给同样道貌岸然的托茨基。伪善是托茨基与叶班钦的人生信条,亦是其行动的标准。他们更是“伪善”的最好实践者。
  四、自渎者——伊沃尔金与列别杰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的创作称为“最高的现实主义”因为他要找的是“人身上的人”。在伊沃尔金身上体现的自我亵渎与自我保护的并存,使苦难成为快感的源泉,做作的行为成为一种表演。虽然伊沃尔金把都市报上的新闻说成自己的亲身经历并被人揭穿、嘲笑,但是他毫不在意,反而从中得到无限乐趣。为了喝酒,可以欺骗,可以攀亲带故,可以无视他人的灾难。但是伊沃尔金所谓“快乐”的背后是苦难,是人生起伏的无奈。
  与伊沃尔金相似,列别杰夫一出场便是一个十足的丑角。当他了解身边坐着的就是百万身家的罗果仁“公务员惊呆了,一对眼珠子几乎凸出眶外,他的整个面部立刻出现某种诚惶诚恐、谄媚奉承甚至大吃一惊的表情”说,我得向你致敬,讨你喜欢!最后作为一只“苍蝇”跟随罗果仁下车回家。在列别杰夫谄媚的背后是一个需要养育的大家庭,“苍蝇”背后的世界同样艰辛。这类精神自渎者的形象贯穿在陀氏的很多重要著作中,他们在精神上的自我亵渎主要表现在自我蔑视、自我折磨、自我嘲笑,并且在这种自轻自贱中体验到一种难以言传的快感。作为一个宗教人类学家,这类众人之中的“人”自然是陀氏关注的对象,不仅如此陀氏还将一系列哲理性的语言通过他们表达给读者,因此被称为“自我亵渎的哲学家”。
  小说《白痴》中人物众多,除去疯狂的“恶魔”,基督的化身以及从贵族小姐和孤儿尤物。一些列小人物就像车轮的辐条,众多辐条集结在轴心四周,而軸心的移动要靠周围辐条的作用。一方面,辐条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可见作品人物的命运是俄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荣如德译.白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多米尼克·阿尔邦著.陀思妥耶夫斯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栾颖(1988- ):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和网络之间信息传输的急剧增长,人们在得益于网络加快业务运作的同时,其上网的信息资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被删除或被复制,数据的安全性和自
埃贡·席勒(1890-1918)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画家,是一个天才型艺术家,享年仅28岁,虽然他生命极其短暂,但他的艺术光辉照耀着欧洲的艺坛.席勒短暂的艺术生涯经历却很丰富,加
摘 要:物理课程新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提出来,因而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应该明白“合作探究”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应用时注意的事项,它是实施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合作探究 初中物理    “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为前提,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探究教学活动,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
几年前有部电影描绘了“世界末日”的场景,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一系列自然灾害接踵而至,人类文明面临毁灭.这时,有人充满恐惧,有人则与家人依依惜别、从容面对死亡.虽然
期刊
摘 要:结合本人超过十年的高校建设项目的管理经验,就某高校建设项目的工程变更管理进行探讨。本文通过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内容和产生原因的介绍,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工程变更的管理。  关键词:高校;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为了实施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某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某高校建设项目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某高校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不可避免发生的工程变更必然
我是1998年从教育战线上退休的。以前,由于忙工作,缺乏锻炼,落下了多种老年慢性疾病。刚退下来时,我整日待在家里,觉得很失落。老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约我一起到公园学
期刊
洛阳邙山作为中国历代皇帝和贵族的墓地名闻遐迩.正如洛阳作为历代王朝的都城一样,这里历经数代,构筑了大量的古代陵墓.虽然封土部分已经消失不见,留在地下的陵墓仍然不计其
期刊
高职院校是为行业培养一线技术工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便利,也为职业教育本质的回归、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重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保障,但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还较简单、表面。所以推进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合作深度,是提高企业发展动力和改善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从依托学校办专业向依托企业办学的新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切实形成
期刊
运用文献资料法、 逻辑方法、 理论分析法、 访谈法、 探索性研究法等方法, 对 “校内推广公用自行车的可行性及其特定校内公用自行车后续发展的问题” 两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胸怀为民心造福社稷,建设新农村惠政催春.rn记者近日在采访中看到,我省各地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围绕让农民"建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