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黑社会组织合法化的国家。然而,这种所谓的合法化其实也是把日本的黑社会组织置于警方严苛的监控之下。
1991年,日本《暴力团对策法》颁布(所谓的“暴力团”就是日本的黑社会组织)。根据这部法律,许多黑社会都被警方取缔,最后只剩下22个合法注册的社团,警方对这些组织的底细非常清楚,不允许他们从事违法行为。
2008年,《暴力团对策法》进行了修改,规定“黑社会组织不可向正在服刑的黑社会成员及其家人提供物质奖励”。黑社会之所以能够长时间维持其成员对组织的忠诚,依靠的就是组织对成员及其家人的终生保障承诺,而这部法律的规定无疑是从根本上斩断了黑社会组织的忠诚维系。
2010年开始,日本多个地方都相继颁布和实施了《暴力团排除条例》,京都地区禁止黑社会在世界文化遗产周边地区开设事务所或其他机构,也禁止黑社会成员在风景区内举行活动和开设店铺。10月,东京都和冲绳县开始实施《暴力团排除条例》。至此,该条例已在日本全国各都、道、府、县得到实施。
扫黑,从娱乐圈到企业界
2011年8月,日本著名主持人岛田绅助突然从演艺界引退,引起舆论哗然。岛田引退只是揭开了日本娱乐圈与黑社会重重黑幕的冰山一角。10月下旬,日本一家大众报纸《富士夕刊》揭露,东京警视厅掌握的情况显示,至少有40名日本艺人与黑社会有交往。
此后,在受到演艺界人士广泛瞩目的2012年新年红白歌会中,数名已经获选的演歌歌手因与黑社会组织有关系,被舆论讽为“黑组”。对此,NHK电视台发表声明宣布“与所有2011年4月以来已经签约、与黑社会组织有关系的演员解约”,并将限制黑社会组织的事务所所在地的电视机接收电视信号。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在日本国内不乏实际上由黑社会组织头目设立的演艺公司存在。许多AV(成人电影)制作公司都有黑社会背景,而日本的色情场所也几乎都靠黑社会组织来经营(日本的色情场所是合法的,只是有很多限制)。在日本,演艺人员与黑社会向来颇有渊源,但是,根据《暴力团排除条例》的规定,即便只是“交往密切”,也将被视为“与黑社会有关的人”而受到处罚。
与娱乐圈的扫黑相比,日本企业界的扫黑其实影响更为深远,也是《暴力团排除条例》的主旨所在。条例禁止企业和个人向黑社会组织及其关系者提供各种名义的保护费和资助,禁止与黑社会组织的企业做生意。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为了避免受到法律的惩处,必须要和黑社会组织划清界限。
2011年8月,神户市的某大型保安公司和当地的“山口组”签订保安合同的事情被曝光。事件不仅引起了本地“驱逐黑社会”团体的关注,也引发了“保安公司怎么可以保护黑社会”的舆论声讨。最终,这家公司选择了与“山口组”解约,并以公司社长的名义宣布加入《排除黑社会宣言》。
根据《读卖新闻》报道,有9%的企业过去曾遭到黑社会组织勒索,然而仅有16%的企业在合同书中明确加入了抵制黑社会条款。有23%的企业在“如何应对”中选择“不知该如何去做”,更有38%的企业选择“不打算采取对策”。
黑社会的逆袭
然而,这一系列扫黑动向并非没有负面效应。
去年10月中旬以来,东京警视厅开通的黑社会相关热线已接到企业咨询电话400多个,绝大多数是询问如何处理与黑社会相关企业的业务协议。大多数电话是匿名电话,警方分析是因为这些企业担心受到黑社会报复。
与此同时,在福岛核电事故发生以后出现了黑社会组织强迫工人劳动、榨取血汗、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现象。2011年,在福冈县更发生了多起因《暴力团排除条例》导致矛盾激化,黑社会组织成员枪击相关企业的负责人或员工、纵火的恶性案件。
另一方面,随着《暴力团排除条例》的实施,底层黑社会成员普遍陷入经济困难当中。在警方加大对黑社会组织的打击力度以前,虽然日本经济并不景气,但是黑社会组织中并没有出现预想当中的经济困境。底层成员在向自己所属的组织缴纳每月五万到数十万日元不等的会费的时候,也没有显得手头很紧的样子。
然而,在《暴力团排除条例》实行以后,由于正规的企业都不愿意、也不能和它们打交道,黑社会组织就算做正当经营也很吃力,出现了不景气的情况。据悉,现在日本黑帮成员的平均收入和普通工薪阶层差别不多。
日本警方担心,随着日本经济不景气长期化,黑社会明面上的收入渠道越来越窄,加上全国范围的排除黑社会行动,使得一些黑社会成员为维持生计,开始隐瞒身份参与地下违法行为,这将使警方今后更难把握黑社会成员的准确动向。
不少分析认为,长此下去,日本的黑社会组织面临着被解散的道路。事实上,日本黑社会组织的人数一直在减少。根据警方数据,截至去年底,日本认定的黑社会成员大约为7.86万人,是1958年有统计以来的人数新低,其中山口组约占半数不到。
虽然日本警方对于所谓“排除黑社会条例使得从事社会事业的人们陷入不安”的说法予以坚决否认,但是,由于《暴力团排除条例》将一直以来的“警察VS黑社会”的社会图景变为“社会VS黑社会”,导致各种“与黑社会有关的人”(企业、饮食店、甚至普通市民)也成为打击对象,从而引发了人们的普遍担心。
对于日本国内的普通企业和市民来说,在《暴力团排除条例》实施以后,如何界定与黑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往来是否条例所禁止的行为,主要基于这一往来是组织行为还是成员的个人行为。
比如,因为私交而与黑社会成员一同进餐,神社、寺庙等宗教组织接受黑社会成员个人的参拜,为其举行结婚仪式和葬礼,乃至尽管知道这个人是黑社会,但是租借车辆供其个人使用的行为,都不会被视作违反条例。但是,一旦这一行为涉及黑社会组织性质(如参加由黑社会组织举办的高尔夫球赛),便会受到条例的惩处。
1991年,日本《暴力团对策法》颁布(所谓的“暴力团”就是日本的黑社会组织)。根据这部法律,许多黑社会都被警方取缔,最后只剩下22个合法注册的社团,警方对这些组织的底细非常清楚,不允许他们从事违法行为。
2008年,《暴力团对策法》进行了修改,规定“黑社会组织不可向正在服刑的黑社会成员及其家人提供物质奖励”。黑社会之所以能够长时间维持其成员对组织的忠诚,依靠的就是组织对成员及其家人的终生保障承诺,而这部法律的规定无疑是从根本上斩断了黑社会组织的忠诚维系。
2010年开始,日本多个地方都相继颁布和实施了《暴力团排除条例》,京都地区禁止黑社会在世界文化遗产周边地区开设事务所或其他机构,也禁止黑社会成员在风景区内举行活动和开设店铺。10月,东京都和冲绳县开始实施《暴力团排除条例》。至此,该条例已在日本全国各都、道、府、县得到实施。
扫黑,从娱乐圈到企业界
2011年8月,日本著名主持人岛田绅助突然从演艺界引退,引起舆论哗然。岛田引退只是揭开了日本娱乐圈与黑社会重重黑幕的冰山一角。10月下旬,日本一家大众报纸《富士夕刊》揭露,东京警视厅掌握的情况显示,至少有40名日本艺人与黑社会有交往。
此后,在受到演艺界人士广泛瞩目的2012年新年红白歌会中,数名已经获选的演歌歌手因与黑社会组织有关系,被舆论讽为“黑组”。对此,NHK电视台发表声明宣布“与所有2011年4月以来已经签约、与黑社会组织有关系的演员解约”,并将限制黑社会组织的事务所所在地的电视机接收电视信号。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在日本国内不乏实际上由黑社会组织头目设立的演艺公司存在。许多AV(成人电影)制作公司都有黑社会背景,而日本的色情场所也几乎都靠黑社会组织来经营(日本的色情场所是合法的,只是有很多限制)。在日本,演艺人员与黑社会向来颇有渊源,但是,根据《暴力团排除条例》的规定,即便只是“交往密切”,也将被视为“与黑社会有关的人”而受到处罚。
与娱乐圈的扫黑相比,日本企业界的扫黑其实影响更为深远,也是《暴力团排除条例》的主旨所在。条例禁止企业和个人向黑社会组织及其关系者提供各种名义的保护费和资助,禁止与黑社会组织的企业做生意。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为了避免受到法律的惩处,必须要和黑社会组织划清界限。
2011年8月,神户市的某大型保安公司和当地的“山口组”签订保安合同的事情被曝光。事件不仅引起了本地“驱逐黑社会”团体的关注,也引发了“保安公司怎么可以保护黑社会”的舆论声讨。最终,这家公司选择了与“山口组”解约,并以公司社长的名义宣布加入《排除黑社会宣言》。
根据《读卖新闻》报道,有9%的企业过去曾遭到黑社会组织勒索,然而仅有16%的企业在合同书中明确加入了抵制黑社会条款。有23%的企业在“如何应对”中选择“不知该如何去做”,更有38%的企业选择“不打算采取对策”。
黑社会的逆袭
然而,这一系列扫黑动向并非没有负面效应。
去年10月中旬以来,东京警视厅开通的黑社会相关热线已接到企业咨询电话400多个,绝大多数是询问如何处理与黑社会相关企业的业务协议。大多数电话是匿名电话,警方分析是因为这些企业担心受到黑社会报复。
与此同时,在福岛核电事故发生以后出现了黑社会组织强迫工人劳动、榨取血汗、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现象。2011年,在福冈县更发生了多起因《暴力团排除条例》导致矛盾激化,黑社会组织成员枪击相关企业的负责人或员工、纵火的恶性案件。
另一方面,随着《暴力团排除条例》的实施,底层黑社会成员普遍陷入经济困难当中。在警方加大对黑社会组织的打击力度以前,虽然日本经济并不景气,但是黑社会组织中并没有出现预想当中的经济困境。底层成员在向自己所属的组织缴纳每月五万到数十万日元不等的会费的时候,也没有显得手头很紧的样子。
然而,在《暴力团排除条例》实行以后,由于正规的企业都不愿意、也不能和它们打交道,黑社会组织就算做正当经营也很吃力,出现了不景气的情况。据悉,现在日本黑帮成员的平均收入和普通工薪阶层差别不多。
日本警方担心,随着日本经济不景气长期化,黑社会明面上的收入渠道越来越窄,加上全国范围的排除黑社会行动,使得一些黑社会成员为维持生计,开始隐瞒身份参与地下违法行为,这将使警方今后更难把握黑社会成员的准确动向。
不少分析认为,长此下去,日本的黑社会组织面临着被解散的道路。事实上,日本黑社会组织的人数一直在减少。根据警方数据,截至去年底,日本认定的黑社会成员大约为7.86万人,是1958年有统计以来的人数新低,其中山口组约占半数不到。
虽然日本警方对于所谓“排除黑社会条例使得从事社会事业的人们陷入不安”的说法予以坚决否认,但是,由于《暴力团排除条例》将一直以来的“警察VS黑社会”的社会图景变为“社会VS黑社会”,导致各种“与黑社会有关的人”(企业、饮食店、甚至普通市民)也成为打击对象,从而引发了人们的普遍担心。
对于日本国内的普通企业和市民来说,在《暴力团排除条例》实施以后,如何界定与黑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往来是否条例所禁止的行为,主要基于这一往来是组织行为还是成员的个人行为。
比如,因为私交而与黑社会成员一同进餐,神社、寺庙等宗教组织接受黑社会成员个人的参拜,为其举行结婚仪式和葬礼,乃至尽管知道这个人是黑社会,但是租借车辆供其个人使用的行为,都不会被视作违反条例。但是,一旦这一行为涉及黑社会组织性质(如参加由黑社会组织举办的高尔夫球赛),便会受到条例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