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中国贡献

来源 :邓小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扩散,也再度把全球治理的话题推向前台。此次疫情的规模、波及范围、解决途径等都具有全球性特点,疫情防控已超越意识形态,防控难度大。我国在本次全球疫情防控过程中为其他国家争取了时间、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国的复工复产也增强了世界其他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的解决特别需要中国和主要大国的携手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全球治理机制。
   【关键词】全球治理;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4-0081-0
   【作者】李景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助理研究员,四川成都610072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暴发。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各地先后启动了疫情应急响应机制,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严厉防控措施。疫情的防控与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是此次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和蔓延,已经对全球经济社会造成了极大损害。因此,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全球治理合作,成为当务之急。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特点
   此次疫情的规模、波及范围、解决途径等都具有全球性和超越意识形态的特征。首先,从规模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波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6月24日9时51分(北京时间6月24日15时51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071475例,累计死亡病例472075例。①其次,从波及范围看,随着各个国家对于边界管控的加强,全球的人员和物资流动已经受到很大影响,疫情冲击着全球经济;第三,疫情的防控已经超出单个国家的范畴,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疫苗研发方面应该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支持。因此,世界各国不能用传统的意识形态思维和地缘冲突的思维看待疫情防控问题,而是要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寻求有效控制疫情的途径。
  二、中国对于全球疫情防控的贡献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员、物资流动速度日益加快,疫情防控不再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事务,而是要求全球各个国家同心协力。中国的抗疫行动是全球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中国政府的能力、意志和担当,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他对中国抗击疫情充满信心,《柳葉刀》也发表社论认为中国迅速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②
   (一)中国为其他国家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
   疫情没有国籍,中国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不可避免地对经济造成了冲击,但有效减少了疫情扩散速度。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塞利姆?贝洛尔塔亚先生认为,中国为阻止疫情的蔓延筑起了强有力的屏障,给世界抗击此次疫情赢得了时间,为世界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树立了榜样。③实践证明,中国采取的从源头上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效果显著,尽管这些措施让中国付出了很大代价,但由于中国在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采取有力的控制措施,为全球其他国家开展提前防控争取了时间,减缓了病毒向世界其他地方传播的速度。④
   (二)中国为其他国家防控疫情提供了经验
   中国在防疫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为打好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大缩短了其他国家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的准备时间。首先,在疫情研究方面,中国科研人员最早分离出并与世界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钟南山院士多次与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专家举行视频会议,交流疫情防护经验。这些措施不仅使全球各国能够更好应对疫情,也为疫苗的早日问世提供了可能。其次,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指导原则、建设方舱医院以实现病人的有效隔离、大数据统筹复工复产等,已被意大利、伊朗等国作为本国防疫工作的参照,伊朗还把中国的诊疗方案翻译成波斯语向公众发布。另外,中国还积极与世界各国加强在疫情检测、疫情通报、医疗援助等多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为全球疫情控制作出积极贡献。
   (三)中国的复工复产增强了世界其他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中国与新冠病毒进行艰苦斗争的同时,所有部门都在努力逐步恢复工作和生产。2月29日,中国口罩日产能、产量双双破亿。截至4月20日,中国已向美国提供了超过24.6亿个口罩,这意味美国人均可以分到7个口罩。①“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重启,将重新激活全球产业链,缓解世界经济压力,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亚太日报》称,中国经济的复原力得到了展示,这对全球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的预兆。②
   三、全球治理模式下疫情防控的几点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快速传播,与防疫相关的全球治理话题再度成为讨论的热点。尽管防疫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已有近170年的历史国,但在当前背景下加强国际防疫合作、建立全球疫情防控机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中国和主要大国的携手合作是疫情防控走向全球治理的关键因素,而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则是应对疫情全球扩散的重要一环。
   (一)疫情防控应强化全球合作的形式
   新冠肺炎疫情把世界各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使世界各国加深了对于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巴西流行病学专家卡洛斯.莫雷尔认为,疫情全球扩散的态势,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首先,从全球层面看,疫情的防控如果没有制度性的安排,每个国家各自为阵,缺乏对疫情防控的国家间配合和协同行动,不利于疫情防控,导致疫情扩散速度的加快。其次,在疫苗研发和使用领域。中低收入国家既无法承担疫苗研发的高额成本,又没有足够的科研能力支持研发。因此需要通过全球合作的形式,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要扮演重要角色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协调各个主要国家之间的研发进程,使疫苗研发这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能够被中低收入国家分享。
   (二)避免全球卫生治理政治化
   全球卫生议题政治化就是借助于卫生议题来追求政治目标,并将疫情防控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全球治理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全球合作,追求人类福祉。如果把人类健康置于某个国家的政治目标之下,这显然是与人类精神和全球治理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全球合作的开展。病毒无国界,合作是关键。事实一再证明,个别国家对他国“污名化”和“甩锅”,也无法减缓自己国内疫情的扩散速度。
   (三)协调统一各国的预防隔离措施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疫情期间,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延长境外人员人境隔离时间、设置繁琐的人关程序等方式减少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加之各个国家设置的隔离措施和隔离条件并不统一,这往往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然而,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倒逼相关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寻求限制性隔离政策的统一,并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疫情报告和早期预警,避免采取过激措施。
   (四)通过全球抗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也是国际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世界各国探索国际治理新理念,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疫情暴发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领导人会面或通电话,就抗击疫情进行磋商。
   中国不仅向日本、韩国、非盟等国提供了防疫物资和检测试剂,中国红十字会|医疗队还“逆行”伊朗、意大利等国,交流疫情防控经验和技术,践行中国“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努力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①的庄严承诺。总之,唯有秉持人类共同体的理念,摈弃“甩锅”和“零和博弈”思维,加强全球治理和合作,才是人类健康发展的未来方向。
   (责任编辑梁灏)
其他文献
〔摘要〕从国家观视角来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国家观有一个内在的逻辑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随时代变迁从以革命为主题的国家观逻辑地演变为以建设为主题的国家观。毛泽东国家观集中体现为革命主题;邓小平国家观集中体现为建设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是以强国建设为逻辑核心的,是一整套逻辑严整的理论体系。它既是对侧重于以革命为主题的毛泽东国家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以建设为主题的
期刊
2019年到复旦做讲座,周文教授赠笔者《经济学中国时代》一书,该书于2019年3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随身带着,利用细碎的时间阅读,读罢便有提笔之意。  周文教授是一个勤奋的学者,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很接地气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既发表在国内一流期刊,也大量发表在《环球日报》等时事性强的报纸,还有相当一部分见于新媒体。他的文章笔者大部分读过,给人的感觉是满满的正能量。这与当下一部分学者陷入西方话语
期刊
〔摘要〕勇于担当是邓小平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始终从战略全局出发,以坚决服从党中央的党性原则作保证,在战略反攻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于整治部队中的不正之风,勇于纠正土地改革中的不当之处,撇开一切困难在大别山区站住了脚、生下了根,为人民解放军实现战略反攻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勇于担当的品格不仅是人民解放军实现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奋进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期刊
[关键词]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来源于民间和儒家思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重提毛泽东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借用“小康社会”来表达“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是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光辉典范,具有丰富的现代化内涵和特定的时代走向。分析、阐释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内涵与时代走向,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
期刊
[关键词]高校工会;教职工获得感;教职工沟通渠道;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和谐校园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
期刊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时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肖贵清教授主编的《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一书,于2018年5月经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30个专题,对邓小平有关改革开放的理论
期刊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创新和怎样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释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期刊
[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主体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  作为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它既需要正确的发展制度来规范协调,也需要不断更新的发展理念来支撑指导。发展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指南,集中蕴含着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发展理念正确,发展思路才会清晰,发展方向才能明确,发展动力才能持续,发展效果才能彰显。科学的理念是发展的定盘针,必将有效地指导社会实
期刊
2019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就办好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提出了时代要求。  由此,我们不禁想起一位党的办报办刊的杰出先行者,他就是邓小平。  这,可以从他1933年7月担任《红星》报主编说起。  1933年,邓小平受“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打击,被调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当时,这个岗位需要做的事情不多,而他一心想的是怎么能
期刊
[关键词]新时代;和平与发展;中国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发展和永恒变化的物质世界,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不断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对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应该将其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存在,树立与时俱进的观点。总体来看,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形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于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