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师爱”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_1343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心出发,用饱含无私的师爱对学生进行精心的呵护与培养,成为了新时期班主任需要努力做好的一份责任。如何正确地对学生施以“师爱”,也成为了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破解的课题。
  【关键词】 师爱 班主任 工作方法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印证了当前教育界流行的一种说法:教育如果没有爱,就不能算是合格的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就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确实,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才有魅力,有爱才有威望,有爱才会成功。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集百般宠爱于一身,往往从小娇惯任性,犯了错也常常被家长所容忍,很少经受挫折,也很少有同龄朋友,于是形成了一种非常自我而又脆弱敏感的心理。步入校园后,他们原来的一些不良习惯仍旧存在,往往无法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应对新的状况,所以会产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触情绪,排斥他人,拒绝与人交往,同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作为班主任,最好能在第一时间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爱和理解,使学生感觉到亲切,体会到温暖,受到感动,进而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建立一个健康向上,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奠定良好的基础。
  “师爱”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是以爱为基点,从内心涌出并流露于教师言行举止中,包含了责任、尊重、理解、宽容、民主等多种情感在内的一种综合情感。作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并给予学生这份独特而有着丰富内涵的爱:
  一、班主任的“师爱”应当是一种责任,是面向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博爱。
  一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几十个学生,其中既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情况不尽相同的中等生,也会有品行、学习有待提高的后进生,他们都是你的学生,这是任何一个班主任都需要面对的现实情况。作为班主任,必须把爱的天平摆正,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应当同等对待,付出平等的爱、公平的爱,将爱播撒在每位学生的心坎上。要知道只有真心爱后进生的班主任,才是真正有爱心的班主任。大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那么,存在于我们班级中的后进生又何尝不是另一个需要用爱来启迪与引导的瓦特、牛顿、爱迪生呢?
  二、班主任的“师爱”应当是更多的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
  马卡连柯在其著作《我的教育经验中的若干结论》里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大量事实证明,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从尊重、信任出发,才能开展比较合理的教育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具有个人特点的,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意愿和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作为班主任,应该尊重、肯定并努力帮助学生发展其坚强独立的性格和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而不要将自已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把学生模式化,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还应当多从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予以关心,彼此沟通心灵。这样,他们才会慢慢的接近你、接受你,将不愿同父母讲的悄悄话讲给你听,与你分享;将学习生活上遇到的矛盾和困惑向你倾诉,寻求帮助,从而树立起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威信,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又能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融洽学生相互之间关系,强化班级管理效果。
  三、班主任的“师爱”应当是更多的体现对学生的宽容。
  美国作家库辛说过:“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始终都不出错。”它真切的告诉我们,人出错总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而处于学习启智阶段尚未长大的小学生更是如此。
  当学生出现小过错时,作为班主任,一定不要鄙视他们,板着面孔、讲大道理去试图说服教育学生,这是一种令学生反感的、极不可取的处理方法。而要学会换另一个角度,从另一个方面去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给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在批评教育时语言要有“弹性”,把握分寸,让学生既能了解自己的缺点,又不会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最好是利用课前、课后休息时间或其他时间,通过与学生们聊天、沟通过程中寻找和把握时机旁敲侧击的暗示引导那些出现偏差的学生,学生们一听就懂,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批评教育。即使学生犯了较为严重的错误,也绝不要对其丧失信心和爱心,让学生的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要用宽容的心态,真诚的关心与诚挚的爱来换取他们对你的信任,让他们理解和感受到你是在真心的帮助他们,再循循善诱,严肃教育,帮其分清是非,认识和改进缺点,同时根据学生行为易出现反复性和缺乏持久性的特点,及时为其鼓励打气,树立信心,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改正错误。这样,学生才会心生感激,把你当作他们的良师益友,为你开展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教育真正地起到作用、落到实处。
  四、班主任的“师爱”还应当是更多的体现对学生的民主。
  不少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总顾虑学生不会做或做不好,便包办学生,替代学生,有意无意的用自己的思想、意愿去命令学生,结果是自己搞得身心疲惫,力不从心不说,还使得学生丧失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班级工作陷入尴尬境地。这是忽视了学生的民主权利,小视了学生的能力与创造力而造成的,是不可取的管理方法。班主任应当与学生在学业上是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上是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心声,民主平等的亲人、朋友关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民主,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使学生人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能从心底里喜欢学生,爱学生,并能正确的对孩子们施以“师爱”,把“师爱”融入班级管理中,就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创造潜能,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出学生自我管理才能,强化班级凝聚力,为班主任带来良好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
其他文献
质疑问难能力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任何创造的开始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创新的目标。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这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知识面广、有主见、且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学生
期刊
语言,是人类开展交往活动的基础,是人类能够赖以生存繁衍下去的必备条件,每个人每时每刻的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参与。可以说,语言的应用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终老一生,无时无刻都要使用语言,但人类对语言的掌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不断培养才能逐渐掌握的。  从人一生的成长过程来说,幼儿阶段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然而就笔者的走访和调查结果来看,现阶段幼儿语言表达能
期刊
在我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稳定、保证改革进程的必然要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
课改10年,顺应了时代潮流,思想空前活跃,方法层出不穷,涉及课程与教材、教学与评价、教师与学生多个维度,成果巨大,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回顾十年改革历程,既有取得成果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迷茫。如何走出迷茫,取得课堂改革应有的效果,打造出高效课堂,我认为读书是不可或缺的基石。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掌握学习的方法,而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读书,因此,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
期刊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但资源浪费现象又比比皆是,在所有的资源浪费中,政府或企业决策失误是最为严重的。本文通过对科技咨询业内涵和外延
摘要:幼儿离园是孩子幼儿园教育一天的结束,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本文对怎样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离园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幼儿教育;离园;离园活动  幼儿离园前的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此时幼儿比较烦躁,盼望家人快点到来,教师也会感到轻松了许多。幼儿轻松、有序、愉快地离园,是每个幼儿教师都希望做到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开心地离园?根据我从教多年的经验,可从以下几方面
摘要:班主任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领导者、实施者与组织者,在日常的教学中,班主任是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家长与学校的联系纽带。在小学的教育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必须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塑造学生的个性。本文就是从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出发,具体研究了如何创新管理工作,以望能给相关教师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字:小学 班主任管理工作 创新  一、立足于人的
[摘要]:迫于当前繁重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再加上父母退休后闲暇时间多,又喜欢照顾子孙,这样就不知不觉形成隔代教育,那么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既然隔代教育部可避免,怎么样减少隔代教育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才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隔代教育
期刊
一、教师的语言态度是一种隐性课程  “语言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的看法和所采取的行动,这种看法和行动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这里所说的“教师语言态度”是指包括教师对自身和对幼儿两个方面的语言态度。每位教师的语言态度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只是程度不一而已),而这种倾向性必然对幼儿的语言态度、语言能力和语言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