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疑问难能力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任何创造的开始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创新的目标。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这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知识面广、有主见、且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学生,则不是创新型的学生。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呢?
一、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敢问”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自己甘愿做教师问题的奴仆,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我国长期以来的封建社会中倡导的师道尊严,“师云亦云”,教师在学生中间是高高在上的,具有绝对的权威。这样的师生关系产生过不少的负面影响,学生害怕教师,对教师是绝对的服从,这必然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或对立,更谈不上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要求、建议或问题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权威”,教师要更新观念,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当今要培养的是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教师要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缩短与学生物理和心理上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学习的合作者、好帮手。在教学中,可经常组织“门诊式”(同桌间)、“会诊式”(小组内)、“辩论式”(班级中)三种形式的提问,以生带生,引导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正确与否、简单与否,甚至是荒诞可笑的,教师都不能讥讽,而应用信任的目光、关爱的举止及时加以鼓励。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更要多给优先提问的机会,问问他们有什么不懂。只要他们能提出问题,都要加以鼓励和表扬,以保护他们大胆提问的热情,这样他们就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敢于向老师、向教材、向未知世界提出问题、提出挑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同样一个问题,教师提问与学生主动提问,其效果是不同的,后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任何知识的获取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也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产生想要急于弄清问题的欲望,这时,学生就急于想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
例如教学“三角形按角分类”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类三角形都起码有两个什么角?最大的角各是什么角?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只要看这个三角形中哪个角?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准确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这时有两位同学用怀疑的目光望着老师,举起了手,一个问: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钝角或两个直角呢?另一个问: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一个钝角、一个直角呢?教师没有马上给学生答复,而是说:“你们真肯动脑筋,这些问题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其实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正是教师导入“三角形内角和”这一新课时的导入语,学生能主动提出这一问题,这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以后学习的兴趣。
一般在新课导入时、教学中、教学结束后都可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问架设“梯子”。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三只小熊乘三辆车轮分别是圆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小车的运行情况,学生看得个个哈哈大笑。此时,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正浓,教师趁热提出:“看了这段动画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为什么圆形车轮的车子运行时既快又平稳?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在新课结束后,可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从而来激励学生再次深入思考,提出自己还想知道的问题。
三、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是天经地义的。学生只需去思考要回答什么问题,而无需去考虑还有什么问题自己没搞清。此外,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有时特别枯燥,有时又深奥难以回答,有时又含糊不清而捉摸不定。这样学生总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这种状态下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没有问题可提。所以,教师应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刚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提问,让学生从模仿教师学提问,逐步提高到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⑴、在文字表达上质疑。如“为什么不能说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有’和‘只有’有什么不同?”“‘平行’这个概念为什么要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平面内又是什么关系呢?”⑵、在算理上质疑。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为什么要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而不是先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⑶、在方法上质疑。可常引导学生这样想:这样的解法最简便吗?还有别的方法吗?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如在推导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时,除了书上介绍的把圆柱侧面沿着高展开,转化成长方形以外,还有别的转化方法吗?⑷、在矛盾处质疑。如“既然比的前项不能为0,为什么球赛中有2:0、4:0呢?”⑸、在迷惑处质疑。让学生把自己不明白或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如“两个数位相同的数比较大小,为什么要从高位比起,不从低位比起?”“为什么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教师重视引导,指导得法,敢于向书本质疑,向同学质疑,向教师质疑,学生就能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提出问题。
四、适时总结评价,使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教师还应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表现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作简单的结论性回答。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刚开始提的问题大多是较浅显的,属于机械记忆一类的,也有属于理解性的,甚至有的是毫无边际,没有针对性的,有创见的是很少的。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所学的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有不切合教学内容的,教师都不能讥讽,而应仔细分析。如由于读书不够仔细,可鼓励其再读书,争取自己解决,有的可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有的教师自己没有准备的,应实事求是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把老师都问倒了,下课后大家一起来寻找答案好吗?”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解答。如,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后,课本和教师都告诉学生检验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是:商×除数 余数=被除数。在课堂练习时有位同学提出: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能检验有余数的除法做得是否正确。老师知道他这种方法不适用所有的有余数的除法,但还是表示出很高兴的样子说:“是吗?我们再来试几道题目。”老师让同学们用那种方法检验这样几道题目:111÷28、79÷14、462÷35,学生兴趣很浓,做完这几道题,学生满肚子的疑惑,然后教师就刚才几道题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那种方法对有的题目下行得通,而对有的题目却又行不通。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辅导、点拨,又保护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年、月、日以后,有的学生提出了“为什么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显然属于看书不仔细,可让学生自己看书来解答。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公历年份是400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吗?”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才知道公历年份是3200的倍数时,都不是闰年。还可在班中每周评选“数学小精灵”等,树立榜样。并让善于提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而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使自己的问题能提在关键处,提在点子上。
当然,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长期的训练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敢问”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自己甘愿做教师问题的奴仆,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我国长期以来的封建社会中倡导的师道尊严,“师云亦云”,教师在学生中间是高高在上的,具有绝对的权威。这样的师生关系产生过不少的负面影响,学生害怕教师,对教师是绝对的服从,这必然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或对立,更谈不上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要求、建议或问题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权威”,教师要更新观念,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当今要培养的是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教师要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缩短与学生物理和心理上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学习的合作者、好帮手。在教学中,可经常组织“门诊式”(同桌间)、“会诊式”(小组内)、“辩论式”(班级中)三种形式的提问,以生带生,引导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正确与否、简单与否,甚至是荒诞可笑的,教师都不能讥讽,而应用信任的目光、关爱的举止及时加以鼓励。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更要多给优先提问的机会,问问他们有什么不懂。只要他们能提出问题,都要加以鼓励和表扬,以保护他们大胆提问的热情,这样他们就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敢于向老师、向教材、向未知世界提出问题、提出挑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同样一个问题,教师提问与学生主动提问,其效果是不同的,后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任何知识的获取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也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产生想要急于弄清问题的欲望,这时,学生就急于想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
例如教学“三角形按角分类”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类三角形都起码有两个什么角?最大的角各是什么角?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只要看这个三角形中哪个角?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准确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这时有两位同学用怀疑的目光望着老师,举起了手,一个问: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钝角或两个直角呢?另一个问: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一个钝角、一个直角呢?教师没有马上给学生答复,而是说:“你们真肯动脑筋,这些问题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其实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正是教师导入“三角形内角和”这一新课时的导入语,学生能主动提出这一问题,这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以后学习的兴趣。
一般在新课导入时、教学中、教学结束后都可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问架设“梯子”。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三只小熊乘三辆车轮分别是圆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小车的运行情况,学生看得个个哈哈大笑。此时,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正浓,教师趁热提出:“看了这段动画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为什么圆形车轮的车子运行时既快又平稳?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在新课结束后,可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从而来激励学生再次深入思考,提出自己还想知道的问题。
三、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是天经地义的。学生只需去思考要回答什么问题,而无需去考虑还有什么问题自己没搞清。此外,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有时特别枯燥,有时又深奥难以回答,有时又含糊不清而捉摸不定。这样学生总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这种状态下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没有问题可提。所以,教师应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刚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提问,让学生从模仿教师学提问,逐步提高到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⑴、在文字表达上质疑。如“为什么不能说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有’和‘只有’有什么不同?”“‘平行’这个概念为什么要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平面内又是什么关系呢?”⑵、在算理上质疑。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为什么要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而不是先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⑶、在方法上质疑。可常引导学生这样想:这样的解法最简便吗?还有别的方法吗?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如在推导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时,除了书上介绍的把圆柱侧面沿着高展开,转化成长方形以外,还有别的转化方法吗?⑷、在矛盾处质疑。如“既然比的前项不能为0,为什么球赛中有2:0、4:0呢?”⑸、在迷惑处质疑。让学生把自己不明白或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如“两个数位相同的数比较大小,为什么要从高位比起,不从低位比起?”“为什么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教师重视引导,指导得法,敢于向书本质疑,向同学质疑,向教师质疑,学生就能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提出问题。
四、适时总结评价,使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教师还应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表现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作简单的结论性回答。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刚开始提的问题大多是较浅显的,属于机械记忆一类的,也有属于理解性的,甚至有的是毫无边际,没有针对性的,有创见的是很少的。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所学的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有不切合教学内容的,教师都不能讥讽,而应仔细分析。如由于读书不够仔细,可鼓励其再读书,争取自己解决,有的可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有的教师自己没有准备的,应实事求是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把老师都问倒了,下课后大家一起来寻找答案好吗?”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解答。如,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后,课本和教师都告诉学生检验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是:商×除数 余数=被除数。在课堂练习时有位同学提出: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能检验有余数的除法做得是否正确。老师知道他这种方法不适用所有的有余数的除法,但还是表示出很高兴的样子说:“是吗?我们再来试几道题目。”老师让同学们用那种方法检验这样几道题目:111÷28、79÷14、462÷35,学生兴趣很浓,做完这几道题,学生满肚子的疑惑,然后教师就刚才几道题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那种方法对有的题目下行得通,而对有的题目却又行不通。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辅导、点拨,又保护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年、月、日以后,有的学生提出了“为什么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显然属于看书不仔细,可让学生自己看书来解答。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公历年份是400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吗?”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才知道公历年份是3200的倍数时,都不是闰年。还可在班中每周评选“数学小精灵”等,树立榜样。并让善于提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而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使自己的问题能提在关键处,提在点子上。
当然,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长期的训练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