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药学本科专业有机化学课堂效果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互动提问式教学、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等方式来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效果,完成教学大纲内容,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 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50-02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它合成了成千上万的药物、染料、塑料、合成纤维等物质,它已伸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对学习后期的专业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1],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初步总结了以下教学方式和方法,仅供参考。
  1 精简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员和学员学习知识的最基本的工具[2]。然而在课堂上具体实施上课的时候,教员还要根据大纲内容所规定的要求进行筛选,既能体现课堂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学员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内容,另外还要搜集大量的课外资料,结合当前的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内容,此外最好结合教研室的科研方向,比如现在的各种添加剂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把这些问题讲解透彻,让学员们从源头上,送化学结构上彻底了解整个事件的始末,从中学到我们课本上要求掌握的理论内容,最基本的首选告诉他们的这些事件中的化合物的结构,然后分析他们的性质,告诉学员,那些不法分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讲解一些本学科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最好是结合教员本身的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来讲解,使学员能身临其境的了解本学科全球的发展方向,为以后的科研兴趣爱好科研方向埋下种子。
  2 互动提问式教学
  在讲授碳水化合物这一章节的时候,课堂上首先提出问题“淀粉和草都是属于多糖类化合物,但是人类是以淀粉为食物,而牛羊以草为食物,为什么?”没有学习这个知识之前,同学们对于这个现象是知道的也是常识,但是对于真正的原因估计大部分同学是不太清楚的,同学们也会带着疑问来学习,更好的提高课堂效果。通过学习大家已经明白了这两类物质的化学结构都是多糖,这些多糖都是以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来连接的,唯一不同的是淀粉是α构型的糖苷键,而草类物质是以β构型的糖苷键;这些多糖是人和动物的物质基础,但是他们不能直接利用多糖,而是需要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被生物体所利用来提供能量,要把多糖水解为单糖需要通过不同的消化酶来催化得到单糖,人体内部的消化酶是α构型的水解酶,牛羊动物体内的消化酶β构型的消化酶,从而解释了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也解决了同学们学习知识要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3],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
  3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进行课堂教学
  目前,课堂教学中电子幻灯逐渐取代传统的板书,电子幻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有信息量大、节省时间等优点[4],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板书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写板书的过程能使学员有对上课老师讲解时的理解消化的时间差,更好的理解上课的内容,另外板书的内容是学员对课堂整体内容有把握,条理更加清晰,总之电子幻灯和板书的有机结合[5],也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模具的演示,能够是学员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特别是讲解电子杂化理论的时候,比如在讲解甲烷这一章节的时候,甲烷的成键方式是通过SP3'杂化的形式,形成正四面体的形状,因为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我们就利用模具,用一个甲烷的模型,让学员看到实物,能够更好的理解内容。
  4 在课堂中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增加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有机化学其实和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伴我们走过生活的分分秒秒,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有机化学相关,人人都需要化学制品,我们生活在有机化学的世界里[6]。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洗涤剂就是利用了我们有机化学中的“相似相容”原理;再比如讲到羧酸和羧酸衍生物那一章节的时候,我们会引入青霉素药物的例子,解释医院用的青霉素基本是冻干的粉针剂,主要是因为青霉素的结构式β内酰胺的结构,容易水解,所以使用前要临时配用,而且他的水解产物是引起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这也是静滴之前必须要做皮试的原因所在。
  总之,为了提高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上述几种方法,使得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使同学们有更大的兴趣和热情来学习有机化学知识,使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鸶,杨英杰.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 28(12):63-66.
  [2] 李贺敏,吴玉兰,房方,等.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79-80.
  [3] 张敏,袁霖,袁先友.有机化学 “目标教学-引入问题-启发讨论-归纳总结” 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1,28(6):78-81.
  [4] 王艳丽,谭德新,徐初阳,等.整合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09, 3(32):146-147.
  [5] 邓红梅,陈永亨,宋刚,等.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化学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09, 36(5):207-208.
  [6] 江元汝.化学对现代生活的影响[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1):59-62.
  (收稿日期:2013-04-0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8例住院的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体重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 结果 8例患者的血糖均逐步稳定,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明显改善,体重无明显变化,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约31.25%~53.33%。 结论 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
期刊
[摘要] 目的 以双氯芬酸钠为模型药物,研究广藿香挥发油对药物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 方法 采用氮酮、广藿香挥发油预处理皮肤的方法,通过离体大鼠皮肤渗透释药试验,在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接受液中双氯芬酸钠的浓度,计算累积透过量、稳态流量、渗透系数和滞后时间等指标。 结果 广藿香挥发油对双氯芬酸钠有促透作用,广藿香挥发油组和氮酮组的促渗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氮酮的弱;挥发油组可延长双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中、晚3个阶段病情的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 方法 回顾6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现颅内迟发血肿、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肾功能衰竭、窒息、尿崩症等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时间。 结果 早期出现的并发症:颅内迟发血肿15例(15/15),尿崩症15例(15/15),窒息3例(3/3),死亡13例(13/16);中期肺部感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小腿动脉球囊导管成形术治疗耱尿病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高顺应性小球囊导管进行扩张成形,对伴有股动脉病变同时行扩张成形或投放支架。术后给予前列地尔及甲钴胺注射液治疗3周;口服血栓通胶囊、拜阿司匹林及波立维治疗1年,对照组仅给予上述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38例血管再通,1年内无再闭塞。4例血管再通后1年内再闭塞,2例
期刊
[摘要] 目的 调查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0年8月~2012年3月在我院诊断住院治疗的泌尿系感染患者的265份尿液进行常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监测。 结果 泌尿系感染患者主要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有关。 结论 泌尿系感染患者应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羊膜囊在预测早孕期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及广东同江医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并选择继续妊娠的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巢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妊娠6~28周期间超声检查胚胎停育或自然流产的孕妇为异常妊娠组,以超声检查胚胎正常发育的孕妇为正常妊娠组,通过回顾性研究孕妇在6~10周期间超声检查羊膜囊、卵黄囊、妊娠囊、头臀长异常率的发生情况,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催乳素血症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催乳素血症所致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24例,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勃起功能国际指数、性激素水平测定及垂体MRI检查来确诊。24例患者均给予甲磺酸溴隐亭治疗。 结果 24例患者中垂体腺瘤5例,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19例,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性功能障碍,其中性欲减退24例,勃起功能障碍22例,性高潮障碍4例
期刊
[摘要]无机三氧化聚合物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领域新型材料。它有良好的的边缘封闭性、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可用于直接间接盖髓术、牙髓切断术、髓室底、侧壁穿孔修补术、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屏障术 、根尖倒充填术 、牙髓血运重建技术等。该研究就无机三氧化聚合物理化特性和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无机三氧化聚合物;口腔治疗;根尖诱导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 R781.3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清远市区果实种子类中药混用情况。 方法 对清远市区15家医药机构8个品种进行调查,并用来源、性状、显微、理化等方法进行鉴别。 结果 经鉴别后发现仅有17个样品是正品,整体的相符率只有14.5%,其余的样品均为混用品。 结论 本市果实种子类中药混用情况较为严重和普遍,应加强规范本地区中药市场,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中药材;混用;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R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前误诊原因分析,以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 对376例中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而术前诊断为其他疾病的患儿进行分析,以明确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前误诊原因。结果 106例患儿超声确诊99例,X线造影确诊101例。 结论 病史不明确,症状不典型,检查不配合,是造成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主要原因。  [关键词] 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分析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