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挥发油对双氯芬酸钠经皮渗透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25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以双氯芬酸钠为模型药物,研究广藿香挥发油对药物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 方法 采用氮酮、广藿香挥发油预处理皮肤的方法,通过离体大鼠皮肤渗透释药试验,在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接受液中双氯芬酸钠的浓度,计算累积透过量、稳态流量、渗透系数和滞后时间等指标。 结果 广藿香挥发油对双氯芬酸钠有促透作用,广藿香挥发油组和氮酮组的促渗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氮酮的弱;挥发油组可延长双氯芬酸钠的时滞,而氮酮组缩短双氯芬酸钠的时滞;透皮实验中,二者并未减弱双氯芬酸钠的贮库效应;去角质层实验中,二者均减弱了双氯芬酸钠的贮库效应。 结论 广藿香挥发油对双氯芬酸钠有一定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
  [关键词] 广藿香;挥发油;双氯芬酸钠;透皮吸收;贮库效应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33-03
  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障碍为皮肤的角质层,透皮吸收促进剂可有效地克服此障碍。许多中药挥发性成分具有促透作用,且有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无污染的特点。因此,从中药挥发性成分中寻找新的促渗剂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1-2]。为此,作者探讨了广藿香挥发油对模型药物双氯芬酸钠经皮吸收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试药与动物
  THZ-82型数显水浴恒温振荡器(江苏金坛市宏华仪器厂);UV-1800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仪器厂);透皮吸收扩散装置(自制)。氮酮(AZ,中原化工厂);双氯芬酸钠(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藿香挥发油(自提),所用试剂为分析纯。
  1.2 方法与结果
  1.2.1 离体鼠皮的制备 剪短大鼠背部的毛,用脱毛剂脱毛,24 h后处死,直接取背部皮肤,仔细剥离皮下脂肪组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不浑浊,部分皮肤用胶带,反复撕贴20次,即得去角质层皮肤。取完整皮肤和去角质层皮肤,置4℃冰箱中保存,1周内用完。取鼠皮,在常温下解冻,用纱布覆盖角质层表面,根据组别分别滴加0.5 mL广藿香挥发油及0.5 mL的氮酮,使之湿润至整个皮肤外表面,充分接触12 h后,除去纱布,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吸水纸吸干皮肤表面的液体,立即使用。
  1.2.2 标准曲线的制作 精密称取50.00 mg双氯芬酸钠,置50 mL量瓶中,用生理盐水溶解、定容,制成1 mg/mL的贮备液,精密量取贮备液,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0.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2.50、10.00、6.25、3.12 μg/mL的系列溶液,分别在276 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求得标准曲线方程为y=2.33×10-2 x+6.86×10-2(r=0.9986),线性范围为3.12~50.00 μg/mL。
  1.2.3 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取已知准确含量的双氯芬酸钠,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制得不同浓度的供试溶液,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回收率与精密度(表1)。
  1.2.4 透皮试验 实验分为对照组(A组)、氮酮组(B组)、广藿香挥发油组(C组)。将处理好的皮肤固定于双室透皮扩散装置上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供给液为0.1 mL的10 mg/mL双氯芬酸钠的生理盐水溶液,接受液为5.0 mL生理盐水,实验温度为(37.0±1.0)℃,振速为120次/min,扩散面积为0.502 cm2,在2、4、8、12、24 h时分别取4.0 mL,同时补加等量的接收液,测定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药物浓度。连续透皮24 h后,除去供给液,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并用滤纸条吸干,取5.0 mL接收液加入干净的接收瓶中,按上述条件进行药物贮库效应的研究。根据参考文献[3-4]中所列公式计算累计渗透量、渗透系数、时滞、增渗倍数等。
  1.2.5 双氯芬酸钠的渗透曲线 将不同时间的累积透过量对时间作图,可得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渗透曲线(图1、2),反映了药物在完整皮肤和去角质层皮肤的渗透特征,经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如表2、3,由相关系数r可知,方程线性良好,可见双氯芬酸钠的体外渗透近似呈零级动力学方式,透皮速率近似恒定。
  1.3 统计学处理
  记录每组实验数据,根据参考文献中计算公式,计算累计渗透量、渗透系数、时滞、增渗倍数等。所有数据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AS8.2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回收率与精密度试验
  由表1可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氯芬酸纳的方法可靠、准确、重复性好。
  2.2 广藿香挥发油对双氯芬酸钠体外透皮速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从稳态流量和渗透系数来看(完整皮肤),广藿香挥发油和氮酮对双氯芬酸钠均有显著的促渗作用(P<0.05);从对时滞的影响可以看出,氮酮可明显缩短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时滞(P<0.05),而广藿香挥发油却延长了其透皮吸收时滞;从增渗比ER可以看出氮酮对渗透系数提高倍数大。
  由表3可知,从稳态流量和渗透系数来看(去角质层皮肤),两种促渗剂在去除角质层后的促渗作用和增渗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时滞来看,去除角质层后,氮酮可缩短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时滞,而广藿香挥发油则明显延长了其透皮吸收时滞(P<0.05)。
  经统计检验,去角质层的皮肤与完整皮肤比较,空白对照组A的稳态流量和渗透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氮酮组与广藿香挥发油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角质层是药物通过皮肤的主要障碍。
  2.3 广藿香挥发油对双氯芬酸钠体外透皮贮库效应的影响
  由表4可知,氮酮组和广藿香挥发油组并未减弱双氯芬酸钠的贮库效应,氮酮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广藿香挥发油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时滞上可以看出,氮酮缩短了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时滞,但广藿香却明显延长了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时滞(P<0.05)。从增渗比ER可以看出氮酮的渗透倍数较广藿香挥发油的大。   由表5可知,从稳态流量和渗透系数来看,氮酮组和广藿香挥发油组均减弱了双氯芬酸钠的贮库效应,而二者的促渗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渗倍数也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均缩短了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时滞。
  经统计学检验,去角质层的皮肤与完整皮肤比较,去除释放液后,氮酮组中双氯芬酸钠的稳态流量和渗透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藿香挥发油组中则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比较,广藿香挥发油组双氯芬酸钠的稳态流量和渗透系数均减少,提示角质层具有贮库作用。
  3 讨论
  实验研究中发现广藿香挥发油和氮酮均具有促渗作用,广藿香挥发油的促渗作用较氮酮弱,统计学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贮库效应的研究中,氮酮并没有减弱双氯芬酸钠的贮库作用,广藿香挥发油却减弱了双氯芬酸钠的贮库效应,可见二者在促渗方面各具有特点。
  在整个皮肤结构中,角质层作为药物透皮吸收的限速层,使一些药物的透皮吸收发生困难。实验发现在去除角质层后,双氯芬酸钠的透皮作用明显增加,提示角质层是双氯芬酸钠透皮吸收的主要障碍。角质层中含有与药物结合的角蛋白,使药物停留在角质层中形成贮库,故去除释放液后,仍有药物释放,且可维持一定的时间。本实验研究发现在去除角质层的贮库效应研究中发现,当去除释放液后,仍有药物释放,可见药物在皮肤中形成贮库,并不是仅仅与角质层中的角蛋白结合,还可能与皮肤中的其他成分结合而停留在皮肤中。故而当去除释放液后,仍有药物释放。
  研究发现许多萜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促透作用且化合物毒性小[5-6],广藿香挥发油含有广藿香醇、刺蕊草烯等萜类化合物[7],可能是其发挥促透作用的有效成分。本研究是采用广藿香总挥发油进行试验,具体是其中的哪种成分或几种成分在起作用,将是以后研究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李莉,韩国柱.中草药挥发油类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1):914-918,946.
  [2] Alper Okyar,Maksat Nuriyev,Ayca Yildiz,et al.The effect of terpenes on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of tiaprofenic acid gel[J].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2010,33(11):1781-1788.
  [3] 沈非沉,王晖,郭源源,等.几种促透剂联合使用对双氯芬酸钠体外经裸小鼠皮肤吸收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20(3):362-365.
  [4] 王晖,郭源源,陈垦,等.功效函数法评价薄荷醇与月桂氮芯卓酮对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7):528-531.
  [5] Bharti Sapra, Subheet Jain, A. K. Tiwary.Percutaneous Permeation Enhancement by Terpenes:Mechanistic View[J].AAPS J,2008,10(1):120-132.
  [6] Fang JY,Tsai TH,Lin YY,et al.Transdermal delivery of tea catechins and theophylline enhanced by terpenes:a mechanistic study[J].Biol Pharm Bull,2007,30(2):343-349.
  [7] 王吉春.广藿香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43-45.
  (收稿日期:2013-03-1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采用计算机模式,设计与制作体检排队系统。 方法 体检排队系统采用动态规划算法、不完全数独算法、排队论、体检分组原理、时间唯一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C++开发语言的基本特性、Microsoft access 2010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Photoshop CS图形合成软件的基本技巧,进行设计、开发和维护。 结果 实现设计意图,开发出体检排队系统软件。 结论 体检排队系统软件极大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多期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其免疫学特性的研究。方法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测序正确的恶性疟原虫多期多表位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VR1020内并大量制备。以VR1020重组质粒免疫HHD-2小鼠并进行细胞和体液免疫分析。结果 成功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载体,ELISA显示该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后获得了较高效价的抗体,而且显示了较好的CTL杀伤活性,同时诱导了高水平的细胞因子。结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对腹膜间皮细胞中IL-6表达的影响,探讨CO2气腹环境下腹膜抗肿瘤免疫改变的机制。 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妇科肿瘤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组25例,子宫肌瘤组10例;开腹手术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组15例,子宫肌瘤组10例。在手术开始时、30
期刊
[摘要]目的 为糖尿病湿性坏足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对60名糖尿病湿性坏足的患者使用”胰抗散”换药治疗。 结果 使用“胰抗散”换药治疗糖尿病湿性坏足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结论 应用“胰抗散”换药可以真正做到缩短治疗周期、降低费用、减少截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减轻社会与家庭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胰抗散;糖尿病湿性坏足;Wagner分级法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 方法 入组7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而对照组34例患者仅接受甲钴胺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远高于对照组的52.94%(P<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MNCV、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2 DPN诊断标准 
期刊
[摘要] 1例55岁男性右肺上叶腺癌患者,为提高机体免疫机能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100 mL/ d,1日1次。使用该药2 min后,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双眼发黑,脸色发紫,寒战,小便失禁等。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推,更换液体和注射器等措施,30 min后,患者好转。  [关键词] 肺癌;过敏性休克;中药注射剂;参麦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心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51例冠心病患者行PCI术治疗,应用ELASA方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同时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超声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舒张末期前后径、房室瓣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峰值速度及其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
期刊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伴发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于我院门诊选取甲亢初诊患者90例,通过焦虑量表(SAS)筛查分为单纯甲亢组(45例)和甲亢伴焦虑组(45例)。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FT3、FT4、TSH、TPO-Ab、TG-Ab,对伴发焦虑患者应用心理他评量表(HAMA)进行评估,抗甲状腺药物治疗8周后再次测评以观察变化。 结果 甲亢伴焦虑组FT3、FT4水平
期刊
定头孢呋辛钠中乳酸钠的含量  [摘要]目的 建立头孢呋辛钠中乳酸钠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依利特O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为25℃。 结果 乳酸钠的浓度与峰面积在0.25~0.75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83.93X-4.6586,r=0.9999;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8例住院的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体重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 结果 8例患者的血糖均逐步稳定,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明显改善,体重无明显变化,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约31.25%~53.33%。 结论 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