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以佛经与壁画对照,通过说法图的表现,七重罗网、七重宝树、宝池莲花、宝楼阁以及天乐、花雨、宝鸟等形象的分析,确认了莫高窟第225窟南壁龛顶壁画为阿弥陀经变。
关键词:莫高窟;阿弥陀经变;国土庄严;宝树;宝楼阁;宝鸟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7)04-0029-05
一
按佛教的说法,佛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乃至有千佛、万佛、无量无数佛。阿弥陀佛属于“现在佛”。“阿弥陀佛”,在当今的中国可算是家喻户晓——连小孩子都知道。因为电视剧《西游记》里那个唐僧,动不动就说“阿弥陀佛”。其实,即使在古代,阿弥陀佛也是人们的“最爱”。在无量无数佛中,为什么阿弥陀佛如此深入人心?唐白居易就曾有过精辟的解释:
谛观此娑婆世界,微尘众生,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有起心归佛者,举手合掌,必先向西方;有怖厄苦恼者,开口发声,必先念阿弥陀佛。又,范金合土,刻石织文,乃至印水聚沙童子戏者,莫不率以阿弥陀佛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观,是彼如来有大誓愿于此众生,此众生有大因缘于彼国土明矣。不然者,东南北方,过去、现在、未来佛多矣,何独如是哉!
白居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审视现实社会中像“微尘”那样多的人,不论老少贤愚,凡信佛者,礼拜必先向“西方”;遇险、遭难,张口必先念“阿弥陀佛”;铸、塑、绘、绣佛像,甚至小孩玩沙子,都以阿弥陀佛为“首选”。由此看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阿弥陀佛成佛前,发48个大愿救度众生,而广大众生与极乐世界有缘。否则,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十方佛,佛多得很,为什么偏偏如此呢?白居易不仅说出了普遍信仰阿弥陀佛的原因,还说明了当时用各种手段、形式制造阿弥陀像的盛况。
《阿弥陀经》共有二译:二译皆存,即鸠摩罗什译于402年的《佛说阿弥陀经》和玄奘译于650年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从敦煌遗书来看,仅据《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的统计,《阿弥陀经》有133件,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只有2件,由此可见敦煌流行的是鸠摩罗什译本。不仅如此,据我考察,敦煌壁画中的《阿弥陀经变》也是据鸠摩罗什译本绘制的。因为从内容上说,两个本子最大的不同就是:鸠摩罗什译本说到“鸟宣道法”时,鸟有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而玄奘译本则为鹅、雁、鹙鹭、鸿鹤、孔雀、鹦鹉、羯罗频迦、共命鸟。鹅、雁,是最大的不同。还有,“六方护念”,玄奘译本是“十方佛”赞叹。
《阿弥陀经》主要讲: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主动说法,说法内容可概括为两部分:一是“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一是“六方护念”。所谓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如何美妙无比。所谓“六方护念”就是指东、南、西、北、上、下,各方的无数佛都来“称赞不可思议功德”,而且证明释迦牟尼说的阿弥陀经是“真实不虚”的,应当相信的。所以《阿弥陀经》的另一名称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简称《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阿弥陀经》全经才1858字,光说“六方护念”就用了523字,占28%强。说明释迦很希望大家都来信仰此经。这部分经文,除了佛的名字不同以外,各方佛的“赞词”都是一模一样的。正因为如此,所以经变画中,凡阿弥陀经变几乎没有表现“六方护念”。这个问题,我们只要看一下经文就很好理解。下面所引经文,“六方”佛说的一字不差,经云:“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佛教好说大话,而且往往无以复加。这“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的“广长舌相”是不可能进入佛教艺术的。所以,从经变画来看,阿弥陀经变描绘的主要是佛讲经说法的场面和美妙肃穆的“极乐国土”。
二
莫高窟第225窟是一个中型偏小的盛唐洞窟,是盛唐时代较为少见的南、西、北三壁开龛的窟。北壁龛内塑释迦涅桀像,表示“过去佛”(尚存);南壁龛内塑像已毁,从龛顶壁画《阿弥陀经变》而知原为阿弥陀佛,表示“现在佛”;西壁龛内存倚坐佛一身、弟子二身、菩萨一身,表示“未来佛”。整个洞窟是“三世佛”的布局。
第225窟南壁龛顶这幅壁画,史苇湘先生当年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时定为“说法图一铺”。1987年中日合出《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的时候,也收入此图,定名为《西方净土变》。其图版说明中,虽出现了“阿弥陀经变”的提法,但概念仍然不清。1989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壁画全集·敦煌6盛唐》时,史苇湘先生参与撰写该卷的图版说明,其时改称为一幅小型《西方净土变》。
盛唐时代,是敦煌《观无量寿经变》的鼎盛时期。至于《阿弥陀经变》只有第225窟南壁龛顶这一铺。全图都处于彩云之上(图版13)。正中是智顗、吉藏所谓的“依正二报”中的“正报庄严”,其实就是“说法图”:阿弥陀佛两手作转法轮印,观音、大势至相对合掌对座,周围有听法菩萨。佛相庄严肃穆,菩萨形貌端庄娴静而妙好。天上“天花乱坠”;箜篌、腰鼓、鸡娄鼓、古琴、排箫、琵琶等乐器迎风奏鸣;白鹤、孔雀、鹦鹉、迦陵频伽全都展翅飞翔;三尊及众多菩萨坐于珍珠铺地的宝地上,其身后的大殿连接回廊、楼阁;七宝池内莲花盛开;七重行树与七重罗网结合(七重罗网在说法图前面,七重行树在众菩萨身后)。全画色彩浓艳。
唐代窥基是为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作注疏的第二人。他甚至作了一简一繁两次注疏,简者一卷,繁者三卷共32284言,是《阿弥陀经》的17倍多。
窥基,字道洪,俗姓尉迟,出家前,原是将门之子——唐开国大将尉迟敬德的侄子,父亲尉迟敬宗也是一员大将。他的出家,先被玄奘看上,后“奉敕为奘师弟子”,他的注疏无疑是很知名且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的。我想,莫高窟第225窟南壁龛顶的这幅《阿弥陀经变》,可以为窥基《阿弥陀经通赞疏》的社会影响作一佐证。他在“广明净土”时注疏:
文分为二,初明国土庄严,二辨佛身功德。初文分八:第一树饰四珍;第二池严众宝;第三空盈天乐;第四地布黄金;第五花雨长天;第六人游诸国;第七乌吟妙法;第八风吹乐音。
他说的“国土庄严”这八条,不正是我们第225窟《阿弥陀经变》的写照吗?我请马玉华同志将经变全图,用套叠的形式,分别绘制了四张线图,以通读此画。
窥基的阿弥陀佛“国土庄严”八条,是按经文顺序排列的。又,阿弥陀经也好,窥基的简本《阿弥陀经疏》也好,佛及菩萨等的“庄严”,属于“依正二报”中的“正报”,放在“依报”之后,也就是说,经、赞都是先说极乐世界如何美妙,再说佛和菩萨等如何神通。艺术家把“经”变成画,必然有构图 上的考虑。敦煌壁画中的经变画,“中轴线”问题是画家考虑“经营位置”的首选问题。阿弥陀经变也不例外。因此解读225窟此画,我得先从“正报”即从“说法图”说起。此铺说法图只有一佛、二大菩萨、十位小菩萨,这是它与众不同的一大特点——人数特少。它固然与此画是盛唐时期最小的《阿弥陀经变》有关,但也不尽然,我曾设想,如果需要,完全可以在大菩萨(观音、大势至)座前再画一位小菩萨。但仔细审视,已经是恰到好处:因为佛及大菩萨面前,有经文描写的“极乐世界”的开头,经云:“极乐国土,七重栏檐,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问:栏檐、罗网、行树,何故各有七重,更无增减?答:表生归彼国,得七觉支故。”。“栏檐”、“罗网”,窥基都有解释:“横曰栏,竖曰楯,栏槛也”;“七重罗网者,……金缕结成众宝饰。”并进一步引《瑞相经》云:“无量宝网,皆以金缕、珍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我们再来看此图的“七重栏檐,七重罗网”可说是莫高窟最有特色的表现方法,请用仰视的角度看:(在彩云之上,佛及众菩萨前)占整个画面约三分之一的七重罗网,由于透视处理,能见三层:第一层,观者能见四角,每角一颗放光的宝珠;第二层只能看见二角,各有一颗放光宝珠;第三层,正中多一颗放光的宝珠,它代表七重罗网的顶端。在第一层,透过罗网,我们能看见正中是一朵“大如车轮”的莲花。“横曰栏,竖曰楯”,每一层的横栏,有着不同的颜色,其上点缀着许多小珠,边沿镶嵌着密密麻麻的珠子,极尽奢华。竖曰楯,看来放光的大珠就代表“楯”的柱头了。最可注意者为“罗网”:以金缕为线,编织成网状,网边是半月形,缀以各种“杂宝”;像流苏一样的东西是“筒”状的,用各种杂宝连缀而成,宝铃下垂。我们可以想像到这样的风景:微风一吹,罗网飘拂,宝铃丁冬,的确是“光色晃耀,尽极严丽”。
窥基说的“树饰四珍”,就是经文中的“七重行树”。他引《瑞相经》云:
其国有七宝诸树,周满世界。谓有二宝乃至众宝所共合成。如金树则以银为枝、叶、华、果;银树以金为枝、叶、华、果,乃至有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精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车磲为实……行行相对,枝枝相映,叶叶相显,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振。
在敦煌壁画中,自有“净土变”以来,这“七重行树”,《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多用菩萨身后左右各一树来表现,而《观经变》则用七棵树或几棵树来表现。又由于经文没有说树上“有五百亿妙华宫殿”(观经)或“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无量寿经)”,因而树上没有宫殿。这也是《阿弥陀经变》区别《观经变》与《无量寿经变》的标志之一。第225窟的“七重行树”,在说法图的背后,左右各一:树冠上,树叶如花,重重叠叠,也有七重罗网。树叶的重重叠叠,也可以表示“七重行树”,因为智顗的《阿弥陀经疏》解释“七重行树”就说是“树有七重”。
“池严众宝”是窥基说的“国土庄严”的第二条。经云:
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瑠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朱、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在“净土庄严”八条中,窥基又对“池严众宝”解释得特别多,说是:“又分为七:第一七宝池深,第二八德水满,第三金沙作地,第四玉砌成阶,第五朱阁凌空,第六宝莲覆水,第七结成极乐。”第225窟《阿弥陀经变》的七宝池,在画面的最下部。横宽纵深窄的七宝池画面,被大型的“七重罗网”所覆盖,分成了东、西两小块,很有被忽略的可能。但仔细一看,七宝池仍然富丽多彩:池岸用七彩宝砖砌成;各种颜色的莲花。竞相开放;池的两侧,从水中伸出两具宝幢,幢各四层,色彩鲜艳,从它的高度,可见“七宝池深”,这可说是画家智慧的一笔。
按经文,七宝池“上有楼阁”。这是莫高窟壁画净土变中最常见的。但此画的楼阁建在“宝地”上。窥基的八条之四为“地布黄金”,此画有忠实的表现:水池的左右上角,有一片金黄色与白色相间的小圆点,这就是“地布黄金”(请见原图,由于太琐碎,插图未画)。窥基的“朱阁凌空”就在这块宝地上:把说法图放在楼台亭阁之间,这是净土变(包括弥勒净土、东方药师净土、西方净土)的传统表现方法,此画也用此法。在黄金铺就的地面上,大殿、偏殿高耸巍峨。值得一提的是:大殿与偏殿之间,有虹桥相连,而且是有遮檐的廊桥。尽管说法图挡掉了部分虹桥,但其余部分仍清晰可见,色彩鲜艳。
现在,窥基的八条还有“空盈天乐”、“花雨长天”、“鸟鸣妙法”、“风吹乐音”四条,正好是净土变的最上部——日本学者称之为“虚空段”。由于壁画画在龛顶,拍照时透视现象比较严重,效果有点遗憾。“空盈天乐”和“风吹乐音”作成画,就是各种乐器拴上飘带在天上飞行。图中有琵琶、排箫、筝、腰鼓(右上方)、筚篥、鸡娄鼓、箜篌(左上方)。在这些乐器中,有两件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作:一是腰鼓,一是箜篌。敦煌音乐研究专家郑汝中先生说:“这是敦煌壁画中典型的腰鼓形象,鼓身细腰,两端如两个碗底部对接而成,鼓皮两端以绳收束,使皮膜绷紧”;“这具箜篌边框彩绘图案精美,琴身底部坠有饰物,在彩带和团花的簇拥下更显华丽。”;我之所以要引用郑先生的评语,是因为:第225窟此画,在敦煌莫高窟是一幅小画,而敦煌壁画中的腰鼓、箜篌不计其数,能被选入《敦煌石窟全集》,就像在咱们中国人当中被“选美”选中,我为它们高兴!至于按佛教的说法,这些飞舞的天乐,“不抚而韵,弦出无量法化之声,听发慈心,闻便悟道”,就不是我们这些凡人所能解释的了。
说到“花雨长天”,由于画面太小,虽然不能像其他洞窟一样,由飞天任意飞撒,但也不缺大花、小花、单瓣花、重瓣花纷纷下落,也就难为画家了。
也许是功德主的要求,也许是画家的擅长,也许是经文特别强调“鸟鸣妙法”就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在有限的空间中,“鸟”表现得很充分。经云:“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画面上有迦陵频伽、鹦鹉、白鹤(右上方)、舍利(俗称八哥)、又一迦陵频伽、孔雀(左上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飞翔的白鹤等动作特大,给人以“呜叫”的感觉。有一首唐人的《宝鸟赞》是这样写的:
极乐庄严间杂宝,实是希奇闻未闻。
宝鸟临空赞佛会,哀婉雅亮发人心。
昼夜连声无有息,文文句句理相同。
或说五根七觉分,或说八圣慈悲门。
或说他方离恶道,或说地狱封人天。
或说散善波罗蜜,或说定慧入深禅。
或说长时修苦行,或说无上菩提因。
菩萨声闻闻此法,处处分身转法轮。
愿此法轮相续转,道场众等益长年。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花往西方。
在结束此文前,有一件事似乎得略作交代:在《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观无量寿佛经变》的说法图中,往往无弟子。这一现象,决不是画家的随意性所致,而是与大乘经典《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的出现有关。这是一件大事,我将另撰专文论述。
(责任编辑 赵声良)
关键词:莫高窟;阿弥陀经变;国土庄严;宝树;宝楼阁;宝鸟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7)04-0029-05
一
按佛教的说法,佛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乃至有千佛、万佛、无量无数佛。阿弥陀佛属于“现在佛”。“阿弥陀佛”,在当今的中国可算是家喻户晓——连小孩子都知道。因为电视剧《西游记》里那个唐僧,动不动就说“阿弥陀佛”。其实,即使在古代,阿弥陀佛也是人们的“最爱”。在无量无数佛中,为什么阿弥陀佛如此深入人心?唐白居易就曾有过精辟的解释:
谛观此娑婆世界,微尘众生,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有起心归佛者,举手合掌,必先向西方;有怖厄苦恼者,开口发声,必先念阿弥陀佛。又,范金合土,刻石织文,乃至印水聚沙童子戏者,莫不率以阿弥陀佛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观,是彼如来有大誓愿于此众生,此众生有大因缘于彼国土明矣。不然者,东南北方,过去、现在、未来佛多矣,何独如是哉!
白居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审视现实社会中像“微尘”那样多的人,不论老少贤愚,凡信佛者,礼拜必先向“西方”;遇险、遭难,张口必先念“阿弥陀佛”;铸、塑、绘、绣佛像,甚至小孩玩沙子,都以阿弥陀佛为“首选”。由此看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阿弥陀佛成佛前,发48个大愿救度众生,而广大众生与极乐世界有缘。否则,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十方佛,佛多得很,为什么偏偏如此呢?白居易不仅说出了普遍信仰阿弥陀佛的原因,还说明了当时用各种手段、形式制造阿弥陀像的盛况。
《阿弥陀经》共有二译:二译皆存,即鸠摩罗什译于402年的《佛说阿弥陀经》和玄奘译于650年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从敦煌遗书来看,仅据《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的统计,《阿弥陀经》有133件,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只有2件,由此可见敦煌流行的是鸠摩罗什译本。不仅如此,据我考察,敦煌壁画中的《阿弥陀经变》也是据鸠摩罗什译本绘制的。因为从内容上说,两个本子最大的不同就是:鸠摩罗什译本说到“鸟宣道法”时,鸟有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而玄奘译本则为鹅、雁、鹙鹭、鸿鹤、孔雀、鹦鹉、羯罗频迦、共命鸟。鹅、雁,是最大的不同。还有,“六方护念”,玄奘译本是“十方佛”赞叹。
《阿弥陀经》主要讲: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主动说法,说法内容可概括为两部分:一是“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一是“六方护念”。所谓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如何美妙无比。所谓“六方护念”就是指东、南、西、北、上、下,各方的无数佛都来“称赞不可思议功德”,而且证明释迦牟尼说的阿弥陀经是“真实不虚”的,应当相信的。所以《阿弥陀经》的另一名称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简称《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阿弥陀经》全经才1858字,光说“六方护念”就用了523字,占28%强。说明释迦很希望大家都来信仰此经。这部分经文,除了佛的名字不同以外,各方佛的“赞词”都是一模一样的。正因为如此,所以经变画中,凡阿弥陀经变几乎没有表现“六方护念”。这个问题,我们只要看一下经文就很好理解。下面所引经文,“六方”佛说的一字不差,经云:“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佛教好说大话,而且往往无以复加。这“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的“广长舌相”是不可能进入佛教艺术的。所以,从经变画来看,阿弥陀经变描绘的主要是佛讲经说法的场面和美妙肃穆的“极乐国土”。
二
莫高窟第225窟是一个中型偏小的盛唐洞窟,是盛唐时代较为少见的南、西、北三壁开龛的窟。北壁龛内塑释迦涅桀像,表示“过去佛”(尚存);南壁龛内塑像已毁,从龛顶壁画《阿弥陀经变》而知原为阿弥陀佛,表示“现在佛”;西壁龛内存倚坐佛一身、弟子二身、菩萨一身,表示“未来佛”。整个洞窟是“三世佛”的布局。
第225窟南壁龛顶这幅壁画,史苇湘先生当年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时定为“说法图一铺”。1987年中日合出《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的时候,也收入此图,定名为《西方净土变》。其图版说明中,虽出现了“阿弥陀经变”的提法,但概念仍然不清。1989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壁画全集·敦煌6盛唐》时,史苇湘先生参与撰写该卷的图版说明,其时改称为一幅小型《西方净土变》。
盛唐时代,是敦煌《观无量寿经变》的鼎盛时期。至于《阿弥陀经变》只有第225窟南壁龛顶这一铺。全图都处于彩云之上(图版13)。正中是智顗、吉藏所谓的“依正二报”中的“正报庄严”,其实就是“说法图”:阿弥陀佛两手作转法轮印,观音、大势至相对合掌对座,周围有听法菩萨。佛相庄严肃穆,菩萨形貌端庄娴静而妙好。天上“天花乱坠”;箜篌、腰鼓、鸡娄鼓、古琴、排箫、琵琶等乐器迎风奏鸣;白鹤、孔雀、鹦鹉、迦陵频伽全都展翅飞翔;三尊及众多菩萨坐于珍珠铺地的宝地上,其身后的大殿连接回廊、楼阁;七宝池内莲花盛开;七重行树与七重罗网结合(七重罗网在说法图前面,七重行树在众菩萨身后)。全画色彩浓艳。
唐代窥基是为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作注疏的第二人。他甚至作了一简一繁两次注疏,简者一卷,繁者三卷共32284言,是《阿弥陀经》的17倍多。
窥基,字道洪,俗姓尉迟,出家前,原是将门之子——唐开国大将尉迟敬德的侄子,父亲尉迟敬宗也是一员大将。他的出家,先被玄奘看上,后“奉敕为奘师弟子”,他的注疏无疑是很知名且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的。我想,莫高窟第225窟南壁龛顶的这幅《阿弥陀经变》,可以为窥基《阿弥陀经通赞疏》的社会影响作一佐证。他在“广明净土”时注疏:
文分为二,初明国土庄严,二辨佛身功德。初文分八:第一树饰四珍;第二池严众宝;第三空盈天乐;第四地布黄金;第五花雨长天;第六人游诸国;第七乌吟妙法;第八风吹乐音。
他说的“国土庄严”这八条,不正是我们第225窟《阿弥陀经变》的写照吗?我请马玉华同志将经变全图,用套叠的形式,分别绘制了四张线图,以通读此画。
窥基的阿弥陀佛“国土庄严”八条,是按经文顺序排列的。又,阿弥陀经也好,窥基的简本《阿弥陀经疏》也好,佛及菩萨等的“庄严”,属于“依正二报”中的“正报”,放在“依报”之后,也就是说,经、赞都是先说极乐世界如何美妙,再说佛和菩萨等如何神通。艺术家把“经”变成画,必然有构图 上的考虑。敦煌壁画中的经变画,“中轴线”问题是画家考虑“经营位置”的首选问题。阿弥陀经变也不例外。因此解读225窟此画,我得先从“正报”即从“说法图”说起。此铺说法图只有一佛、二大菩萨、十位小菩萨,这是它与众不同的一大特点——人数特少。它固然与此画是盛唐时期最小的《阿弥陀经变》有关,但也不尽然,我曾设想,如果需要,完全可以在大菩萨(观音、大势至)座前再画一位小菩萨。但仔细审视,已经是恰到好处:因为佛及大菩萨面前,有经文描写的“极乐世界”的开头,经云:“极乐国土,七重栏檐,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问:栏檐、罗网、行树,何故各有七重,更无增减?答:表生归彼国,得七觉支故。”。“栏檐”、“罗网”,窥基都有解释:“横曰栏,竖曰楯,栏槛也”;“七重罗网者,……金缕结成众宝饰。”并进一步引《瑞相经》云:“无量宝网,皆以金缕、珍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我们再来看此图的“七重栏檐,七重罗网”可说是莫高窟最有特色的表现方法,请用仰视的角度看:(在彩云之上,佛及众菩萨前)占整个画面约三分之一的七重罗网,由于透视处理,能见三层:第一层,观者能见四角,每角一颗放光的宝珠;第二层只能看见二角,各有一颗放光宝珠;第三层,正中多一颗放光的宝珠,它代表七重罗网的顶端。在第一层,透过罗网,我们能看见正中是一朵“大如车轮”的莲花。“横曰栏,竖曰楯”,每一层的横栏,有着不同的颜色,其上点缀着许多小珠,边沿镶嵌着密密麻麻的珠子,极尽奢华。竖曰楯,看来放光的大珠就代表“楯”的柱头了。最可注意者为“罗网”:以金缕为线,编织成网状,网边是半月形,缀以各种“杂宝”;像流苏一样的东西是“筒”状的,用各种杂宝连缀而成,宝铃下垂。我们可以想像到这样的风景:微风一吹,罗网飘拂,宝铃丁冬,的确是“光色晃耀,尽极严丽”。
窥基说的“树饰四珍”,就是经文中的“七重行树”。他引《瑞相经》云:
其国有七宝诸树,周满世界。谓有二宝乃至众宝所共合成。如金树则以银为枝、叶、华、果;银树以金为枝、叶、华、果,乃至有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精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车磲为实……行行相对,枝枝相映,叶叶相显,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振。
在敦煌壁画中,自有“净土变”以来,这“七重行树”,《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多用菩萨身后左右各一树来表现,而《观经变》则用七棵树或几棵树来表现。又由于经文没有说树上“有五百亿妙华宫殿”(观经)或“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无量寿经)”,因而树上没有宫殿。这也是《阿弥陀经变》区别《观经变》与《无量寿经变》的标志之一。第225窟的“七重行树”,在说法图的背后,左右各一:树冠上,树叶如花,重重叠叠,也有七重罗网。树叶的重重叠叠,也可以表示“七重行树”,因为智顗的《阿弥陀经疏》解释“七重行树”就说是“树有七重”。
“池严众宝”是窥基说的“国土庄严”的第二条。经云:
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瑠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朱、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在“净土庄严”八条中,窥基又对“池严众宝”解释得特别多,说是:“又分为七:第一七宝池深,第二八德水满,第三金沙作地,第四玉砌成阶,第五朱阁凌空,第六宝莲覆水,第七结成极乐。”第225窟《阿弥陀经变》的七宝池,在画面的最下部。横宽纵深窄的七宝池画面,被大型的“七重罗网”所覆盖,分成了东、西两小块,很有被忽略的可能。但仔细一看,七宝池仍然富丽多彩:池岸用七彩宝砖砌成;各种颜色的莲花。竞相开放;池的两侧,从水中伸出两具宝幢,幢各四层,色彩鲜艳,从它的高度,可见“七宝池深”,这可说是画家智慧的一笔。
按经文,七宝池“上有楼阁”。这是莫高窟壁画净土变中最常见的。但此画的楼阁建在“宝地”上。窥基的八条之四为“地布黄金”,此画有忠实的表现:水池的左右上角,有一片金黄色与白色相间的小圆点,这就是“地布黄金”(请见原图,由于太琐碎,插图未画)。窥基的“朱阁凌空”就在这块宝地上:把说法图放在楼台亭阁之间,这是净土变(包括弥勒净土、东方药师净土、西方净土)的传统表现方法,此画也用此法。在黄金铺就的地面上,大殿、偏殿高耸巍峨。值得一提的是:大殿与偏殿之间,有虹桥相连,而且是有遮檐的廊桥。尽管说法图挡掉了部分虹桥,但其余部分仍清晰可见,色彩鲜艳。
现在,窥基的八条还有“空盈天乐”、“花雨长天”、“鸟鸣妙法”、“风吹乐音”四条,正好是净土变的最上部——日本学者称之为“虚空段”。由于壁画画在龛顶,拍照时透视现象比较严重,效果有点遗憾。“空盈天乐”和“风吹乐音”作成画,就是各种乐器拴上飘带在天上飞行。图中有琵琶、排箫、筝、腰鼓(右上方)、筚篥、鸡娄鼓、箜篌(左上方)。在这些乐器中,有两件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作:一是腰鼓,一是箜篌。敦煌音乐研究专家郑汝中先生说:“这是敦煌壁画中典型的腰鼓形象,鼓身细腰,两端如两个碗底部对接而成,鼓皮两端以绳收束,使皮膜绷紧”;“这具箜篌边框彩绘图案精美,琴身底部坠有饰物,在彩带和团花的簇拥下更显华丽。”;我之所以要引用郑先生的评语,是因为:第225窟此画,在敦煌莫高窟是一幅小画,而敦煌壁画中的腰鼓、箜篌不计其数,能被选入《敦煌石窟全集》,就像在咱们中国人当中被“选美”选中,我为它们高兴!至于按佛教的说法,这些飞舞的天乐,“不抚而韵,弦出无量法化之声,听发慈心,闻便悟道”,就不是我们这些凡人所能解释的了。
说到“花雨长天”,由于画面太小,虽然不能像其他洞窟一样,由飞天任意飞撒,但也不缺大花、小花、单瓣花、重瓣花纷纷下落,也就难为画家了。
也许是功德主的要求,也许是画家的擅长,也许是经文特别强调“鸟鸣妙法”就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在有限的空间中,“鸟”表现得很充分。经云:“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画面上有迦陵频伽、鹦鹉、白鹤(右上方)、舍利(俗称八哥)、又一迦陵频伽、孔雀(左上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飞翔的白鹤等动作特大,给人以“呜叫”的感觉。有一首唐人的《宝鸟赞》是这样写的:
极乐庄严间杂宝,实是希奇闻未闻。
宝鸟临空赞佛会,哀婉雅亮发人心。
昼夜连声无有息,文文句句理相同。
或说五根七觉分,或说八圣慈悲门。
或说他方离恶道,或说地狱封人天。
或说散善波罗蜜,或说定慧入深禅。
或说长时修苦行,或说无上菩提因。
菩萨声闻闻此法,处处分身转法轮。
愿此法轮相续转,道场众等益长年。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花往西方。
在结束此文前,有一件事似乎得略作交代:在《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观无量寿佛经变》的说法图中,往往无弟子。这一现象,决不是画家的随意性所致,而是与大乘经典《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的出现有关。这是一件大事,我将另撰专文论述。
(责任编辑 赵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