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民主意识被虚化、制度约束相对薄弱的环境中,所谓英雄式的强权人物带来的“强权政治”,往往是个人专制的代名词。“票箱里跳出来的巨贪”朱应求,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
朱应求是湖南双峰县土生土长的“泥腿子”书记。看牛娃出身,其农民本色最初也保持得不错。在青树坪一带的乡村,至今还有农民记得,朱应求任乡党委书记时,还带头给农民插秧。
其实,朱应求最初的仕途并不顺畅,在乡里一干就是几十年。他的真正发迹是从杏子铺乡当书记开始的。实干型的朱应求在杏子铺政绩突出,为当时交通十分不便的杏子铺修好了公路。据当地传闻,朱的发迹还颇具黑色幽默:某上级官员的父亲在朱的辖区去世,朱披麻戴孝,忙前忙后,为其送葬,因此给那位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朱便被调进双峰县城所在地永丰镇当书记,此后就一路高歌,升任副县长、县长。
双峰是个农业大县,财力拮据。朱应求当第一任县长两年,就建立了五里牌开发区和农机机电大市场等大宗项目。这一宗宗、一项项,树起了朱应求的“能人”形象,朱由此深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其权威也得到双峰大小官员的认可,影响日大。但同时也因棱角突显,常常与书记不和。1995年1月,在双峰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当时的县委书记发言,要求各级在抓发展的同时要抓科学规划。朱应求却在接着的发言中针锋相对地说:“全县干部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规划规划,全是屁话。”
由于与书记的矛盾公开化,朱应求当县长才两年,便于1996年7月调任娄底地区(现娄底市)工商局局长。许多人认为,朱应求在双峰的政治生涯应该画上了句号。然而,翌年发生的“票箱里跳出县长”事件,使得朱应求传奇般地重返双峰政坛。1997年3月15日,双峰县第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并非候选人的朱应求,在等额选举中,被高票重新当选为双峰县长。此时朱应求已离开双峰8个月。也有人说:朱应求善于拉帮结派,搞权力斗争,在双峰早已根深蒂固,这是他从“票箱里跳出来”重返双峰的一大原因。不论如何,朱应求以民主的方式高调回到了双峰。
回过头看,正是此次被选回双峰,成为了朱应求忘乎所以、权力剑走偏锋的开始。
建朱氏“铁桶江山”
朱应求回双峰当县长不久,再次与县委书记矛盾公开化,以致发展到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后来,娄底地委将县委书记调离,将朱应求升任双峰县委书记。朱应求成功地“暗渡陈仓”——坐上了双峰第一把交椅,第一次体味到“为所欲为”的快感。对朱应求而言,似乎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制约他,更无法阻止他权力的扩张。
登上双峰权力的顶峰之后,朱应求的第一步就是清除异己——把他认为是原县委书记阵营或不听其招呼的官员逐一清洗出他的班子。在会上,朱应求曾公开威胁说:“谁不听招呼,我就拆他的位子,摘他的帽子,砸他的饭碗!”“你让我为难,我就先搞掉你!”在朱的高压政治之下,各部办委局官员,几乎人人对朱言听计从。一些乡镇干部对朱的印象是:“往主席台上一坐,瘦脸阴沉如铁;利如鹰隼的目光一扫,台下噤若寒蝉。”
朱应求讲话、发言,根据常委会决议拟就的发言稿从来不看,“这个稿子你们去看,我讲几点。”于是,谁都不去看文件,都听他的,因为只有他的话才能最终算数。这种独裁式的领导风格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极高的效率。县城五里牌开发区兴建时,一些单位老去收取各种规费,开发区主任十分头疼,向朱应求告了一状。朱应求没有大道理可讲,一顿臭骂:“谁要是再到开发区去乱收费,我就剁掉谁的脑袋!”开发区果然就清静了。但更多的时候后患无穷。朱应求上马三塘铺无费工业园时,为了扶植一些个体老板投资建厂,他要求县直所有单位各自对口一个老板做担保,到银行贷款。有单位抵触,朱应求便在会上发威:不担保,明天公检法就到你单位来查你。结果,贷款办起的一些厂子,还未建成就倒闭;有些老板甚至根本不建厂,拿到贷款就跑了。
朱应求到上面给双峰争项目“有一手”。朱应求高兴时,脱口说出自己的经验是“带着四大家领导班子一起去,哭的哭喊的喊叫的叫”。据说为了争取某高速公路过双峰,朱亲自到省里某部门找领导,未被理睬,他就到领导家门口守着,硬是给办成了。
当地不少人对朱应求的评价是:霸蛮、胡搞。“但他的这种作风在基层有时很奏效。”在另一些人眼中,朱应求有手段,有能耐,不少人信服他,一些老干部甚至很欣赏他的这种作风,认为他有魄力。就是靠这种“魄力”,朱应求在双峰建立起了自己的绝对权威。
公开场合,朱应求更喜欢打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的旗号,来传达自己的意志。显然,谁违背他的意志,就是违背四大家的意志,就是扰乱双峰经济发展的大局,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在一般人看来,作为一县之首,朱应求用这种方式说话,似无可厚非。朱应求的权力正是在不容置疑中恶性膨胀,最终达到至高无上的境地。朱过53岁生日,在家里摆了3桌宴请其嫡系官员。一个镇党委书记说错了一句话,朱上去就是一个耳光。晚上,该书记和妻子带着一堆礼品专程上门谢罪。
为所欲为擅权敛财
据熟悉朱应求的人说,朱应求最初还是比较清廉的。别人送东西,他一般不会要,即使是要好的朋友送点东西,他也要当面还情。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随着手中权力的恶性膨胀,朱应求对权力的认识和运用也急剧变化,欲望在不断膨胀。从1996年开始,朱应求就开始了“权力的寻租”。这期间,他始终“安然无恙”。
双峰县全年财政收入仅1.3个亿,然而这样一个捉襟见肘的财政窘境却并不妨碍朱应求聚敛巨额钱财。2003年7月15日,朱应求案发时,被查获拥有财产607万多元。
朱应求最初的敛财是收受下属官员的送礼。他收礼有个特点:多次,少额。这一点正投一些下属的嗜好,细水长流,可以多次接触朱应求,加深领导印象。经检察机关调查,双峰县16个乡镇的领导,只有一个镇党委书记没给朱应求送过钱。每次送钱通常是三五千元,每逢过年过节,或家人生日和生病,必送不误。当地有传言,“从朱应求手中买一个职位,一般的价位是1.5万到两三万元左右”。
朱应求在双峰控制权力的手段是大量培植亲信,并安置亲友亲信出任要职。据不完全统计,朱在任时,朱的亲家是民政局书记,老婆是民政局局长,舅子是统计局局长,表亲是财政局局长。朱应求通过这些亲友亲信编织起权力网,控制着双峰大大小小的利益通道。这其中,朱的妻子匡某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检察机关的起诉书里,记载朱应求的85笔受贿款中,绝大多数就是由匡经手收下的。
“匡是十足的敛财狂,连一些小便宜也贪。”县委书记夫人春节到一些单位推 销挂历赚钱,这是双峰许多单位都碰到过的事情。碍着书记的面子,不得不买,开多少发票就给多少钱,绝对不能犹豫。1999年12月,匡向秋湖煤矿一次推销了价值11888元的挂历。
在双峰,匡某还有一个外号:“组织部长”。朱应求在双峰权倾一时,其权威在妻子匡某身上也得到充分体现。许多人要办事,不敢接近朱应求,就曲线找匡,同样能收到效果。对于普通人来说,安排工作是相当难的。而匡收了礼,就径直到一些单位打招呼,安排工作和调动。
应求书记“有求必应”
朱应求为老板“服务”的热情,在双峰县商界,早就尽人皆知。
刘朝晖,外号“招三”伢子,曾因涉嫌抢劫,被广东警方立案追查。在监外服刑期间,刘回到双峰拜朱为“干爹”,从此如鱼得水。
娄底盛产煤炭,煤炭运输利润丰厚。刘朝晖申请成立曙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试图涉足煤运。但刘未取得“煤炭经营许可证书”,县工商局依法不予登记注册。刘请朱“打招呼”,朱应求两次给工商局副局长李某打电话,要求给刘便利,该局只得屈从。不久,刘朝晖建造宿舍,因通风采光问题与县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发生纠纷,又因未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被喊停。刘用他的方式摆平了这个问题——一边指使人着黑衣黑裤,冲到外贸公司打伤4人,并砸毁办公器具;一边请朱出面收拾。朱授意一副县长召集县委办、规划办、城建环保局开协调会,副县长亲自做外贸公司工作,最后外贸公司忍气吞声同意刘建房,手续也很快补办完毕。后来,刘朝晖要贷款。朱应求安排一副县长和城关镇党委书记找到县农行行长做工作,不符合贷款条件的520万元贷款申请被通过。
朱应求为刘朝晖办事可谓费神尽力,为给刘的曙光酒店招揽生意,朱一声令下,县里许多招待便安排在了曙光酒店。为此,他先后收受和索取刘朝晖人民币35.3万元、美金1000元。
公开场合,刘朝晖称朱应求为干爹;私底下,朱却是刘朝晖眼中的“一条狗”。这个称呼来自于当地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囚在曙光酒店占有股份,一天,朱应求的妻子去讨要分红款,打电话给刘。当时刘正在打牌,接到电话,把牌一丢,对牌友说:“一条狗来了,我去一下。”
朱应求为老板服务有求必应,不仅仅是对一个刘朝晖。2001年初,投资商莫某因嫖娼被民警抓获。朱得知后痛骂公安,下令无条件放人,时任县公安局长的曾新明也被朱应求从乡镇紧急召回。朱应求率县长、常务副县长和公安局长为莫设宴压惊。那天是莫生日,朱建议再搞点活动热闹,决定晚上陪老板唱歌。常务副县长问朱唱什么歌,朱说我唱《永远是朋友》,副县长对公安局长说:“那你就唱《都是我的错》。”曾新明大窘,急说不会,朱应求脸一沉说:“你下午不要上班了,就在歌厅里学唱,唱到会唱为止。”
湖南湘园燃料贸易有限公司租赁经营双峰县朝阳煤矿,经理邓某请朱帮忙降低税费。朱召集县政府、县国税局、地税局和煤矿所在地相关负责人开会,决定给予税收优惠。仅两年,朝阳煤矿少缴各种税费510余万元。邓先后14次送朱应求共计27.1万元人民币。
“英雄神话”的虚妄与颠覆
多行不义必自毙。2003年7月15日,朱应求在双峰前往长沙的公路上被长沙警方刑拘。2005年1月11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朱应求作出终审判决: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
终审判决定格了朱应求的囚徒身份,但“朱应求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教训,却远远没有结束。
分析朱应求的腐败成因,其实不难找到许多人为的影子。朱应求通往权力“神坛”的台阶,或明或暗地由众人垒造着。
双峰是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农业穷县。在这种困顿之中,人们盼望着一位英雄式的强权人物出现,指望这个人带领他们突破困局。朱应求得以重返双峰,虽然不排除暗箱操作的人为因素,然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朱的强人色彩和铁腕作风,及其塑造的桩桩“政绩”,迎合了当时双峰人的内在期许。当时的代县长有一件事,就让双峰人深感失望。在潭邵高速的规划设计初期,双峰人迫切希望这条拉动经济的动脉能过境双峰。但是,这位代县长在争取此项目中并不“得力”,结果该路最初的草案没有经过双峰。不少人开始怀念朱应求。这种怀念的结果是,最终在选举中,从票箱里“跳”出了朱应求。
然而,不幸的是,在一个民主意识被虚化、制度约束相对薄弱的社会环境中,所谓英雄式的“强权人物”带来的“强权政治”,往往是个人专制的代名词,践踏制度,颠覆民主,惟我独尊,甚至是伴随着绝对的权力而来的绝对腐败。善良的人们以为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时下,为摆脱贫困,各地都制订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但大多是经济指标,却很少有政治、民主、科学和法治理念方面的提升与进步指标。由类似朱应求这样的政治强人效应所造成的对一地政治、民主和法治建设的破坏现象清楚地告诉我们,地方经济的发展固然极为重要,但如果忽视了民主政治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将会后患无穷。
朱应求是湖南双峰县土生土长的“泥腿子”书记。看牛娃出身,其农民本色最初也保持得不错。在青树坪一带的乡村,至今还有农民记得,朱应求任乡党委书记时,还带头给农民插秧。
其实,朱应求最初的仕途并不顺畅,在乡里一干就是几十年。他的真正发迹是从杏子铺乡当书记开始的。实干型的朱应求在杏子铺政绩突出,为当时交通十分不便的杏子铺修好了公路。据当地传闻,朱的发迹还颇具黑色幽默:某上级官员的父亲在朱的辖区去世,朱披麻戴孝,忙前忙后,为其送葬,因此给那位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朱便被调进双峰县城所在地永丰镇当书记,此后就一路高歌,升任副县长、县长。
双峰是个农业大县,财力拮据。朱应求当第一任县长两年,就建立了五里牌开发区和农机机电大市场等大宗项目。这一宗宗、一项项,树起了朱应求的“能人”形象,朱由此深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其权威也得到双峰大小官员的认可,影响日大。但同时也因棱角突显,常常与书记不和。1995年1月,在双峰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当时的县委书记发言,要求各级在抓发展的同时要抓科学规划。朱应求却在接着的发言中针锋相对地说:“全县干部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规划规划,全是屁话。”
由于与书记的矛盾公开化,朱应求当县长才两年,便于1996年7月调任娄底地区(现娄底市)工商局局长。许多人认为,朱应求在双峰的政治生涯应该画上了句号。然而,翌年发生的“票箱里跳出县长”事件,使得朱应求传奇般地重返双峰政坛。1997年3月15日,双峰县第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并非候选人的朱应求,在等额选举中,被高票重新当选为双峰县长。此时朱应求已离开双峰8个月。也有人说:朱应求善于拉帮结派,搞权力斗争,在双峰早已根深蒂固,这是他从“票箱里跳出来”重返双峰的一大原因。不论如何,朱应求以民主的方式高调回到了双峰。
回过头看,正是此次被选回双峰,成为了朱应求忘乎所以、权力剑走偏锋的开始。
建朱氏“铁桶江山”
朱应求回双峰当县长不久,再次与县委书记矛盾公开化,以致发展到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后来,娄底地委将县委书记调离,将朱应求升任双峰县委书记。朱应求成功地“暗渡陈仓”——坐上了双峰第一把交椅,第一次体味到“为所欲为”的快感。对朱应求而言,似乎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制约他,更无法阻止他权力的扩张。
登上双峰权力的顶峰之后,朱应求的第一步就是清除异己——把他认为是原县委书记阵营或不听其招呼的官员逐一清洗出他的班子。在会上,朱应求曾公开威胁说:“谁不听招呼,我就拆他的位子,摘他的帽子,砸他的饭碗!”“你让我为难,我就先搞掉你!”在朱的高压政治之下,各部办委局官员,几乎人人对朱言听计从。一些乡镇干部对朱的印象是:“往主席台上一坐,瘦脸阴沉如铁;利如鹰隼的目光一扫,台下噤若寒蝉。”
朱应求讲话、发言,根据常委会决议拟就的发言稿从来不看,“这个稿子你们去看,我讲几点。”于是,谁都不去看文件,都听他的,因为只有他的话才能最终算数。这种独裁式的领导风格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极高的效率。县城五里牌开发区兴建时,一些单位老去收取各种规费,开发区主任十分头疼,向朱应求告了一状。朱应求没有大道理可讲,一顿臭骂:“谁要是再到开发区去乱收费,我就剁掉谁的脑袋!”开发区果然就清静了。但更多的时候后患无穷。朱应求上马三塘铺无费工业园时,为了扶植一些个体老板投资建厂,他要求县直所有单位各自对口一个老板做担保,到银行贷款。有单位抵触,朱应求便在会上发威:不担保,明天公检法就到你单位来查你。结果,贷款办起的一些厂子,还未建成就倒闭;有些老板甚至根本不建厂,拿到贷款就跑了。
朱应求到上面给双峰争项目“有一手”。朱应求高兴时,脱口说出自己的经验是“带着四大家领导班子一起去,哭的哭喊的喊叫的叫”。据说为了争取某高速公路过双峰,朱亲自到省里某部门找领导,未被理睬,他就到领导家门口守着,硬是给办成了。
当地不少人对朱应求的评价是:霸蛮、胡搞。“但他的这种作风在基层有时很奏效。”在另一些人眼中,朱应求有手段,有能耐,不少人信服他,一些老干部甚至很欣赏他的这种作风,认为他有魄力。就是靠这种“魄力”,朱应求在双峰建立起了自己的绝对权威。
公开场合,朱应求更喜欢打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的旗号,来传达自己的意志。显然,谁违背他的意志,就是违背四大家的意志,就是扰乱双峰经济发展的大局,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在一般人看来,作为一县之首,朱应求用这种方式说话,似无可厚非。朱应求的权力正是在不容置疑中恶性膨胀,最终达到至高无上的境地。朱过53岁生日,在家里摆了3桌宴请其嫡系官员。一个镇党委书记说错了一句话,朱上去就是一个耳光。晚上,该书记和妻子带着一堆礼品专程上门谢罪。
为所欲为擅权敛财
据熟悉朱应求的人说,朱应求最初还是比较清廉的。别人送东西,他一般不会要,即使是要好的朋友送点东西,他也要当面还情。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随着手中权力的恶性膨胀,朱应求对权力的认识和运用也急剧变化,欲望在不断膨胀。从1996年开始,朱应求就开始了“权力的寻租”。这期间,他始终“安然无恙”。
双峰县全年财政收入仅1.3个亿,然而这样一个捉襟见肘的财政窘境却并不妨碍朱应求聚敛巨额钱财。2003年7月15日,朱应求案发时,被查获拥有财产607万多元。
朱应求最初的敛财是收受下属官员的送礼。他收礼有个特点:多次,少额。这一点正投一些下属的嗜好,细水长流,可以多次接触朱应求,加深领导印象。经检察机关调查,双峰县16个乡镇的领导,只有一个镇党委书记没给朱应求送过钱。每次送钱通常是三五千元,每逢过年过节,或家人生日和生病,必送不误。当地有传言,“从朱应求手中买一个职位,一般的价位是1.5万到两三万元左右”。
朱应求在双峰控制权力的手段是大量培植亲信,并安置亲友亲信出任要职。据不完全统计,朱在任时,朱的亲家是民政局书记,老婆是民政局局长,舅子是统计局局长,表亲是财政局局长。朱应求通过这些亲友亲信编织起权力网,控制着双峰大大小小的利益通道。这其中,朱的妻子匡某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检察机关的起诉书里,记载朱应求的85笔受贿款中,绝大多数就是由匡经手收下的。
“匡是十足的敛财狂,连一些小便宜也贪。”县委书记夫人春节到一些单位推 销挂历赚钱,这是双峰许多单位都碰到过的事情。碍着书记的面子,不得不买,开多少发票就给多少钱,绝对不能犹豫。1999年12月,匡向秋湖煤矿一次推销了价值11888元的挂历。
在双峰,匡某还有一个外号:“组织部长”。朱应求在双峰权倾一时,其权威在妻子匡某身上也得到充分体现。许多人要办事,不敢接近朱应求,就曲线找匡,同样能收到效果。对于普通人来说,安排工作是相当难的。而匡收了礼,就径直到一些单位打招呼,安排工作和调动。
应求书记“有求必应”
朱应求为老板“服务”的热情,在双峰县商界,早就尽人皆知。
刘朝晖,外号“招三”伢子,曾因涉嫌抢劫,被广东警方立案追查。在监外服刑期间,刘回到双峰拜朱为“干爹”,从此如鱼得水。
娄底盛产煤炭,煤炭运输利润丰厚。刘朝晖申请成立曙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试图涉足煤运。但刘未取得“煤炭经营许可证书”,县工商局依法不予登记注册。刘请朱“打招呼”,朱应求两次给工商局副局长李某打电话,要求给刘便利,该局只得屈从。不久,刘朝晖建造宿舍,因通风采光问题与县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发生纠纷,又因未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被喊停。刘用他的方式摆平了这个问题——一边指使人着黑衣黑裤,冲到外贸公司打伤4人,并砸毁办公器具;一边请朱出面收拾。朱授意一副县长召集县委办、规划办、城建环保局开协调会,副县长亲自做外贸公司工作,最后外贸公司忍气吞声同意刘建房,手续也很快补办完毕。后来,刘朝晖要贷款。朱应求安排一副县长和城关镇党委书记找到县农行行长做工作,不符合贷款条件的520万元贷款申请被通过。
朱应求为刘朝晖办事可谓费神尽力,为给刘的曙光酒店招揽生意,朱一声令下,县里许多招待便安排在了曙光酒店。为此,他先后收受和索取刘朝晖人民币35.3万元、美金1000元。
公开场合,刘朝晖称朱应求为干爹;私底下,朱却是刘朝晖眼中的“一条狗”。这个称呼来自于当地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囚在曙光酒店占有股份,一天,朱应求的妻子去讨要分红款,打电话给刘。当时刘正在打牌,接到电话,把牌一丢,对牌友说:“一条狗来了,我去一下。”
朱应求为老板服务有求必应,不仅仅是对一个刘朝晖。2001年初,投资商莫某因嫖娼被民警抓获。朱得知后痛骂公安,下令无条件放人,时任县公安局长的曾新明也被朱应求从乡镇紧急召回。朱应求率县长、常务副县长和公安局长为莫设宴压惊。那天是莫生日,朱建议再搞点活动热闹,决定晚上陪老板唱歌。常务副县长问朱唱什么歌,朱说我唱《永远是朋友》,副县长对公安局长说:“那你就唱《都是我的错》。”曾新明大窘,急说不会,朱应求脸一沉说:“你下午不要上班了,就在歌厅里学唱,唱到会唱为止。”
湖南湘园燃料贸易有限公司租赁经营双峰县朝阳煤矿,经理邓某请朱帮忙降低税费。朱召集县政府、县国税局、地税局和煤矿所在地相关负责人开会,决定给予税收优惠。仅两年,朝阳煤矿少缴各种税费510余万元。邓先后14次送朱应求共计27.1万元人民币。
“英雄神话”的虚妄与颠覆
多行不义必自毙。2003年7月15日,朱应求在双峰前往长沙的公路上被长沙警方刑拘。2005年1月11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朱应求作出终审判决: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
终审判决定格了朱应求的囚徒身份,但“朱应求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教训,却远远没有结束。
分析朱应求的腐败成因,其实不难找到许多人为的影子。朱应求通往权力“神坛”的台阶,或明或暗地由众人垒造着。
双峰是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农业穷县。在这种困顿之中,人们盼望着一位英雄式的强权人物出现,指望这个人带领他们突破困局。朱应求得以重返双峰,虽然不排除暗箱操作的人为因素,然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朱的强人色彩和铁腕作风,及其塑造的桩桩“政绩”,迎合了当时双峰人的内在期许。当时的代县长有一件事,就让双峰人深感失望。在潭邵高速的规划设计初期,双峰人迫切希望这条拉动经济的动脉能过境双峰。但是,这位代县长在争取此项目中并不“得力”,结果该路最初的草案没有经过双峰。不少人开始怀念朱应求。这种怀念的结果是,最终在选举中,从票箱里“跳”出了朱应求。
然而,不幸的是,在一个民主意识被虚化、制度约束相对薄弱的社会环境中,所谓英雄式的“强权人物”带来的“强权政治”,往往是个人专制的代名词,践踏制度,颠覆民主,惟我独尊,甚至是伴随着绝对的权力而来的绝对腐败。善良的人们以为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时下,为摆脱贫困,各地都制订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但大多是经济指标,却很少有政治、民主、科学和法治理念方面的提升与进步指标。由类似朱应求这样的政治强人效应所造成的对一地政治、民主和法治建设的破坏现象清楚地告诉我们,地方经济的发展固然极为重要,但如果忽视了民主政治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将会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