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素质教育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提出以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渐深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素质教育理念在各所大学的具体实施效果并不乐观;美国大学教育改革中并未直接使用“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但其改革措施、改革思想及目标等都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取得了较大成功。因此,借鉴美国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 启示
一、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比较
1.中美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第二部分是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即通过在大学推进素质教育,让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人才培养的实用价值与功利目的,并且缺乏明确的规定性。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专业教育中引入文化素质的知识,并开设各种综合性的选修课程,以此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一种“人力”教育。
2.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比较。
美国大学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素质教育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成熟模式有:哥伦比亚模式、芝加哥模式、斯坦福大学的新模式、哈佛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简明易操作是哥伦比亚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这一模式主要由“史”和“经”两大部分构成。“史”,主要讲授从古代到今天为止的西方文明发展史,注重西方文明动态的“演变”历程;“经”即“人文经典”课,主要讲授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经典著作。芝加哥现在的素质教育减为两年,模式不变,并且内容更精干,强度也相应变大,在具体授课方式上以小班教学为主,在课程的具体内容上,都是以研习经典著作为主,在这一点上和哥伦比亚大学一脉相承。斯坦福大学的整个通识教育模式主要由三大类课程组合而成,包括文化核心课程、科学核心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从这三大类核心课程中选修十一门课程,然后认真研修所选择的十一门课程,才能拿到学校要求的学分顺利完成毕业。哈佛大学的素质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围绕这一终极目标设置了六大类核心课程,具体包括: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历史、自然科学、道德伦理及社会分析,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以研读西方经典著作为主。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以后,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大学素质教育在实施效果方面并不乐观,纵观国内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有通才教育模式KAQ模式、SSR模式等。
3.中美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非常严格的,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并且所有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都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而非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课程“概论”和“通史”的学习方式。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大类课程组合而成,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等。这些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并且一般是由学校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的,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并且课程侧重“概论”性质的讲解,并未达到一定的知识深度,表面上看,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数量繁多,但是具体实效并不理想。
4.中美大学素质教育课堂教育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积极探寻并采用有利于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形式,这些形式的典型代表是课堂讲述、经典阅读、小组讨论、研习发表和独立研究等形式,其中最有特点的形式是经典阅读和小组讨论,既保证了学生基本知识的获得,又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育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书本教材为核心、以教师讲述教材知识为主要形式的灌输式教育。这种课堂教育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对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启示
1.重新审视并确立大学教育培养目标。
第一,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大学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我国大学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培养目标。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学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培养目标多元化、个性化。只有各所大学根据本校特色和学生发展特点树立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2.促进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模式建设。
第一,深化对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就必须走出一个认识误区,即“通才等于全才”。通才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除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和理解专业知识之外,综合知识既有知识深度,又有知识广度。
第二,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应当探寻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模式。大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结合本校特色,研究并确立能充分发挥本校优势的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深化大学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并取得实效。
3.改革原有课程体系。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科学合理地设置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确立大学素质教的课程,使大学素质教育课程尽量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以保障学生对于各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合理分配课程比例,使人文类课程在整个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适当的比例,并加强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反之,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割裂,不能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各种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对于人文类课程的具体内容,应当加强内容的基础性和普适性,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学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应当摒弃原有“概论”式的讲课方式,注重深入阅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并围绕经典著作的阅读展开课堂讨论。
其次,积极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第一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室或其他专门讲课的空间内系统讲授知识;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内开展的一系列和学习有关的活动;第三课堂主要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教育使三个课堂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通过三个课堂整体功能的发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2,(第1版),2001.3.
[3]罗执廷等.观念大冲撞——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教育革命[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9.
[4]苏鸿、胡甲刚.国内外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与经验[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9.
[5]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
[6]王建平、赵云来.谁来教育中国.[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
[7]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谢维卫.素质教育途径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1996,(6).
[9]李大健.把握关键点瞄准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途径的若干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4).
[10]李家瑗.美国素质教育考察[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作者系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 启示
一、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比较
1.中美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第二部分是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即通过在大学推进素质教育,让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人才培养的实用价值与功利目的,并且缺乏明确的规定性。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专业教育中引入文化素质的知识,并开设各种综合性的选修课程,以此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一种“人力”教育。
2.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比较。
美国大学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素质教育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成熟模式有:哥伦比亚模式、芝加哥模式、斯坦福大学的新模式、哈佛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简明易操作是哥伦比亚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这一模式主要由“史”和“经”两大部分构成。“史”,主要讲授从古代到今天为止的西方文明发展史,注重西方文明动态的“演变”历程;“经”即“人文经典”课,主要讲授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经典著作。芝加哥现在的素质教育减为两年,模式不变,并且内容更精干,强度也相应变大,在具体授课方式上以小班教学为主,在课程的具体内容上,都是以研习经典著作为主,在这一点上和哥伦比亚大学一脉相承。斯坦福大学的整个通识教育模式主要由三大类课程组合而成,包括文化核心课程、科学核心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从这三大类核心课程中选修十一门课程,然后认真研修所选择的十一门课程,才能拿到学校要求的学分顺利完成毕业。哈佛大学的素质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围绕这一终极目标设置了六大类核心课程,具体包括: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历史、自然科学、道德伦理及社会分析,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以研读西方经典著作为主。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以后,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大学素质教育在实施效果方面并不乐观,纵观国内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有通才教育模式KAQ模式、SSR模式等。
3.中美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非常严格的,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并且所有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都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而非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课程“概论”和“通史”的学习方式。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大类课程组合而成,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等。这些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并且一般是由学校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的,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并且课程侧重“概论”性质的讲解,并未达到一定的知识深度,表面上看,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数量繁多,但是具体实效并不理想。
4.中美大学素质教育课堂教育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积极探寻并采用有利于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形式,这些形式的典型代表是课堂讲述、经典阅读、小组讨论、研习发表和独立研究等形式,其中最有特点的形式是经典阅读和小组讨论,既保证了学生基本知识的获得,又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育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书本教材为核心、以教师讲述教材知识为主要形式的灌输式教育。这种课堂教育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对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启示
1.重新审视并确立大学教育培养目标。
第一,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大学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我国大学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培养目标。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学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培养目标多元化、个性化。只有各所大学根据本校特色和学生发展特点树立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2.促进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模式建设。
第一,深化对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就必须走出一个认识误区,即“通才等于全才”。通才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除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和理解专业知识之外,综合知识既有知识深度,又有知识广度。
第二,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应当探寻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模式。大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结合本校特色,研究并确立能充分发挥本校优势的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深化大学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并取得实效。
3.改革原有课程体系。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科学合理地设置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确立大学素质教的课程,使大学素质教育课程尽量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以保障学生对于各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合理分配课程比例,使人文类课程在整个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适当的比例,并加强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反之,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割裂,不能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各种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对于人文类课程的具体内容,应当加强内容的基础性和普适性,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学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应当摒弃原有“概论”式的讲课方式,注重深入阅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并围绕经典著作的阅读展开课堂讨论。
其次,积极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第一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室或其他专门讲课的空间内系统讲授知识;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内开展的一系列和学习有关的活动;第三课堂主要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教育使三个课堂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通过三个课堂整体功能的发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2,(第1版),2001.3.
[3]罗执廷等.观念大冲撞——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教育革命[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9.
[4]苏鸿、胡甲刚.国内外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与经验[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9.
[5]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
[6]王建平、赵云来.谁来教育中国.[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
[7]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谢维卫.素质教育途径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1996,(6).
[9]李大健.把握关键点瞄准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途径的若干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4).
[10]李家瑗.美国素质教育考察[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作者系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