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学生违法犯罪与日俱增,特别是近年来,犯罪现象愈演愈烈。中学生犯罪不仅给本人、家庭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也会影响整个未来社会。探究中学生的犯罪原因,寻找防御对策,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中学生 违法行为 研究
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低龄、团伙、暴力、智能化的趋势,日益加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研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已刻不容缓。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我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的种类及危害
中学生不良行为,是指容易引发中学生违法犯罪,违背校规校纪,违背社会公德,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学生不良行为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逃学旷课,夜不归宿。家庭、学校本来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管理的地方,在这里,中学生受到教师、家长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不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但逃学旷课、夜不归宿却使中学生脱离家庭、学校的监管。由于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过渡期,他们身上既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优点,也有爱逞能、易冲动、自控力差的弱点,再加上他们涉世未深,辨别是非能力差,脱离家庭、学校监管的中学生很容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误入歧途。②携带管制刀具。中学生处于好奇且易冲动的年龄,很多中学生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虚荣心会携带管制刀具,但这种行为的危害极大。一旦和他人发生冲突,很可能会拔刀相向,导致事件性质的升级,由一般的打架斗殴行为发展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犯罪。近年来,校园内因携带管制刀具导致血案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类恶性事件的发生给学生、家庭、学校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好胜心强,易冲动,往往通过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来获得征服感和成功感。打架斗殴、辱骂他人会对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的中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性和腐蚀性,而其他的中学生为了不受 “欺负”,也往往加入打架斗殴的行列,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小群体,通过这个群体,每一个群体中的中学生有了一种安全感。
2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产生原因
其一个人原因。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的不良动机是青少年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复杂原因,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地辍学步入社会,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精神空虚,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严重,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私欲不断膨胀,不惜铤而走险,实施盗窃、抢劫,甚至是绑架、杀人等犯罪。其二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由于我国家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并在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面逐步失调,体现为:①过分溺爱、放纵型家庭:由于当前的青少年在家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父母在物质生活上不断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是袒护孩子,给孩子造成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的思想,这些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利已思想严重,一旦生活发生波折,就会显得非常脆弱、焦躁,或自暴自弃,或采取极端的手段,对抗社会。②“严管”型家庭:有的父母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劣迹,不是说服教育,而是墨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这样的教育,往往造成孩子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使孩子在心理上与父母为敌,也形成冷漠缺失人格。③父母行为不良型家庭:有的父母失业待岗在家,整天不思进取,沉醉在麻将桌上,对子女的学业不闻不问。还有的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卖淫嫖娼等不良恶习,给子女以错误的引导作用,并刺激他们模仿,在其心灵中孕育了违法犯罪的种子。其三学校原因。应试教育下的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一些学校视教学质量、升学率为“生命线”,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教学质量,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惜一切代价重点培养,对一些在校表现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弃之不顾,甚至将他们推向社会,造成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使学生心理产生偏差,甚至是破罐破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四社会原因。
3 预防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
第一,改革教育结构,激发全体学生的心灵火花。从实际出发,从地区特点出发,从文化、经济状况出发,从教育的规律出发,改革初中教育结构,弹性执行义务教育政策。在初中就实施分流教育和分层教学,使一部分学习困难、升学无望的学生学习一两门实用技术,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这样就使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感觉到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只要奋斗,人人都会在不同的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华。第二,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事情,只有各级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才能做好这一工作。公安、工商、文化部门要严格执法,净化社会风气,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给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针对城镇中学住宿生多而分散的特点,实行“四方联保”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四方”即派出所、居委会、学校、寄宿学生房东。成立家长学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有优势。第三,学校是预防学生犯罪的主阵地,必须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面对新时期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学校要不断改进德育工作,采取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尽快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总之,预防学生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中学生 违法行为 研究
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低龄、团伙、暴力、智能化的趋势,日益加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研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已刻不容缓。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我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的种类及危害
中学生不良行为,是指容易引发中学生违法犯罪,违背校规校纪,违背社会公德,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学生不良行为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逃学旷课,夜不归宿。家庭、学校本来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管理的地方,在这里,中学生受到教师、家长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不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但逃学旷课、夜不归宿却使中学生脱离家庭、学校的监管。由于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过渡期,他们身上既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优点,也有爱逞能、易冲动、自控力差的弱点,再加上他们涉世未深,辨别是非能力差,脱离家庭、学校监管的中学生很容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误入歧途。②携带管制刀具。中学生处于好奇且易冲动的年龄,很多中学生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虚荣心会携带管制刀具,但这种行为的危害极大。一旦和他人发生冲突,很可能会拔刀相向,导致事件性质的升级,由一般的打架斗殴行为发展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犯罪。近年来,校园内因携带管制刀具导致血案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类恶性事件的发生给学生、家庭、学校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好胜心强,易冲动,往往通过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来获得征服感和成功感。打架斗殴、辱骂他人会对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的中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性和腐蚀性,而其他的中学生为了不受 “欺负”,也往往加入打架斗殴的行列,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小群体,通过这个群体,每一个群体中的中学生有了一种安全感。
2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产生原因
其一个人原因。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的不良动机是青少年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复杂原因,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地辍学步入社会,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精神空虚,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严重,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私欲不断膨胀,不惜铤而走险,实施盗窃、抢劫,甚至是绑架、杀人等犯罪。其二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由于我国家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并在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面逐步失调,体现为:①过分溺爱、放纵型家庭:由于当前的青少年在家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父母在物质生活上不断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是袒护孩子,给孩子造成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的思想,这些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利已思想严重,一旦生活发生波折,就会显得非常脆弱、焦躁,或自暴自弃,或采取极端的手段,对抗社会。②“严管”型家庭:有的父母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劣迹,不是说服教育,而是墨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这样的教育,往往造成孩子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使孩子在心理上与父母为敌,也形成冷漠缺失人格。③父母行为不良型家庭:有的父母失业待岗在家,整天不思进取,沉醉在麻将桌上,对子女的学业不闻不问。还有的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卖淫嫖娼等不良恶习,给子女以错误的引导作用,并刺激他们模仿,在其心灵中孕育了违法犯罪的种子。其三学校原因。应试教育下的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一些学校视教学质量、升学率为“生命线”,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教学质量,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惜一切代价重点培养,对一些在校表现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弃之不顾,甚至将他们推向社会,造成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使学生心理产生偏差,甚至是破罐破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四社会原因。
3 预防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
第一,改革教育结构,激发全体学生的心灵火花。从实际出发,从地区特点出发,从文化、经济状况出发,从教育的规律出发,改革初中教育结构,弹性执行义务教育政策。在初中就实施分流教育和分层教学,使一部分学习困难、升学无望的学生学习一两门实用技术,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这样就使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感觉到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只要奋斗,人人都会在不同的方面展示自己的才华。第二,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事情,只有各级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才能做好这一工作。公安、工商、文化部门要严格执法,净化社会风气,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给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针对城镇中学住宿生多而分散的特点,实行“四方联保”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四方”即派出所、居委会、学校、寄宿学生房东。成立家长学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有优势。第三,学校是预防学生犯罪的主阵地,必须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面对新时期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学校要不断改进德育工作,采取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尽快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总之,预防学生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