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显示,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是一片空白,他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所形成的概念一般称之为科学前概念,简称前概念。当新的科学概念和前概念产生冲突时,前概念则会严重阻碍科学概念的构建,相应的教学目标则不易达成。
一、关注学生的前概念
高考大战在即,如何在短暂的二轮复习阶段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每一个高三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高效课总是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二轮复习课与新授课备课方向或者方法有所不同。新授课是全面备,二轮复习课是针对重难点而备。教学重点就是根据考纲,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学生个体有差异,不同的学生的难点可能不一样。在一般情况下,學生感到困难的概念,听不懂学不会,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严重影响日后的学习兴趣。
教育的困难往往在于对学情把握不够准确,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状况、情绪、心理,清晰明了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提高二轮复习概念教学效能。所以,以学生为本,课前整理出学生的有效问题,才是二轮概念教学的制高点和落脚点。
二、整理学生的有效问题
收集学生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师生闲聊、个别学生或科代表集中反馈等口头的形式进行反馈。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快速高效,不足之处就是不能全面把握学情,尤其是很难了解到性格内向的同学的学情。第二种是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写纸条或传写问题本等纸质版的形式进行收集。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反馈全面且有利于存档,不足之处就是收集过程消耗的时间较多。经各种实践证明,匿名传写问题本的效果最优。具体操作主要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制作:教师可以用A4纸装订成册,制作问题收集本。封面书写“XX班 生物问题收集本”大标题,在标题下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譬如:“如果你提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及时解决,请你在下课时主动问老师。”再譬如可以添加说明传写途径“请按以下顺序传写:第一组→第二组→……→第n组,由每组的小组长确认本组没有问题,再传给下一组,最后交给科代表处”。
第二步是沟通:教师要千方百计鼓励、发动学生勇敢、大胆地提问题,问自己想问的,学自己想学的;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示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只要是对学生学习有障碍的因素,都让他们写出来;经常表扬提问题的学生,比如“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等表扬语句常挂嘴边。
第三步是传写:教师要委以科代表重任,在晚修结束前十五分钟,开始传写问题收集本,内容包括: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听课过程中哪个知识点还不明白,再或者是作业里遇到的具体问题等。在晚修结束时,科代表再补充问:“有哪个同学还要补充问题的吗?”待学生都确认没有问题时,再上交到科任教师办公桌面,方便教师第二天一早可迅速整理学生反馈的问题。
第四步是整理:第二天,教师要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并给以回应。教师在整理学生的问题的过程中,知道学生每天都在想什么,在学习中有哪些困惑和需求。不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且是考纲要求的、高考常考的相关概念则要在课堂进行核心概念讲解时有所侧重。
教师要尽可能提供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还要创造机会鼓励和表扬提问题的学生,从而了解广泛的意见,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扩大积极影响。
三、前概念在构建科学概念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前概念,那么前概念的错误认知部分有可能是科学概念构建过程中的绊脚石;但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学生的前概念,那么前概念错误认知部分就是科学概念构建过程中的垫脚石。譬如在学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内容时,在问题情景:鲁滨逊漂流,只有玉米和鸡,如何维持更长时间等待救援?A.先吃鸡,再吃玉米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下的鸡蛋,最后吃鸡。说明理由。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前概念主要表现出两个问题:1、选B,存在着“能量多级利用就是能量高效利用”的不太正确的前概念。所以在给出正确的选择后,很多学生都惊奇地发现自己原先的选择居然是错误的,很困惑,尤其在“说明理由”,激发了他们探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兴趣。接下来,在“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中和分析“桑基鱼塘”的能量多级利用的过程,辨清能量的传递效率和能量的利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认识到“能量的传递会因食物链的延长而损耗”的正确概念。2、选A,知道原因是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的前概念认知不深入。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分析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原因:(1) 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②动物和植物的残骸,能量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③摄入量不能全部被同化,如动物的粪便等。填补学生前概念空白区域,要求学生在学习概念过程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到精致复习,重建正确、全面、系统的科学的核心概念。
概念教学,不是单一的基本概念学习或名词解释,需要主动地、有个性地、全方位地立体建构和解读。关注学生已有的概念和经验,课前掌握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可有效促进学生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教学是一门科学,讲究方法规律;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只有以学生为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最大限度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效果!
一、关注学生的前概念
高考大战在即,如何在短暂的二轮复习阶段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每一个高三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高效课总是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二轮复习课与新授课备课方向或者方法有所不同。新授课是全面备,二轮复习课是针对重难点而备。教学重点就是根据考纲,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学生个体有差异,不同的学生的难点可能不一样。在一般情况下,學生感到困难的概念,听不懂学不会,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严重影响日后的学习兴趣。
教育的困难往往在于对学情把握不够准确,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状况、情绪、心理,清晰明了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提高二轮复习概念教学效能。所以,以学生为本,课前整理出学生的有效问题,才是二轮概念教学的制高点和落脚点。
二、整理学生的有效问题
收集学生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师生闲聊、个别学生或科代表集中反馈等口头的形式进行反馈。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快速高效,不足之处就是不能全面把握学情,尤其是很难了解到性格内向的同学的学情。第二种是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写纸条或传写问题本等纸质版的形式进行收集。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反馈全面且有利于存档,不足之处就是收集过程消耗的时间较多。经各种实践证明,匿名传写问题本的效果最优。具体操作主要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制作:教师可以用A4纸装订成册,制作问题收集本。封面书写“XX班 生物问题收集本”大标题,在标题下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譬如:“如果你提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及时解决,请你在下课时主动问老师。”再譬如可以添加说明传写途径“请按以下顺序传写:第一组→第二组→……→第n组,由每组的小组长确认本组没有问题,再传给下一组,最后交给科代表处”。
第二步是沟通:教师要千方百计鼓励、发动学生勇敢、大胆地提问题,问自己想问的,学自己想学的;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示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只要是对学生学习有障碍的因素,都让他们写出来;经常表扬提问题的学生,比如“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等表扬语句常挂嘴边。
第三步是传写:教师要委以科代表重任,在晚修结束前十五分钟,开始传写问题收集本,内容包括: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听课过程中哪个知识点还不明白,再或者是作业里遇到的具体问题等。在晚修结束时,科代表再补充问:“有哪个同学还要补充问题的吗?”待学生都确认没有问题时,再上交到科任教师办公桌面,方便教师第二天一早可迅速整理学生反馈的问题。
第四步是整理:第二天,教师要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并给以回应。教师在整理学生的问题的过程中,知道学生每天都在想什么,在学习中有哪些困惑和需求。不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且是考纲要求的、高考常考的相关概念则要在课堂进行核心概念讲解时有所侧重。
教师要尽可能提供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还要创造机会鼓励和表扬提问题的学生,从而了解广泛的意见,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扩大积极影响。
三、前概念在构建科学概念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前概念,那么前概念的错误认知部分有可能是科学概念构建过程中的绊脚石;但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学生的前概念,那么前概念错误认知部分就是科学概念构建过程中的垫脚石。譬如在学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内容时,在问题情景:鲁滨逊漂流,只有玉米和鸡,如何维持更长时间等待救援?A.先吃鸡,再吃玉米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下的鸡蛋,最后吃鸡。说明理由。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前概念主要表现出两个问题:1、选B,存在着“能量多级利用就是能量高效利用”的不太正确的前概念。所以在给出正确的选择后,很多学生都惊奇地发现自己原先的选择居然是错误的,很困惑,尤其在“说明理由”,激发了他们探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兴趣。接下来,在“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中和分析“桑基鱼塘”的能量多级利用的过程,辨清能量的传递效率和能量的利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认识到“能量的传递会因食物链的延长而损耗”的正确概念。2、选A,知道原因是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的前概念认知不深入。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分析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原因:(1) 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②动物和植物的残骸,能量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③摄入量不能全部被同化,如动物的粪便等。填补学生前概念空白区域,要求学生在学习概念过程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到精致复习,重建正确、全面、系统的科学的核心概念。
概念教学,不是单一的基本概念学习或名词解释,需要主动地、有个性地、全方位地立体建构和解读。关注学生已有的概念和经验,课前掌握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可有效促进学生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教学是一门科学,讲究方法规律;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只有以学生为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最大限度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