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血栓抽吸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效果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37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联合血栓抽吸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PPCI的STEMI患者321例。根据介入治疗是否联合血栓抽吸,将入选患者分为PPCI组(189例)和联合血栓抽吸组(132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PPCI术中和围手术期资料,记录术后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再发心绞痛、靶病变血运重建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

结果

PPCI组与联合血栓抽吸组的年龄[(59.8±12.5)岁比(58.3±14.4)岁,P=0.060]和男性比例[82.5%(156/189)比82.6%(109/132),P=0.9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血栓抽吸组患者的病变血管数多于PPCI组[(1.59±0.81)支比(1.47±0.70)支,P=0.039],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的比例高于PPCI组[52.3%(69/132)比38.6%(73/189),P=0.022],症状发作时间[3.0(2.0,4.8)h比4.0(2.0,7.0)h,P=0.027]和心肌缺血时间[3.9(2.7,6.2)h比4.7(2.9,7.9)h,P=0.022]均短于PPCI组,血栓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 4级[92.4%(122/132)比75.1%(142/189),P<0.001]和术后血流TIMI分级为3级[70.5%(93/132)比60.8%(115/189),P=0.003]的比例均高于PPCI组。PPCI组随访时间为(31.6±7.5)个月,联合血栓抽吸组随访时间为(32.2±6.7)个月(P=0.466)。PPCI组与联合血栓抽吸组术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22/129)比16.9%(31/184),P=0.962]。联合血栓抽吸组术后再发心绞痛发生率高于PPCI组[25.6%(33/129)比16.3%(30/184),P=0.044];联合血栓抽吸组与PPCI组术后心原性死亡[3.1%(4/129)比3.3%(6/184),P=1.000]、靶病变血运重建[3.9%(5/129)比3.3%(6/184),P=0.765]和支架血栓形成[3.1%(4/129)比2.7%(5/184),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RR=1.901,95%CI 1.217~2.970,P=0.005)和术后血流TIMI分级(RR=0.455,95%CI 0.221~0.934,P=0.032)是P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事件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是PPCI术后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RR=1.421,95%CI 1.017~1.986,P=0.040)。

结论

STEMI患者接受PPCI联合血栓抽吸和单纯PPCI治疗后,临床事件发生率相似。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情况及其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和DSS组,完全随机分组,每组25只,监测小鼠的体质量及结肠长度变化;结肠组织病理检查确认造模成功并评估结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通过伊文思蓝在肠内的通透性分析评估小鼠结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评估肠黏膜屏障完整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出现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死亡风险高,尤其是合并左主干闭塞时,死亡风险更高。该文介绍1例患者经股动脉自膨式瓣膜置入术后即刻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造影证实为左主干急性闭塞,立即行介入治疗开通左主干,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术后随访1年,患者病情稳定。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金标准",但随着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的快速发展,冠状动脉造影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精准诊治的需求。血管腔内影像学(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已从最初仅用于研究的手段,逐渐成为帮助医生精准完成介入诊治的重要方法。2018年欧洲心血管介入协会发布了"腔内影像学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第一部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和优化"。腔内影像学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将对易损斑块
近年来,微小RNA这类转录后调控非编码小RNA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微小RNA-17-92基因簇是目前研究得较为深入的微小RNA之一,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与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心脏疾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着紧密的联系。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于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合并MVD的患者1 433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预测2年全因死亡的最佳临界值,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主要临床终点为2年全因死亡,次要终点是2年主要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正处在由传统药物治疗过渡到靶向治疗的转型期。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肌细胞钙离子内环境、肌球蛋白ATP酶靶点、晚钠电流异常、心肌能量代谢通路为代表的多种发病机制的相关靶点逐渐由基础研究阶段转化为临床药物试验阶段,为改善预后及治愈肥厚型心肌病带来希望。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慢性腹主动脉周围炎是一种罕见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辅助诊断,应予早期治疗。该文报道1例67岁男性免疫球蛋白G4相关慢性腹主动脉周围炎患者的诊疗,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对于其并发的动脉瘤性疾病,腔内修复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目的应用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VH-IVUS)技术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隐静脉桥斑块特征。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隐静脉桥狭窄≥50%并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有心肌缺血症状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年龄(64.4±7.9)岁,男性占88.9%(40例)。介入治疗前于隐静脉桥病变处行VH-IVUS检查,并进行斑块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肌病,本文报道了肥厚型心肌病一家系。该家系先证者同时携带5个罕见变异,分别为TNNI3:p.L144R、MYBPC3:p.S1182R、MYL2:p.E68fs、CTNNA3:p.S760P和DSP:p.I814T。先证者出现心脏性猝死、心室壁变薄等高危临床表型较早,提示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明显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复合致病基因变异叠加效应可使临床表型更严重。基因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