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目前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顺应时代需要的一种方式,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它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方式不仅能促进教学效果,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初中课堂中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提高成绩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践研究;实验教学
引言
合作学习是全新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课堂还给学生,区别于之间课堂完全属于教师个人发挥空间。一个优秀实验的操作,单纯靠一个人是可能会出现缺漏的,这就要求学生之间互相配合,展示各自的强项,在小组成员共同探索努力,达到目标。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合作法不可或缺,可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物理是由理论和实践组成的学科,而实验又是重中之重,合作学习可以为物理学教学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完成物理课程的价值目标,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合作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种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除了完成物理学科的教学任务之外,更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1]。
二、初中物理实验现状
虽说合作学习已经在课堂中有所运用,然而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分组不合理,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让同学们以同桌或者前后桌的形式分成组,过于简单,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动手能力、学习情况等等,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生之间无法优劣互补,反而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客观情况的限制,如仪器不足,实验室不够大等问题,将会给合作演员学习带来更大的阻挠。除了客观原因,还有一些主观原因,教师在分组以后,并未关注到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于仪器的熟练程度等等,也不会去了解学生课后的感想,更不必说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合作实验探究的兴趣,无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物理实验中关于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有效分组
要想上好一堂优秀的合作实验课,教师进行合理分组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可以让学生之间自由分组,变过去传统的分组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组中都要有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用来带动整个组的高效运转,同时合理分配好每个学生的职责,做到稳中求进,使得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发挥到最大。此举不仅能让学生高效完成实验,还能对成绩稍微差一些的学生起到帮带作用,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2]。
(二)实验教学要有一定的创新性
教师若是想让合作学习成为自己教学中的好“帮手”,就必须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用合作的方式,自行开展实验,教师自己只起到一个指导作用,不可过分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在实验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并提高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浮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合作进行小实验,例如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子做成小船,测量物体的浮力大小;用“排液法”测量物体,让学生明白物体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这些小游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
四、使物理实验生活化
物理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和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事件和物理学科的联系,找到具有代表性的物体或现象,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合作小组去自己探寻物理知识和生活的关系,对于一些有趣的现象能作出适当的物理解释,充分培养他们的探寻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生活用电》的时候,可以让合作小组的成员分别充当火线和零线,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火线和零线是不可以连接到一起的,否则会造成短路;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插座和各个电器,通过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一个学生能背起的人数是有限制的,让学生通过这个小游戏明白不可以在插座上插过多的电器,超过了负荷度,也会造成短路。这样学生不仅明白了电路的构造,也明白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电规范,养成学生良好的用电习惯。
五、丰富学生课外实践
初中物理实验的进行和探索不应该只是从实验室获取,教师更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寻找物理知识的存在。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原理,而课外实践则是帮助学生巩固原理的最好办法。如教师在《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请一位同学拿出酒精擦拭在另一位同学的胳膊上,然后会先胳膊上的酒精很快就蒸发了,这就是汽化的过程;在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操场上或者有条件的话,带他们去一些机械厂感受一下,讓学生探讨声音应该在多少分贝以内是舒适的,超过多少分贝人耳就会有刺痛感,了解噪声的危害之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控制好自己的分贝,不给他人造成影响,以此来拓展学生知识面。
六、结束语
整个物理实验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去掌握知识点,教师做好引导,启发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优势互补。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及实验的兴趣,加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感。言而总之,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研究中的使用不仅非常有效,而且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凌志.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17(34):98-98.
[2]张菊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10).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践研究;实验教学
引言
合作学习是全新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课堂还给学生,区别于之间课堂完全属于教师个人发挥空间。一个优秀实验的操作,单纯靠一个人是可能会出现缺漏的,这就要求学生之间互相配合,展示各自的强项,在小组成员共同探索努力,达到目标。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合作法不可或缺,可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物理是由理论和实践组成的学科,而实验又是重中之重,合作学习可以为物理学教学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完成物理课程的价值目标,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合作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种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除了完成物理学科的教学任务之外,更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1]。
二、初中物理实验现状
虽说合作学习已经在课堂中有所运用,然而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分组不合理,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让同学们以同桌或者前后桌的形式分成组,过于简单,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动手能力、学习情况等等,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生之间无法优劣互补,反而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客观情况的限制,如仪器不足,实验室不够大等问题,将会给合作演员学习带来更大的阻挠。除了客观原因,还有一些主观原因,教师在分组以后,并未关注到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于仪器的熟练程度等等,也不会去了解学生课后的感想,更不必说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合作实验探究的兴趣,无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物理实验中关于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有效分组
要想上好一堂优秀的合作实验课,教师进行合理分组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可以让学生之间自由分组,变过去传统的分组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组中都要有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用来带动整个组的高效运转,同时合理分配好每个学生的职责,做到稳中求进,使得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发挥到最大。此举不仅能让学生高效完成实验,还能对成绩稍微差一些的学生起到帮带作用,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2]。
(二)实验教学要有一定的创新性
教师若是想让合作学习成为自己教学中的好“帮手”,就必须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用合作的方式,自行开展实验,教师自己只起到一个指导作用,不可过分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在实验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并提高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浮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合作进行小实验,例如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子做成小船,测量物体的浮力大小;用“排液法”测量物体,让学生明白物体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这些小游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
四、使物理实验生活化
物理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和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事件和物理学科的联系,找到具有代表性的物体或现象,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合作小组去自己探寻物理知识和生活的关系,对于一些有趣的现象能作出适当的物理解释,充分培养他们的探寻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生活用电》的时候,可以让合作小组的成员分别充当火线和零线,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火线和零线是不可以连接到一起的,否则会造成短路;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插座和各个电器,通过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一个学生能背起的人数是有限制的,让学生通过这个小游戏明白不可以在插座上插过多的电器,超过了负荷度,也会造成短路。这样学生不仅明白了电路的构造,也明白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电规范,养成学生良好的用电习惯。
五、丰富学生课外实践
初中物理实验的进行和探索不应该只是从实验室获取,教师更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寻找物理知识的存在。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原理,而课外实践则是帮助学生巩固原理的最好办法。如教师在《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请一位同学拿出酒精擦拭在另一位同学的胳膊上,然后会先胳膊上的酒精很快就蒸发了,这就是汽化的过程;在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操场上或者有条件的话,带他们去一些机械厂感受一下,讓学生探讨声音应该在多少分贝以内是舒适的,超过多少分贝人耳就会有刺痛感,了解噪声的危害之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控制好自己的分贝,不给他人造成影响,以此来拓展学生知识面。
六、结束语
整个物理实验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去掌握知识点,教师做好引导,启发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优势互补。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及实验的兴趣,加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感。言而总之,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研究中的使用不仅非常有效,而且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凌志.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17(34):98-98.
[2]张菊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