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文从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特征入手,探讨了职业化进程中辅导员个体心理出现的问题,并对高校辅导员个体心理调适提出了几项具体措施。
关键词:职业化;高校辅导员;心理调适
作者简介:杜静(1976-),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湖北武汉430070)朱静(1976-),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半政法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土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湖北 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科研项目“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2005年1月,为更好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2006年5月,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到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的双重建设中;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保证辅导员待遇不低于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高校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等相关措施。
这些具体规定把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各高等学校在已经建立起的辅导员管理体系基础上,按照规定的要求逐步推行辅导员的职业化,并作出了--些有益的探索。
辅导员职业化,是指辅导员这个岗位从高校教师中分离出来而单独成为一种社会职业的过程,是指辅导员有了区别于专业课教师的独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职责和任职条件,有其特定的职业资质、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以及辅导员自身等方面。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特征
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个体,其职业化具备以下特征:
1 专业性
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看,从事一项职业的人必须深入了解这个职业,掌握从事这项职业的基本知识,获得从事这项职业的基本技能,努力成为这项职业的专家。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需要从事辅导员这项职业的个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出众的管理能力和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
2 稳定性
稳定是一项职业的重要特征,一个人的从业动机和对这个职业的认同感,是维持从业人员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对辅导员个体的从业动机和职业认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从内心认同并喜欢辅导员职业并稳定从事这项职业,才有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完成任务。
3 成长性
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项职业有没有生命力,其成长性起着关键作用。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直在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变化发展,这是职业成长性的一方面的体现。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则是职业成长性的另一方面的体现。辅导员从事这项职业后,必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了明确的从业目标和未来规划,才能从内心激发从事这项职业的动力。
二 高校辅导员个体心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招生逐年增加,高校辅导员队伍数量也在增加,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人员队伍年轻、工作投入不足、工作流动性大等问题。工作时间短期化、人员结构扁平化、角色与职能边缘化等与其职业化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也逐步显现出来。随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辅导员个体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疲劳、焦虑、困惑与茫然
辅导员职业化对辅导员个体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目前在各高校从事辅导员岗位的多数为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其专业知识背景多样,除部分思想政治专业或教育学专业毕业生以外,大部分辅导员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多限于岗前培训获得。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其在实践工作中,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工作能力的发挥不足。再加上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个性鲜明的学生等,巨大的工作压力难免导致心理上的疲惫。而工作绩效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的判断,从而出现焦虑、困惑与茫然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 缺乏认同感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与教育理念的差距依然存在。辅导员从事的职业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客观存在,社会环境对辅导员个体产生了影响,辅导员在高校中职能的边缘化,甚至地位的不被重视,这些都很容易导致辅导员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要求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年限增加,辅导员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意识方面差距不断增加,而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又在不断增强,导致投入辅导员工作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逐漸减退或消失。
3 自我角色定位迷失
各高校中,虽然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不断加强,但是高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依然是备受重视的工作。辅导员的职权定位不明确,工作繁杂,事无巨细,辅导员的流动与晋升缺乏规范的标准,容易导致辅导员自身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迷茫,缺乏前进动力,也没有充足的学习创新时间,从而产生自我角色的迷失。
三 职业化进程中辅导员的个体心理调控
面对职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高校的辅导员们应该积极应对,学会自我调控的手段与方法,不断适应新的社会期望要求与教育情境的变化,提升心理素质,加强自我教育,强化知识素养的形成、智能品质的培养、情绪情感品质的培养、需要与动机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意识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心理反应能力,找到适宜的宣泄方式,提高心理压力承受的能力。
1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适应职业要求
由于日常工作的繁忙,辅导员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接受专业的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因此,辅导员们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更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从而缓解职业要求与自身能力存在的矛盾。同时,多加强与同行或校际间的工作交流,吸取先进的工作经验与方法,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减轻工作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
2 细化分工,调整专业发展方向
辅导员的定位是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的结合,负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但重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自身应该结合对工作某一方面的兴趣,如对思想政治、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咨询或就业指导等,将工作细化,分工负责,改变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工作状况,把自己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科学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提升职业满意度。
3 自我调适,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当面临压力时,简单的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辅导员要对压力有正确的认识,运用积极认知的方法,正视职业角色与自身、工作和社会现实的冲突,客观认识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增强职业带来的自我效能感,体会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职业是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辅导员们还要主动学习心理保健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知识,学会一些科学的进行自我调适的手段和方法,坚持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责任编辑 张中
关键词:职业化;高校辅导员;心理调适
作者简介:杜静(1976-),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湖北武汉430070)朱静(1976-),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半政法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土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湖北 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科研项目“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2005年1月,为更好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2006年5月,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到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的双重建设中;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保证辅导员待遇不低于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高校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等相关措施。
这些具体规定把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各高等学校在已经建立起的辅导员管理体系基础上,按照规定的要求逐步推行辅导员的职业化,并作出了--些有益的探索。
辅导员职业化,是指辅导员这个岗位从高校教师中分离出来而单独成为一种社会职业的过程,是指辅导员有了区别于专业课教师的独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职责和任职条件,有其特定的职业资质、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以及辅导员自身等方面。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特征
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个体,其职业化具备以下特征:
1 专业性
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看,从事一项职业的人必须深入了解这个职业,掌握从事这项职业的基本知识,获得从事这项职业的基本技能,努力成为这项职业的专家。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需要从事辅导员这项职业的个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出众的管理能力和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
2 稳定性
稳定是一项职业的重要特征,一个人的从业动机和对这个职业的认同感,是维持从业人员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对辅导员个体的从业动机和职业认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从内心认同并喜欢辅导员职业并稳定从事这项职业,才有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完成任务。
3 成长性
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项职业有没有生命力,其成长性起着关键作用。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直在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变化发展,这是职业成长性的一方面的体现。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则是职业成长性的另一方面的体现。辅导员从事这项职业后,必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了明确的从业目标和未来规划,才能从内心激发从事这项职业的动力。
二 高校辅导员个体心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招生逐年增加,高校辅导员队伍数量也在增加,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人员队伍年轻、工作投入不足、工作流动性大等问题。工作时间短期化、人员结构扁平化、角色与职能边缘化等与其职业化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也逐步显现出来。随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辅导员个体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疲劳、焦虑、困惑与茫然
辅导员职业化对辅导员个体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目前在各高校从事辅导员岗位的多数为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其专业知识背景多样,除部分思想政治专业或教育学专业毕业生以外,大部分辅导员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多限于岗前培训获得。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其在实践工作中,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工作能力的发挥不足。再加上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个性鲜明的学生等,巨大的工作压力难免导致心理上的疲惫。而工作绩效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的判断,从而出现焦虑、困惑与茫然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 缺乏认同感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与教育理念的差距依然存在。辅导员从事的职业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客观存在,社会环境对辅导员个体产生了影响,辅导员在高校中职能的边缘化,甚至地位的不被重视,这些都很容易导致辅导员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要求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年限增加,辅导员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意识方面差距不断增加,而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又在不断增强,导致投入辅导员工作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逐漸减退或消失。
3 自我角色定位迷失
各高校中,虽然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不断加强,但是高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依然是备受重视的工作。辅导员的职权定位不明确,工作繁杂,事无巨细,辅导员的流动与晋升缺乏规范的标准,容易导致辅导员自身需要难以得到满足,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迷茫,缺乏前进动力,也没有充足的学习创新时间,从而产生自我角色的迷失。
三 职业化进程中辅导员的个体心理调控
面对职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高校的辅导员们应该积极应对,学会自我调控的手段与方法,不断适应新的社会期望要求与教育情境的变化,提升心理素质,加强自我教育,强化知识素养的形成、智能品质的培养、情绪情感品质的培养、需要与动机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意识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心理反应能力,找到适宜的宣泄方式,提高心理压力承受的能力。
1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适应职业要求
由于日常工作的繁忙,辅导员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接受专业的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因此,辅导员们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更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从而缓解职业要求与自身能力存在的矛盾。同时,多加强与同行或校际间的工作交流,吸取先进的工作经验与方法,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减轻工作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
2 细化分工,调整专业发展方向
辅导员的定位是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的结合,负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但重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自身应该结合对工作某一方面的兴趣,如对思想政治、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咨询或就业指导等,将工作细化,分工负责,改变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工作状况,把自己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科学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提升职业满意度。
3 自我调适,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当面临压力时,简单的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辅导员要对压力有正确的认识,运用积极认知的方法,正视职业角色与自身、工作和社会现实的冲突,客观认识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增强职业带来的自我效能感,体会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职业是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辅导员们还要主动学习心理保健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知识,学会一些科学的进行自我调适的手段和方法,坚持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责任编辑 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