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不同的分析层面(语音、语义、词汇、句法、语篇等)对中英诗文(《滁州西涧》与《地铁车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英诗文语篇的相同与不同点,以达到赏析诗歌、学习语言策略手段的目的。同时希望在简单的语言层次之下’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学情怀中挖掘出一些哲学道理,以达到逐步认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诗歌;意象;语篇策略分析手段;思考意义
作者简介:张成敏(1982-),女,山西忻州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北京102206)高振宇(1981-),男,山西五台人,山西省忻州供电分公司自动化保护所,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整定计算。(山西忻州034000)
《滁州西涧》这首山水诗由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据武汉大学的王兆鹏统计,这首诗在所有的唐诗名篇中综合排名第十九。从名气上来看,这首诗在唐诗的名篇当中远不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维的《山居秋暝》;从思想意义角度来看其也不如杜牧的《泊秦淮》和《清明》意蕴深远,但是为何颇受读者的欢迎呢?除去语言层面,这首诗对现代人又有什么样的哲学启示意义呢?庞德的《地铁车站》以其精练的语言、唯美的描述为人们所称道,简短的诗句为什么会吸引为数众多的读者为之倾心?本文将利用语篇分析的策略手段从语音、语义、词汇、句法、语篇、修辞等方面对上述两篇中西诗文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达到通过比较学习中西诗文并且领略哲学思辨的目的。
一、从语篇策略手段分析《滁州西涧》与《地铁车站》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从语篇角度分析,这首诗吸引现代读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语言措辞精致巧妙地将自然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本诗中作者运用了多种篇章手段表现了衔接、连贯、地点空间关联。读罢全诗让人想象的空间得到充分发挥。运用语篇分析的手段我们可以获悉这首诗文为什么如此朗朗上口,流传于世。
这道诗的意象有七个,分别是幽草、黄鹂、深树、春潮、雨、野渡、舟,均为名词。涉及植物、动物、自然天气现象、人工作物,唯独缺少的就是人。
从语音平面来看,这则诗文在第一、二、四句末尾都押(ng)韵(sheng,ming,h#ng)。
在书写平面,诗文四句,两两对应。第一句和第二句都使用了相同的句式“涧边生”、“深树鸣”,而不是生涧边”、“鸣深树”这样措辞一来是考虑到押韵整齐,二来是考虑到顺序的差异(从下到上),关注的重点移向事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从字的形态上来看,这首诗也采取了部首相呼应的优雅举措。描述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所生长的环境的字,即第一、二句的倒数第三个字,虽然都是以“氵”作为部首,却一个低低在下(涧边),一个高高在上(深树)。另外一个在字体形态层面相呼应的是第三句和第四句的正数第二个字也都是“氵”字做部首,指明描述的场景地点“潮”、“渡”。
从场景空间方位来看,前两句的空间方位是由低及高:“幽草在下一黄鹂在上”;后两句的空间方位是由高到低:“雨从天来,舟在水中”。
从对比角度看,春潮带雨是且“急”又“疾”地席卷而来,而野渡的孤舟在此映衬下有悠然闲淡的情怀,自在逍遥地“横”于涧水中央。
从中心词角度看,中国的诗文一般都有一个“诗眼”,意即点睛之笔。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字。本诗中的诗眼即是“自横”。一个“横”字把野渡孤舟的闲适淡然、任天而动、处之泰然、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即便是没有生命的小舟也可以在大自然中不受尘嚣侵扰的丛林野渡中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地随风雨摇曳,而这等闲情逸致是常人难以有福消受的。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p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t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Pound
译文: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
——庞德
(杜运燮)译
庞德的诗虽然只有简短的两句,其脍炙人口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语音平面来看,两句诗句结尾都押/au/韵(crowd。botlgh)。
从语义学的色彩范畴角度来看,有两种颜色充斥其中。“花瓣色”和“黑色”,对比鲜明。
从视觉效果上来看,有颜色,有近乎模糊的意象:人脸(faces)、花瓣(petals)、黑树枝(black bough)。
从触觉上来观察,湿漉漉(wet)给人雨天树枝被淋湿的模糊意境的真实感觉。
从艺术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意象迭加”(superposition),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从词的属性来看,全诗共14个单词,除去封闭类词汇(介词、代词等),剩下7个单词,2个形容词,5个名词。
从词汇、语义层面看,“petals”牵动了读者的视觉意象,还具有隐喻和象征的文体功能。根据理查兹和布莱克的“互动理论”,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词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主词的主要特征被影射到另一个主词上,从而产生词义变化。
从句法层面看,诗句全部采用陈述句。
从语言的衔接角度看,这两行诗的关系是松散的(loose),不很连贯。
《地铁车站》这首诗很短,只有两行,却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原因在于它给读者提供了无限退思的想象空间。在这里,诗人对一张张美丽脸庞的一刹那之间的感受,唤起了他用含蓄的方式去描绘它们。他没有详细描绘或表述这些美丽的面孔,而是用一片片花瓣的美丽形式来暗示,来引导,以便达到唤起读者去联想,去感受这种湿漉漉的光鲜的性感之美。这种诗篇行与行之间的语义连贯主要依赖读者的联想想象能力。
二、从《滁州西涧》与《地铁车站》看中西诗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滁州西涧》历来备受人们的争议,作者到底是借景抒情还是仅仅对大自然风景进行唯美的描绘,我们不得而知。撇去遥远的社会意义背景,单看这写景如画的诗歌,就足为后世称许。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韦应物的父亲韦銮,据傅璇琮先生考证,在当时是一位善画花鸟、山水松石的知名画家,因此,出生于书香世家的韦应物能写出一篇妙笔流香,让人心生向往的闲云野鹤佳句,其气势号情怀自在情理之中。
《地铁车站》是由美国诗人庞德,意象派运动主要发起人所写。在这首诗句当中,简单恍惚中透射出的明丽是最主要的风格,一些教科书和文学研究人员把它奉为绝美的意象化身,所以很多学生与读者在诵读这首诗的时候会“被认为。这首诗意境很美,但是作者通过与一些读者多方谈话了解到,他们认为这首诗并不像经典写景状物的诗句那样绝美,反而有一丝阴森恐怖的鬼魅感觉。笔者认为这是源于apparition一词。有的译者将其翻译为“幽灵”,有的翻译为“梦幻”、“幻影”,如果翻译成前者, 的确有种鬼魅的感觉,但是如果翻译为后者,感觉就会由冷色转为暖色,恐怖转为梵高的印象画境。
诗是思维表达的最高精练形式,它的语言是文学性程度最高的语言,所以有些诗的指向性不明确,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想象、联想。然而由于读者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生活阅历不尽一致,想象力的强弱、学养的高低也不同,不同的读者会对一首诗产生不同的反响,不同的联想,不同的想象,获得不同的艺术享受,对诗的指向性也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通过从语篇分析层面对这两篇不同的中西景色诗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1)中西诗文都惯用修辞。
(2)中西诗文喜用意象。
(3)中西诗文都讲究押韵。
2.不同点
(1)中西诗文在语篇结构方面有所不同。中国古诗喜用对偶对仗的五言或七言诗句,而英语诗文在结构对仗方面没有很严格的限制。
(2)中西诗文表达画面不同。中国古诗如同水墨画,强调渲染气氛,声势庞大、意境深远,画面事物彼此覆盖没有清晰界限。而英文诗句如同静物写生,关注具体意象,如一瓶一罐,这个意象可以不大,可以平凡,但一定是清晰具体的。从中西小说的描写就可见一斑,中国的小说开篇惯用如下句式:“话说大宋年间……”,而西方的小说则常用如下句式:“吉姆坐在书桌前,开始给奶奶写信……”
三、从《滁州西涧》与《地铁车站》看中西诗文中所反映的哲学思辨
不论古今还是中外,男女还是老幼,对于大自然的感情是不约而同地一致:喜爱与倾慕。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庄子·达生》日:“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所以在《滁州西涧》中,通过对自然情景赋予感情,或者将静物赋予生命,表达了自己愿与天地宇宙和谐共存。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诗歌性情还是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地铁车站》无论是表达美的意境还是人影魔幻般的恍惚,它都是只想捕捉那一刹那与自然意境神似的景象。因此用语篇分析的手段对诗歌进行分析可以定量定性地对诗歌进行了解,与此同时还能在历史的诗歌中逐步学习中西方作者的心路历程,对于人类语言思想文明的进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李 明《滁州西涧》的诗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1)
[3]郑 颖《在地铁车站*的意象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3)
[4]张宏勇.张海龙.西方文论视阚下的《滁州西涧》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2)
关键词:诗歌;意象;语篇策略分析手段;思考意义
作者简介:张成敏(1982-),女,山西忻州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北京102206)高振宇(1981-),男,山西五台人,山西省忻州供电分公司自动化保护所,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整定计算。(山西忻州034000)
《滁州西涧》这首山水诗由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据武汉大学的王兆鹏统计,这首诗在所有的唐诗名篇中综合排名第十九。从名气上来看,这首诗在唐诗的名篇当中远不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维的《山居秋暝》;从思想意义角度来看其也不如杜牧的《泊秦淮》和《清明》意蕴深远,但是为何颇受读者的欢迎呢?除去语言层面,这首诗对现代人又有什么样的哲学启示意义呢?庞德的《地铁车站》以其精练的语言、唯美的描述为人们所称道,简短的诗句为什么会吸引为数众多的读者为之倾心?本文将利用语篇分析的策略手段从语音、语义、词汇、句法、语篇、修辞等方面对上述两篇中西诗文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达到通过比较学习中西诗文并且领略哲学思辨的目的。
一、从语篇策略手段分析《滁州西涧》与《地铁车站》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从语篇角度分析,这首诗吸引现代读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语言措辞精致巧妙地将自然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本诗中作者运用了多种篇章手段表现了衔接、连贯、地点空间关联。读罢全诗让人想象的空间得到充分发挥。运用语篇分析的手段我们可以获悉这首诗文为什么如此朗朗上口,流传于世。
这道诗的意象有七个,分别是幽草、黄鹂、深树、春潮、雨、野渡、舟,均为名词。涉及植物、动物、自然天气现象、人工作物,唯独缺少的就是人。
从语音平面来看,这则诗文在第一、二、四句末尾都押(ng)韵(sheng,ming,h#ng)。
在书写平面,诗文四句,两两对应。第一句和第二句都使用了相同的句式“涧边生”、“深树鸣”,而不是生涧边”、“鸣深树”这样措辞一来是考虑到押韵整齐,二来是考虑到顺序的差异(从下到上),关注的重点移向事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从字的形态上来看,这首诗也采取了部首相呼应的优雅举措。描述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所生长的环境的字,即第一、二句的倒数第三个字,虽然都是以“氵”作为部首,却一个低低在下(涧边),一个高高在上(深树)。另外一个在字体形态层面相呼应的是第三句和第四句的正数第二个字也都是“氵”字做部首,指明描述的场景地点“潮”、“渡”。
从场景空间方位来看,前两句的空间方位是由低及高:“幽草在下一黄鹂在上”;后两句的空间方位是由高到低:“雨从天来,舟在水中”。
从对比角度看,春潮带雨是且“急”又“疾”地席卷而来,而野渡的孤舟在此映衬下有悠然闲淡的情怀,自在逍遥地“横”于涧水中央。
从中心词角度看,中国的诗文一般都有一个“诗眼”,意即点睛之笔。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字。本诗中的诗眼即是“自横”。一个“横”字把野渡孤舟的闲适淡然、任天而动、处之泰然、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即便是没有生命的小舟也可以在大自然中不受尘嚣侵扰的丛林野渡中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地随风雨摇曳,而这等闲情逸致是常人难以有福消受的。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p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t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Pound
译文: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
——庞德
(杜运燮)译
庞德的诗虽然只有简短的两句,其脍炙人口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语音平面来看,两句诗句结尾都押/au/韵(crowd。botlgh)。
从语义学的色彩范畴角度来看,有两种颜色充斥其中。“花瓣色”和“黑色”,对比鲜明。
从视觉效果上来看,有颜色,有近乎模糊的意象:人脸(faces)、花瓣(petals)、黑树枝(black bough)。
从触觉上来观察,湿漉漉(wet)给人雨天树枝被淋湿的模糊意境的真实感觉。
从艺术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意象迭加”(superposition),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从词的属性来看,全诗共14个单词,除去封闭类词汇(介词、代词等),剩下7个单词,2个形容词,5个名词。
从词汇、语义层面看,“petals”牵动了读者的视觉意象,还具有隐喻和象征的文体功能。根据理查兹和布莱克的“互动理论”,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词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主词的主要特征被影射到另一个主词上,从而产生词义变化。
从句法层面看,诗句全部采用陈述句。
从语言的衔接角度看,这两行诗的关系是松散的(loose),不很连贯。
《地铁车站》这首诗很短,只有两行,却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原因在于它给读者提供了无限退思的想象空间。在这里,诗人对一张张美丽脸庞的一刹那之间的感受,唤起了他用含蓄的方式去描绘它们。他没有详细描绘或表述这些美丽的面孔,而是用一片片花瓣的美丽形式来暗示,来引导,以便达到唤起读者去联想,去感受这种湿漉漉的光鲜的性感之美。这种诗篇行与行之间的语义连贯主要依赖读者的联想想象能力。
二、从《滁州西涧》与《地铁车站》看中西诗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滁州西涧》历来备受人们的争议,作者到底是借景抒情还是仅仅对大自然风景进行唯美的描绘,我们不得而知。撇去遥远的社会意义背景,单看这写景如画的诗歌,就足为后世称许。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韦应物的父亲韦銮,据傅璇琮先生考证,在当时是一位善画花鸟、山水松石的知名画家,因此,出生于书香世家的韦应物能写出一篇妙笔流香,让人心生向往的闲云野鹤佳句,其气势号情怀自在情理之中。
《地铁车站》是由美国诗人庞德,意象派运动主要发起人所写。在这首诗句当中,简单恍惚中透射出的明丽是最主要的风格,一些教科书和文学研究人员把它奉为绝美的意象化身,所以很多学生与读者在诵读这首诗的时候会“被认为。这首诗意境很美,但是作者通过与一些读者多方谈话了解到,他们认为这首诗并不像经典写景状物的诗句那样绝美,反而有一丝阴森恐怖的鬼魅感觉。笔者认为这是源于apparition一词。有的译者将其翻译为“幽灵”,有的翻译为“梦幻”、“幻影”,如果翻译成前者, 的确有种鬼魅的感觉,但是如果翻译为后者,感觉就会由冷色转为暖色,恐怖转为梵高的印象画境。
诗是思维表达的最高精练形式,它的语言是文学性程度最高的语言,所以有些诗的指向性不明确,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想象、联想。然而由于读者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生活阅历不尽一致,想象力的强弱、学养的高低也不同,不同的读者会对一首诗产生不同的反响,不同的联想,不同的想象,获得不同的艺术享受,对诗的指向性也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通过从语篇分析层面对这两篇不同的中西景色诗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1)中西诗文都惯用修辞。
(2)中西诗文喜用意象。
(3)中西诗文都讲究押韵。
2.不同点
(1)中西诗文在语篇结构方面有所不同。中国古诗喜用对偶对仗的五言或七言诗句,而英语诗文在结构对仗方面没有很严格的限制。
(2)中西诗文表达画面不同。中国古诗如同水墨画,强调渲染气氛,声势庞大、意境深远,画面事物彼此覆盖没有清晰界限。而英文诗句如同静物写生,关注具体意象,如一瓶一罐,这个意象可以不大,可以平凡,但一定是清晰具体的。从中西小说的描写就可见一斑,中国的小说开篇惯用如下句式:“话说大宋年间……”,而西方的小说则常用如下句式:“吉姆坐在书桌前,开始给奶奶写信……”
三、从《滁州西涧》与《地铁车站》看中西诗文中所反映的哲学思辨
不论古今还是中外,男女还是老幼,对于大自然的感情是不约而同地一致:喜爱与倾慕。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庄子·达生》日:“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所以在《滁州西涧》中,通过对自然情景赋予感情,或者将静物赋予生命,表达了自己愿与天地宇宙和谐共存。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诗歌性情还是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地铁车站》无论是表达美的意境还是人影魔幻般的恍惚,它都是只想捕捉那一刹那与自然意境神似的景象。因此用语篇分析的手段对诗歌进行分析可以定量定性地对诗歌进行了解,与此同时还能在历史的诗歌中逐步学习中西方作者的心路历程,对于人类语言思想文明的进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李 明《滁州西涧》的诗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1)
[3]郑 颖《在地铁车站*的意象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3)
[4]张宏勇.张海龙.西方文论视阚下的《滁州西涧》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