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关乎千秋大业,因此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已被国家确定为“教育事业发展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现代素质。
教师的劳动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必须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否则就会贻害学生,误人子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这是人们对教师的赞美和尊敬。怎样才能无悔于教师这一光荣、神圣的称号,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经常提醒自己的一件事。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树立为师形象是当今教育的一大主题。
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作为教师,首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无数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教师应该把劳动看作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来自于学生平日的点滴进步,来自桃李满天下,更来自学生毕业后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正因如此,每当教师收到毕业学生热情洋溢的来信或在接待前来探望的学生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无比幸福和欣慰。
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始终“以教书为职业,教育为事业”,从事教育工作70年,为国家培养了几代青年,被尊称为现代圣人、人民师表。在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给他的一封信中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始终坚持“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位坚强的老战士”。又如人民教育家吴玉章,以“一息尚存,绝不放松”的奉献精神,“一贯有利人民,一生有利青年”,数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建国以来,无数人民教师胸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辛勤耕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教师的劳动并不完全像蜡烛的燃烧那样,只有以自身的毁灭才能给人带来光明。教师失去的固然很多,但同样有所得。这不仅在于教师逐渐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同时还在于他们在自己的劳动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体现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总之,教师劳动比一般劳动更能满足个人较高层次上的需要。孟子说:“君子有三乐”,教师只有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成是一大乐趣,才能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教师必须要有春蚕的精神和蜡烛的风格,必须要有甘为人梯和甘当无名英雄的品质,这是教师应有的价值观。不管现在人们对教师怎么看,教师自己首先应该自尊、自爱、自强、自乐。最可怕的不是别人瞧不起自己,而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前不久我看了“沈阳市师德十佳教师”的事迹,颇受感动。他们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动人事迹,他们有的是一颗热爱教育的赤胆忠心,有的是多少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的坚强意志,他们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曲辉煌的赞歌。实践证明,要想做一名好教师,首先必须要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这是一个教师勤奋工作的原动力。
二、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使教育发挥作用的根本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师生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给学生付出了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作为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
教师的爱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和身体等全面的关心上,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他们的贴心人。教师即是学生的老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在人格上要与他们平等相待,以诚相见。作为一名教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要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童心未泯,青春永驻。
前不久,我阅读了法库教育(总第68期)一篇随笔,叫《一堂难忘的语文课》,王老师在教授一首诗歌《春天在那里》的一课时,面对课堂几乎无序的场面,并没有采取粗暴的手段去呵斥制止,而是因势利导的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描述春天,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爱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上,更需要发挥在对学生的信任和引导之上。教师如果对学生满怀信任和期望,热情帮助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也会对教师的信任和期望做出积极地回应。对学生要求严格并不等于要讽刺,挖苦,更不等于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应该是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真正口服心服。
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确定教师教育地位的关键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由此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传道、授业、解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来进行的。所以:“师者,人之楷模”。
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种信任和依赖的情感,他们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对教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在天真的孩子眼里,教师一般都具有权威性,甚至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相信老师,远在严父、慈母、兄长、挚友之上。在许多场合,教师本身的或教师所倡导的思想、行为、品质,往往是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记得我们学校的一次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心得交流会上,一位班主任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在班里三令五申地强调不准乱扔废纸、不准吃零食、不准把用完的粉笔头丢在地上、不准……我喊破了嗓子,教室卫生依旧很差。特别是班内一群自制力差的男学生,仍然把纸屑扔得满天飞。批评也好、惩罚也罢,效果不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此,我想了好多办法,但都效果不佳。我换了个角度又想,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是一群自制力很差的孩子。你再怎么生气都没有用,他们已经养成了这样不好的习惯。“于是,我决定试着改变教育方法。”
到了晚上,我又来到教室。学生们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预习,有的在默读,教室地面仍是很脏。我一言未发,走到教室后面拿起笤帚,轻轻地扫起地来……
我一直低头扫地,终于,班长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扫吧。”
“不,你去做作业吧!”声音很轻,但很有分量。我继续低头扫地。
我又听到一个声音:“老师,我扫!”这是卫生委员的声音,接着他过来夺我的笤帚。我还是坚持说:“不用,我扫吧。”
教室里很安静。接着,好几位学生拿起笤帚扫起地来。地面很快干净了,我没有说什么就回办公室了。
第二天,我又去扫地。
第三天,我还去扫地。
……
现在,我班的卫生保持得很好,学生的自觉性也提高了。我终于知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象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只要你细心去做,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个事例,我感受到: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会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说过:“如果儿童的怀疑涉及到教师的道德方面,则教师的地位更为不幸了”。
另外,教育要促使人的现代化,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教师要自觉加强个性品质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精神的步伐。
教师的素质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一旦形成,就会在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然而威信既不能强加,也不能窃取,只有靠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才能获得。教师的素养也是造成教师劳动价值的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师在误人子弟,有的教师在造就栋梁之才,有的教师却能激励学生终身。如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鲁迅的老师藤野和寿镜吾等等。
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教师是春蚕,索取的是树叶,奉献的是生丝。教师的劳动虽然平凡,但又及其伟大和崇高。夸美纽斯说过:“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 他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因此,希望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加强自身的修养,无愧于社会冠以的光荣称号,争当为人师表的楷模。
教师的劳动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必须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否则就会贻害学生,误人子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这是人们对教师的赞美和尊敬。怎样才能无悔于教师这一光荣、神圣的称号,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经常提醒自己的一件事。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树立为师形象是当今教育的一大主题。
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作为教师,首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无数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教师应该把劳动看作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来自于学生平日的点滴进步,来自桃李满天下,更来自学生毕业后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正因如此,每当教师收到毕业学生热情洋溢的来信或在接待前来探望的学生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无比幸福和欣慰。
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始终“以教书为职业,教育为事业”,从事教育工作70年,为国家培养了几代青年,被尊称为现代圣人、人民师表。在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给他的一封信中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始终坚持“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位坚强的老战士”。又如人民教育家吴玉章,以“一息尚存,绝不放松”的奉献精神,“一贯有利人民,一生有利青年”,数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建国以来,无数人民教师胸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辛勤耕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教师的劳动并不完全像蜡烛的燃烧那样,只有以自身的毁灭才能给人带来光明。教师失去的固然很多,但同样有所得。这不仅在于教师逐渐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同时还在于他们在自己的劳动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体现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总之,教师劳动比一般劳动更能满足个人较高层次上的需要。孟子说:“君子有三乐”,教师只有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成是一大乐趣,才能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教师必须要有春蚕的精神和蜡烛的风格,必须要有甘为人梯和甘当无名英雄的品质,这是教师应有的价值观。不管现在人们对教师怎么看,教师自己首先应该自尊、自爱、自强、自乐。最可怕的不是别人瞧不起自己,而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前不久我看了“沈阳市师德十佳教师”的事迹,颇受感动。他们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动人事迹,他们有的是一颗热爱教育的赤胆忠心,有的是多少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的坚强意志,他们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曲辉煌的赞歌。实践证明,要想做一名好教师,首先必须要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这是一个教师勤奋工作的原动力。
二、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使教育发挥作用的根本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师生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给学生付出了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作为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
教师的爱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和身体等全面的关心上,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他们的贴心人。教师即是学生的老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在人格上要与他们平等相待,以诚相见。作为一名教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要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童心未泯,青春永驻。
前不久,我阅读了法库教育(总第68期)一篇随笔,叫《一堂难忘的语文课》,王老师在教授一首诗歌《春天在那里》的一课时,面对课堂几乎无序的场面,并没有采取粗暴的手段去呵斥制止,而是因势利导的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描述春天,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爱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上,更需要发挥在对学生的信任和引导之上。教师如果对学生满怀信任和期望,热情帮助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也会对教师的信任和期望做出积极地回应。对学生要求严格并不等于要讽刺,挖苦,更不等于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应该是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真正口服心服。
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确定教师教育地位的关键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由此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传道、授业、解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来进行的。所以:“师者,人之楷模”。
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种信任和依赖的情感,他们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对教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在天真的孩子眼里,教师一般都具有权威性,甚至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相信老师,远在严父、慈母、兄长、挚友之上。在许多场合,教师本身的或教师所倡导的思想、行为、品质,往往是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记得我们学校的一次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心得交流会上,一位班主任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在班里三令五申地强调不准乱扔废纸、不准吃零食、不准把用完的粉笔头丢在地上、不准……我喊破了嗓子,教室卫生依旧很差。特别是班内一群自制力差的男学生,仍然把纸屑扔得满天飞。批评也好、惩罚也罢,效果不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此,我想了好多办法,但都效果不佳。我换了个角度又想,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是一群自制力很差的孩子。你再怎么生气都没有用,他们已经养成了这样不好的习惯。“于是,我决定试着改变教育方法。”
到了晚上,我又来到教室。学生们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预习,有的在默读,教室地面仍是很脏。我一言未发,走到教室后面拿起笤帚,轻轻地扫起地来……
我一直低头扫地,终于,班长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扫吧。”
“不,你去做作业吧!”声音很轻,但很有分量。我继续低头扫地。
我又听到一个声音:“老师,我扫!”这是卫生委员的声音,接着他过来夺我的笤帚。我还是坚持说:“不用,我扫吧。”
教室里很安静。接着,好几位学生拿起笤帚扫起地来。地面很快干净了,我没有说什么就回办公室了。
第二天,我又去扫地。
第三天,我还去扫地。
……
现在,我班的卫生保持得很好,学生的自觉性也提高了。我终于知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象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只要你细心去做,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个事例,我感受到: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会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说过:“如果儿童的怀疑涉及到教师的道德方面,则教师的地位更为不幸了”。
另外,教育要促使人的现代化,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教师要自觉加强个性品质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精神的步伐。
教师的素质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一旦形成,就会在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然而威信既不能强加,也不能窃取,只有靠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才能获得。教师的素养也是造成教师劳动价值的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师在误人子弟,有的教师在造就栋梁之才,有的教师却能激励学生终身。如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鲁迅的老师藤野和寿镜吾等等。
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教师是春蚕,索取的是树叶,奉献的是生丝。教师的劳动虽然平凡,但又及其伟大和崇高。夸美纽斯说过:“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 他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因此,希望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加强自身的修养,无愧于社会冠以的光荣称号,争当为人师表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