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英语;言语探制;课堂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3-045-02
课堂教学改革是高中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之一,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被广泛探索、蕴含丰富、常提常新的问题。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关于“增加语言实践的量”的要求,加大英语言语信息对大脑的刺激。使学生通过模仿、强化,获得言语动作技能系统,促进产生言语创造性输出的能力,即是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增加语言实践的量”,包括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说、多练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分别含有若干因素。这里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英语言语控制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英语言语的多少、难易、速率、时机(使用英语或如何使用英语的机会)等,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只有实施英语言语控制,才能把洗炼的英语言语传输给学生,有效地把学生置身于易于产生言语感受的氛围,启迪他们的英语言语思维,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收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提出英语言语控制的依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英语言语的输出,实际上受到多种因素程度不等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母语制约
学生在母语环境里学习英语,缺少情感因素和体验性因素,通常习惯于所掌握母语的中介转换作用,其母语思维定势,制约了运用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问题要适当分析,正确对待,特别要正视母语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正迁移作用,做到既不能过分依赖母语,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完全回避母语,正确估计貌似方向正确实则难见成效的偏差。
1.2 语言知识制约
言语技能是每个人为提高言语能力所必须掌握的,而言语技能受到语言知识的制约。因此,要充分认识语言知识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避免片面强调言语技能训练的简单做法,从而减少学习英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时间和精力的利用率。
程度制约:由于知识基础、言语技能和思维能力等的不同,学生在对英语言语信息的接收与处理上会出现不同结果。换言之,所要学习的客体内容是否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和认识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现实思维规律,将影响学习效果的优劣。教师在确立自己的教法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程度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1.3 效益制约
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效率,从根本意义上说来,既指教师在当堂时间内所付出的工作的多少,又指学生当堂收获的多少,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课堂教学效率在本质上具有突出的效益属性。我们反对“满堂灌”,主要是反对满堂语言知识灌输或满堂用汉语(或称母语)讲解这“两灌”,但同时反对满堂提问、留下满堂疑问的“两问”。增加英语言语量的效益如何,是衡量其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所在。
总之,学生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各种基本素质要协调发展,课业负担是相当重的,实行英语言语控制,变主观随意为客观有意,提高输出英语言语的质量,的确十分必要。
以上种种制约因素,构成了“英语言语控制”课题提出的依据。
2. 英语言语控制的涵义
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据前述制约因素,对教师所输出英语言语加以有计划、有目的的约束、洗炼并优化,则是具体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据控制论的观点认为,教学控制,最基本的是思维过程的控制。由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英语言语控制实则为思维过程的控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己所输出的英语言语的多少、难易、速率、时机等予以充分准备和恰当把握,是使教师的外部控制与学生自主控制协调一致,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思维发展的重要一环。
提出英语言语控制问题,旨在有效地突出以交际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原则,避免“新瓶装陈酒”、“穿新鞋走老路”的简单抑制或机械减少英语言语的输出的做法,大大减少所学英语形成一个空洞的外壳的可能性。从英语言语控制这一新的角度探索、研究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对于解决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问题,最大限度、最富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3. 实行英语言语控制的一般途径
3.1 加大课前投入,巧用英语授课
3.1.1 认真准备所授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点,设计用英语讲哪些部分,将要使用哪些主要句型和词汇等,对所要输出英语言语的主要环节胸有成竹,以课前教师的“多”和“费”,换取课堂上学生的“精”和“省”。
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仍以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目的。我们所确立的不同学习重点,必须是建立在有利于使学生掌握这些能力的基础上的。所以,在教学中应明确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是用于提高的,注意区分不同知识层次,适当区分理解性言语、运用性言语、启发性言语和巩固性言语的不同分量,做到深浅适度,当究则究,当止则止。
3.1.2 设计英语言语的艺术性。利用英语语言生动、风趣、优美、口头性强等特点,精雕细琢,反复磨炼,把教师的艺术语言和其它英语信息输出的手段(文字、符号、图象、录音等)结合起来,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附着力,激发学生情感,使其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3.1.3 设计英语言语的系统性。遣词造句恰当、自然、流畅,言简意赅,思路清晰。注意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和所授知识的层次,区分不同学习阶段,经过“包装”,特别是“深加工”,把所要讲解的英语知识的系统性转化成教师输出英语言语的系统性。切忌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如过眼烟云的主观随意做法。
3.1.4 设计英语言语的直观性。直观是认识现象本质、揭露现象内在属性和规律的一个重要途径。用多姿多彩的形象化的语言来解释抽象化的内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理解并接受教师所授知识的同时,又能收到一定程度的英语言语刺激效果,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言语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3.2 注重言语声音,强化语感效应
语感是由有关的表象、想像、联想、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在刹那间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感受语言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取决于教师输出信息的质量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等。教师在输出英语言语时,单是自我感觉良好是不够的,所要达到的传神入化,应当包含学生心悦诚服的积极响应,“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使师生双方产生协调一致的心理体验,否则,便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师生双方这种较为一致化的言语心理体验,我们姑且称为“语感效应”。
语言声音是信息传递的基本物质载体,教师注重言语声音的磨炼,是使自身英语言语输出的情绪体验与学生所获得的对英语言语信息的审美感受相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音准。这是语言声音最基本的要求。若这一点把握得不够好,即使英语言语的量增加了,其效果也是事倍功半,但切忌因刻意追求音准而忽略英语语言自然顺当的现象。
(2)音速。即言语速率——快、慢或缓。着重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缓——观念陈旧、缺乏效率意识的慢牵牛灌入式;二是过快——违背信息短时记忆规律,盲目追求快节奏,水过地皮湿的泡泡式。
(3)音量。即言语声音的强弱、响度。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若声音太小,传出的信息不易被接受;若声音太大,就会有悖语言自身的艺术特性,效果自然不会心想事成。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音量进行恰当控制。
(4)音调。即言语的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要使学生听来优美、得体、生动、悦耳。
(5)音色。即言语声音的属性,亦称音品、音质。这是加强英语言语控制的重要一环。
3.3 注意非言语信息的辅助调控作用
人们除了使用语言信息进行交往沟通外,也存在着大量的非言语的交往,即人体语言信息的传播。在语言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的体语独具魅力,发挥着语言所不能发挥的功能。如体态、手势、站姿、面部表情及其他动态行为等,均能使教师的言语表达更富色彩,更具说服力。教师自然、巧妙用之,能够使学生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大大促进英语言语输出效益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3-045-02
课堂教学改革是高中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之一,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被广泛探索、蕴含丰富、常提常新的问题。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关于“增加语言实践的量”的要求,加大英语言语信息对大脑的刺激。使学生通过模仿、强化,获得言语动作技能系统,促进产生言语创造性输出的能力,即是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增加语言实践的量”,包括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说、多练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分别含有若干因素。这里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英语言语控制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英语言语的多少、难易、速率、时机(使用英语或如何使用英语的机会)等,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只有实施英语言语控制,才能把洗炼的英语言语传输给学生,有效地把学生置身于易于产生言语感受的氛围,启迪他们的英语言语思维,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收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提出英语言语控制的依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英语言语的输出,实际上受到多种因素程度不等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母语制约
学生在母语环境里学习英语,缺少情感因素和体验性因素,通常习惯于所掌握母语的中介转换作用,其母语思维定势,制约了运用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问题要适当分析,正确对待,特别要正视母语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正迁移作用,做到既不能过分依赖母语,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完全回避母语,正确估计貌似方向正确实则难见成效的偏差。
1.2 语言知识制约
言语技能是每个人为提高言语能力所必须掌握的,而言语技能受到语言知识的制约。因此,要充分认识语言知识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避免片面强调言语技能训练的简单做法,从而减少学习英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时间和精力的利用率。
程度制约:由于知识基础、言语技能和思维能力等的不同,学生在对英语言语信息的接收与处理上会出现不同结果。换言之,所要学习的客体内容是否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和认识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现实思维规律,将影响学习效果的优劣。教师在确立自己的教法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程度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1.3 效益制约
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效率,从根本意义上说来,既指教师在当堂时间内所付出的工作的多少,又指学生当堂收获的多少,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课堂教学效率在本质上具有突出的效益属性。我们反对“满堂灌”,主要是反对满堂语言知识灌输或满堂用汉语(或称母语)讲解这“两灌”,但同时反对满堂提问、留下满堂疑问的“两问”。增加英语言语量的效益如何,是衡量其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所在。
总之,学生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各种基本素质要协调发展,课业负担是相当重的,实行英语言语控制,变主观随意为客观有意,提高输出英语言语的质量,的确十分必要。
以上种种制约因素,构成了“英语言语控制”课题提出的依据。
2. 英语言语控制的涵义
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据前述制约因素,对教师所输出英语言语加以有计划、有目的的约束、洗炼并优化,则是具体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据控制论的观点认为,教学控制,最基本的是思维过程的控制。由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英语言语控制实则为思维过程的控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己所输出的英语言语的多少、难易、速率、时机等予以充分准备和恰当把握,是使教师的外部控制与学生自主控制协调一致,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思维发展的重要一环。
提出英语言语控制问题,旨在有效地突出以交际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原则,避免“新瓶装陈酒”、“穿新鞋走老路”的简单抑制或机械减少英语言语的输出的做法,大大减少所学英语形成一个空洞的外壳的可能性。从英语言语控制这一新的角度探索、研究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对于解决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问题,最大限度、最富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3. 实行英语言语控制的一般途径
3.1 加大课前投入,巧用英语授课
3.1.1 认真准备所授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点,设计用英语讲哪些部分,将要使用哪些主要句型和词汇等,对所要输出英语言语的主要环节胸有成竹,以课前教师的“多”和“费”,换取课堂上学生的“精”和“省”。
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仍以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目的。我们所确立的不同学习重点,必须是建立在有利于使学生掌握这些能力的基础上的。所以,在教学中应明确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是用于提高的,注意区分不同知识层次,适当区分理解性言语、运用性言语、启发性言语和巩固性言语的不同分量,做到深浅适度,当究则究,当止则止。
3.1.2 设计英语言语的艺术性。利用英语语言生动、风趣、优美、口头性强等特点,精雕细琢,反复磨炼,把教师的艺术语言和其它英语信息输出的手段(文字、符号、图象、录音等)结合起来,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附着力,激发学生情感,使其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3.1.3 设计英语言语的系统性。遣词造句恰当、自然、流畅,言简意赅,思路清晰。注意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和所授知识的层次,区分不同学习阶段,经过“包装”,特别是“深加工”,把所要讲解的英语知识的系统性转化成教师输出英语言语的系统性。切忌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如过眼烟云的主观随意做法。
3.1.4 设计英语言语的直观性。直观是认识现象本质、揭露现象内在属性和规律的一个重要途径。用多姿多彩的形象化的语言来解释抽象化的内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理解并接受教师所授知识的同时,又能收到一定程度的英语言语刺激效果,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言语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3.2 注重言语声音,强化语感效应
语感是由有关的表象、想像、联想、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在刹那间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感受语言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取决于教师输出信息的质量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等。教师在输出英语言语时,单是自我感觉良好是不够的,所要达到的传神入化,应当包含学生心悦诚服的积极响应,“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使师生双方产生协调一致的心理体验,否则,便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师生双方这种较为一致化的言语心理体验,我们姑且称为“语感效应”。
语言声音是信息传递的基本物质载体,教师注重言语声音的磨炼,是使自身英语言语输出的情绪体验与学生所获得的对英语言语信息的审美感受相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音准。这是语言声音最基本的要求。若这一点把握得不够好,即使英语言语的量增加了,其效果也是事倍功半,但切忌因刻意追求音准而忽略英语语言自然顺当的现象。
(2)音速。即言语速率——快、慢或缓。着重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缓——观念陈旧、缺乏效率意识的慢牵牛灌入式;二是过快——违背信息短时记忆规律,盲目追求快节奏,水过地皮湿的泡泡式。
(3)音量。即言语声音的强弱、响度。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若声音太小,传出的信息不易被接受;若声音太大,就会有悖语言自身的艺术特性,效果自然不会心想事成。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音量进行恰当控制。
(4)音调。即言语的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要使学生听来优美、得体、生动、悦耳。
(5)音色。即言语声音的属性,亦称音品、音质。这是加强英语言语控制的重要一环。
3.3 注意非言语信息的辅助调控作用
人们除了使用语言信息进行交往沟通外,也存在着大量的非言语的交往,即人体语言信息的传播。在语言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的体语独具魅力,发挥着语言所不能发挥的功能。如体态、手势、站姿、面部表情及其他动态行为等,均能使教师的言语表达更富色彩,更具说服力。教师自然、巧妙用之,能够使学生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大大促进英语言语输出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