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选择性。为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和创造性地学习,必须坚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指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设计出多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运用条件和评价体系特点的前提下,利用和发挥自身特长、体现自身特色,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克服以往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开发和应用的过程,是一个随着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不断发展的双向动态的过程,教学设计包括了全面性、选择性、系统性和适用性。要求教师进行教材分析、设计教法、分析学情、分析学法。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情况分析
例如,教学小学教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这一内容,在教材中分三个阶段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快到几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体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时间单位“秒”的认识;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简单的时间计算。主要学习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本单元知识分两小节内容,第1小节学习秒的认识和应用,体会1分、1秒有多久,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識经验,可以自己探索,总结方法。第2小节重点求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查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题目。
二、设计教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内容我设计的教法为: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学习时,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2.重视直观学习,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孩子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学习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的关系。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可借助情境图,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经过的时间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感受教学就在身边,在具体计算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反馈时,可以借助钟表的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且会读、定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1分=60钞。学习这部分知识,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本单元学习的困难是学生建立时、分、秒的观念,会求一些经过的时间,因此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充分给学生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
四、分析学法
(1)借助活动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1秒、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2)注意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实践能力。如了解地球1秒钟运行的路程、自行车1秒行进的路程、1分钟脉搏跳多少下,了解一些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联系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来认识、计算时间等。
总之,通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初步培养观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怕思维的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阳光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开发和应用的过程,是一个随着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不断发展的双向动态的过程,教学设计包括了全面性、选择性、系统性和适用性。要求教师进行教材分析、设计教法、分析学情、分析学法。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情况分析
例如,教学小学教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这一内容,在教材中分三个阶段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快到几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体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时间单位“秒”的认识;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简单的时间计算。主要学习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本单元知识分两小节内容,第1小节学习秒的认识和应用,体会1分、1秒有多久,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識经验,可以自己探索,总结方法。第2小节重点求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查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题目。
二、设计教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内容我设计的教法为: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学习时,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2.重视直观学习,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孩子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学习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的关系。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可借助情境图,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经过的时间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感受教学就在身边,在具体计算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反馈时,可以借助钟表的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且会读、定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1分=60钞。学习这部分知识,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本单元学习的困难是学生建立时、分、秒的观念,会求一些经过的时间,因此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充分给学生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
四、分析学法
(1)借助活动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1秒、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2)注意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实践能力。如了解地球1秒钟运行的路程、自行车1秒行进的路程、1分钟脉搏跳多少下,了解一些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联系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来认识、计算时间等。
总之,通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初步培养观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怕思维的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阳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