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能力是运用已学知识去单独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型的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显着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社会对人类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应该成为独立研究、独立学习的指导者。我在教学一线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由浅入深、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他们进行科学“再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成为物理知识的“发现者”,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角”。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下面笔者就根据实践经验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探索、创新。所以教师应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变教学为导学,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只注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做法,确立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在很多章节中都强调了学生的自我探究,也安排了很多探究性的教学内容。如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等。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索。
二、课前准备,为学生自主学习做铺垫
(一)确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并不是教材中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课堂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我们目前主要是把知识性比较强,过程比较简单的内容作为培养能力的素材。
(二)写好学案。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角度考虑,学案要列出所学的知识点、要进行的活动、要解决的问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案知道学习什么知识和解决什么问题,并让学生选用可能的学习方法及手段。
(三)布置学生预习。提前向学生展示学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每个学生配一份学案,或者通过幻灯片形式、多媒体平台或挂上局域网络,预先让学生浏览,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计划如何开展资料搜集和活动方案的设计。
三、让学生预习交流,培养自主意识
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应把预习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预习时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可以采用作业卡、检查卡方式,也可以是研讨式或者自由开放式。在学习中,预习其实发挥着重要作用,预习的重要价值就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以往教学中,对预习的价值显然认识不足,老师可以充分备课,学生却没有时间精心备学,有备而教但学而无备,致使教与学脱节。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无精打采。没有引起学生积极而有效的思想和情感的反应,老师的课讲得再精彩也是徒劳付出,教学效果很一般。目前,这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端。自主学习的必要基础就是充分预习。通过有组织的、充分的预习,学生掌握了必须的知识技能,明确了自己知道了什么,更清楚自己疑问在哪里,为进一步学习形成了积极的心理准备。特别指出,在该模式中,预习不是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的,而是在小组合作中实施的,这保证了预习的良好效果。预习是关键,没有预习就没有展示,没有预习就谈不上反馈,预习是该自主学习模式的根本
四、引而不发,诱思导学,培养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学生的主体性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脱),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铺垫,学生整个认知系统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了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例如:在“单摆”这一节,通过引导让学生推导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进行诱导,可提出“单摆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寻找“因素”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多媒体模拟演示、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上,从而自己发现单摆的周期与这些因素粗略的定性关系,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五、学以致用,体验自主乐趣
教材中几乎每节后面都有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同学们特别感兴趣,在动手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思考查阅资料,提出合理的建议,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注意联系实际,关注生活,走进生活,不要“纸上谈兵”。在学电路时,我带领学生去分析学校、家庭电路,家用电器的构造等,布置作业不再局限于书面作业多留行为性作业。通过实践,发现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大胆去尝试,从中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学习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拓宽大有好处。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广大教师应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以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去引导和帮助学生,使他们不断完善发展自已,使其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探索、创新。所以教师应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变教学为导学,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只注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做法,确立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在很多章节中都强调了学生的自我探究,也安排了很多探究性的教学内容。如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等。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索。
二、课前准备,为学生自主学习做铺垫
(一)确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并不是教材中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课堂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我们目前主要是把知识性比较强,过程比较简单的内容作为培养能力的素材。
(二)写好学案。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角度考虑,学案要列出所学的知识点、要进行的活动、要解决的问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案知道学习什么知识和解决什么问题,并让学生选用可能的学习方法及手段。
(三)布置学生预习。提前向学生展示学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每个学生配一份学案,或者通过幻灯片形式、多媒体平台或挂上局域网络,预先让学生浏览,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计划如何开展资料搜集和活动方案的设计。
三、让学生预习交流,培养自主意识
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应把预习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预习时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可以采用作业卡、检查卡方式,也可以是研讨式或者自由开放式。在学习中,预习其实发挥着重要作用,预习的重要价值就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以往教学中,对预习的价值显然认识不足,老师可以充分备课,学生却没有时间精心备学,有备而教但学而无备,致使教与学脱节。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无精打采。没有引起学生积极而有效的思想和情感的反应,老师的课讲得再精彩也是徒劳付出,教学效果很一般。目前,这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端。自主学习的必要基础就是充分预习。通过有组织的、充分的预习,学生掌握了必须的知识技能,明确了自己知道了什么,更清楚自己疑问在哪里,为进一步学习形成了积极的心理准备。特别指出,在该模式中,预习不是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的,而是在小组合作中实施的,这保证了预习的良好效果。预习是关键,没有预习就没有展示,没有预习就谈不上反馈,预习是该自主学习模式的根本
四、引而不发,诱思导学,培养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学生的主体性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脱),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铺垫,学生整个认知系统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了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例如:在“单摆”这一节,通过引导让学生推导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进行诱导,可提出“单摆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寻找“因素”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多媒体模拟演示、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上,从而自己发现单摆的周期与这些因素粗略的定性关系,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五、学以致用,体验自主乐趣
教材中几乎每节后面都有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同学们特别感兴趣,在动手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思考查阅资料,提出合理的建议,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注意联系实际,关注生活,走进生活,不要“纸上谈兵”。在学电路时,我带领学生去分析学校、家庭电路,家用电器的构造等,布置作业不再局限于书面作业多留行为性作业。通过实践,发现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大胆去尝试,从中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学习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拓宽大有好处。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广大教师应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以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去引导和帮助学生,使他们不断完善发展自已,使其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