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很显然,这就是倡导感悟式教学的理念和实践。
一、对感悟及感悟式教学的理解
感悟是指人在认识某种事物时,积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在丰富多样的心智活动中完成对事物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在语文感悟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接近触摸文本,使阅读成为精神享受与体验的过程。感悟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的引导要适时恰到好处,应成为搭建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桥梁”。感悟式教学还非常重视“人的因素”,强调阅读主体的自读自悟。
二、语文感悟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1.直觉性。所谓直觉性。是指感受的直接性、直观性,也就是说。感悟式教学始终在形象、具体和直接的感受中进行。比如《水》一文的第1自然段:“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在感悟式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直接从几个数量词中读出其中的意思,从“一个村”体会到要吃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从“十公里”体会到挑水的路实在是太长了;从“一处”体会到泉眼实在是太少了;从“一个小时”体会到挑水排的队实在是太长了;从“一担”体会到挑回的水实在是太少了。从这些简单的意象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包含的丰富意蕴。当然,感悟式教学强调的这种直觉,一定要通过后天努力以深厚的积淀为基础的。以知识、经验积累及深入思考为前提的,是感性飞跃到理性的结果。所以这种感悟的直觉能力需要教师在语文课中逐步加以培养。
2.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学生在对语言文字感悟过程中,不仅把握到语言所指向的意象和意思。而且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调动起与意象和意思相生相伴的情感体验。感悟式教学活动如果没有了情感的投入,一切感受和理解都会变得苍白直露,毫无生趣。感悟式教学应该在让学生获取信息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真情的感染和生命的体验。比如在《七律长征》中有这样两句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教师从两个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体会“暖”和“寒”的内在情感。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描写的意象层面感受,学生体会到金沙江水流湍急,波浪汹涌,两岸的山崖被水浪长久拍打而生暖意;铁索桥横跨在大渡河上,根根铁索架在半空,透射出无尽的寒意。一“暖”一“寒”,折射出红军长征途中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凶险。其次,教师补充历史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红军过金沙江时,虽然水急浪高,十分危险,但是红军战士最终顺利渡江,没有牺牲一名战士;但是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我军牺牲了很多将士。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的情感层面深入体会“暖”和“寒”的内涵,深刻体会到作者毛主席对金沙江一战胜利的欢欣鼓舞,对泸定桥战斗中牺牲将士的沉痛怀念。这样语文课堂真正体现了感悟式教学情感性的特征,使学生对诗句的感悟有层次、有内涵,在情感的催化下加深了理性的认识。
3.丰富性
丰富性是指学生在对语言文字感悟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经验和自由想象,探究并感悟语言文字本身的丰富内涵和语言文字之间的多样联系,比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有这样一句话:“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为了丰富体会樟树四季常青的特点,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樟树还可能碰到哪些恶劣的天气,并用“无论……还是……”仿照说话。
生1: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香樟树总是那么莲蓬勃勃。
生2:无论是狂风还是暴雨,香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3:无论是干旱还是洪灾,香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4: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狂风暴雨,香樟树总是那么莲蓬勃勃。
生5: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香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这五位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对樟树的“四季常青”和“蓬蓬勃勃”有了更加充分更深刻的理解。樟树一年四季。遇到这么多恶劣的气候,但是它们总能焕发出顽强的生命活力,令人敬佩不已。在这里,感悟的丰富性首先表现为通过想象呈现出语言文字所描绘出的不同意象,其次是在不同的意象中领悟出相同的精神。当然,这样的精神既是凝练的,也是丰富的。
三、语文感悟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师是永远无法代替学生进行感悟的。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主感悟的空间,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鼓励。笔者着重探讨以下三种感悟式教学的方法。
1.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展开提炼
提炼是指学生在熟读精思后将蕴藏在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等内涵提取出来并加以归纳和概括。它是学生是否读懂课文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感悟、去体验,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地等待、热情地唤醒、巧妙地点拨,让学生经历从迷茫到开朗再到顿悟的探究过程。《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句话,大多数学生为东坡雪松的先弯曲、再反弹、后获生感到惊喜。可也有学生却不赞成雪松的这种求生方法。认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才是令人敬佩的品质。此时教师不能简单否定学生的这个观点,可适时的点拨引导:大家对此有何看法?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经过讨论交流,大家会有这样的认识:困难面前要敢于抗争,但有的时候,不先弯曲,只会带来无谓的毁灭;做出适当的让步,为的是求得更好地发展。这是一种既有生命价值的引导。又有师生共同成长的情感体验和交流,更是一种充满情感的真善美的境界。
2.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展开阐发
阐发,简言之即阐述和发挥,是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内涵进行归纳提炼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拓展。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自然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心田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萌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渲泄出来,此时的课堂气氛应该热烈、民主、 和谐,学生会畅所欲言,议论纷纷,真正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学《姥姥的剪纸》的最后一段,进行了以下设计:(1)当我忆及剪纸声,我的心境怎样?梦中会出现怎样的景象?(2)假如你是作者,你最想对姥姥说些什么?紧扣课文最后一句感人至深的话,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我”对姥姥铭刻于心灵深处的爱与思念,让学生转换角色,倾吐思念之情。因为有了前面深度的阅读作铺垫,学生此时早已思绪万千、感慨万端。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深刻领悟文字,在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的同时,更唤醒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从小学会感恩。
3.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展开品评
品评即对语言文字的品析和评价。名篇佳作情铸成,或思想深邃,或见解独到,或情深意远,或用语精妙。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诵读、咀嚼、比较中读出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由感悟到品评的过程当中,不要过早地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比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引导学生品评以下这段文字: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仔细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从“手里拉着”、“背上背着”、“肩上再挑100多斤”感受到母亲身上的担子很沉重。
生2:“翻山越岭”这个词说明母亲身负重担,并不是走平地。而是翻越山岭,不仅辛苦。而且危险。
生3:我从“年复一年”感受到母亲的生活艰辛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两月、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许多年的,一直伴着她几个孩子的长大成人。母亲的艰辛付出证人十分感动,母亲真的非常伟大。
生4:从中让我感受到母亲很爱“我们”,因为她干活时还要带着“我们”,有重担自己独自一人承担看。
生5:这里的“重担”不仅仅是妈妈肩上每天要担起100多斤重的担子,她每天还要做很多很多的家务活。
生6: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抚养长大,也是她肩上的“重担”。
……
读同一篇文章,品同一段文字,品评出不同的思想情感。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的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
一、对感悟及感悟式教学的理解
感悟是指人在认识某种事物时,积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在丰富多样的心智活动中完成对事物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在语文感悟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接近触摸文本,使阅读成为精神享受与体验的过程。感悟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的引导要适时恰到好处,应成为搭建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桥梁”。感悟式教学还非常重视“人的因素”,强调阅读主体的自读自悟。
二、语文感悟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1.直觉性。所谓直觉性。是指感受的直接性、直观性,也就是说。感悟式教学始终在形象、具体和直接的感受中进行。比如《水》一文的第1自然段:“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在感悟式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直接从几个数量词中读出其中的意思,从“一个村”体会到要吃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从“十公里”体会到挑水的路实在是太长了;从“一处”体会到泉眼实在是太少了;从“一个小时”体会到挑水排的队实在是太长了;从“一担”体会到挑回的水实在是太少了。从这些简单的意象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包含的丰富意蕴。当然,感悟式教学强调的这种直觉,一定要通过后天努力以深厚的积淀为基础的。以知识、经验积累及深入思考为前提的,是感性飞跃到理性的结果。所以这种感悟的直觉能力需要教师在语文课中逐步加以培养。
2.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学生在对语言文字感悟过程中,不仅把握到语言所指向的意象和意思。而且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调动起与意象和意思相生相伴的情感体验。感悟式教学活动如果没有了情感的投入,一切感受和理解都会变得苍白直露,毫无生趣。感悟式教学应该在让学生获取信息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真情的感染和生命的体验。比如在《七律长征》中有这样两句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教师从两个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体会“暖”和“寒”的内在情感。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描写的意象层面感受,学生体会到金沙江水流湍急,波浪汹涌,两岸的山崖被水浪长久拍打而生暖意;铁索桥横跨在大渡河上,根根铁索架在半空,透射出无尽的寒意。一“暖”一“寒”,折射出红军长征途中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凶险。其次,教师补充历史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红军过金沙江时,虽然水急浪高,十分危险,但是红军战士最终顺利渡江,没有牺牲一名战士;但是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我军牺牲了很多将士。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的情感层面深入体会“暖”和“寒”的内涵,深刻体会到作者毛主席对金沙江一战胜利的欢欣鼓舞,对泸定桥战斗中牺牲将士的沉痛怀念。这样语文课堂真正体现了感悟式教学情感性的特征,使学生对诗句的感悟有层次、有内涵,在情感的催化下加深了理性的认识。
3.丰富性
丰富性是指学生在对语言文字感悟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经验和自由想象,探究并感悟语言文字本身的丰富内涵和语言文字之间的多样联系,比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有这样一句话:“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为了丰富体会樟树四季常青的特点,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樟树还可能碰到哪些恶劣的天气,并用“无论……还是……”仿照说话。
生1: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香樟树总是那么莲蓬勃勃。
生2:无论是狂风还是暴雨,香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3:无论是干旱还是洪灾,香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4: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狂风暴雨,香樟树总是那么莲蓬勃勃。
生5: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香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这五位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对樟树的“四季常青”和“蓬蓬勃勃”有了更加充分更深刻的理解。樟树一年四季。遇到这么多恶劣的气候,但是它们总能焕发出顽强的生命活力,令人敬佩不已。在这里,感悟的丰富性首先表现为通过想象呈现出语言文字所描绘出的不同意象,其次是在不同的意象中领悟出相同的精神。当然,这样的精神既是凝练的,也是丰富的。
三、语文感悟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师是永远无法代替学生进行感悟的。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主感悟的空间,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鼓励。笔者着重探讨以下三种感悟式教学的方法。
1.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展开提炼
提炼是指学生在熟读精思后将蕴藏在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等内涵提取出来并加以归纳和概括。它是学生是否读懂课文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感悟、去体验,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地等待、热情地唤醒、巧妙地点拨,让学生经历从迷茫到开朗再到顿悟的探究过程。《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句话,大多数学生为东坡雪松的先弯曲、再反弹、后获生感到惊喜。可也有学生却不赞成雪松的这种求生方法。认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才是令人敬佩的品质。此时教师不能简单否定学生的这个观点,可适时的点拨引导:大家对此有何看法?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经过讨论交流,大家会有这样的认识:困难面前要敢于抗争,但有的时候,不先弯曲,只会带来无谓的毁灭;做出适当的让步,为的是求得更好地发展。这是一种既有生命价值的引导。又有师生共同成长的情感体验和交流,更是一种充满情感的真善美的境界。
2.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展开阐发
阐发,简言之即阐述和发挥,是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内涵进行归纳提炼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拓展。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自然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心田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萌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渲泄出来,此时的课堂气氛应该热烈、民主、 和谐,学生会畅所欲言,议论纷纷,真正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学《姥姥的剪纸》的最后一段,进行了以下设计:(1)当我忆及剪纸声,我的心境怎样?梦中会出现怎样的景象?(2)假如你是作者,你最想对姥姥说些什么?紧扣课文最后一句感人至深的话,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我”对姥姥铭刻于心灵深处的爱与思念,让学生转换角色,倾吐思念之情。因为有了前面深度的阅读作铺垫,学生此时早已思绪万千、感慨万端。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深刻领悟文字,在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的同时,更唤醒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从小学会感恩。
3.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展开品评
品评即对语言文字的品析和评价。名篇佳作情铸成,或思想深邃,或见解独到,或情深意远,或用语精妙。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诵读、咀嚼、比较中读出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由感悟到品评的过程当中,不要过早地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比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引导学生品评以下这段文字: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仔细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从“手里拉着”、“背上背着”、“肩上再挑100多斤”感受到母亲身上的担子很沉重。
生2:“翻山越岭”这个词说明母亲身负重担,并不是走平地。而是翻越山岭,不仅辛苦。而且危险。
生3:我从“年复一年”感受到母亲的生活艰辛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两月、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许多年的,一直伴着她几个孩子的长大成人。母亲的艰辛付出证人十分感动,母亲真的非常伟大。
生4:从中让我感受到母亲很爱“我们”,因为她干活时还要带着“我们”,有重担自己独自一人承担看。
生5:这里的“重担”不仅仅是妈妈肩上每天要担起100多斤重的担子,她每天还要做很多很多的家务活。
生6: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抚养长大,也是她肩上的“重担”。
……
读同一篇文章,品同一段文字,品评出不同的思想情感。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的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