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情感教育,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l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因此,情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不仅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必要性,而且从以情动人,建起师生沟通的“心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以致用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之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培育情感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从而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有效性
  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其中的“心”就是指学生的心理或心灵,情感则是心理和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进行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大胆感受、探索,从中取得成功,体验成功,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
  一、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初中学生,其情感态度和内容有着一定的丰富性和培塑性。这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学上称为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或半儿童、半成人的状态,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性和幼稚性。行为易受感情支配,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容易固执和偏激,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理念的感染,形成与社会相悖的情感思想。特别是当前农村中学的大批“留守学生”,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正常的心理沟通,意志脆弱,自卑、自控能力差、贪玩、我行我素。加上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广为流传,学生的厌学心理比较强烈,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情感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所以要进行素质教育一定要有情感教育。我们只有很好地完成了情感教育,了解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责任感,让他们自觉地产生积极、勤奋的学习行为,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结合自身多年教学活动中的做法,谈谈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方法和措施,以求抛砖引玉。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1.以情动人,建起师生沟通的“心桥”。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人的一切活动都伴随着情感体验,而且情感体验对人的活动也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当人的心理处于兴奋时,其记忆特别好,理解能力特别强,学习效率特别高。”所以,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饱含热情。一方面,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和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若缺乏良好的情感修养,就无法实现自身行为的感染性和教育性,更谈不上使教学放射出艺术的光彩。有感染力的教师可以把他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可以用自己饱满的激情、自信心、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的乐观情绪,去启发和感染学生,达到激起学生学习动因之目的,使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摆脱由挫折或失败所造成的消极情绪,达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效果。另一方面,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路人。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组织者若没有兴奋的情绪,就不能激励人;没有生动性,就不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就不能鼓舞人,这样的教学就谈不上有效。因此教师教学中应以激情、真情、热情去撞击学生心灵,掀动其情感的涟漪,令学生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从而受到情的感染,引起学生兴奋,形成愉悦的课堂气氛,产生高度的愉悦心情,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使之轻松、愉快地学习。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爱心。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丏尊先生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名言说得多么透彻: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说明情感和爱在教育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真诚的关爱学生,面对学生时才会产生亲切感,形成自身的愉快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这样即使是你关注的一瞥,信任的一点头,饱含深情的一个微笑,一个温柔的抚摸,也都是你爱的感情流露,都能给学生带来无比的兴奋与激动,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才能更多地参与,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投给学生一份爱,学生就会回报给你一份情。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感情越深,就越喜欢某位教师的课。“亲其师,信其道”与成语“爱屋及乌”就是如此。实践证明:教师成功的教学都遵循了一条原则:“未成曲调先有情。”要赢得更多的学生喜欢你,并爱上你所教的学科,那么,你对学生就要有情感,满腔爱心,无微不至。只有你真情投入,才能换来爱的回报,才能获得学生对你的认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对于同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快、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数学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确保人人皆有所获,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于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教师不应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更应该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及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这就需要数学老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而且要时刻思考:如何将所传授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如何对题目进行巧妙的启发与分析,如何让学生进行大胆的讨论与尝试,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有了这些观念意识,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激发出来。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及时帮助学困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前进。   3.营造学以致用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大量经验表明,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一是他们认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太多用处,二是缺乏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鉴于这些原因,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数学知识融入解决生活现象的具体问题中,这样让学生感到学习充满趣味,又容易接受,深切理解数学并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那么的抽象,数学其实是鲜活而有生命的,认识到数学是非常实用的一门学科,从而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中,不断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努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如:可以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开放性的空间,以形成其独立的思考习惯,彰显学生的个性;采用分层施教策略,分层设置问题,尽可能给各类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给优等生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多给他们一些表现“个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敏锐的观察力去寻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一颗通融的心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失误,用激励性评价方法去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产生强烈追求成功的渴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不懈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
  4.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之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培育情感。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引发人的愉悦情感。数学中蕴含美的因素是深广博大的。数的美,形的美,式的美,随处可见。它的表现形式,不仅有对称美,简洁美、比例美、和谐美,甚至数学的本身也存在着题目美、解法美和结论美。如数学中众多的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等量关系都赋予了平衡、协调的对称美;五角星,黄金分割等都体现了比例美;广泛的数学符号使用充分展示了数学语言的简洁美。各种变化多端的奇妙图形,赏心悦目;各种扑朔迷离的符形数谜,牵魂系梦;图形试题的巧解妙算,启人心扉,令人赞叹。数学确实是个富有魅力的学科。它所蕴含的美、妙、奇、趣,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相比的。数学的逻辑力量可以使任何金刚大汉为之折服,数学的深感趣味能使任何年龄的人们为之倾倒。数学以它美的形象,趣的魅力,吸引着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痴迷的追求者。这也许正是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艺术家,同时也钟情于数学的原因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子,使之恰如其分地渗透在教学之中,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不断培养他们的积极情感,从根本上变“苦学”为“乐学”,显现数学的文化意韵,陶冶审美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情感教育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程理念呼唤数学课堂活动要凸现“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培养。老师们,热情地善待每一位学生吧,让这些幼苗在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和陶冶下健康成长,日后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晓伟.情感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魏先平.浅谈初中数学情感教学[J].考试·教研版,2011(1).
  [4]田丽娜.农村初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宜春学院报,2011(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本文试就高一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现状及成因,讨论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期使学生在基础年级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为后面的数学学习铺路。  关键词: 高一学生 数学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而高一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
摘 要: 本文提出运用情感优化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关心爱护学生、热爱数学教学、巧妙组织教学活动、富有情感地讲授教学等四个方面阐述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 情感因素 数学教学 以情优教  长久以来,由于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学对认知因素尤为关注,认知因素在开发学生潜能中的促进作用不容置疑。但是,过于关注认知因素,单线突进,副作用也相当严重,如学习效率的下降、厌学情绪的产生、畸形心理的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是办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关键,是新闻战线一项紧迫的、长期的战略任务。新闻宣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数学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由“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转向“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个性品质获得健康发展。  1.培
摘 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巧妙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其乐学。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数学教学 问题设计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
学位
摘 要: 当前,中职数学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中职学校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数学教育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革措施来提高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育 存在问题 课堂教学效率  二十一世纪,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素质比较高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有较强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能力。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摘 要: 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渗透进课堂。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结合实例,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作出了解答。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创新思维 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教育部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要
摘 要: 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本文是作者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 适量 分层次 批改方式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活动形式,是数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给初中数学教学指明了新方向,在此背影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发生改变。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理念的创新与转变。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教学理念 转变 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教学理念要紧跟新课程教学改革步伐,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适合素质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教学理念。  一、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