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人才作为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创造力。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打破樊笼,推动科技发展,并转化为切实的生产力,为国家创造价值。反过来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国家教育部制定《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和《新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指出这是核心理念。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小学学段低年级的孩子们,更是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这些都是创造力的源泉。
数学是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思维的发散性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这个时期是形成发散性的、开放性、充满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培养主动探究、积极讨论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最佳的人生阶段。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得出一些数学课堂中能够有效提高的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实践运用中找到了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学科教学中课堂教学所占的地位,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
(一)数学学科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思想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的规模化、集体性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所有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因为如果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或是技术,让学习的人更快更有效的习得相应技能,课堂教学无疑是最省力和效果最佳的方式,没有之一。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不仅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包括比较自由的大学的教学,亦或形式更加松散的成人文化教育或是技术传授,乃至临时性的科普讲座,都會优先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至于科研、教研之类的学术研究,以及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其实都应该是围绕着课堂进行的,或者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以促进课堂教学为目的,或者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作为课堂教学某些受限方面的补充。所以广大数学学科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必须树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思想,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创造力的主阵地。
(二)正确认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就是为了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因此广大数学学科教师一定要正确认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自所处的地位,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以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各种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营造发挥创造力的氛围
氛围是一种风气、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良好的与目标同向的氛围,有利于对群体形成良性的心理暗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出发挥创造力的氛围,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发散思维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学学科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教学实际为学生营造发挥创造力的氛围。
运用数学故事可以有效的营造出良好的思考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索某个数学题的更多解法,比如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享有“数学王子”之称的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他10岁时,数学老师布特纳布置了一道题,1+2+………+100=?别的学生还在一个一个的计算时,高斯已经算出了答案,他是这样算的:1+100=101,2+99=101,……,50+51=101。一共有50个101,所以101×50=5050。布特纳立刻对他刮目相看。在讲乘法分配率时,课堂导入环节就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积极性,营造出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方法的氛围。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创造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
外部条件是保持和强化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保证内在动力得以形成外在表现的必要条件。在形成良好创新氛围的基础上,数学学科教师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比如,数学学科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种解题方法,这样能够为有效地保持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参与学习的热情提供合适的课堂教学环境;数学学科教师也可以恰当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提供研究方向,或者展示成功范例,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发挥创造力并展示自己思考成果的机会。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要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数学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比如,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合适的时机增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延长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使学生的讨论更充分更深入。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在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基于以上原因,国家教育部制定《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和《新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指出这是核心理念。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小学学段低年级的孩子们,更是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这些都是创造力的源泉。
数学是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思维的发散性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这个时期是形成发散性的、开放性、充满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培养主动探究、积极讨论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最佳的人生阶段。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得出一些数学课堂中能够有效提高的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实践运用中找到了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学科教学中课堂教学所占的地位,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
(一)数学学科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思想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的规模化、集体性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所有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因为如果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或是技术,让学习的人更快更有效的习得相应技能,课堂教学无疑是最省力和效果最佳的方式,没有之一。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不仅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包括比较自由的大学的教学,亦或形式更加松散的成人文化教育或是技术传授,乃至临时性的科普讲座,都會优先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至于科研、教研之类的学术研究,以及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其实都应该是围绕着课堂进行的,或者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以促进课堂教学为目的,或者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作为课堂教学某些受限方面的补充。所以广大数学学科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必须树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思想,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创造力的主阵地。
(二)正确认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就是为了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因此广大数学学科教师一定要正确认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自所处的地位,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以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各种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营造发挥创造力的氛围
氛围是一种风气、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良好的与目标同向的氛围,有利于对群体形成良性的心理暗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出发挥创造力的氛围,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发散思维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学学科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教学实际为学生营造发挥创造力的氛围。
运用数学故事可以有效的营造出良好的思考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索某个数学题的更多解法,比如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享有“数学王子”之称的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他10岁时,数学老师布特纳布置了一道题,1+2+………+100=?别的学生还在一个一个的计算时,高斯已经算出了答案,他是这样算的:1+100=101,2+99=101,……,50+51=101。一共有50个101,所以101×50=5050。布特纳立刻对他刮目相看。在讲乘法分配率时,课堂导入环节就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积极性,营造出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方法的氛围。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创造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
外部条件是保持和强化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保证内在动力得以形成外在表现的必要条件。在形成良好创新氛围的基础上,数学学科教师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比如,数学学科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种解题方法,这样能够为有效地保持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参与学习的热情提供合适的课堂教学环境;数学学科教师也可以恰当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提供研究方向,或者展示成功范例,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发挥创造力并展示自己思考成果的机会。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要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数学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比如,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合适的时机增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延长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使学生的讨论更充分更深入。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在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