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人才作为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创造力。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打破樊笼,推动科技发展,并转化为切实的生产力,为国家创造价值。反过来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国家教育部制定《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和《新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指出这是核心理念。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小学学段低年级的孩子们,更是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这些都是创造力的源泉。
  数学是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思维的发散性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这个时期是形成发散性的、开放性、充满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培养主动探究、积极讨论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最佳的人生阶段。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得出一些数学课堂中能够有效提高的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实践运用中找到了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学科教学中课堂教学所占的地位,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
  (一)数学学科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思想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的规模化、集体性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所有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因为如果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或是技术,让学习的人更快更有效的习得相应技能,课堂教学无疑是最省力和效果最佳的方式,没有之一。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不仅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包括比较自由的大学的教学,亦或形式更加松散的成人文化教育或是技术传授,乃至临时性的科普讲座,都會优先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至于科研、教研之类的学术研究,以及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其实都应该是围绕着课堂进行的,或者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以促进课堂教学为目的,或者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作为课堂教学某些受限方面的补充。所以广大数学学科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必须树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思想,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创造力的主阵地。
  (二)正确认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就是为了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因此广大数学学科教师一定要正确认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自所处的地位,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以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各种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营造发挥创造力的氛围
  氛围是一种风气、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良好的与目标同向的氛围,有利于对群体形成良性的心理暗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出发挥创造力的氛围,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发散思维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学学科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教学实际为学生营造发挥创造力的氛围。
  运用数学故事可以有效的营造出良好的思考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索某个数学题的更多解法,比如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享有“数学王子”之称的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他10岁时,数学老师布特纳布置了一道题,1+2+………+100=?别的学生还在一个一个的计算时,高斯已经算出了答案,他是这样算的:1+100=101,2+99=101,……,50+51=101。一共有50个101,所以101×50=5050。布特纳立刻对他刮目相看。在讲乘法分配率时,课堂导入环节就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积极性,营造出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方法的氛围。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创造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
  外部条件是保持和强化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保证内在动力得以形成外在表现的必要条件。在形成良好创新氛围的基础上,数学学科教师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比如,数学学科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种解题方法,这样能够为有效地保持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参与学习的热情提供合适的课堂教学环境;数学学科教师也可以恰当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提供研究方向,或者展示成功范例,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发挥创造力并展示自己思考成果的机会。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要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数学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比如,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合适的时机增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延长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使学生的讨论更充分更深入。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在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关于教育的目标以及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等,有不少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言论。比如,把目标定得低点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把目标定得高点的信奉“修身、齐家、治国、治天下”,而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则总结出“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还有“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等之说。这些观念至今在我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仍有很深的影响。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往往要进行多次的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那么真的每个实验都能在课堂上演示,每个学生实验都能领学生进到实验室吗?可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实验没有办法带到课堂及实验室中,比如反应物或生成物有毒性,对人呼吸道有刺激性,反应条件苛刻
期刊
动机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着眼于用内部各种心理因素如兴趣、自尊心和自信心、求知欲等来激发学习动机;外部动机的激发着眼于创设各种外部条件如:奖励与惩罚、竞赛等。“如果想造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产生动机,是成就一件事的起点。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良好的兴趣,对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发学习动机是培养学习积极性的最主要的途
期刊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初中《思想品德》课是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为一体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主要渠道,是专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必修课程。但由于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较强,加上长期以来,教师在上课时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因而,普遍
期刊
一、当前语文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成为“合座”学习  首先,合作学习的时间不予保证。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致使很多问题的讨论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探究,挫伤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其次,小组分配随意。部分教师上课时(尤其是上公开课)为了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气氛活跃,存在着有的小组优等生齐聚,学习能力强,表达交流你争我抢,各不相
期刊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前苏联教育学家斯托利亚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是因为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同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
一、小学语文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渗透性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因此,我们现在必须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弄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又是有限度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这一工具时“潜移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教育的发展,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很多要求。爱岗敬业、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以身作则,刻苦钻研业务,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树立合作意识,团结协作。习近平主席说过一句话: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所以,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  一、小学体育教师师德师风方面存在
期刊
素质教育主张学生要愉快的学习,轻松的学习,要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并且真正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呢?我个人认为那就是教师肯定是要在课堂上下工夫的,让自己的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我想如果那样,他们一定会对你的数学课堂感兴趣的,一旦对课堂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在数学课上就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并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掌握本节课知识,并能灵活的运用知识,对学数学就
期刊
数学问题情境,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激发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克服困难,进而获得成功体验的数学教学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使学生听其言,入其境,激发他们饱满的学习热情,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