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跨区联动治理研究进展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l8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业集群治理是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的“跨区”行为,各主体对产业集群进行的管理、指导和服务要求不同行政区域协调一致,因此“跨区联动”是其重要选择。本文对产业集群“跨区联动”治理的相关理论和观点进行总结和梳理,明确了建立“跨区联动”的视角与关键问题,对进一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 跨区联动模式 综述
  
  一、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评述
  
  (一)古典区位理论对集群的初步认识:1950年以前
  本阶段研究者关注的是单个企业选址和产业的地理布局问题。其主要理论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马歇尔(AlfredMarshall)的“产业集群”理念(1890];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他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概念;R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1937);埃德加·M·胡佛的“产业区位论”(1937)、“运输区位论”(1948)及其所构建起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等。胡佛成为“产业集群”理论的集大成者,为此后“产业集群”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与多样化发展:1950-1980年
  这一时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表现在其特色理论的发展上。首先是法国学者佩鲁的“增长极理论”(1950),此后,保德威勒对它进行了发展,并把经济增长涵义向虚拟空间转移。同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界也很活跃,有起源于20世纪初形成于50、60年代由前苏联学者创立和发展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TPC)”,后被美国等西方区域经济学接纳。还有是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后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学而成“梯度转移理论”,它推动了“非均衡”理论的发展,并为产业集群研究奠定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以区域经济理论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完整体系的构建阶段。
  (三)产业集群理论整合发展与理论创新:1980年以后
  本阶段,研究者的兴趣点不仅仅是企业选址和生产问题,也不单是产业联系和互动问题,而是涉及整个集群的文化、制度、政府、诚信和创新等序列关联问题。80年代初期,斯科特把劳动分工、交易费用和集聚联系起来,提出了“新产业空间理论”,认为集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适应性,并有利于交易费用的最小化。1984年皮奥勒(Piore)等在《第二次产业分工》一书中提出“柔性专业化”概念,导致新型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一“新型产业区”的出现,进而产生了“新产业区理论”。他们对企业的动态集成、合作模式及‘虚拟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王海平、杨强,~010)。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中用“钻石模型”来解释产业集群形成的国际竞争力艘产业集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竞争力高度。后来,波特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正,并在1998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阐述了以产业集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竞争经济理论。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创新性发展的还有Chris Freeman(1988)、bengt-Ake lundvall(1992)、纳尔逊(1993)、Krugman、Waltz、Martine等。
  
  二、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评述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关注时间较晚,有学者评论说“中国产业集群实践早于理论”。最初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是从“产业集聚”开始的。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1998年张毅和焦秀红在分析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时对“行业集群”的论述。1999年,仇保兴出版的《小企业集群研究》是国内对产业集群进行系统研究最早的文献之一。2000年以后,产业集群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CNKI检索中,2000年以前为O,而2001年为16篇,2001~2005年增到2997篇,2006年至2009年11月中旬增至10536篇。在探讨的问题上,起初主要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机遇、体制标准等较为浅层的问题。
  在国内产业集群的研究者中,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是国内最早关注产业集群研究为数不多的学者之一。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她还翻译介绍了大批国外有关产业集群最新研究动态的学术文献,对国内产业集群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还有仇保兴、康宁、曾刚、聂鸣、陈如明、来国柱、苗长虹、张文忠、吴贵生、魏守华、倪鹏飞、魏江等对产业集群也进行过深入的探索。
  
  三、跨区联动相关研究与评述
  
  (一)跨区联动研究现状及评述
  “跨区联动”是根据“区域一体化”思路而提出的。发达国家对“区域—体化”的相关研究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理论相对成熟,有的学者已从“一体化”研究转向“区域联盟”、“经济联盟”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后,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内地其他经济圈理论的提出,研究视角从大尺度逐渐转向小尺度,城市辖区间的“跨区联动”正是这—研究视角“下移”的结果。中观尺度层面的“跨区联动’研究的论著较多,如殷为华(2004)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联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王成超(2005)对大学城与区域联动问题的研究,沈玉芳(2006)对我国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取向的探索等。此外,还有张锋(2008)、陶冶(2008)、于梅好(2008)、田源(2009)、胡彬(2009)等对“跨区联动”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但是,对城市辖区间小尺度的“跨区联动”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其成果一般以区域规划、经济规划或政府决策咨询报告为主,主要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在理论上还没有进行应有的总结与提升。
  (二)跨区联动治理模式的内容、重要观点及评速
  王成超(2005)提出“区域互动”理念,他认为“区域互动”就是核心区与周边地区以及整个城市之间相互支持、互动发展的格局。沈玉芳则认为“跨区联动”是指包括区域交通联网、旅游联接、金融联手、生产联合、信息联通,涉及旅游、会展、物流、建筑、投资、商贸等一系列的经济合作和联动活动。而徐子青的定义更为全面,她认为“跨区联动”是通过地域关联性、资源优化配置、市场力、行政力推动的,以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结成的区域经济系统和发展模式。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省市区中观层面的区域合作不断涌现,区域联动治理步伐不断加快,一时间席卷全国。学术界对它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研究世界区域一体化、区域合作的基础上,对区域联动经验进行借鉴、引用;二是对国内出现的区域联动进行具体的研究。
  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很多,如曹卫平(2001)、李慧男(2004)、廉晓梅(2004)等。他们在论著中主要关注国家级大尺度的跨区联动行为,但其模式选择、机制制定等方面的成果对小尺度的跨区联动也有借鉴作用。第二阶段主要是对国内各大经济区的跨区联动模式与问题进行研究。如曹阳等(2007)从合 作主体、空间结构、非求偿性、服务核心、互补关系等7个方面对跨区联动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强调不同模式与区域经济特征、资源特色和发展历史有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模式选择时必须切实考虑。跨区联动最主要的是行政体制的接轨与合作,正如叶必丰教授(2004)认为的那样,“行政协议是最为重要的区域协调机制”。谢晓尧(2009)也指出,“我国现行区域—体化的制度基础是‘行政契约’”。因此,跨区联动的首要任务是破除旧的,就是破除过去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封闭自居、以邻为壑的偏狭性制度安排,增加规范的透明度,加强经济生活的可预期性。
  
  四、产业集群跨区联动治理新视点
  
  (一)跨区联动治理新视角
  1 以政策为导向,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合作为平台,以“三区联动”为内容,打造跨区集群治理新模式。重点是探索区校联动、区市互动、区企合作的“三区联动”推进模式。
  2 以行业协会为主体,政府搭台,企业参与,构建“集群联盟”。如设立“联盟”常设机构和秘书处,负责集群日常管理、协调事务。构建“联盟’,利研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联盟技术和人才培训平台、业务分包互助服务平台以及虚拟网络平台等。
  3 加强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合作,通过国际贸易与合作引导企业导入全球价值链,走出“引进-吸收-创新-出口-提升”之路。
  4 强化社会网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纳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产业集群内外的联系,促进集群社会网络的形成,为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创新人才高地。
  5 在制定“跨区联动”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政策执行的效益与可行性,正如有专家警告的那样,“接轨办”不要变成了“建规办”,制度的设立不要使得原本存在的事实上的“分割”与“壁垒”演变成合法化的“围墙”。
  (二)“跨区联动”模式构建的关键
  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是“跨区联动”模式构建难度最大、最必须解决好的一项重要内容。“跨区联动”模式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是多样的,既有互补共赢,亦有竞争封锁,怎样协调好各方的利益,调动集群内部大部分主体参与到“跨区联动”中,这是最关键的。因为集群内的企业界定、核心区划定、扶持政策选择等等对各自区域内的企业、经济的发展关系重大,企业集聚到哪个区,就对哪个区有利,这就促使不同区有着各自的本位考虑。
其他文献
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
介绍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交流测功机的设计方法.直接转矩控制具有既直接又简化,转矩脉动少,动态性能好,能精确和快速地实现对转矩控制的特点.经实验验证,该系统性能优良,具
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举手发言、敢于质疑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
物理课程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是高中阶段的必修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全面个性发展上
目的:探讨围分娩期心理支持对产妇自然分娩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1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162例和对照组153例,试验组在围分娩期不同阶段均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常
2008年底以来,全球经济在持续多年的增长后,遇到了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实施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揽子”反危机计划,使我国率先走出危机。目前,针对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的实际情况,党中央提出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我区在同国家一起经历了最为困难的2009年后,在对区情进
目的:分析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57例经关节镜或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X线、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中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必须在有别于中小学校现行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倡教育意识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解决音乐教师对创新观念的更新问题,其次要把握好创新意识的三大构成,最后要注重三个方面创新培养。目标是鼓励音乐教师也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切入点;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化学知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化学实验;能力;思维;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