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性是没有等级的,学生发明一种新游戏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那样,都有是创造性活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依据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经历学习的过程,用自己的方法探索问题,有意识地创新呢?
一、构建创新环境
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大,他们的表现容易被情感因素所左右,常常是“亲其师,信其道”。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学生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创造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产生安全感,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感到学习没有压力,自然会迸发出学习的灵感。因此,课余时间,我常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做游戏、谈心,用行动取得他们的信任。课堂上,尽量营造轻松的气氛,用幽默的语言、俏皮的动作去感染他们,把鼓励的话语挂在嘴边:“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你在课堂上能大胆地提问题和回答问题,老师和同学们就更加喜欢你了。”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的师生关系会更平等、和谐。从而使学生敢于大胆地去说、去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爱提问题,对问题总想知道为什么。而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50分米=500厘米,有的說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50角=500分,一时间,得出了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的结论。此时我因势利导地出示了课题:“小数的性质。”课也在精彩的讨论中拉开了序幕。
三、倡导一题多变,诱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思维活跃,许多想法是老师所预料不到的,同样的问题,往往会衍生出意想不到的想法。因此,教学中,我常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诱导学生发散思维。如在教学“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共160册,还剩多少册?”一题时,我没有停留在学生会解这道题上,而是要求学生改变问题条件,变成一道新的应用题。于是,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不一会儿就编出了十几道新题。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160册,还剩几分之几?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160册,售出了几分之几?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160册,进货的比售出的多几分之几?……达到了诱导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四、利用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触动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喜欢动手,许多抽象的问题通过操作常会变得简单、有趣,不仅能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而且能拓展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因此,教学中,我尽量把能操作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完圆柱体、圆锥体的计算后,为进一步探究圆柱、圆锥在不等底而等高等体及不等高而等底等体的几种情况下二者的关系,我布置学生课前做圆柱、圆锥的学具,并设置如下习题:①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求高?②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多少倍?③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底面积相等且体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4分米,圆锥的高是多少?④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体高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锥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课堂上,学生演示自带的学具:圆锥、圆柱、沙子、大米、大豆等,通过装一装、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试一试、议一议,找出二者之间的规律及解这类题的方法。
五、引发学生好奇心,发展创新能力
小学生好奇心重,对不理解的东西,总喜欢了解透彻。新课标要求学生从做“学答”到做“学问”,要求课堂上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相结合,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认知冲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好奇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勇于质疑,我尽可能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否定,大胆发表意见,勇于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如:在教学求15、12、30的最小公倍数一题时,我引导先用三个数的公约数3去除,在得到商5、4、10后,再用4、10的公约数2去除,5怎么办呢?我故设悬疑。提问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同学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不一会儿,在学生吵闹争议中理解了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六、抓住学生兴趣点,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主动地思考、探索。为此,教学中,我总是从课本里寻找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创新。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我用这样的故事引入:“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奖品。其中有16个苹果,如果每位同学分半个苹果,那么可以分给几个同学?”学生的注意力立即就被吸引住了,很快就说出了许多独特的解决方法。
总之,教学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广大师生必须共同努力,相互学习,方能使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增强。
一、构建创新环境
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大,他们的表现容易被情感因素所左右,常常是“亲其师,信其道”。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学生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创造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产生安全感,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感到学习没有压力,自然会迸发出学习的灵感。因此,课余时间,我常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做游戏、谈心,用行动取得他们的信任。课堂上,尽量营造轻松的气氛,用幽默的语言、俏皮的动作去感染他们,把鼓励的话语挂在嘴边:“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你在课堂上能大胆地提问题和回答问题,老师和同学们就更加喜欢你了。”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的师生关系会更平等、和谐。从而使学生敢于大胆地去说、去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爱提问题,对问题总想知道为什么。而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50分米=500厘米,有的說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50角=500分,一时间,得出了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的结论。此时我因势利导地出示了课题:“小数的性质。”课也在精彩的讨论中拉开了序幕。
三、倡导一题多变,诱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思维活跃,许多想法是老师所预料不到的,同样的问题,往往会衍生出意想不到的想法。因此,教学中,我常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诱导学生发散思维。如在教学“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共160册,还剩多少册?”一题时,我没有停留在学生会解这道题上,而是要求学生改变问题条件,变成一道新的应用题。于是,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不一会儿就编出了十几道新题。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160册,还剩几分之几?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160册,售出了几分之几?书店进了科普读物200册,一共售出160册,进货的比售出的多几分之几?……达到了诱导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四、利用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触动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喜欢动手,许多抽象的问题通过操作常会变得简单、有趣,不仅能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而且能拓展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因此,教学中,我尽量把能操作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完圆柱体、圆锥体的计算后,为进一步探究圆柱、圆锥在不等底而等高等体及不等高而等底等体的几种情况下二者的关系,我布置学生课前做圆柱、圆锥的学具,并设置如下习题:①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求高?②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多少倍?③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底面积相等且体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4分米,圆锥的高是多少?④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体高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锥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课堂上,学生演示自带的学具:圆锥、圆柱、沙子、大米、大豆等,通过装一装、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试一试、议一议,找出二者之间的规律及解这类题的方法。
五、引发学生好奇心,发展创新能力
小学生好奇心重,对不理解的东西,总喜欢了解透彻。新课标要求学生从做“学答”到做“学问”,要求课堂上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相结合,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认知冲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好奇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勇于质疑,我尽可能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否定,大胆发表意见,勇于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如:在教学求15、12、30的最小公倍数一题时,我引导先用三个数的公约数3去除,在得到商5、4、10后,再用4、10的公约数2去除,5怎么办呢?我故设悬疑。提问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同学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不一会儿,在学生吵闹争议中理解了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六、抓住学生兴趣点,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主动地思考、探索。为此,教学中,我总是从课本里寻找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创新。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我用这样的故事引入:“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奖品。其中有16个苹果,如果每位同学分半个苹果,那么可以分给几个同学?”学生的注意力立即就被吸引住了,很快就说出了许多独特的解决方法。
总之,教学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广大师生必须共同努力,相互学习,方能使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