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基本是以“主题”为单元来编排的,打破了以“文体”为单元编排的模式,一个单元中有时兼有数种文体。对于这种编排体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在又逐步重视文体教学,与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状况有一定的关联。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面对任何文体的文本基本都采用统一的模式“情境导入——字词疏通——整体感知——语言品味——拓展延伸”来组织教学。阅读教学基本不关注文体,成为无文体阅读;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不分辨文体,成为无文体写作。在阅读教学中,不论学习什么样的文章作品,一股脑儿是“字词辨析”“问题探究”“情感体验”;而写作,则文体不限,自由发挥。应该说,不管什么样的文体文本,作为教学的范例的确存在着共通的规律。
然而,我们知道,每一种文体都有着自己内在的特征和规律。作为教材时,就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功用,也就有了不同的教学价值,所以也就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关注教材的共性的阅读规律外,更应该深刻理解其差异性,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文体本身的突出特点上。换句话说,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受到文体的制约。比如,对于论述文类的文体教学,教师要关注其“论点”“论据”;对于小说类文体教学,教师应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当然,这里所提的文体教学,并非狭隘地指“文体知识教学”,比如一讲小说就要把小说的三要素拿出来要求学生对号入座,一讲散文就非得抓住“形散神不散”将“形”“神”子丑寅卯地说清楚。
探讨文本的文体,其实根本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巴班斯基早就这样说过:“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王荣生老师也指出,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必须服务于“教什么”。“怎么教”只是个技术问题,“教什么”是思想问题,才是根本。王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与否,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一堂语文课,如果不能选择好合宜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花招、树什么大旗,都不可能是成功、高效的语文课。重提文体教学,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以“文体”为着眼点以更好地确定该文本的教学内容。这里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略谈从文体的角度确定文本的教学内容的问题。
课例(一)主要教学环节: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林冲、洪教头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贴切的词语来分别说说对他们的认识吗?
2.课文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课文的精彩描述,相信你们还会加深对人物的认识。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等句子。你能读出什么感受?体会到两人的什么特点?
3.回读全文,理清条理,复述故事。
4.作业:把《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课外阅读儿童版《水浒传》,记录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
课例(二)主要教学环节: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在《水浒传》的这段情节中,你分别可以用什么字来形容林冲和洪教头呢?(“忍”和“逼”)
2.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具体理解两人的形象:谦逊有礼的林冲与傲慢无礼的洪教头;“目中无人”的洪教头与“一忍再忍”的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强的林冲与狂妄自大、鲁莽急躁的洪教头……
3.林冲为什么要一忍再忍?(表面原因:关照柴进的面子,实则是性格使然)出示林冲逼上梁山经过:高衙内想把林冲的老婆弄到手,于是林冲吃了冤枉官司,刺配沧州,而对这样的压迫陷害,林冲只是逆来顺受,所以在野猪林内,鲁达要杀那两个该死的解差,反被林冲劝止;到了沧州以后,林冲是安心做囚犯的了,直到高衙内又派人来害他性命,这他才杀人报仇,走上了落草的路。(林冲对洪教头的一再忍让也是他性格的正式写照。这一段描写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
4.柴进这个人不能忽视,林、洪二人最终打起来,柴进起了关键作用。简单介绍柴进此人,联系本章标题“柴进门招天下客”理解,柴进有可能是借林冲之手逐走洪教头,但又不坏自己的名声。
5.在整个关于林冲的故事中,林冲比武这一段作者是如何叙述的?出示:“这一段文字,先写林冲到柴进庄上,柴进不在,林冲失望而去,却于路上又碰到了柴进,后来与洪教头比武。林冲比武这一小段的描写,首尾不过千余字,可是,写得多么错综而富于变化。说要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但这百余字真是简洁遒劲,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林冲武艺的高强。这一小段千余字,还把柴进和洪教头两人的面目也刻画出来了,笔墨之经济,达到了极点。——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小结: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在今后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使自己的习作生动起来。
6.作业:读《水浒传》,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个你喜欢的人物。
课例(一),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了对林冲和洪教头的人物分析,感受了人物性格。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深入,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思想。但总体教学的思路仍是一般课堂的“问题探究”“语言感悟”,最后的作业也只是停留在低层次的情节复述上,不能从全景的角度、全书的角度去领悟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课例(二)虽有与课例(一)相同之处,但它着眼于小说的三要素(该文中未有特别的环境描写,略去)来展开教学的设计:一体悟人物的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教学从全书的角度去感悟林冲、洪教头、柴进的性格特点,其中尤其亮眼的是对柴进性格特征的探究,而这往往是教师常忽视的);二理解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教学通过引述茅盾先生《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的话,让我们明白即使是一段小插曲也不是平铺直叙的,竭尽腾挪跌宕的能事)。最后的作业更是着眼于全书,把教学内容引入一个更深的层次——“读《水浒传》,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个你喜欢的人物”。也许有人要说,这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能理解吗?这是为学生推开一扇窗,欣赏外面的风景,让学生有不同的感受。
从上面二则课例看,同一篇小说,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所确定的教学内容也大不同,其教学结果也就不尽相同。从文体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给了我们一个理解“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语文教学核心问题的新视角。同一种文体同一文本的教学内容尚有如此差别,不同文体的不同文本,其选择的教学内容更应该不尽相同。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新课程下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不能淡化文体,反而应该增强文体意识。在一段较长时间淡化文体教学后,现在又逐步重提文体教学,我们当然还是应该采取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也不可坠入“非此即彼”的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思维怪圈。随着对文体研究的不断推进与深化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对原有文体知识采取革故纳新的态度,主动吸收其新颖而富有价值的知识,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自己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真正理解文本的文体特征,然后再依据文本自身的特色和具体的学情,才能抉择出文本合宜甚至最佳的教学内容。
(责编 陈剑平)
现在又逐步重视文体教学,与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状况有一定的关联。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面对任何文体的文本基本都采用统一的模式“情境导入——字词疏通——整体感知——语言品味——拓展延伸”来组织教学。阅读教学基本不关注文体,成为无文体阅读;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不分辨文体,成为无文体写作。在阅读教学中,不论学习什么样的文章作品,一股脑儿是“字词辨析”“问题探究”“情感体验”;而写作,则文体不限,自由发挥。应该说,不管什么样的文体文本,作为教学的范例的确存在着共通的规律。
然而,我们知道,每一种文体都有着自己内在的特征和规律。作为教材时,就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功用,也就有了不同的教学价值,所以也就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关注教材的共性的阅读规律外,更应该深刻理解其差异性,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文体本身的突出特点上。换句话说,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受到文体的制约。比如,对于论述文类的文体教学,教师要关注其“论点”“论据”;对于小说类文体教学,教师应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当然,这里所提的文体教学,并非狭隘地指“文体知识教学”,比如一讲小说就要把小说的三要素拿出来要求学生对号入座,一讲散文就非得抓住“形散神不散”将“形”“神”子丑寅卯地说清楚。
探讨文本的文体,其实根本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巴班斯基早就这样说过:“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王荣生老师也指出,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必须服务于“教什么”。“怎么教”只是个技术问题,“教什么”是思想问题,才是根本。王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与否,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一堂语文课,如果不能选择好合宜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花招、树什么大旗,都不可能是成功、高效的语文课。重提文体教学,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以“文体”为着眼点以更好地确定该文本的教学内容。这里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略谈从文体的角度确定文本的教学内容的问题。
课例(一)主要教学环节: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林冲、洪教头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贴切的词语来分别说说对他们的认识吗?
2.课文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课文的精彩描述,相信你们还会加深对人物的认识。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等句子。你能读出什么感受?体会到两人的什么特点?
3.回读全文,理清条理,复述故事。
4.作业:把《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课外阅读儿童版《水浒传》,记录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
课例(二)主要教学环节: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在《水浒传》的这段情节中,你分别可以用什么字来形容林冲和洪教头呢?(“忍”和“逼”)
2.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具体理解两人的形象:谦逊有礼的林冲与傲慢无礼的洪教头;“目中无人”的洪教头与“一忍再忍”的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强的林冲与狂妄自大、鲁莽急躁的洪教头……
3.林冲为什么要一忍再忍?(表面原因:关照柴进的面子,实则是性格使然)出示林冲逼上梁山经过:高衙内想把林冲的老婆弄到手,于是林冲吃了冤枉官司,刺配沧州,而对这样的压迫陷害,林冲只是逆来顺受,所以在野猪林内,鲁达要杀那两个该死的解差,反被林冲劝止;到了沧州以后,林冲是安心做囚犯的了,直到高衙内又派人来害他性命,这他才杀人报仇,走上了落草的路。(林冲对洪教头的一再忍让也是他性格的正式写照。这一段描写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
4.柴进这个人不能忽视,林、洪二人最终打起来,柴进起了关键作用。简单介绍柴进此人,联系本章标题“柴进门招天下客”理解,柴进有可能是借林冲之手逐走洪教头,但又不坏自己的名声。
5.在整个关于林冲的故事中,林冲比武这一段作者是如何叙述的?出示:“这一段文字,先写林冲到柴进庄上,柴进不在,林冲失望而去,却于路上又碰到了柴进,后来与洪教头比武。林冲比武这一小段的描写,首尾不过千余字,可是,写得多么错综而富于变化。说要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但这百余字真是简洁遒劲,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林冲武艺的高强。这一小段千余字,还把柴进和洪教头两人的面目也刻画出来了,笔墨之经济,达到了极点。——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小结: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在今后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使自己的习作生动起来。
6.作业:读《水浒传》,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个你喜欢的人物。
课例(一),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了对林冲和洪教头的人物分析,感受了人物性格。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深入,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思想。但总体教学的思路仍是一般课堂的“问题探究”“语言感悟”,最后的作业也只是停留在低层次的情节复述上,不能从全景的角度、全书的角度去领悟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课例(二)虽有与课例(一)相同之处,但它着眼于小说的三要素(该文中未有特别的环境描写,略去)来展开教学的设计:一体悟人物的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教学从全书的角度去感悟林冲、洪教头、柴进的性格特点,其中尤其亮眼的是对柴进性格特征的探究,而这往往是教师常忽视的);二理解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教学通过引述茅盾先生《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的话,让我们明白即使是一段小插曲也不是平铺直叙的,竭尽腾挪跌宕的能事)。最后的作业更是着眼于全书,把教学内容引入一个更深的层次——“读《水浒传》,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个你喜欢的人物”。也许有人要说,这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能理解吗?这是为学生推开一扇窗,欣赏外面的风景,让学生有不同的感受。
从上面二则课例看,同一篇小说,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所确定的教学内容也大不同,其教学结果也就不尽相同。从文体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给了我们一个理解“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语文教学核心问题的新视角。同一种文体同一文本的教学内容尚有如此差别,不同文体的不同文本,其选择的教学内容更应该不尽相同。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新课程下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不能淡化文体,反而应该增强文体意识。在一段较长时间淡化文体教学后,现在又逐步重提文体教学,我们当然还是应该采取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也不可坠入“非此即彼”的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思维怪圈。随着对文体研究的不断推进与深化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对原有文体知识采取革故纳新的态度,主动吸收其新颖而富有价值的知识,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自己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真正理解文本的文体特征,然后再依据文本自身的特色和具体的学情,才能抉择出文本合宜甚至最佳的教学内容。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