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山历史悠久,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起,历代封建王朝先后在这里设郡县,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到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区。一个自称为“诺苏”的勤劳勇敢的民族——彝族,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块热土上。凉山一步跨千年,却又保留了人类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生在凉山长在凉山的摄影人,我深爱这片土地。从拿起相机那天起,我就立志要拍好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多彩的民族,力图通过画面展示我的民族的风采,让世人了解凉山之美。
上个世纪70年代,对于生活在大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偏僻小县城的我来说是无忧无虑,成天拿着个速写本到处写生,梦想着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画家。这种美梦延续几年后终就被打碎了,究其原因,照相机是“罪魁祸首”。当时,全国各地画家和一些美术院校老师、学生来凉山创作和写生,不少人还带着照相机。之后,就是搞摄影的,从摄影包里能拿出大小不同的相机和长短不一的镜头。你说对我是多大的诱惑。用我们当地的话来讲,简直是太提劲了。
《凉山彝人》就诞生在那个年代,是以极大的热情、原始的冲动、真实地记录了凉山彝族原始古朴的生活场景。时间过去了20多年,每当我整理、翻阅这些影像时,内心都激动无比,那种亲切感是我现在的作品无法比拟的。是一种在纯真的年代,用真挚的情感书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回想那时搞摄影,没有那么多观念、那么多的理论,什么用光啊、构图啊,连摄影书刊都很难看到,都不是首先要考虑的,拍摄的内容却极为丰富,婚丧嫁娶、播种收获,涵盖了彝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彝人是淳朴的,在镜头前从没有矫揉造作、扭捏作态,尤其是他们的眼睛传递出一种原始古朴的情感,而彝族小孩的眼神里透露出的永远是天真无邪。这种真实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震撼着我时时按下快门。那个年代在凉山摄影极其顺利,想拍就拍。
当然也有例外。记得有一次我随县上的工作组下乡,坐车到乡镇后得知我们要去一个叫洛嘎的彝族山寨是没有公路的,需要步行七八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第二天一大早,带着干粮我们就上路了。中午在一片原始森林边,用饼干加青天的山泉水,午餐就解决了,又匆匆赶路。蓝蓝的天上,朵朵白云相互追逐、喜笑颜开。汪汪的狗叫声说明洛嘎山寨就要到了。坐落在半山腰的山寨,看上去只有十几户人家。彝族人居住的瓦板房上,深红色的南瓜和金黄色的玉米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煞是好看。到了山寨时,一位捻羊毛线的彝族老阿妈引起了我的注意,典型的彝族人的形象,满脸沟壑般的皱纹写尽沧桑。两边的太阳勾勒出的侧逆光使得老阿妈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用今天的术语来说这是拍摄人像的最佳时机。我迫不急待地拿出方匣子海鸥4B相机,手忙脚乱地调光圈、拨快门速度,从取景器里对焦时,老阿妈已起身离去。我追赶着来到老阿妈家,却遭到她家人的反对。我请工作组的同志当翻译,才知道老人及家人反对拍照的原因。原来山寨的彝人从来都没有照过相,说照相机会把人的魂勾走。
记得刚学照相时,我借用过的海鸥家族的相机有:海鸥4A、4B,海鸥203旁轴取景,黄斑聚焦的折叠式120相机、135海鸥DF相机。用过的胶卷有上海、天津、公元、申光、吉林,还有匈牙利黑白卷。许多年后,当我走出大山到武汉大学学习摄影,才知道国产的相机还有凤凰、长城、红梅、上海、友谊、虎丘、青岛、华中、牡丹、珠江等,还有苏联、日本、德国、瑞士、美国的相机。
1985年,从县城调到州级单位工作,原单位4A相机又不能带走,对相机入魔的我,没有相机就好像生命失去了意义。于是说服内当家,缩衣减食攒钱买了一台日本产的企诺CHLNON CM—5型135相机,配上确善能COSLNA 28〜70毫米的镜头。之后,我用的相机也在不断升级换代:1992年用尼康FA相机。1999年用尼康F90X自动相机。2003年初用宾得645NⅡ120自动相机。
说起凉山,摄影人自然想到“火把节”。而每年的“火把节”都是我重点拍摄的项目。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火把节”被称为摄影人的节日,每年“火把节”不仅是彝族人民的狂欢节,也是阿哥阿妹男欢女爱的“东方情人节”,更是摄影人汇聚凉山,拍摄民族风情精彩瞬间的时刻。
彝族谚语称:“过年是嘴巴的节日,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传统的节日。自汉唐起,已沿袭了一千多年。关于“火把节”的起源、记载和传说有十几种,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火把节的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各种服装、银饰五彩缤纷,艳丽夺目,让人美不胜收。斗牛、赛马、斗羊、摔跤、斗鸡、抢羊、跳舞、爬油杆、摔牛、弹月琴,狂欢之夜的火把游行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还有彝族姑娘们喜爱的选美、赛衣、“朵洛荷”比赛。
拍“火把节”最好还是要到布拖县,这是一个极少受现代文化冲击,较完整保留彝族传统文化的高寒山区,现在人们称之为“火把节的故乡”。从凉山州的州府所在地西昌市出发,坐汽车要经过4个多小时颠簸才能到。
1995年7月17日,天公不作美,沥沥细雨不停。为珍惜难得的创作机会,一早我们就从县城去拖觉区。车还没到目的地,就看见彝族同胞扶老携幼、牵牛赶羊、骑马驾车,赶往火把场。山路崎岖泥泞却丝毫不能阻挡他们过火把节的步履。我们下车就一阵猛拍,耳边只听到快门声、马达声和叫好声。7月18日,晴空万里,到拖觉时活动还没开始,我们就在火把场外围拍前来赶节的人。这时,山边走来几位盛装的彝族少女,那金黄的油布伞、黑色的三角帽、雪白的羊毛披毡、红蓝黑相间的百褶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煞是好看。我急忙奔过去,脑海迅速做出反映:加偏振,让蓝天变成深蓝;小光圈、全景深,让伞、披毡和百褶裙不同的质感得以充分展现;低角度,把少女衬托于蓝天白云之上;近距离,使20毫米的广角发挥夸大主体的优势,从而使主题鲜明突出。我跟随拍摄,边拍边整偏振镜,深一脚浅一脚,一直跟拍了500多米。当少女们走出荞麦地时,我也满身泥土瘫倒在地。值得欣慰的是,我拍摄到了《盛装赶节》的照片。
举办“火把节”的传统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但不同地方,举办的时间有前有后,所以可轮流拍摄各地的火把节。布拖县过“火把节”为公历7月16至23日,衣蒙镇、拖觉镇先过,县城最后。普格县为公历的8月6日至14日,也是西洛镇、螺髻山镇在前,县城在后。拍摄“火把节”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斗牛赛马惊险刺激,但不宜近拍,以免发生意外;
2.凉山的紫外线强,易灼伤皮肤,最好穿长袖衬衫,戴遮阳帽或在面部、手臂涂抹防晒霜;
3.“火把节”正值雨季,须带雨伞和保护相机的防雨套;
4.特别要注意器材不离身,拉紧摄影包拉链,以防丢失;
5.夜晚拍摄火把狂欢游行时,近拍需要闪光灯,同时需要注意避免被火把烫伤,拍摄大场景要找制高点,使用三脚架;
6.“火把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在早晚的黄金时间可拍摄盛装赶节和妇女梳妆的镜头。
至于器材,用135或120相机均可,偏振镜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暖调滤色镜。135相机抓拍方便,常用的变焦镜头有17~35、28~70和70~200毫米的,如果追求夸张效果可用16或20毫米的广角镜头。可备独脚架稳定长镜头。
作为生在凉山长在凉山的摄影人,我深爱这片土地。从拿起相机那天起,我就立志要拍好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多彩的民族,力图通过画面展示我的民族的风采,让世人了解凉山之美。
上个世纪70年代,对于生活在大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偏僻小县城的我来说是无忧无虑,成天拿着个速写本到处写生,梦想着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画家。这种美梦延续几年后终就被打碎了,究其原因,照相机是“罪魁祸首”。当时,全国各地画家和一些美术院校老师、学生来凉山创作和写生,不少人还带着照相机。之后,就是搞摄影的,从摄影包里能拿出大小不同的相机和长短不一的镜头。你说对我是多大的诱惑。用我们当地的话来讲,简直是太提劲了。
《凉山彝人》就诞生在那个年代,是以极大的热情、原始的冲动、真实地记录了凉山彝族原始古朴的生活场景。时间过去了20多年,每当我整理、翻阅这些影像时,内心都激动无比,那种亲切感是我现在的作品无法比拟的。是一种在纯真的年代,用真挚的情感书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回想那时搞摄影,没有那么多观念、那么多的理论,什么用光啊、构图啊,连摄影书刊都很难看到,都不是首先要考虑的,拍摄的内容却极为丰富,婚丧嫁娶、播种收获,涵盖了彝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彝人是淳朴的,在镜头前从没有矫揉造作、扭捏作态,尤其是他们的眼睛传递出一种原始古朴的情感,而彝族小孩的眼神里透露出的永远是天真无邪。这种真实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震撼着我时时按下快门。那个年代在凉山摄影极其顺利,想拍就拍。
当然也有例外。记得有一次我随县上的工作组下乡,坐车到乡镇后得知我们要去一个叫洛嘎的彝族山寨是没有公路的,需要步行七八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第二天一大早,带着干粮我们就上路了。中午在一片原始森林边,用饼干加青天的山泉水,午餐就解决了,又匆匆赶路。蓝蓝的天上,朵朵白云相互追逐、喜笑颜开。汪汪的狗叫声说明洛嘎山寨就要到了。坐落在半山腰的山寨,看上去只有十几户人家。彝族人居住的瓦板房上,深红色的南瓜和金黄色的玉米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煞是好看。到了山寨时,一位捻羊毛线的彝族老阿妈引起了我的注意,典型的彝族人的形象,满脸沟壑般的皱纹写尽沧桑。两边的太阳勾勒出的侧逆光使得老阿妈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用今天的术语来说这是拍摄人像的最佳时机。我迫不急待地拿出方匣子海鸥4B相机,手忙脚乱地调光圈、拨快门速度,从取景器里对焦时,老阿妈已起身离去。我追赶着来到老阿妈家,却遭到她家人的反对。我请工作组的同志当翻译,才知道老人及家人反对拍照的原因。原来山寨的彝人从来都没有照过相,说照相机会把人的魂勾走。
记得刚学照相时,我借用过的海鸥家族的相机有:海鸥4A、4B,海鸥203旁轴取景,黄斑聚焦的折叠式120相机、135海鸥DF相机。用过的胶卷有上海、天津、公元、申光、吉林,还有匈牙利黑白卷。许多年后,当我走出大山到武汉大学学习摄影,才知道国产的相机还有凤凰、长城、红梅、上海、友谊、虎丘、青岛、华中、牡丹、珠江等,还有苏联、日本、德国、瑞士、美国的相机。
1985年,从县城调到州级单位工作,原单位4A相机又不能带走,对相机入魔的我,没有相机就好像生命失去了意义。于是说服内当家,缩衣减食攒钱买了一台日本产的企诺CHLNON CM—5型135相机,配上确善能COSLNA 28〜70毫米的镜头。之后,我用的相机也在不断升级换代:1992年用尼康FA相机。1999年用尼康F90X自动相机。2003年初用宾得645NⅡ120自动相机。
说起凉山,摄影人自然想到“火把节”。而每年的“火把节”都是我重点拍摄的项目。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火把节”被称为摄影人的节日,每年“火把节”不仅是彝族人民的狂欢节,也是阿哥阿妹男欢女爱的“东方情人节”,更是摄影人汇聚凉山,拍摄民族风情精彩瞬间的时刻。
彝族谚语称:“过年是嘴巴的节日,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传统的节日。自汉唐起,已沿袭了一千多年。关于“火把节”的起源、记载和传说有十几种,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火把节的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各种服装、银饰五彩缤纷,艳丽夺目,让人美不胜收。斗牛、赛马、斗羊、摔跤、斗鸡、抢羊、跳舞、爬油杆、摔牛、弹月琴,狂欢之夜的火把游行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还有彝族姑娘们喜爱的选美、赛衣、“朵洛荷”比赛。
拍“火把节”最好还是要到布拖县,这是一个极少受现代文化冲击,较完整保留彝族传统文化的高寒山区,现在人们称之为“火把节的故乡”。从凉山州的州府所在地西昌市出发,坐汽车要经过4个多小时颠簸才能到。
1995年7月17日,天公不作美,沥沥细雨不停。为珍惜难得的创作机会,一早我们就从县城去拖觉区。车还没到目的地,就看见彝族同胞扶老携幼、牵牛赶羊、骑马驾车,赶往火把场。山路崎岖泥泞却丝毫不能阻挡他们过火把节的步履。我们下车就一阵猛拍,耳边只听到快门声、马达声和叫好声。7月18日,晴空万里,到拖觉时活动还没开始,我们就在火把场外围拍前来赶节的人。这时,山边走来几位盛装的彝族少女,那金黄的油布伞、黑色的三角帽、雪白的羊毛披毡、红蓝黑相间的百褶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煞是好看。我急忙奔过去,脑海迅速做出反映:加偏振,让蓝天变成深蓝;小光圈、全景深,让伞、披毡和百褶裙不同的质感得以充分展现;低角度,把少女衬托于蓝天白云之上;近距离,使20毫米的广角发挥夸大主体的优势,从而使主题鲜明突出。我跟随拍摄,边拍边整偏振镜,深一脚浅一脚,一直跟拍了500多米。当少女们走出荞麦地时,我也满身泥土瘫倒在地。值得欣慰的是,我拍摄到了《盛装赶节》的照片。
举办“火把节”的传统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但不同地方,举办的时间有前有后,所以可轮流拍摄各地的火把节。布拖县过“火把节”为公历7月16至23日,衣蒙镇、拖觉镇先过,县城最后。普格县为公历的8月6日至14日,也是西洛镇、螺髻山镇在前,县城在后。拍摄“火把节”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斗牛赛马惊险刺激,但不宜近拍,以免发生意外;
2.凉山的紫外线强,易灼伤皮肤,最好穿长袖衬衫,戴遮阳帽或在面部、手臂涂抹防晒霜;
3.“火把节”正值雨季,须带雨伞和保护相机的防雨套;
4.特别要注意器材不离身,拉紧摄影包拉链,以防丢失;
5.夜晚拍摄火把狂欢游行时,近拍需要闪光灯,同时需要注意避免被火把烫伤,拍摄大场景要找制高点,使用三脚架;
6.“火把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在早晚的黄金时间可拍摄盛装赶节和妇女梳妆的镜头。
至于器材,用135或120相机均可,偏振镜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暖调滤色镜。135相机抓拍方便,常用的变焦镜头有17~35、28~70和70~200毫米的,如果追求夸张效果可用16或20毫米的广角镜头。可备独脚架稳定长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