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用来攀登的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是用来攀登的。山是自然景象,造成地势差异,能够阻挡风沙,有利于水的聚集与流动;山把气候立体化,丰富生物多样性;山的自然景观,让人赏心悦目。在优秀企业家的宽阔胸怀中,山——大师的智慧,企业的高峰,需要勤奋学习,排除艰难险阻,才能不断攀登。
  
   敢于向大师学习
  
  人要进步, 必须向能人学习, 交友拜师一定要拜高手,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高人高师不会误导人,哪怕学一条,也是一条成功之道;如果跟一个庸师,纵使他有100条本事,你都学到手了,顶多也是一个平庸之辈。
  大师是一座山,站在山的面前,很多人都有压抑感,容易被“镇住”,反而怕高攀不上而放弃学习。惧怕,成为很多人成长的烦恼。山——是用来攀登的,必须勇于学习,才会持续成长。有了这样的思想,就能真正向大师学习。
  有一家企业,组织了一次品牌传播策划会,邀请大师参与当场点评。大师讲得十分精彩,有些是观点、有些是故事、有些是理论,缤密的思想、诙谐的语言,展现出大师的风采和能力。有些员工被“镇住”了——产生跟不上的感觉,产生压抑感,这种压抑,对他们的成长极其不利。
  向大师学习,成了一门“本事”。“实用主义”的学习方法,为我所需、为我所用。员工听课,听到非常精彩的案例、有特点的论点,肯定是敬佩、服气、受益;听到跟自己没关系的内容,就觉得离自己太远,失去学习信心。原因在于:没有把大师讲的、自己做的,有机地紧密联系起来。
  大师讲的好多东西,不一定句句是真理,应当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哪怕只有一条,力求从中受益。千万不要像傻小子逛街——眼花缭乱,逛了半天,空手而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更实用的做法:提前了解所授主题,多想几个为什么,有的放矢地获得所学知识。
  
   比较也要有诀窍
  
  比较是一种学习方法,要考虑自己的绝对高度,不要考虑与大师的相对高度。跟大师相比,可能让“小土豆们”感觉有点畏惧,有点底气不足。面对大师,容易把自己比得非常渺小;向大师学习,一定不要盲目攀比。要有一个衡量的尺度,拿自己跟自己比,拿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听课后的思想与听课前的想法比。
  大师是太阳,很亮,不影响你作为“太阳能光电灯”的发光。自己发不发光、强不强、亮不亮,决不出自于大师。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调整角度,更大程度地吸收太阳的光芒;积蓄更多的能量、充足更大的电量,使自己亮得更持久。
  学习大师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能只看到“台上功”,不看到“台下功”。能人不可能一年、两年成气候,不可能短时间内成大器。网络信息时代,竞争非常激烈,成为真正的大师,怎么也得十年、八年的功夫。羡慕成功人士,更应该透过大师的光环,看到大师之前所经历的苦难,所经历的崎岖坎坷,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精神。
  有了正确学习的心态,面对高山般的大师时,无论是昆仑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就不会再有压抑感。山是用来攀登的,有了这样的思想,才能真正向大师学习;有了这样的行动,才有可能成为站在高山之巅的人。
  
   挖来人才区别用
  
  为什么挖来的人才不好随便用?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老板有很大的困扰,觉得挖人比培养人来得快、来得容易。可是,挖来的人,却有很多企业文化融入问题,搞得很头疼。那么,应当怎样看待人才培养问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有许多误导,比如:伯乐相马,认为人才是天生的,“相马”误区耽误了很多人。企业家可以回顾一下,天生的好马到底有多少?天生的人才,到底多不多?看一下统计数据,就能确信明了。
  国内中小型企业有几万、几十万, 还是几百万? 这些企业里面, 有多少管理人才?可以讲:民营企业的管理人才——凤毛麟角;民营企业迅速发展, 逐渐占据半壁江山, 每个企业都在发展, 每个企业都需要人才, 哪儿有那么多管理人才? 曾有外资、合资企业经历的职业经理人,又有多少人适合你的企业?
  一部分人是不忠诚,要不然他不会从原来的企业跳槽, 他不忠诚原来的企业, 会忠诚你的企业吗?一部分人是不适用,到处乱跳龙门, 不肯刻苦学习,做事又不踏实, 这种人坚决不能用;一部分人是想创业, 有创业精神, 肯学习, 善务实, 这样的人好用。
  还有一部分人是“铁路司机”。只会开机车, 不会维修车。在比较好的体系中,他能发挥作用,离开好的体系, 很难融入环境。如果司机自己开车, 发现这儿不对、那儿不好, 努力学习机车原理、了解整个铁路系统, 改善不完善的地方,把自己变成铁路工程师,这种人大可重用!
  
   能力在于重创新
  
  引进外来人才, 除了少数特别愿意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更多的是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风格、企业环境、企业基因、企业文化等, 外来人才很难融入新的环境。求人不如求己,企业家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培养自己人的基础上,这才是正道。
  在干部的提拔问题上, 有人说:为什么不提拔有经验的老职工, 偏偏去提拔刚进公司不到一年的员工,就算他工作再好,总不如老员工有经验吧? 公司里多提拔一个有能力、有经验的老员工,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不是更有利吗?
  优秀企业家认为:所谓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不去更新,就会成为创新的障碍, 沉浸在过去的经验中,故步自封、不能自拔。没有去做过、没有尝试过,就认为它不能做、不会成功, 这样,不但阻碍了自己的创新, 更阻碍他人的进步, 尤其是新员工的创新。
  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亲自提拔了两名新员工, 以此鼓励公司主管提拔新人、培养新人、重用新人。这两名员工,虽说一位刚刚毕业不久, 一位还是大四学生, 他们从到公司那天起,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局外人, 对工作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勇于承担各种任务, 不是让事找他们, 而是他们找事做, 大胆向公司提建议, 对工作极其负责任, 成为公司提拔他们的理由。
  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 才能促使更多新员工保持激情;只有大胆任用新人,才能激发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带动全公司员工发挥活力、动力和潜力。
  很多企业,在提拔干部时,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就是论资排辈。在一些高层管理者眼中,提升干部的标准只是把经验、能力放在第一位。经验和能力固然重要,仅仅是参照标准之一, 如果经验与激情撞车, 能力与道德违背, 经验和能力带给公司的反而是负面效益。
  
   人因梦想而伟大
  
  一个以创新为主的公司,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有能力、有经验、有活力的老员工, 也需要有热情、有激情、积极向上的新员工。有人对新员工存有“没有经验、缺乏能力”的偏见,不敢重用、不肯提拔,使部门陷在老员工的“经验堆”里, 搞得四平八稳像封建官场的衙门,变成死气沉沉的一潭死水。
  中国优秀企业, 世界优秀公司,不是关注谁被提拔了, 而是反思为什么老员工没被提拔?提拔了哪些新人?他们的差别是什么?这样,才更有利于公司继续发展。否则,不是公司没有前途, 就是个人前途堪忧。
  企业家善于学习、吸取营养、吸纳人气。学习,是企业家素质的重点之一。人的生命有限,学习能力有限。很多人说,中国未来企业成功,需要土生土长的企业家,还是海外归来的企业家;需要技术出身企业家,还是管理出身企业家;需要理科的企业家,还是文科的企业家?
  任何人,不可能具备所有素质。企业家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留洋回来,净干土事;一个从未留洋,净干洋事。差别在于对本土文化的领悟,对本土市场的把握,具有国际化思维,了解国际管理方式。
  海归派,也许在吸收国际性资源、经验方面,很有优势,但缺乏本土这一块;完全成长于本土,不是自鸣得意的资本,会缺很多东西。缺的东西怎么来?关键是靠学习,向能人学习、向大师学习,向任何事学习。
  人要有一点梦想,人因梦想而伟大,实现梦想的前提是学习。有一位企业家说:山是用来攀登的,努力地学习攀登,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其他文献
购销合同、供应合同是日常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经济合同,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统一命名为“买卖合同”,并专章进行规定。在签订这类合同时,买卖合同双方往往对产品价格高低以及价款的支付非常关注、磋商再三,而对于产品如何交付则不是很关心,最多只是把运输方式与价格、费用联系起来,殊不知“交付”在法律和实际意义上的重要性,看以下案例就可以知一二:    【案件回放】  
期刊
“9·11”事件,震惊全世界,恐怖分子的野蛮行为,引起人神共愤,遭到世界人民的同声谴责。恐怖分子劫持了3架美国国内航班,分别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导致世贸双塔大楼倒塌,3200多人死亡或失踪,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十年来,“反恐”列为美国国家战略。这么多年来,反恐究竟给美国带来了多少经济损失?这个问题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反恐要花多少钱  10年来,美
期刊
吴越:以传承海派文化为己任  在芳草茵茵、林木葱郁的陆家嘴中心绿地,有一座保留下来的古宅“颖川小筑”,这座典雅俊秀、雕梁画栋的江南民居,现是吴昌硕纪念馆。而纪念馆的当家人,则是浦东新区政协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吴昌硕的曾孙吴越先生。  1994年,位于川沙的华夏文化旅游区开发公司出资300万元与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共同建立了吴昌硕纪念馆。“当时除杭州、安吉有3个吴昌硕纪念馆外,作为吴昌硕艺术成就地的上
期刊
作者介绍:    古典。新精英生涯总裁、美国生涯教练国际认证CBCC中国首席导师、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师、CCTV《科技博览》、北京电视台《天天阅读汇》、凤凰电视台《一虎一席谈》邀请职业发展专家,《中国教育报》、《新前程》、新浪教育、中华英才网等媒体职业规划专栏作家。    走进书店,慢慢翻阅……  “一本书改变你的一生”,这是在一堆励志书前看到的一句广告语。走近,拿起一本翻阅了一下,坦率地
期刊
《乌镇神韵》是我开发乌镇黄金水岸得到的一份十分珍贵的副产品。它收录了我穿行乌镇的摄影所得。书中的许多照片非常稀有。我见证了乌镇西栅景区从保护性建设,到试开放、正式开放的全过程。书中的一些照片就是在西栅景区对外开放前拍摄的,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无法拍到。“古镇新貌”这一部分有很多乌镇黄金水岸商业区和酒店的照片,也请各位读者评判一下,它是否与水乡古镇的建筑风格相协调。  ——郭水尧    序一 乌镇情深 
期刊
李阳打老婆,闹得满城风雨。8月31日,李阳的第二任妻子、美国籍的KIM微博公开李阳“家暴”,引起轩然大波。看似一个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民营老板,却采用家庭暴力,甚至把孩子当小白鼠,李阳疯狂的家暴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重视。    随访李阳   “疯狂英语”是李阳的民营文化企业,其总部设在广州。建成才两年的新校区,背靠白云山风景区,占地4.5万平方米,35间全套电教化教室,完全学院化建筑设计
期刊
办公室的语言艺术  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们交往离不开语言,但是你会不会说话呢?俗话说“一句话说得让人跳,一句话说得让人笑”,同样的目的,但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后果也大不一样。在办公室说话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不要人云亦云。老板赏识那些有自己头脑和主见的职员。如果你经常只是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的话,那么你在办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视了,你在办公室里的地位也不会很高了。有自己的头脑,不管你在公司的职位如何,你
期刊
爆  竹声中一岁除,新桃总把旧符换。这不是改革派王安石的《元旦》原创诗句,而是被我篡改之后借以说明当代中国人的一种习俗。本刊也难以脱俗,新年新岁总要革新版面,励精图治。这次的“新桃”是《经济观察》,换下了“旧符”《纵论经济》。经济,大家都关心,读者希望不要空泛纵论,而要重在观察,对民营企业更有参考之用。  中国经济改革进入了2012年。新年伊始,试看中国经济形势,虽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总体观
期刊
记得去年,《现代工商》杂志曾讨论过关于中国精英移民潮的问题,现在看来不仅中国受此困扰,俄罗斯也和中国“同病相怜”,陷入了国内精英纷纷远走他乡的窘境。    据俄罗斯审计署署长斯杰帕申近日透露,最近三年来,已有125万俄罗斯公民移民海外,其中40%的移民受过高等教育。同时,据全俄公众舆论调查中心8月初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有22%的俄罗斯公民想离开俄罗斯到外国定居。而1991年苏联刚解体时,“想到海外
期刊
12月2日上午,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电视电话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贾庆林希望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报告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