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尝试性地从尧斯的接受美学和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角度解读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主要借用期待视域、文本的召唤结构/隐在读者等几个概念,探讨了小说的期待视域和文本召唤结构,就读者在阅读该小说时的阅读体验和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行了探析,对该小说做一番重新解读。研究发现,该小说就是一部独特的“青蛙”变“王子”史,作者的独特技巧使得读者参与到作品中去,阅读时获得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并且指出了该研究的缺陷,呼吁后续研究。
关键词:《马丁·伊登》 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隐在读者
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是最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马丁·伊登》是他的一部长篇小说。杰克·伦敦在1900年至1916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五十多部作品。在众多的作品中,《马丁·伊登》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列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青年水手马丁·伊登,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公子阿瑟,阿瑟邀请他到家中吃饭时一眼便爱上了阿瑟的妹妹露丝,从此,马丁·伊登立志摆脱现状,开始拼命读书,以求成为作家。成名之路历经千辛万苦,亲人不支持他,露丝也放弃了他。突然有一天,他成功了,以前抛弃他的那些人又开始与他交好,连露丝也重新来找他和好。
自作品问世以来,多被视为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马丁·伊登由一名地位低下的水手,拼命读书、写作,终于成为一名著名作家的故事与作者杰克·伦敦的生平经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马丁·伊登自杀式的结尾竟然也悲剧性地成为了作家自己本人的写照,这也更加引起大家对这部作品的关注。于是寻找二者的异同是对此书研究的一大热点。另外,《马丁·伊登》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惊人的相似之处使得美国梦的探讨以及“寻找—找到—失去”这样的美国小说经典模式成为探讨该作品的一大焦点。评论界对该书的探讨有很大部分是基于以上几点的。作品问世已有一百多年,中译本也早已问世,且版本众多。但国内评论界对此作品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有待深入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理论开始专注研究读者的批评理论,读者成为文学研究的一大视线焦点。在兴起的诸多读者取向的理论中,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罗伯特·尧斯的接受美学和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最具有原创意义,影响最大。读者反应理论迅速传播到英美批评界,英语世界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有诺曼·霍兰德和斯坦利·费什等。受以上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启发,笔者尝试运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借用几个概念,重新探讨《马丁·伊登》这部作品,希望能为该小说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一、期待视域
期待视域是尧斯对文学接受研究入手的地方,他虽非独创,却是将其完善并发扬光大的人。本文所使用的期待视域概念就是尧斯总结前人观点后形成的理论。
尧斯所说的期待视域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尧斯认为:“一定时期的读者和作家的阅读和写作都要受到这一时期人们所特有的看法和文学成规的规约,这些看法既包括对文学自身(如体裁、风格、形式等)的看法,也包括对文学产生背景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期待视域。”杰克·伦敦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本人的经历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期待视野。20世纪初期,美国的社会面貌和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工厂、大城市拔地兴起,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占据了美国文学的主流。杰克·伦敦作为一个私生子,从小生活贫苦,做过各种体力劳动。他喜欢学习,但却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很早就辍学了。然而,他15岁借钱买船当蟊贼,17岁当水手游历各国等,有着很多传奇经历。他23岁进入美国文坛,开始崭露头角,一个典型的穷小子逆袭的故事,成为一个受美国梦惠顾的幸运儿。他的作品20年代初就已走进中国。成名之后,伦敦在自己买的船上在旅行途中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在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之后,读者会带着一种先入之见去读作品,对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现实会更加容易理解。另外,在作者本人身上的美国梦反映到作品人物中去,这样的主题也更容易被当时的读者所接受。
尧斯将对作品的理解过程视为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的过程。他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他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文本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性地获得实现。”马丁·伊登在一出场时,身穿带有海水气味的粗布衣服,行为笨拙,走路时两肩一摇一摆。他不光行为粗俗,因为没有受过系统教育,说的话也很土,夹杂有非常多的俚语。这样一个粗鲁莽汉的形象,想必带给观众一定的视觉冲击,对此人的行为想必只有丢脸的预期了吧。谁知,作者峰回路转,这样一个粗俗的水手,却猛然被发现有很高的辨别美的能力、良好的反应和接受能力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应该可以说完全超越了读者的预期。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被改变、重新定向。当作品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野不一致甚至产生冲突时,打破这种视域使新的阅读经验提高到意识层面而构成新的期待视野。读者开始思考一个下层水手的这些品质和能力来自何方,为何有时又明显高于中上层阶级的人?对故事就会有新的期待。随着故事的发展,一个超能的“青蛙”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美国梦是每个贫苦的人内心所渴望的,这给了无数读者以希望和信心。后来马丁终于跻身文坛,实现了作家梦,在自己的努力下这个潜力股“青蛙”终于变成了“王子”,满足了大部分读者的预期。当一部作品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域相一致时,它立即将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使理解迅速完成。此时,作品迎合了读者的新期待。只是,后面马丁的自杀让读者似乎有些遗憾、失望,转而思考梦想破灭的现实问题。当然,联想当时有些作品探讨美国梦的破灭,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于是,作者的期待视野在“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的变动中,获得了对作品艺术性和美的认识和评价。尧斯认为作品的艺术特性取决于这个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该作品合适的距离造就了它的伟大和庞大的读者群。 尧斯把期待视域分为个人期待视域和公共期待视域,并指出了研究后者对接收美学的重要性。公共期待视域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共同期待视域,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个人期待视域的构成并决定着文学接受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的深度与广度。因此,研究某一地区某一特定时期的公共期待视野也有利于对该时期作品的解读,这也是后续研究的一个方向。
二、文本的召唤结构/隐在读者
与尧斯注重在宏观上开拓美学研究的新维度不同,伊瑟尔则注重精雕细琢的微观研究。在吸收英伽登的作品存在理论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等的基础上,伊瑟尔整合了一个新的术语:文本的召唤结构。他在康斯坦茨大学的就职演讲中首次使用该题目,引起重大反响,于1970年发表同名文章,与尧斯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同为接受美学的奠基之作。20世纪80年代,章国锋把德文原文翻译成汉语,并进行了归纳。文学作品的文本包含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它们是作品被读者接受并产生效果的基本条件。文学作品的含义并不存在于作品本身,而是作品(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作品含义的时间、空间和个性变异是因为它的现实性存在于读者的想象力之中。文本中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站”,因此,它们是作品(文本)的基本结构,即“召唤结构”。接受过程是读者运用各自的经验、通过各自的想象填补不确定性与空白的过程,由于填补在不确定性与空白中的内容不同,作品的含义于是呈现出歧义百出、丰富多彩的状况。从这种意义上说,接受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一部作品文本中包含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愈多,其含义便愈是深邃,艺术质量也愈高。简言之,文学文本的不确定性、空白与否定因素等成就了它对读者的召唤力。后来,他在《隐在的读者》(1972)、《阅读行为:审美反应理论》(1976)、《阅读的艺术》(1978)等作品中,更加完善了自己的理论。
杰克·伦敦的该作品,运用了许多技巧,这些技巧的使用使得小说充满了大量的空白,这恰恰是召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特殊的开头,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文章一开头,就描写了一个跌跌撞撞的冒失年轻水手在一栋大房子里的奇遇,给读者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视觉冲击感。读者在想象的王国里遨游,一个土里土气的下层人是如何度过在大房子里的一分一秒的。但是这些,作者在小说中多少都有一些细致的描写场景。只是,读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水手是如何突然结识了一群有钱又有教养的上等人,文中只有零星的几句话解释了为什么一大户人家兴师动众地设宴宴请一个贫穷的水手,留下了一定的空白,读者只能去想象这样一个事件:马丁理所应当地救了被人欺负的一个富人家的子弟,而他们家人却认为普通陌生人是不会管闲事的。二者的阶级差别可以想象。似乎是作为报答设宴邀请这位“英雄”,然而,又被当成是“蛮子”,一晚上被救者是如何的费尽心机想要让自己的救命恩人出丑而不是维护他。这些空白只能留给读者去各自发挥想象,“读者与作者参与一场想象游戏”。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发现:引发一个下层人命运改变的转折点,抑或说引发“青蛙”变“王子”的动机,竟是“青蛙”偶然救了一个“王子”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导致的。也会有读者认为爱上露丝才是马丁命运改变的最主要的驱动力,是爱情的力量促使他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强调此类事实,突出表现人在一定目的的刺激和推动下,努力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这一主题,伦敦在构建“错层”的同时,竭力吸引读者参与组织情节和细节、直接感受的方式来传达“现实的情感”的目的,即在作品的思想感情层面表现作品的召唤性。读者可以借助文学语言,通过建立朦胧而丰富的审美意境感悟藏匿于作品最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因此,读者利用文本提供的各种信息加以调整、充实文本信息。读者以不同的方式与文本发生了关系,参与其中,得出不同的意义。
除了空白之外,文本与读者的交叉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即否定。相对于空白是文本阅读的句法之轴,否定则是文本阅读的范式之轴。文本唤起读者去填补空白,连接空缺,也会发生否定和视域的改变。因为读者往往会带着一定的规范和预期去读一部作品,但是文学作品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范式,引导读者去否定、调整过去的标准,产生新的标准,重新获得与文本的联系。
一个穷小子不光有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等大家容易理解的品质,还有着良好的接受能力、超越大学生对书和音乐的领悟力等等,这是对下层人民特征的否定,人们重新去定义这类人,“超能的青蛙”“潜力股青蛙”也许是新的标签。等主人公如愿成功后,读者以为人皆欢喜了。谁知,这位蜕变为“王子”的人却又看透人生、不到终点就想提前下车,似乎违背了“王子和公主(一方曾是灰姑娘或青蛙)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过去的范式,而是变成了“青蛙变成王子前,公主等不及抛弃了青蛙;青蛙变成王子后,公主反悔反被王子拒绝”的剧情。读者在不断地刷新自己的标准,重新思考一些东西。在不断的否定和重新定义中,获得了对文本新的认识。另外,读者的自我意识和阅读能力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提升,重新发现这个世界。
三、结语
本文借用了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几个概念:“期待视域”,“召唤结构/隐含读者”,对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做了尝试性的探究,重新解读了这个独特的“青蛙”变“王子”的故事,并且发现,该故事的结局并不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该作品的成功与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是息息相关的。真实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期待视域与原来的预期之间保持了比较恰当的距离,那么“青蛙”与“王子”之间的距离呢?每个读者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作品意义的塑造中来,难怪有人说:“意义在读者”。作者通过艺术技巧,采用各种手法设置召唤结构,引起读者的欲望,促使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读者参与阅读过程,使得作品文本得以具体化,得到多层次的意义和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 Wolfgone, I. The Implied Reader[M]. New York: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4.
[2] Wolfgone, I. The Act of Reading[M].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3] Pan, D. K. A Study of the The Implied Author in the Novels of American Naturalism.[M]. Diss.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2011.
[4] Yin, Y. Meaning in the Reader: The Role of the Reader in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M]. Diss.Jilin University, 2004.
[5]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M].殷惟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6] 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过程—— 一个现象学的论述.[J] 上海文论,1988(5).
[7] 沃尔夫冈·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J].章国锋译,外国文学季刊,1987(1).
[8] 张中载、王逢振、赵国新.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宣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9] 周启超.“自在的”文本与”虚在的”作品——伊瑟尔的文学文本/文学作品观[J].甘肃社会科学,2013(2):711.
[10]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作 者:郝文荣,国立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马丁·伊登》 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隐在读者
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是最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马丁·伊登》是他的一部长篇小说。杰克·伦敦在1900年至1916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五十多部作品。在众多的作品中,《马丁·伊登》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列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青年水手马丁·伊登,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公子阿瑟,阿瑟邀请他到家中吃饭时一眼便爱上了阿瑟的妹妹露丝,从此,马丁·伊登立志摆脱现状,开始拼命读书,以求成为作家。成名之路历经千辛万苦,亲人不支持他,露丝也放弃了他。突然有一天,他成功了,以前抛弃他的那些人又开始与他交好,连露丝也重新来找他和好。
自作品问世以来,多被视为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马丁·伊登由一名地位低下的水手,拼命读书、写作,终于成为一名著名作家的故事与作者杰克·伦敦的生平经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马丁·伊登自杀式的结尾竟然也悲剧性地成为了作家自己本人的写照,这也更加引起大家对这部作品的关注。于是寻找二者的异同是对此书研究的一大热点。另外,《马丁·伊登》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惊人的相似之处使得美国梦的探讨以及“寻找—找到—失去”这样的美国小说经典模式成为探讨该作品的一大焦点。评论界对该书的探讨有很大部分是基于以上几点的。作品问世已有一百多年,中译本也早已问世,且版本众多。但国内评论界对此作品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有待深入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理论开始专注研究读者的批评理论,读者成为文学研究的一大视线焦点。在兴起的诸多读者取向的理论中,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罗伯特·尧斯的接受美学和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最具有原创意义,影响最大。读者反应理论迅速传播到英美批评界,英语世界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有诺曼·霍兰德和斯坦利·费什等。受以上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启发,笔者尝试运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借用几个概念,重新探讨《马丁·伊登》这部作品,希望能为该小说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一、期待视域
期待视域是尧斯对文学接受研究入手的地方,他虽非独创,却是将其完善并发扬光大的人。本文所使用的期待视域概念就是尧斯总结前人观点后形成的理论。
尧斯所说的期待视域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尧斯认为:“一定时期的读者和作家的阅读和写作都要受到这一时期人们所特有的看法和文学成规的规约,这些看法既包括对文学自身(如体裁、风格、形式等)的看法,也包括对文学产生背景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期待视域。”杰克·伦敦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本人的经历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期待视野。20世纪初期,美国的社会面貌和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工厂、大城市拔地兴起,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占据了美国文学的主流。杰克·伦敦作为一个私生子,从小生活贫苦,做过各种体力劳动。他喜欢学习,但却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很早就辍学了。然而,他15岁借钱买船当蟊贼,17岁当水手游历各国等,有着很多传奇经历。他23岁进入美国文坛,开始崭露头角,一个典型的穷小子逆袭的故事,成为一个受美国梦惠顾的幸运儿。他的作品20年代初就已走进中国。成名之后,伦敦在自己买的船上在旅行途中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在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之后,读者会带着一种先入之见去读作品,对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现实会更加容易理解。另外,在作者本人身上的美国梦反映到作品人物中去,这样的主题也更容易被当时的读者所接受。
尧斯将对作品的理解过程视为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的过程。他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他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文本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性地获得实现。”马丁·伊登在一出场时,身穿带有海水气味的粗布衣服,行为笨拙,走路时两肩一摇一摆。他不光行为粗俗,因为没有受过系统教育,说的话也很土,夹杂有非常多的俚语。这样一个粗鲁莽汉的形象,想必带给观众一定的视觉冲击,对此人的行为想必只有丢脸的预期了吧。谁知,作者峰回路转,这样一个粗俗的水手,却猛然被发现有很高的辨别美的能力、良好的反应和接受能力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应该可以说完全超越了读者的预期。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被改变、重新定向。当作品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野不一致甚至产生冲突时,打破这种视域使新的阅读经验提高到意识层面而构成新的期待视野。读者开始思考一个下层水手的这些品质和能力来自何方,为何有时又明显高于中上层阶级的人?对故事就会有新的期待。随着故事的发展,一个超能的“青蛙”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美国梦是每个贫苦的人内心所渴望的,这给了无数读者以希望和信心。后来马丁终于跻身文坛,实现了作家梦,在自己的努力下这个潜力股“青蛙”终于变成了“王子”,满足了大部分读者的预期。当一部作品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域相一致时,它立即将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使理解迅速完成。此时,作品迎合了读者的新期待。只是,后面马丁的自杀让读者似乎有些遗憾、失望,转而思考梦想破灭的现实问题。当然,联想当时有些作品探讨美国梦的破灭,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于是,作者的期待视野在“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的变动中,获得了对作品艺术性和美的认识和评价。尧斯认为作品的艺术特性取决于这个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该作品合适的距离造就了它的伟大和庞大的读者群。 尧斯把期待视域分为个人期待视域和公共期待视域,并指出了研究后者对接收美学的重要性。公共期待视域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共同期待视域,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个人期待视域的构成并决定着文学接受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的深度与广度。因此,研究某一地区某一特定时期的公共期待视野也有利于对该时期作品的解读,这也是后续研究的一个方向。
二、文本的召唤结构/隐在读者
与尧斯注重在宏观上开拓美学研究的新维度不同,伊瑟尔则注重精雕细琢的微观研究。在吸收英伽登的作品存在理论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等的基础上,伊瑟尔整合了一个新的术语:文本的召唤结构。他在康斯坦茨大学的就职演讲中首次使用该题目,引起重大反响,于1970年发表同名文章,与尧斯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同为接受美学的奠基之作。20世纪80年代,章国锋把德文原文翻译成汉语,并进行了归纳。文学作品的文本包含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它们是作品被读者接受并产生效果的基本条件。文学作品的含义并不存在于作品本身,而是作品(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作品含义的时间、空间和个性变异是因为它的现实性存在于读者的想象力之中。文本中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站”,因此,它们是作品(文本)的基本结构,即“召唤结构”。接受过程是读者运用各自的经验、通过各自的想象填补不确定性与空白的过程,由于填补在不确定性与空白中的内容不同,作品的含义于是呈现出歧义百出、丰富多彩的状况。从这种意义上说,接受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一部作品文本中包含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愈多,其含义便愈是深邃,艺术质量也愈高。简言之,文学文本的不确定性、空白与否定因素等成就了它对读者的召唤力。后来,他在《隐在的读者》(1972)、《阅读行为:审美反应理论》(1976)、《阅读的艺术》(1978)等作品中,更加完善了自己的理论。
杰克·伦敦的该作品,运用了许多技巧,这些技巧的使用使得小说充满了大量的空白,这恰恰是召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特殊的开头,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文章一开头,就描写了一个跌跌撞撞的冒失年轻水手在一栋大房子里的奇遇,给读者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视觉冲击感。读者在想象的王国里遨游,一个土里土气的下层人是如何度过在大房子里的一分一秒的。但是这些,作者在小说中多少都有一些细致的描写场景。只是,读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水手是如何突然结识了一群有钱又有教养的上等人,文中只有零星的几句话解释了为什么一大户人家兴师动众地设宴宴请一个贫穷的水手,留下了一定的空白,读者只能去想象这样一个事件:马丁理所应当地救了被人欺负的一个富人家的子弟,而他们家人却认为普通陌生人是不会管闲事的。二者的阶级差别可以想象。似乎是作为报答设宴邀请这位“英雄”,然而,又被当成是“蛮子”,一晚上被救者是如何的费尽心机想要让自己的救命恩人出丑而不是维护他。这些空白只能留给读者去各自发挥想象,“读者与作者参与一场想象游戏”。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发现:引发一个下层人命运改变的转折点,抑或说引发“青蛙”变“王子”的动机,竟是“青蛙”偶然救了一个“王子”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导致的。也会有读者认为爱上露丝才是马丁命运改变的最主要的驱动力,是爱情的力量促使他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强调此类事实,突出表现人在一定目的的刺激和推动下,努力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这一主题,伦敦在构建“错层”的同时,竭力吸引读者参与组织情节和细节、直接感受的方式来传达“现实的情感”的目的,即在作品的思想感情层面表现作品的召唤性。读者可以借助文学语言,通过建立朦胧而丰富的审美意境感悟藏匿于作品最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因此,读者利用文本提供的各种信息加以调整、充实文本信息。读者以不同的方式与文本发生了关系,参与其中,得出不同的意义。
除了空白之外,文本与读者的交叉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即否定。相对于空白是文本阅读的句法之轴,否定则是文本阅读的范式之轴。文本唤起读者去填补空白,连接空缺,也会发生否定和视域的改变。因为读者往往会带着一定的规范和预期去读一部作品,但是文学作品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范式,引导读者去否定、调整过去的标准,产生新的标准,重新获得与文本的联系。
一个穷小子不光有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等大家容易理解的品质,还有着良好的接受能力、超越大学生对书和音乐的领悟力等等,这是对下层人民特征的否定,人们重新去定义这类人,“超能的青蛙”“潜力股青蛙”也许是新的标签。等主人公如愿成功后,读者以为人皆欢喜了。谁知,这位蜕变为“王子”的人却又看透人生、不到终点就想提前下车,似乎违背了“王子和公主(一方曾是灰姑娘或青蛙)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过去的范式,而是变成了“青蛙变成王子前,公主等不及抛弃了青蛙;青蛙变成王子后,公主反悔反被王子拒绝”的剧情。读者在不断地刷新自己的标准,重新思考一些东西。在不断的否定和重新定义中,获得了对文本新的认识。另外,读者的自我意识和阅读能力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提升,重新发现这个世界。
三、结语
本文借用了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几个概念:“期待视域”,“召唤结构/隐含读者”,对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做了尝试性的探究,重新解读了这个独特的“青蛙”变“王子”的故事,并且发现,该故事的结局并不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该作品的成功与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是息息相关的。真实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期待视域与原来的预期之间保持了比较恰当的距离,那么“青蛙”与“王子”之间的距离呢?每个读者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作品意义的塑造中来,难怪有人说:“意义在读者”。作者通过艺术技巧,采用各种手法设置召唤结构,引起读者的欲望,促使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读者参与阅读过程,使得作品文本得以具体化,得到多层次的意义和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 Wolfgone, I. The Implied Reader[M]. New York: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4.
[2] Wolfgone, I. The Act of Reading[M].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3] Pan, D. K. A Study of the The Implied Author in the Novels of American Naturalism.[M]. Diss.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2011.
[4] Yin, Y. Meaning in the Reader: The Role of the Reader in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M]. Diss.Jilin University, 2004.
[5]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M].殷惟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6] 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过程—— 一个现象学的论述.[J] 上海文论,1988(5).
[7] 沃尔夫冈·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J].章国锋译,外国文学季刊,1987(1).
[8] 张中载、王逢振、赵国新.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宣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9] 周启超.“自在的”文本与”虚在的”作品——伊瑟尔的文学文本/文学作品观[J].甘肃社会科学,2013(2):711.
[10]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作 者:郝文荣,国立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