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新唱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的探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新唱就是采用歌唱的形式让学生记住诗词的意思,领悟诗词的意境,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使辛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同时获得一种美的感悟。
  古诗词的学习犹如给学生播下一颗好的种子,它也许在小学生的成长中早早地发芽,也许不会发芽,但它对小学生情感的熏陶,对小学生语言的学习、记忆力、想象力的培养,会起积极的作用,所以古诗词的教学非常重要。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古诗词的教法很多,也各有所长。近年来,有的学校组织教师把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根据内容配以简单、简洁的旋律,让歌唱为古诗词教学服务,并配以简单的动作,以古诗词新唱的形式移入课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那么怎样把古诗词新唱移入课堂呢?
  一、是用传统的模式吟诵古诗词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古诗词的教学也同样如此。让学生反复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扫除文字障碍,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把教师的详细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在吟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持续不衰的兴趣,引导他们入门,使学生真正学好古诗词。
  二、欣赏音乐,表演动作
  比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在学生能大致了解诗意、背诵诗句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古诗词新唱。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静夜思》的旋律;接着边听音乐,边跟着教师表演肢体动作。①放松身体,跟着音乐的节奏跟教师一起放松身体,教师在前面带,学生站在后面学。反复练习几遍后,学生自主练习。②让学生一边表演动作,一边背诵古诗词。然后放音乐,要求学生边想象,边动作,边吟诵。这样边听音乐,边吟诵,边加以适当的动作,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最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了。
  三、引导学生进行评析
  可以整体欣赏,也可以点点滴滴,不拘一格,广开言路,以增进对古诗词的感悟。如,教学《悯农》时,教师可以抓住关键句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中的一个关键词“犹”,理解诗的意思和立意。然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自由讨论。学生发挥想象,辛勤耕耘本应该是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可是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启发学生思考陷农民于死地的原因,让学生自由说说现在农民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自然就会明白旧社会的不平,同情农民的疾苦。这样学生就会和作者同喜同悲,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创造一个古诗词的音乐氛围
  1.音乐伴随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在课余时间放以古诗词新唱形式的音乐,使学生在玩耍之余,可以无意间听到所学的古诗词。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古诗词已经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无意间复习了体会了所学的古诗词。
  2.古诗词绘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室的左右墙壁上、走廊上、食堂的墙壁上都悬挂着古诗词的图画,图画侧边写着相关的古诗词。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增进学生丰富的想象。如,食堂里有《悯农》的画。学生一走进食堂,就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农民在烈日炎炎之下辛勤地耕耘。学生自然就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更好地理解诗的意思,并且切身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自然就会珍惜粮食,爱惜粮食,这样要比课堂上教师的详细讲解效果好多了。
  古诗词新唱引入古诗词教学,使古诗词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促进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和运用。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  一、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的习惯  1.提前预习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包括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
期刊
那年,瓶无储粟的生活让你好累好累。夜晚,当自己的妻儿都休息了的时候,你点起灯,看着手上因为做农活儿磨起的水泡,看似坚定的眼光中掺杂了一丝犹豫。你低头沉思,也许,是时候该在物质和精神两点做出一个选择。你抬起头,看着那破败的小屋,你低下头,望望那空空的米缸,随之发出轻轻地叹息,眼光似乎有些黯淡。  你曾“猛志逸四海”,发奋读书,以“大济苍生”,二十九岁时才满腔热情出任江州祭酒。怎奈初入官场,就因出身庶
期刊
乡愁是一首诗,有着淡远的诗景,淡淡的酒香和清冷的月色。但悠悠千年,酿造出的却是浓郁诗情、浓密相思。我用年轻的目光静静抚过斑驳的岁月,看乡愁斟满诗人的酒杯,对月吟唱“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那液体滑过诗人的咽喉,色彩变幻,是甜是苦?是醉是醒?  乡色酒,该是暗红色的,在那遥远的时光里。  那些古代的文人骚客,因忧国忧民的情怀,因郁郁不得志的现实,情感变得压抑而克制。于是,每一个乡愁的诗行
期刊
开学的第一周,我们迎来了初中第一堂校本课。大家纷纷议论:“校本课学什么啊?”“有意思吗?”“老师会不会很古板啊?”最后,不知谁喊了一句“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才止住了讨论。  很快我们便见到了我们期盼已久的老师,稀疏的短发,眼镜片后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个子和我们这些大个子男生比实在是不高,微凸着小啤酒肚,大腹便便的样子。  第一堂课,他甚至没像其他老师那样介绍自己,就直接入题讲课,那堂课他教我们用陶泥
期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要整体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如下:  一、改进课堂教学的内容  由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还经常
期刊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运用素材,帮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惑,已成为新教改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构建师生双赢的作文教学模式,为教学提供一个实践的舞台,给学生写作旅程指明一个便捷的路径。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积累素材,呈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优势,让学生的写作水平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教师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零距离的靠进,耐心的寻觅,解开神秘的面纱,对症下药  学生素材匮乏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  (
期刊
“我用稚嫩的双手/把日子谱成一串串音符/在指间跳跃//我用清澈的眼神/把岁月绘成纯净的蓝河/在心间流淌。”  童年,就像五彩斑斓的珍珠,总能串连起无尽的欢乐与稚嫩的梦想。或许因为时间久了,有了时空的距离,童年在人们的心目中才变得那样的美好,那样的让人留恋。跟随鲁迅先生的目光,一同走进“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去捕捉先生成长的足迹,体味先生的一腔深情,感受先生那份曾经拥有的记忆。  一、百草园—
期刊
白居易论诗,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足见在文艺创作中,“情”处于创作行为的逻辑起点。人之为人的前提,大概也是这个“情”字,无情无义的人一直是人们唾弃的对象。缺乏“情”字,会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寸步难行,举步维艰。推而广之,班主任工作也在于这一个“情”字。“情”是德育工作的核心要素,以情感触动学生心灵,以此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班集体就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团体,德育工作就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一提起三年级作文,总是让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叫苦不迭。学生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才能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在平时应千方百计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作文为主动学写作文,逐步使学生乐于学写作文  1.利用剪贴画、手抄报,培养学生的
期刊
语文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改变初三复习课沉闷、枯燥的局面,调动学生的复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则是在初三备考中急需突破的瓶颈。为此,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应该借鉴自主教学的课堂经验,大胆尝试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使文言文复习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  一、增强主体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