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教学评价工作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所有工作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现阶段,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对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概念做概述,其次分析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现状,最后给出合理建议,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教学评价行为;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4-0024-01
引言
教学评价贯穿于幼儿园教学的全过程,既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判断、监控和调节,也是对幼儿学习效果的判断。最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对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工作者们更加认识到教育评价在工作中的地位,对于在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评价十分关注。
1教学评价概述
简单来说,教学评价的过程就是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反馈的过程,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可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身的缺陷,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上世纪五十年开始,西方国家就对学前教育评价重视。幼儿园教学评价是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育评价在幼儿园教育工作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完善教学方法,有利于幼儿成长,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之一。”
2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现状
2.1忽视学生的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幼儿正处于自我概念建立的初级阶段,自我评价能力比较缺乏,更加依赖身边成人如父母,教师的评价反馈。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评价行为尽管不如正式评价那么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一般有随机性和即时性,却是最真实、最贴近生活、最与幼儿情绪情感、认知、自我等发展状态息息相关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幼儿自我和个性的发展,这些评价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的评价会对幼儿带来巨大影响,如果教师评价积极,那么幼儿对自我的评价也积极,反之则会造成幼儿对自我的消极评价。无论从期望效应还是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规律看,教师都应更多地以积极肯定的评价行为来促进儿童的发展,但据研究发现与此相悖。此外,相对言语评价行为而言,教师的倾听和关注、微笑、惊异的眼神等非言语评价行为常常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但遗憾的是,这类非言语性评价在我们的观察中并不多见。
2.2教学评价内容模式化
作为教学评价任务的重要依据和教学评价概念的具体体现,教学评价的内容是评价的具体规定。许多幼儿园老师清楚在幼儿园活动中评价的重要性,然而在进行评价时,并不考虑幼儿表现的具体情况,评价的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经常误把激励等同于表扬,如:“某同学,棒棒棒,你真棒!”、“嘿嘿嘿,你真棒!”、“真聪明、真棒”等;对于批评幼儿,也经常使用“你这样不对”、“你自己说对不对?”等模式化用语。教师对于幼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表扬或批评,使评价过程流于形式,没有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作出合适的评价,容易导致幼儿不清楚自己行为的正确与错误,不但不能对幼儿产生激励或改进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削弱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幼儿的发展而言,这样的评价不具备有效性。
2.3评价形式较单一重视他评忽视自评
作为幼儿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十分重要。然而多数幼儿园未正式统一规定制度形式,对于自评,幼儿教师也缺乏经验。而公开课、示范课的评价中,评价主体更多对教学是否规范、教学形式和方法是否多样等方面进行评价。即使被评价教师有自评机会,也可能因缺乏自评训练而难以找到问题的根本。
2.4评价主体缺失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共同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但事实上,教师仍然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价主体,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意见为主,独自决定幼儿行为的优劣,作为被评价者,幼儿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未能实现评价主体多元的价值,尤其是幼儿自我评价的价值。
3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建议
3.1提高教师评价能力
加强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有助于实现科学、专业的教学评价。因此,一方面,幼儿园可以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园长主导,教学主任负责,骨干老师引领,加强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幼儿园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当加强教师教学评价理论学习,推荐、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等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评价技能的提高。
3.2明确教学评价目标与方法
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活动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评价的目标进行确立,对评价行为进行优化,清楚要评价什么、如何进行评价。针对幼儿的表现,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给出具体、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如科学活动中,幼儿表现好体现在能将物体一一对应,而不是笼统地评价“好”。明确教学评价目标与方法有助于明确教师自我评价方式中的不足,提高其改进速度,对教学工作有推动作用。
3.3构建科学的幼儿发展观
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是: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促进发展,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是评价的目的。引导和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完善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评价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应与教育目标相一致。面对被评价的幼儿,有些教师从成人角度做出评价,其评价行为显示出教师主体的特点。教师是威严与权力的代言人,评价行为以教师自身为出发点,与幼儿之间容易形成上对下甚至是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难以保障幼儿的主体性,也会降低评价行为的积极作用。站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角度上理解,教师应该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更多从幼兒的情感体验出发,与幼儿之间建立民主、平等、互信的对话关系。因此,应该从幼儿发展的高度看待评价事件,选择评价行为。只有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幼儿的发展,从幼儿发展的高度选择评价行为,评价行为才能真正发挥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结束语
通过对幼儿教师评价行为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园里每天都在运用的行为,居然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无论从何种角度来思考此类问题,教育导向和幼儿特点都是我们都应该遵循的两个最根本的依据,这是保障教师评价行为是否有效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婉贞.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01):92-93.
[2]叶平枝,容喜,温嘉贤.幼儿教师日常教学非言语评价行为的现状与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03):49-53.
[3]赵红霞.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91-92.
[4]尹光辉.基于幼儿发展的教师有效评价行为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1):146-147.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教学评价行为;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4-0024-01
引言
教学评价贯穿于幼儿园教学的全过程,既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判断、监控和调节,也是对幼儿学习效果的判断。最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对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工作者们更加认识到教育评价在工作中的地位,对于在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评价十分关注。
1教学评价概述
简单来说,教学评价的过程就是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反馈的过程,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可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身的缺陷,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上世纪五十年开始,西方国家就对学前教育评价重视。幼儿园教学评价是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育评价在幼儿园教育工作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完善教学方法,有利于幼儿成长,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之一。”
2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现状
2.1忽视学生的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幼儿正处于自我概念建立的初级阶段,自我评价能力比较缺乏,更加依赖身边成人如父母,教师的评价反馈。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评价行为尽管不如正式评价那么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一般有随机性和即时性,却是最真实、最贴近生活、最与幼儿情绪情感、认知、自我等发展状态息息相关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幼儿自我和个性的发展,这些评价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的评价会对幼儿带来巨大影响,如果教师评价积极,那么幼儿对自我的评价也积极,反之则会造成幼儿对自我的消极评价。无论从期望效应还是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规律看,教师都应更多地以积极肯定的评价行为来促进儿童的发展,但据研究发现与此相悖。此外,相对言语评价行为而言,教师的倾听和关注、微笑、惊异的眼神等非言语评价行为常常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但遗憾的是,这类非言语性评价在我们的观察中并不多见。
2.2教学评价内容模式化
作为教学评价任务的重要依据和教学评价概念的具体体现,教学评价的内容是评价的具体规定。许多幼儿园老师清楚在幼儿园活动中评价的重要性,然而在进行评价时,并不考虑幼儿表现的具体情况,评价的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经常误把激励等同于表扬,如:“某同学,棒棒棒,你真棒!”、“嘿嘿嘿,你真棒!”、“真聪明、真棒”等;对于批评幼儿,也经常使用“你这样不对”、“你自己说对不对?”等模式化用语。教师对于幼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表扬或批评,使评价过程流于形式,没有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作出合适的评价,容易导致幼儿不清楚自己行为的正确与错误,不但不能对幼儿产生激励或改进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削弱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幼儿的发展而言,这样的评价不具备有效性。
2.3评价形式较单一重视他评忽视自评
作为幼儿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十分重要。然而多数幼儿园未正式统一规定制度形式,对于自评,幼儿教师也缺乏经验。而公开课、示范课的评价中,评价主体更多对教学是否规范、教学形式和方法是否多样等方面进行评价。即使被评价教师有自评机会,也可能因缺乏自评训练而难以找到问题的根本。
2.4评价主体缺失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共同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但事实上,教师仍然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价主体,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意见为主,独自决定幼儿行为的优劣,作为被评价者,幼儿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未能实现评价主体多元的价值,尤其是幼儿自我评价的价值。
3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建议
3.1提高教师评价能力
加强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有助于实现科学、专业的教学评价。因此,一方面,幼儿园可以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园长主导,教学主任负责,骨干老师引领,加强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幼儿园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当加强教师教学评价理论学习,推荐、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等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评价技能的提高。
3.2明确教学评价目标与方法
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活动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评价的目标进行确立,对评价行为进行优化,清楚要评价什么、如何进行评价。针对幼儿的表现,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给出具体、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如科学活动中,幼儿表现好体现在能将物体一一对应,而不是笼统地评价“好”。明确教学评价目标与方法有助于明确教师自我评价方式中的不足,提高其改进速度,对教学工作有推动作用。
3.3构建科学的幼儿发展观
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是: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促进发展,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是评价的目的。引导和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完善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评价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应与教育目标相一致。面对被评价的幼儿,有些教师从成人角度做出评价,其评价行为显示出教师主体的特点。教师是威严与权力的代言人,评价行为以教师自身为出发点,与幼儿之间容易形成上对下甚至是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难以保障幼儿的主体性,也会降低评价行为的积极作用。站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角度上理解,教师应该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更多从幼兒的情感体验出发,与幼儿之间建立民主、平等、互信的对话关系。因此,应该从幼儿发展的高度看待评价事件,选择评价行为。只有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幼儿的发展,从幼儿发展的高度选择评价行为,评价行为才能真正发挥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结束语
通过对幼儿教师评价行为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园里每天都在运用的行为,居然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无论从何种角度来思考此类问题,教育导向和幼儿特点都是我们都应该遵循的两个最根本的依据,这是保障教师评价行为是否有效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婉贞.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01):92-93.
[2]叶平枝,容喜,温嘉贤.幼儿教师日常教学非言语评价行为的现状与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03):49-53.
[3]赵红霞.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91-92.
[4]尹光辉.基于幼儿发展的教师有效评价行为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