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以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加深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理解。只要学生能做到经常读图、用图,就会逐步掌握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在学习地理时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掌握读图方法
要学会读图,就要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有关概念。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质,其中,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都是组成地图的要素。图例是地理事物的标记,让学生懂得地图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是读懂地图的基本前提。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联系地图上的符号,最终达到能够认识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同时,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在观察每一幅地图时,应注意先看清图名,直到地图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再阅读图例注记和比例尺,知道地图的表现方法;最后,要深入到地图内部,关注具体的内容和信息,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读图效率。
二、培养读图兴趣
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地图概念时,我首先问学生:“你在哪里见过地图呢?”马上就会有近半数学生争先恐后地相继举手回答:家里的书房、动物园、公园、车站、机场、电影、电视、书刊、报纸等等。我再问:“你什么时候用过地图呢?”同学们答的更起劲了。再问:“那么什么是地图呢?”这时候学生全盯着我,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意会,难以言全,如何表达这个概念,等待我的点拨。于是我拿出一张准备好的照片,要学生比较:“地图与普通的照片有什么异同?”“都有方向、都缩小,但地图上有符号、有注记。”这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掀起了高潮。然后告诉学生在地图三要素里,最主要的是记住图例。阅读地图,首先应懂得地图中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即要先学会看图例。熟悉了图例,才会懂得地图中各种符号或颜色的意义。
三、提高读图水平
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插图和《地理填充图册》的使用功能和作用,让学生多看地图,分析地图,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不断强化读图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能力,使地理知识和读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也可用多图并用的指导和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图技巧。运用技能,反复练习,最终解决问题。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图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预习每一节的内容时,我都叫学生边读课文边结合课文里的插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北京”这一节时,叫学生看“北京市略图”,了解北京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学生通过看图很快就知道北京大约在北纬40度附近,是近海地区;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还可以推断出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四、培养绘图、用图能力
指导学生动手绘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在动中求学,可以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印象,促进对地图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七大洲和四大洋时,让学生先利用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纬线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大概位置,后用几何图形画出七大洲的轮廓:亚洲、非洲、南北美洲用倒三角形,欧洲用正三角形,大洋洲用凹字形,南极洲用弧形。通过画简单的轮廓图,学生便很好地记住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引导学生善于用图。例如画好七大洲四大洋略图后,让学生找到赤道,然后提问: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哪些?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找南北回归线提问:终年没有阳光直射的大洲有哪些?找南北极圈提问: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哪个洲?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洋是哪个洋?这样,结合特殊纬线学生更牢固地记住了各大洲的具体位置,并为后面气候的学习作了铺垫。
责任编辑 龙建刚
一、掌握读图方法
要学会读图,就要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有关概念。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质,其中,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都是组成地图的要素。图例是地理事物的标记,让学生懂得地图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是读懂地图的基本前提。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联系地图上的符号,最终达到能够认识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同时,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在观察每一幅地图时,应注意先看清图名,直到地图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再阅读图例注记和比例尺,知道地图的表现方法;最后,要深入到地图内部,关注具体的内容和信息,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读图效率。
二、培养读图兴趣
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地图概念时,我首先问学生:“你在哪里见过地图呢?”马上就会有近半数学生争先恐后地相继举手回答:家里的书房、动物园、公园、车站、机场、电影、电视、书刊、报纸等等。我再问:“你什么时候用过地图呢?”同学们答的更起劲了。再问:“那么什么是地图呢?”这时候学生全盯着我,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意会,难以言全,如何表达这个概念,等待我的点拨。于是我拿出一张准备好的照片,要学生比较:“地图与普通的照片有什么异同?”“都有方向、都缩小,但地图上有符号、有注记。”这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掀起了高潮。然后告诉学生在地图三要素里,最主要的是记住图例。阅读地图,首先应懂得地图中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即要先学会看图例。熟悉了图例,才会懂得地图中各种符号或颜色的意义。
三、提高读图水平
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插图和《地理填充图册》的使用功能和作用,让学生多看地图,分析地图,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不断强化读图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能力,使地理知识和读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也可用多图并用的指导和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图技巧。运用技能,反复练习,最终解决问题。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图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预习每一节的内容时,我都叫学生边读课文边结合课文里的插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北京”这一节时,叫学生看“北京市略图”,了解北京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学生通过看图很快就知道北京大约在北纬40度附近,是近海地区;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还可以推断出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四、培养绘图、用图能力
指导学生动手绘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在动中求学,可以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印象,促进对地图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七大洲和四大洋时,让学生先利用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纬线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大概位置,后用几何图形画出七大洲的轮廓:亚洲、非洲、南北美洲用倒三角形,欧洲用正三角形,大洋洲用凹字形,南极洲用弧形。通过画简单的轮廓图,学生便很好地记住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引导学生善于用图。例如画好七大洲四大洋略图后,让学生找到赤道,然后提问: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哪些?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找南北回归线提问:终年没有阳光直射的大洲有哪些?找南北极圈提问: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哪个洲?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洋是哪个洋?这样,结合特殊纬线学生更牢固地记住了各大洲的具体位置,并为后面气候的学习作了铺垫。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