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培养人才的一大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是高校的重要部分,高职学生是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群体,有其鲜明的特点。然后,高职院校的黨建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显得发展滞后且缺乏活力。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中改革教育培训机制与丰富支部活动内容、形式两者相结合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学生党建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高职;学生党建;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8.5
高职院校是高校的重要部分,高职学生是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群体,有其鲜明的特点。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高职学生实现社会价值选择的需要,通过加强他们的政治素养以促使其建立较为远大的社会价值理想;其次,这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校性质和教学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教育相对比较落后,加大党建投入对加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后,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由于关注度不够而显得发展滞后且缺乏活力。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不适时的教育培训机制导致学生出现党的理论修养不足、自我教育放松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建教育的主体,组织不健全;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缺乏。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中改革教育培训机制与创新支部建设形式两者相结合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学生党建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现状
(一)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机制落后
1、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多数高职院校重视发展,但对预备党员与党员缺乏继续教育以及有效的监督、管理。特别是高职院校学制大多是三年制,大多数入党积极分子在第二或第三年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后就进入实习阶段,由于实习单位的不稳定,流动性大,对进入大三实习阶段学生的教育培训几乎为空白。
2、党建队伍不健全,教育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现阶段,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队伍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人数不足,经验不够,且党员教育工作主要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承担,这些老师往往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学生文体活动的开展、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部分课程的讲授等等,繁重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因此被搁置。
3、教育手段落后,学生主动学习党的知识的积极性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党建教育培训多习惯于集中理论学习,老师讲学生听,教育手段陈旧、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对于网络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未曾发挥,不能与时俱进,党建教育工作自然不到位。
(二)学生党支部创建现状
1、学生党支部活动内容枯燥,活动形式单一
缺乏活力和创新,支部活动范围仅局限于校内开展活动,支部间的交流极少,与社会实践脱节。
2、党组织活动范围小,影响力不够
支部活动不足以带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以党建带团建”的效果更是难以达到,组织还经常会出现活动的计划性不强,随意性大等特点。高职学生学制只有三年,学生党员多是发展了就毕业了,毕业生下厂实习或离校后学生党支部活动很难开展,党支部的特色、传统不能延续。
严峻的现状告诉我们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活的灵魂。重视教育培训改革能提高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的需求,重视支部建设以及支部活动中的的创新性可以增强学生党员实践体验的需求。理论为魄,实践为基,两者相结合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二、改革教育培训机制与创新支部建设载体双管齐下
(一)改革教育培训机制
改革学生党支部的教育培训机制,首先,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教育培训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制度,使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再教育得到保障,转变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员发展中重视发展,忽视发展后教育培训的现状。其次,要创新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负责党建工作教师的培训力度,学生党建工作要有专门的思政老师负责,同时可以聘请本支部外的人员对学生党员进行培训交流,借此丰富支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受党的教育的积极性,又缓解党建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最后,要创新支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的党性修养,增强支部活力,支部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乐于接受;此外可以把党建培训场地放到班级、寝室,使党建教育培训深入学校的每个角落;互联网的普及,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载体,支部可以大胆创新,利用网络技术,搭建学生党员教育的新平台。
(二)创新支部建设形式
1、丰富支部活动内容与形式
第一,立足实际,努力创新,提高“三会一课”的质量。“三会一课”(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党课)制度是党支部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党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三会一课”质量不高、甚至一些学生党员对“三会一课”的理解十分模糊的现象。因此,要改变统得太死,形式多于实质的现象,要重视教育的内容、科技的含量,通过加大经费的投入,利用现有的党建网站和学生党务刊物等媒体拓展学生党员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党员不受时间、个体素质差异等限制,时时都能接受党的教育,这也是党组织活动形式的创新。
第二,支部活动的内容可以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将大大促进学生党员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激励学生党员努力学习。
第三,支部活动应改变单一的理论学习方式,在支部中多采取多种方式交叉进行,用报告会、大讲堂、论坛等形式来提高支部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第四.多使用“走出去”的教育方式,理论学习不是支部学习的唯一方式,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也是支部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
2、优化传播载体
利用网络平台、校报校刊、电视广播等方式拓展支部活动。
3、健全组织建设
要敢于打破传统的组织设置模式,把党组织带进班级,带进社团,带进宿舍。成立学生党务工作办公室,实现学生党员自治。坚持党建带团建,这是拓宽党组织活动形式,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扩大党在青年学生中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郭敏娜,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研究,才智,2011(29)
[2]阳良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实践探析,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9)
[3]傅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当代职业教育,2011(09)
关键词:高职;学生党建;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8.5
高职院校是高校的重要部分,高职学生是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群体,有其鲜明的特点。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高职学生实现社会价值选择的需要,通过加强他们的政治素养以促使其建立较为远大的社会价值理想;其次,这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校性质和教学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教育相对比较落后,加大党建投入对加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后,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由于关注度不够而显得发展滞后且缺乏活力。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不适时的教育培训机制导致学生出现党的理论修养不足、自我教育放松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建教育的主体,组织不健全;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缺乏。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中改革教育培训机制与创新支部建设形式两者相结合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学生党建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现状
(一)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机制落后
1、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多数高职院校重视发展,但对预备党员与党员缺乏继续教育以及有效的监督、管理。特别是高职院校学制大多是三年制,大多数入党积极分子在第二或第三年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后就进入实习阶段,由于实习单位的不稳定,流动性大,对进入大三实习阶段学生的教育培训几乎为空白。
2、党建队伍不健全,教育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现阶段,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队伍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人数不足,经验不够,且党员教育工作主要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承担,这些老师往往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学生文体活动的开展、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部分课程的讲授等等,繁重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因此被搁置。
3、教育手段落后,学生主动学习党的知识的积极性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党建教育培训多习惯于集中理论学习,老师讲学生听,教育手段陈旧、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对于网络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未曾发挥,不能与时俱进,党建教育工作自然不到位。
(二)学生党支部创建现状
1、学生党支部活动内容枯燥,活动形式单一
缺乏活力和创新,支部活动范围仅局限于校内开展活动,支部间的交流极少,与社会实践脱节。
2、党组织活动范围小,影响力不够
支部活动不足以带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以党建带团建”的效果更是难以达到,组织还经常会出现活动的计划性不强,随意性大等特点。高职学生学制只有三年,学生党员多是发展了就毕业了,毕业生下厂实习或离校后学生党支部活动很难开展,党支部的特色、传统不能延续。
严峻的现状告诉我们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活的灵魂。重视教育培训改革能提高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的需求,重视支部建设以及支部活动中的的创新性可以增强学生党员实践体验的需求。理论为魄,实践为基,两者相结合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二、改革教育培训机制与创新支部建设载体双管齐下
(一)改革教育培训机制
改革学生党支部的教育培训机制,首先,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教育培训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制度,使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再教育得到保障,转变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员发展中重视发展,忽视发展后教育培训的现状。其次,要创新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负责党建工作教师的培训力度,学生党建工作要有专门的思政老师负责,同时可以聘请本支部外的人员对学生党员进行培训交流,借此丰富支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受党的教育的积极性,又缓解党建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最后,要创新支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的党性修养,增强支部活力,支部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乐于接受;此外可以把党建培训场地放到班级、寝室,使党建教育培训深入学校的每个角落;互联网的普及,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载体,支部可以大胆创新,利用网络技术,搭建学生党员教育的新平台。
(二)创新支部建设形式
1、丰富支部活动内容与形式
第一,立足实际,努力创新,提高“三会一课”的质量。“三会一课”(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党课)制度是党支部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党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三会一课”质量不高、甚至一些学生党员对“三会一课”的理解十分模糊的现象。因此,要改变统得太死,形式多于实质的现象,要重视教育的内容、科技的含量,通过加大经费的投入,利用现有的党建网站和学生党务刊物等媒体拓展学生党员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党员不受时间、个体素质差异等限制,时时都能接受党的教育,这也是党组织活动形式的创新。
第二,支部活动的内容可以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将大大促进学生党员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激励学生党员努力学习。
第三,支部活动应改变单一的理论学习方式,在支部中多采取多种方式交叉进行,用报告会、大讲堂、论坛等形式来提高支部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第四.多使用“走出去”的教育方式,理论学习不是支部学习的唯一方式,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也是支部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
2、优化传播载体
利用网络平台、校报校刊、电视广播等方式拓展支部活动。
3、健全组织建设
要敢于打破传统的组织设置模式,把党组织带进班级,带进社团,带进宿舍。成立学生党务工作办公室,实现学生党员自治。坚持党建带团建,这是拓宽党组织活动形式,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扩大党在青年学生中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郭敏娜,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研究,才智,2011(29)
[2]阳良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实践探析,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9)
[3]傅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当代职业教育,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