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同文化深层次的差异,而且与语言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笔者试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入手来分析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以便对今后此类情况的翻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思维方式; 语言逻辑; 文化; 翻译
中图分类号:B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153-01
我们知道,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人的思维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达形式。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是一种思维活动。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所以翻译的过程常常就是跨越思维差异的过程。由于英汉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所以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上,对同一个事物或现象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了解英汉两个民族间的思维差异,可以使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缩小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思维文化差异,尽量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容。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曾明确的指出:“东方人见到了统一忽视了区别,西方人见到了区别遗忘了统一。”长期以来,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被描述为“整体的”,“辩证的”,“具象的”“,主观的”和“模糊的”;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被描述为“具体的”,“分析的”, “抽象的”,“客观的”和“精确的”。从语言逻辑思维的角度看,笔者认为以中国人和英国人为代表的东西方民族思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不同的民族都有以上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只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侧重和选择。从总体上看,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有较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有较强的抽象性,这种不同的侧重和选择都植根于各自的文化土壤。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直接反映在句子词汇的使用层面上:汉语较少使用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而较多的使用具有实指意义的具体名词;但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
(1)I am a mere nobody.
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
(2)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 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
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在上述例子中“nobody”, “wisdom”, “folly”都是很抽象的词,而汉语中相对应的词却相当具体,只有这样才符合各自的思维习惯。
2 整体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整体型思维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观念构成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根本内容。整体型思维把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人体与社会看作一个不可分割,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结构中,身心合一、形神合一、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合一。而西方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集中体现于柏拉图对于实在和现象之区别的阐释。西方人认为,事物及其关系各有其共相,宇宙也有共相,万事万物亦各有不同的共相,但每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共相,犹如一个人只有一个灵魂一样,由此形成了西方人的分析型思维。分析型思维渗透到西方人的观物态度之中。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语的结构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整体型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无词形的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遣词造句中完全依据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的排列顺序;而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使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语法形式多样化和组词造句中语序结构较为灵活等特点。
3 主体型思维和客体型思维
汉语是主体意识,英语是客体意识。在语言运用中,汉语更多以人作为主语,一般不强调主、客体的区分,而往往是主客体相互融合,呈隐含式语态。例如,常见的汉语句子“车开走了”等。这样的汉语句子结构对西方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另外,汉语中即便用无生命的名词做主语也很少用被动语态。例如“文件印好了”。与中国的主体意识不同,西方推崇“神凡两分”、“主客两分”的哲学,主张把主客分开来。所以西方人严格区分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泾渭分明。英语注重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多使用被动语态,语言力求客观,更多地以物作为主语。如“我顿时呆住了”的英译:Something inside me seemed to stop momentarily.或I was dumbstriken.显然第一句要较第二句更为地道,更具有英语语言文学性。而中国学生在汉译英中常常出现I think, We must, You should这样在西方人眼里主观倾向明显的句子。另一个受汉语主体意识影响从而在英语作文中常常出现的错误是,把I, you, we这几个人称代词混乱使用。这是因为学生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融入文章,把读者当成说话对象,而中国人说话时又喜欢把“我”说成“我们”,这样在译文时,就会不自觉地出现I think that you should...And then we can....”这样让西方人一头雾水的句子来。因此,中国学生在译文和语言表达时应注意保持人称代词的一致。
4 直覺型思维和逻辑型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考,因而借助直觉体悟,即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西方思维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必然借助逻辑,在论证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在汉英互译中,要增强形式逻辑观念。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重形合,即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连接手段达到语言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严密地受逻辑形式支配,概念所指定界分明,组织严谨,层次井然扣接,句法功能呈外观形。汉语重意合,即语言表现由意念引导,根据主观直觉,从逻辑及上下文中“悟”出关系来,句法功能呈隐含形式。
(1) If you confer a benefit,never remember it;If you receive one,remember it always.
施恩勿记,受恩勿忘。
(2) As the weather was fine,we decided to climb the mountain.
天气较好,我们决定去爬山。
英语句子是用表示条件、因果的关联词语if和as来表达内在意义,句子结构呈现外显性,采用的是一种“实”的句法特征。相反译文则注重区分英汉差别,原文意义靠词序和内在逻辑来表达,无显性的关联词语,句子结构表达紧凑有力,给人一种含蓄、隐、虚之感,完全符合汉民族的思维特点。
综上所述,思维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无所不在,思维差异引起语言表达模式不同,只有正视这些个性差异,才能消除文化传播领域中出现的翻译障碍,促进文化交流。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在翻译过程中,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只有通过在思维形式上进行广泛而深入,系统而具体的对比,才能认识不同民族思维的共性,辨别它们的个性,在写作、翻译、阅读过程中转换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 程志华.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思维转换[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X)1(l).
[3] 常雁.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及语言表达模式[J].北方论丛,2001(5):111-113.
【关键词】思维方式; 语言逻辑; 文化; 翻译
中图分类号:B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153-01
我们知道,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人的思维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达形式。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是一种思维活动。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所以翻译的过程常常就是跨越思维差异的过程。由于英汉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所以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上,对同一个事物或现象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了解英汉两个民族间的思维差异,可以使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缩小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思维文化差异,尽量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容。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曾明确的指出:“东方人见到了统一忽视了区别,西方人见到了区别遗忘了统一。”长期以来,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被描述为“整体的”,“辩证的”,“具象的”“,主观的”和“模糊的”;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被描述为“具体的”,“分析的”, “抽象的”,“客观的”和“精确的”。从语言逻辑思维的角度看,笔者认为以中国人和英国人为代表的东西方民族思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不同的民族都有以上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只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侧重和选择。从总体上看,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有较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有较强的抽象性,这种不同的侧重和选择都植根于各自的文化土壤。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直接反映在句子词汇的使用层面上:汉语较少使用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而较多的使用具有实指意义的具体名词;但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
(1)I am a mere nobody.
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
(2)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 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
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在上述例子中“nobody”, “wisdom”, “folly”都是很抽象的词,而汉语中相对应的词却相当具体,只有这样才符合各自的思维习惯。
2 整体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整体型思维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观念构成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根本内容。整体型思维把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人体与社会看作一个不可分割,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结构中,身心合一、形神合一、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合一。而西方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集中体现于柏拉图对于实在和现象之区别的阐释。西方人认为,事物及其关系各有其共相,宇宙也有共相,万事万物亦各有不同的共相,但每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共相,犹如一个人只有一个灵魂一样,由此形成了西方人的分析型思维。分析型思维渗透到西方人的观物态度之中。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语的结构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整体型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无词形的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遣词造句中完全依据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的排列顺序;而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使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语法形式多样化和组词造句中语序结构较为灵活等特点。
3 主体型思维和客体型思维
汉语是主体意识,英语是客体意识。在语言运用中,汉语更多以人作为主语,一般不强调主、客体的区分,而往往是主客体相互融合,呈隐含式语态。例如,常见的汉语句子“车开走了”等。这样的汉语句子结构对西方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另外,汉语中即便用无生命的名词做主语也很少用被动语态。例如“文件印好了”。与中国的主体意识不同,西方推崇“神凡两分”、“主客两分”的哲学,主张把主客分开来。所以西方人严格区分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泾渭分明。英语注重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多使用被动语态,语言力求客观,更多地以物作为主语。如“我顿时呆住了”的英译:Something inside me seemed to stop momentarily.或I was dumbstriken.显然第一句要较第二句更为地道,更具有英语语言文学性。而中国学生在汉译英中常常出现I think, We must, You should这样在西方人眼里主观倾向明显的句子。另一个受汉语主体意识影响从而在英语作文中常常出现的错误是,把I, you, we这几个人称代词混乱使用。这是因为学生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融入文章,把读者当成说话对象,而中国人说话时又喜欢把“我”说成“我们”,这样在译文时,就会不自觉地出现I think that you should...And then we can....”这样让西方人一头雾水的句子来。因此,中国学生在译文和语言表达时应注意保持人称代词的一致。
4 直覺型思维和逻辑型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考,因而借助直觉体悟,即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西方思维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必然借助逻辑,在论证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在汉英互译中,要增强形式逻辑观念。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重形合,即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连接手段达到语言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严密地受逻辑形式支配,概念所指定界分明,组织严谨,层次井然扣接,句法功能呈外观形。汉语重意合,即语言表现由意念引导,根据主观直觉,从逻辑及上下文中“悟”出关系来,句法功能呈隐含形式。
(1) If you confer a benefit,never remember it;If you receive one,remember it always.
施恩勿记,受恩勿忘。
(2) As the weather was fine,we decided to climb the mountain.
天气较好,我们决定去爬山。
英语句子是用表示条件、因果的关联词语if和as来表达内在意义,句子结构呈现外显性,采用的是一种“实”的句法特征。相反译文则注重区分英汉差别,原文意义靠词序和内在逻辑来表达,无显性的关联词语,句子结构表达紧凑有力,给人一种含蓄、隐、虚之感,完全符合汉民族的思维特点。
综上所述,思维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无所不在,思维差异引起语言表达模式不同,只有正视这些个性差异,才能消除文化传播领域中出现的翻译障碍,促进文化交流。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在翻译过程中,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只有通过在思维形式上进行广泛而深入,系统而具体的对比,才能认识不同民族思维的共性,辨别它们的个性,在写作、翻译、阅读过程中转换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 程志华.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思维转换[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X)1(l).
[3] 常雁.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及语言表达模式[J].北方论丛,2001(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