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逾越规则的时候,当教师在遭遇学生以消极应对进行软抵抗时,或以过激态度表现自己不满时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静心是关键。
一、情景再现
中午的班务例会课,安静的教室里响起一串清脆的“嘀嗒”声。显然,是乒乓球掉到地上了。全班立即将目光锁定住一位学生,他在以这种过激的方式向老师发出信息:我是无辜的!这说明这名学生过去曾经很多次被误会甚至无辜批评,只能以这种外强的形式来保护自己。本质上来讲,他的内心是很脆弱的。
笔者立即改变了责怪他的想法,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轻对他说:“下次小心点!”学生如受伤小兽般攻击的眼神立刻退去,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他静静地低下了头。班务例会下课后他主动找到我:“老师,谢谢你刚才没有批评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每次社团课练完乒乓球又没有地方放器材,只有放在抽屉里,刚才一不小心掉下来了,对不起!”听着孩子自责的话,笔者很庆幸当时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没有伤害他。当然这件事还不能结束,笔者微笑着说:“很不错,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是你刚才为什么那么激动呢?”他低下了头,笔者继续追问:“你是不是怕老师误会你?”他点点头,笔者接着说:“这么在乎老师对你的评价,说明你是一个向上的孩子!但是呢,老师有个建议,你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把你的乒乓球放好?”他疑惑地说:“老师,我以后会注意的!但放哪里合适呢?”笔者笑道:“以你这么聪明的脑瓜子,还想不到办法?”果然,之后,他拿了一个专门的袋子保管乒乓球,类似的插曲也再没有发生过了。很庆幸笔者没有在冲动状态下在教室里和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生语言摩擦,毕竟在情绪激昂、失控状态下作任何思想工作都是无效甚至负效的,因此给自己也给孩子们一点时间缓冲、思考,再做交流,才能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事后反思
成长中的孩子,心理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情绪的起伏与变化难以预测,喜怒哀乐来得快去得也快。友好时胜似亲人,愤恨时如遇仇敌,这些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很容易引起教师的情绪冲动,而情绪失控导致的非理性教育行为,将会引发师生一系列非理性的对抗。
1.静心与学生沟通
面对学生的情绪,教师需要去理解他们看似异常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背后的真实需要和感受,了解深层次原因,有利于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改善师生沟通的效果,找到有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行为。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思考教育难题,静下心来对待育人工作,将自己对学生的爱体现在点滴的沟通、理解,具体的帮助、引导中。当学生的行为与教育教学相违背时,需冷静的不仅是学生,更应该是教师,从倾听、了解、分析开始,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而不是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的行为应该完全在自己掌控之中,一旦学生的行为越雷池一步,不管什么因素造成的,都一律该受到惩罚。不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动怒的依据,这样的关爱实质是变相的操控。
2.走进学生内心
面对学生的情绪,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甚至是学生的故意挑衅,教师要做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勉强改变,因为中职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已经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方式引导他们自我教育,真正走近他们的内心,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师生危机。而作为班主任,平时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取得学生的信任,在面对学生突发的情绪问题时,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它,而教师也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和耐心、更大的成长空间。
三、小结
怒不过夺,静心教育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修养提出了挑战,情绪控制这一点尤其需要不断提升,控制情绪不是指教师一味迁就学生,而是指教师通过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静心状态下睿智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存在的问题,找到操作性强的可行性的改进办法,提升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优秀素养。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才能赢得学生的真心、家長的放心和自己的舒心,快乐地行走在教书育人的旅程中。
(作者单位:宁波经贸学校)
一、情景再现
中午的班务例会课,安静的教室里响起一串清脆的“嘀嗒”声。显然,是乒乓球掉到地上了。全班立即将目光锁定住一位学生,他在以这种过激的方式向老师发出信息:我是无辜的!这说明这名学生过去曾经很多次被误会甚至无辜批评,只能以这种外强的形式来保护自己。本质上来讲,他的内心是很脆弱的。
笔者立即改变了责怪他的想法,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轻对他说:“下次小心点!”学生如受伤小兽般攻击的眼神立刻退去,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他静静地低下了头。班务例会下课后他主动找到我:“老师,谢谢你刚才没有批评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每次社团课练完乒乓球又没有地方放器材,只有放在抽屉里,刚才一不小心掉下来了,对不起!”听着孩子自责的话,笔者很庆幸当时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没有伤害他。当然这件事还不能结束,笔者微笑着说:“很不错,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是你刚才为什么那么激动呢?”他低下了头,笔者继续追问:“你是不是怕老师误会你?”他点点头,笔者接着说:“这么在乎老师对你的评价,说明你是一个向上的孩子!但是呢,老师有个建议,你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把你的乒乓球放好?”他疑惑地说:“老师,我以后会注意的!但放哪里合适呢?”笔者笑道:“以你这么聪明的脑瓜子,还想不到办法?”果然,之后,他拿了一个专门的袋子保管乒乓球,类似的插曲也再没有发生过了。很庆幸笔者没有在冲动状态下在教室里和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生语言摩擦,毕竟在情绪激昂、失控状态下作任何思想工作都是无效甚至负效的,因此给自己也给孩子们一点时间缓冲、思考,再做交流,才能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事后反思
成长中的孩子,心理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情绪的起伏与变化难以预测,喜怒哀乐来得快去得也快。友好时胜似亲人,愤恨时如遇仇敌,这些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很容易引起教师的情绪冲动,而情绪失控导致的非理性教育行为,将会引发师生一系列非理性的对抗。
1.静心与学生沟通
面对学生的情绪,教师需要去理解他们看似异常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背后的真实需要和感受,了解深层次原因,有利于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改善师生沟通的效果,找到有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行为。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思考教育难题,静下心来对待育人工作,将自己对学生的爱体现在点滴的沟通、理解,具体的帮助、引导中。当学生的行为与教育教学相违背时,需冷静的不仅是学生,更应该是教师,从倾听、了解、分析开始,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而不是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的行为应该完全在自己掌控之中,一旦学生的行为越雷池一步,不管什么因素造成的,都一律该受到惩罚。不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动怒的依据,这样的关爱实质是变相的操控。
2.走进学生内心
面对学生的情绪,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甚至是学生的故意挑衅,教师要做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勉强改变,因为中职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已经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方式引导他们自我教育,真正走近他们的内心,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师生危机。而作为班主任,平时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取得学生的信任,在面对学生突发的情绪问题时,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它,而教师也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和耐心、更大的成长空间。
三、小结
怒不过夺,静心教育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修养提出了挑战,情绪控制这一点尤其需要不断提升,控制情绪不是指教师一味迁就学生,而是指教师通过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静心状态下睿智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存在的问题,找到操作性强的可行性的改进办法,提升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优秀素养。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才能赢得学生的真心、家長的放心和自己的舒心,快乐地行走在教书育人的旅程中。
(作者单位:宁波经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