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创设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hua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创造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小学数学生活化,旨意在进一步拓宽数学学习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研究;创新;探索
  探索是发展之本,探索是创新的基础,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数学是小学生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它不会独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更不能从教学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对数学课堂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让数学贴近学生,让数学与学生生活相交融。让学生真正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本人结合长期的小学数学实践和当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想法,以求教于大家。
  一、首先根据教材对学习进行生活化
  数学生活化,食指学生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是一种数学化的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教材生活化主要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状态。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缺乏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教材内容。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如,我在教学“分数比较大小时”,通过这样一侧故事创设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唐僧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一会,八戒把一个大西瓜抱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道,“西瓜是我抱来的,最低也要给我五分之一、或得六分之一吧。”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给了八戒一份。八戒吃完了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先前分得还少呢?”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还增加了学生学习乐趣。这样素材贴近学生数学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熟知相信,体现了生活数学化的现实性。这样很好地解决了“死知识”适应“对活数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给学习课本增加了“营养”,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的案例,不但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人类的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实际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应用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问题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是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拥有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数学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步地培养,又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让学生取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让学生折出四分之一,问他们的四分之一相等吗?通过学生的思考,认识单位“一”相同,它们的四分之一也相等的道理。这样通过实验操作,激活了思路,调动了多种感官协同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是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实际中去。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在新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设计创新情境,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如,在教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大正方形的图形中,看一看一共能摆放多少个小正方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学生了解到大正方形是由许多小正方形摆放组成,一个小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那么一共36个小正方形,也就是36平方厘米,那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知道了边长是6厘米,而摆的小正方形得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是边长乘边长。学生明白了算理,了解到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有关。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教学“米”、“千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较高矮实际事例入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实际测量一些具体的长度,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着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的目的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就要教师千方百计把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增强知识的理解、知识的价值,而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试授“统计”的知识点后,我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的会记员,让学生去社会自己去调查统计数据,这样学生对作业很感兴趣,在这调查、分析、统计的实践中,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统计,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这样的实际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同时在生活实际中会解决问题。
  总之,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必需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注意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开拓学生思维的新领域,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习变得通俗易懂、有趣、生动,使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活力。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失时机地贯穿于课堂的教学始终,持之以恒,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其他文献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均有两个否定意义的词出现于同一句中而形成双重否定的语言现象,即否定之否定.它所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并且一般情况下比单纯的肯定句的语气还要重.汉语中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道德教育无疑是教育中的头等大事,“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德智体全面发展”等司空见惯的表达方式就充分体现了德育的重要
《女聊斋志异》的成书时间迄今尚无定论。其中《陈恭人》篇写作时间成为考证该书成书时间的重要参考或线索。根据陈恭人去世于1893年初和李普润同年暂住在苏州官舍的经历,判
5月27日,“守护文明,利在千秋: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宣传”大展在山西博物院隆重启动.rn这次成果宣传展,集中展示了2018年以来山西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取得的最
期刊
中考复习备考年年花相似,岁岁果不同.反思2009-2010学年历史课的教学与复习指导,我觉得:上好历史课,难;上好历史复习课,更难.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需要新观念,我们历史老师
认为老子树立的道家思想,在研究人的方面,以极大注意力关注人的生存问题,提出人要柔弱守拙;人要除欲去私;人要宁静无为,从而对《老子》生命哲学意识进行现代诠释。 I think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营造宽松、和谐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老师应该精心设计课
“V得句”是汉语述补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类别,本文着重对《琵琶记》中“V得句”的补语,根据其结构同时结合语义分析归为不同的类别,主要是状态补语、可能补语和结果补语,进而分
让数学走进生活,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因而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生活数学”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以往那种“一考定终身”的教育制度下,我们的阅读教学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语文味越来越淡化.中国拥有几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