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同时,根据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和节能设计、综合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如提高可持续性和生态建筑设计实践。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景观设计
1 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生态学是一门关于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把传统的动植物研究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其中共生与再生原则表明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关系,以及自然界中物质资源的有限性问题。生态建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1 生态性
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是指建筑从最初的设计到施工再到最终的使用过程中尊重生态规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能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既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建材选取时将环保材料和循环利用材料作为首选,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加工过程的污染物排放。
1.2 安全舒适性
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注意避免周边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建筑场地应远离电磁辐射污染源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选择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绿色建筑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建筑本身,还应重视建筑周围人文环境、视觉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设,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力,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处。
1.3 先进性
绿色建筑的先进性是指采用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建造智能化大楼,将建筑的“智能” 和“绿色”融为一体。绿色智能化不是某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组合,一个完整的绿色智能化建筑由安防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构成。目前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的公共建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绿色智能化”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测建筑能耗,根据室内温度、热湿环境、风力大小、空气质量等情况,由环境智能优化系统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保证建筑中的生产、生活状态处于最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舒适度,并减轻建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2.1建筑节能设计
2.1.1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耗水平。办公建筑的外围户结构热工指标高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建筑立面设计中不采用玻璃幕墙,在不影响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实墙面积、减少透明窗体面积、减少太阳辐射得热量,以获得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构件,人为控制太阳辐射的热量,降低全年建筑物能耗。
(1)屋面设计:植被屋面、上人屋面;
(2)外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挤塑泡沫板+干挂人造石材;
(3)外窗:断热铝合金框低辐射中空玻璃+可调节外遮阳构件。
2.1.2 空调系统能源回收与再利用
办公楼主要采用干式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采用电驱动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回收室内排风能量。新风负担室内湿负荷及部分显热负荷,盘管在干工况下运行仅处理室内显热负荷。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回收主机冷凝废热供生活热水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2.1.3 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办公建筑照明系统分为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室外的景观照明等三部分,采用高光效、高显色性、节能型光源,照明方式为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直接与间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为提高工作和生活中的光环境质量。具体措施只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设计:
(1)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减少白天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2)室内办公室等采用高效节能的T5系列直管荧光灯,带低能耗电感镇流器,功率因数0.85以上。
(3)室内走道采用高效节能的紧凑型荧光灯,电子式自镇流器。
(4)照明系统采用分区监控、场景设置等技术。办公室内灯具的照度可以根据光感探测器的探测结果而自动调节。楼梯间采用红外线感应开关。景观照明采用自动控制。走道分三路,一路采用红外线感应开关,另外两路接至BA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大厅照明接至BA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5)疏散指示灯用LED灯。
(6)满足国家标准中办公室对应300lx的能耗值不大于目标值 9W/m2。
(7)室外道路照明利用太阳能,配光电板,采用光电转换技术获取能源,再配室外的LED灯。
2.1.4 雨水收集与水资源利用
办公建筑采用雨水收集并进行了处理后再回用系统,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车辆冲洗用水。硬地坪材料选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增加雨水就地回渗率,屋面、地下车库顶和侧墙雨水进入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量按杭州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屋面及场地排水设计重现期均为5年,地面集水时间为10min,综合径流系数为0.30。过程如下:
屋面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地库顶下渗雨水)储水池→泵→加药→滤池→消毒装置→清水池→变频加压装置→绿化用水办公大楼地下室至三层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压力直供,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三层以上部分办公大楼生活用水由变频加压装置供水给,采用分区给水,确保每个分区的最大压力不超过0.30MPa,避免因超压引起的用水浪费。
2.2 建筑综合环境设计
2.2.1通风设计与室内舒适度
(1)自然通风设计
在平面设计中,在南侧东西两端设置空中花园,通过可调节方向的垂直百叶引导夏季东风进入,加强自然通风;在北侧设置交通核体和卫生间、空调机房等辅助功能空间,以阻挡冬季北风;建筑主体与周边建筑保持足够间距,同时适当的开窗面积保证了冬季日照。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大于外窗总面积的30%;同时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 (2)机械通风设计
地下汽车库、自行车库设置全面机械通风装置,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地下汽车库尾气在屋顶排放。厨房油烟经净化处理后在屋面高空排放。裙房大开间部分采用定风量一次回
风全空气系统,同时设置过度季排风机,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运行。所有地下室房间和空调房间均设有新风,空调通风的新风量满足国家规范的要求。因主楼标准层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新风机采用溶液除湿新风机,干燥新风处理全部室内湿负荷和部分冷负荷,室内采用干式风机盘管冷却室内空气,处理显热负荷。干式风机盘管又彻底解决室内冷凝水问题,杜绝霉变细菌的发生,提高空气品质,同时利用主机冷凝热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补充热源。
2.2.2室内噪声控制
(1)给水泵均采用低转速优质水泵,水泵均设减震基础并在水泵进出水管上设可曲挠橡胶软接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
(2)空调机房与其他房间均用隔墙分隔,机房采用防火隔声门,内墙及顶板均粘贴吸声材料(矿棉吸音板)。
(3)空调所有设备选用低噪声环保型,风管设置消声器,风、水管与设备相连设置软接头,做好减振降噪措施。
(4)通风管道弯管长边大500mm时均加设导流叶片,以减少涡流声。
2.3 绿化与景观设计
办公建筑绿化与景观设计主要体现生态、自然、实用的原则,整个地块内绿化景观以线、面方式进行布置,且与城市共享。
2.3.1场地绿化
办公楼规划设计中,绿地率应达到45%以上(包括部分覆土绿化),如此高的绿地率将对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微气候、美化环境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场地绿化主要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北侧绿地成为区域景观带的一部分;南侧绿地广场,是集人流集散、游戏、景观为一体的共享空间,设有各种园林小品,营造一种亲切、活泼的气氛。
2.3.2 植物配置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杭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不搞奢侈绿化,不移植野生生态树木,在保证绿化景观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植物的配置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摒弃大面积的单纯草坪绿化,形成富有层次的绿化体系,取得较好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
2.4 建筑的节水设计
绿色建筑的节水首先表现在应该大力倡导使用节水型器具;除此之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设置合理、完善的室内给水系统;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按照使用用途分别设置水表,并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合理设计热水和开水供应系统;设置分质供水系统;开发利用再生水 雨水等非传统水;园林绿地节水灌溉设施等。
3 结束语
绿色生态建筑的兴起是建筑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建筑师应牢记“人类不可能创造一个生态系统”只可以设计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整个系统。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态建筑将为建筑师提供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洪哲雄.生态建筑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
[2]蒋健健.绿色建筑设计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
[3]邹玲华.浅谈绿色建筑设计[J].广西城镇建设,2011(15).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景观设计
1 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生态学是一门关于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把传统的动植物研究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其中共生与再生原则表明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关系,以及自然界中物质资源的有限性问题。生态建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1 生态性
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是指建筑从最初的设计到施工再到最终的使用过程中尊重生态规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能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既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建材选取时将环保材料和循环利用材料作为首选,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加工过程的污染物排放。
1.2 安全舒适性
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注意避免周边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建筑场地应远离电磁辐射污染源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选择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绿色建筑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建筑本身,还应重视建筑周围人文环境、视觉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设,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力,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处。
1.3 先进性
绿色建筑的先进性是指采用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建造智能化大楼,将建筑的“智能” 和“绿色”融为一体。绿色智能化不是某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组合,一个完整的绿色智能化建筑由安防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构成。目前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的公共建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绿色智能化”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测建筑能耗,根据室内温度、热湿环境、风力大小、空气质量等情况,由环境智能优化系统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保证建筑中的生产、生活状态处于最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舒适度,并减轻建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2.1建筑节能设计
2.1.1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耗水平。办公建筑的外围户结构热工指标高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建筑立面设计中不采用玻璃幕墙,在不影响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实墙面积、减少透明窗体面积、减少太阳辐射得热量,以获得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构件,人为控制太阳辐射的热量,降低全年建筑物能耗。
(1)屋面设计:植被屋面、上人屋面;
(2)外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挤塑泡沫板+干挂人造石材;
(3)外窗:断热铝合金框低辐射中空玻璃+可调节外遮阳构件。
2.1.2 空调系统能源回收与再利用
办公楼主要采用干式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采用电驱动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回收室内排风能量。新风负担室内湿负荷及部分显热负荷,盘管在干工况下运行仅处理室内显热负荷。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回收主机冷凝废热供生活热水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2.1.3 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办公建筑照明系统分为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室外的景观照明等三部分,采用高光效、高显色性、节能型光源,照明方式为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直接与间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为提高工作和生活中的光环境质量。具体措施只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设计:
(1)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减少白天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2)室内办公室等采用高效节能的T5系列直管荧光灯,带低能耗电感镇流器,功率因数0.85以上。
(3)室内走道采用高效节能的紧凑型荧光灯,电子式自镇流器。
(4)照明系统采用分区监控、场景设置等技术。办公室内灯具的照度可以根据光感探测器的探测结果而自动调节。楼梯间采用红外线感应开关。景观照明采用自动控制。走道分三路,一路采用红外线感应开关,另外两路接至BA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大厅照明接至BA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5)疏散指示灯用LED灯。
(6)满足国家标准中办公室对应300lx的能耗值不大于目标值 9W/m2。
(7)室外道路照明利用太阳能,配光电板,采用光电转换技术获取能源,再配室外的LED灯。
2.1.4 雨水收集与水资源利用
办公建筑采用雨水收集并进行了处理后再回用系统,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车辆冲洗用水。硬地坪材料选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增加雨水就地回渗率,屋面、地下车库顶和侧墙雨水进入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量按杭州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屋面及场地排水设计重现期均为5年,地面集水时间为10min,综合径流系数为0.30。过程如下:
屋面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地库顶下渗雨水)储水池→泵→加药→滤池→消毒装置→清水池→变频加压装置→绿化用水办公大楼地下室至三层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压力直供,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三层以上部分办公大楼生活用水由变频加压装置供水给,采用分区给水,确保每个分区的最大压力不超过0.30MPa,避免因超压引起的用水浪费。
2.2 建筑综合环境设计
2.2.1通风设计与室内舒适度
(1)自然通风设计
在平面设计中,在南侧东西两端设置空中花园,通过可调节方向的垂直百叶引导夏季东风进入,加强自然通风;在北侧设置交通核体和卫生间、空调机房等辅助功能空间,以阻挡冬季北风;建筑主体与周边建筑保持足够间距,同时适当的开窗面积保证了冬季日照。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大于外窗总面积的30%;同时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 (2)机械通风设计
地下汽车库、自行车库设置全面机械通风装置,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地下汽车库尾气在屋顶排放。厨房油烟经净化处理后在屋面高空排放。裙房大开间部分采用定风量一次回
风全空气系统,同时设置过度季排风机,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运行。所有地下室房间和空调房间均设有新风,空调通风的新风量满足国家规范的要求。因主楼标准层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新风机采用溶液除湿新风机,干燥新风处理全部室内湿负荷和部分冷负荷,室内采用干式风机盘管冷却室内空气,处理显热负荷。干式风机盘管又彻底解决室内冷凝水问题,杜绝霉变细菌的发生,提高空气品质,同时利用主机冷凝热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补充热源。
2.2.2室内噪声控制
(1)给水泵均采用低转速优质水泵,水泵均设减震基础并在水泵进出水管上设可曲挠橡胶软接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
(2)空调机房与其他房间均用隔墙分隔,机房采用防火隔声门,内墙及顶板均粘贴吸声材料(矿棉吸音板)。
(3)空调所有设备选用低噪声环保型,风管设置消声器,风、水管与设备相连设置软接头,做好减振降噪措施。
(4)通风管道弯管长边大500mm时均加设导流叶片,以减少涡流声。
2.3 绿化与景观设计
办公建筑绿化与景观设计主要体现生态、自然、实用的原则,整个地块内绿化景观以线、面方式进行布置,且与城市共享。
2.3.1场地绿化
办公楼规划设计中,绿地率应达到45%以上(包括部分覆土绿化),如此高的绿地率将对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微气候、美化环境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场地绿化主要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北侧绿地成为区域景观带的一部分;南侧绿地广场,是集人流集散、游戏、景观为一体的共享空间,设有各种园林小品,营造一种亲切、活泼的气氛。
2.3.2 植物配置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杭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不搞奢侈绿化,不移植野生生态树木,在保证绿化景观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植物的配置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摒弃大面积的单纯草坪绿化,形成富有层次的绿化体系,取得较好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
2.4 建筑的节水设计
绿色建筑的节水首先表现在应该大力倡导使用节水型器具;除此之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设置合理、完善的室内给水系统;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按照使用用途分别设置水表,并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合理设计热水和开水供应系统;设置分质供水系统;开发利用再生水 雨水等非传统水;园林绿地节水灌溉设施等。
3 结束语
绿色生态建筑的兴起是建筑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建筑师应牢记“人类不可能创造一个生态系统”只可以设计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整个系统。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态建筑将为建筑师提供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洪哲雄.生态建筑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
[2]蒋健健.绿色建筑设计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
[3]邹玲华.浅谈绿色建筑设计[J].广西城镇建设,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