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性教育理念下培智学校线上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仁爱学校秉持“适性教育”理念,探索了一条以精准评估为依据、以全人发展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内容、以家校共育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保障的线上教育实施策略,开辟了一条促进培智学校线上教育质量提升的新路径。
  【关键词】适性教育;培智学校;线上教育
  一、研究背景
  现代网络技術的发展,为学生在家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以下简称“仁爱学校”)秉持“适性教育”理念,从资源开发、精准评估、家校共育、评价反馈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探索了培智学校线上教育的实施策略。
  二、关键概念简述
  (一)线上教育
  “线上教育(Online education)”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形式。线上教育大大拓展了“教”与“学”的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的线下教育相比,线上教育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需要,随时随地上课学习,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从而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更为方便、快捷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1]。
  (二)适性教育
  “适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是“个性化教育”与“人本教育”的理想愿景。适性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差异,设计和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最优质的教育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贯穿于需要的产生、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实施、结果的评估等阶段。适性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充分了解学生的个别化发展差异,促使不同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中获得有尊严且快乐的成长;二是以学生为中心提供适切的教学活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匹配每位学生的能力、经验、兴趣与需求;三是注重全人教育,五育并举,兼顾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发展的培养[2]。
  三、培智学校线上教育的困境
  由于学生的障碍类型不同、功能受限不同,培智学校线上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缺乏专业的线上资源
  当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上确实有丰富的教育和学习资源,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其中特殊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源却很少。并且在这些资源中,有些在科学性和专业性方面还值得商榷,有些则需要收取大量费用,真正可供特殊学生及其家庭使用的特教资源少之又少。
  (二)难以满足各类特殊学生的教育需要
  不同障碍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特殊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需要,即使在一个班级内,每位学生的教育需要都各有侧重,甚至各不相同。例如,自闭症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社交沟通支持,智力障碍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生活技能培养,脑瘫学生可能需要更多康复训练等。为每位学生提供最适切的线上教育,这对学校和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
  (三)缺乏家庭环境支持
  受限于各项障碍,线上学习除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外,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支持。但是我们发现,特殊学生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支持。有的父母因为家庭贫困或者本身也有残疾,不具备指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的条件;有的家庭认为在特殊学生身上看不到“希望”,早已放弃不愿配合;有的家长确实不知道该如何指导特殊学生学习。若是在家校合作这一环上断了,线上教育就很难落到实处。
  (四)难以把控线上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监控依赖于教学观察、教学评价、学科本位评估等教学管理工作,但在线上教育的环境下,这些工作教师都难以直接实现,需要家长积极配合提供教学反馈,包括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等[3]。如果家长因工作繁忙、配合不足、方法不当等原因无法反馈或无效反馈,那么学校和教师也将无法准确监控教学质量。
  四、培智学校线上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
  面对如此困境,特殊学生家庭亟须有针对性的居家学习和生活指导,然而目前线上教育的发展并不成熟,可供家长参考的经验更是寥寥无几。如何做好特殊学生的个别化线上教育,成了一个难题。困境重重,仁爱学校迎难而上、实践创新,在“适性教育”理念引导下,以精准评估为依据、以全人发展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内容、以家校共育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保障,开展一生一案的特色个别化线上教育。其实施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精准评估,科学计划
  仁爱学校坚持以评估为依据、以目标为导向,由教师和家长协商制订学生线上学习的“个别化支持计划(ISP)”,家校合作,一生一案,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适合的居家活动支持。
  评估是教学的起点,有了精准的评估教师才能制订科学的线上教育计划,才能让教育活动有的放矢。在充分参考学生现有发展评估、功能性评估、学科本位评估资料的基础上,教师会利用网络、电话、信息等手段,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居家学习、活动和生活近况。综合以上对学生的了解,教师才能真正确定学生线上教育及康复的需要和目标。
  据此,学校和家庭会共同为每位学生制订个别化支持计划,具体来说包括评估资料、总目标与领域目标、学校支持与家庭支持三项内容。评估资料是制定线上教育目标的重要参考;总目标与领域目标是线上教育选择课程内容并考量侧重点的重要依据;学校支持与家庭支持则是实施线上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根本保证。
  (二)建设平台,开发资源
  线上教育需要科学专业的平台作支撑。仁爱学校为了给特殊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在线支持,先后联合新教育研究院、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统计分会及全国多家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开发“新特教线上资源平台”,秉承合作、共建、众享的建设原则,向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开展课堂直播(或点播)、特教百科检索、在线学习、远程咨询等形式为主的活动。
  平台是“形”,课程资源是“神”,开发平台资源需要注重全人教育、五育并举,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仁爱学校参考全校学生个别化支持计划所涉及的核心内容,利用平台开发了儿童认知发展评估与教学微课程、培智学校部编版教材课程资源包(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特殊学生生活技能微课程、肢体障碍学生康复课程、社交沟通与语言训练课程、体感游戏活动课程、唱游律动和绘画手工等艺术类课程、职业训练课程等资源。截至目前,平台涵盖课程223科,共计课时1502节,这些课程涵盖学生感兴趣且需要的内容,可供教师授课和家长指导时按需选择。   (三)专业指导,家校共育
  当然,仅仅利用平台和资源是不够的,特殊学生和家长更需要专业的指导。如果把平台和资源比作“中药”,那教师的专业指导就是“处方”,两者配合才能“对症下药”。
  仁爱学校依据“个别化支持计划(ISP)”,结合“新特教线上资源平台”,每周会为学生设计一份个别化的“居家亲子学习与活动指南”。指南中,家长版侧重于为家长提供活动内容建议和对应的指导方法;学生版则是通过指导各项线上学习和活动,帮助学生达到各领域的学习目标,同时对学生进行“我爱学、我能行、我懂礼、我会做、我有爱”的校园“五常”文化教育。
  学生的发展差异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差异,学生的家庭环境差异决定了教师支持方式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家庭环境支持情况,固定周期,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每位特殊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线上学习指导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指导学生进行各项在线学习,同时培养其自我探索、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的能力;二是指导家长在当前家庭环境下正确支持学生进行线上学习。这能使教师、学校、家长三方形成合力,践行个别化支持计划,真实达到在线教学的目标。
  (四)激励反馈,多元评价
  家长对学生居家在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馈,是线上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家长主动参与、主动反馈的热情。
  仁爱学校鼓励家长以多样的方式反馈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如通过视频记录学生的在线学习过程,通过照片记录学生的作品或学习成果,通过填写记录单记录学生在线学习的进程等,这些资料都是教师进行线上教育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当然,教师的教学评价是多元的[4]。方式上,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家长反馈的记录材料、线上教育平台的后台监控功能,以及学生作业、作品的跟踪情况等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进度和效果;内容上,教师既要评价预期线上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又要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个性发展,从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等出发,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发展进步。
  如今的线上教育虽然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但线上教育具有的灵活性和资源优势,正好适切特殊教育对情境性、专业性和个别化的需求,线上教育必将成为未来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培智学校在实施线上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秉持“适性教育”理念,以精准评估为依据,形成科学专业的个别化支持计劃模式;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内容,建设科学系统的线上教育资源平台;以家校共育为手段,创建高度统一的线上线下教学与支持环境;以多元评价为保障,健全细致完备的线上教育质量监控机制,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培智学校线上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陶颖.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0):215-216.
  王慧霞.适性教育个例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08):31-34.
  张祥瑛,张祥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监控的应用及成效[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04):628-630.
  张秋爽.多元有效教学评价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J].小学教学研究,2019(25):16-19.
  宋炳.从课堂到在线:浅谈远程教育的优势与不足[J].国际公关,2019(11):73 7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不再一味地传授学生英语知识,而是开始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新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教材资源创设情境,注重师生互动,优化学生的英语
【摘要】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本文主要阐述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水平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学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师应基于学生的道德生长,进行语文创意教学。笔者立足学科育人的视角,认为教师只有努力挖掘学生的道德生长点,创设道德生长的情境,开展语文创意学习活动,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能实现道德生长形式的创新,进而让德育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  【关键词】 道德生长;语文创意学习生活;生长点  我校一直秉持“让世界走进校园,让学生走向世界”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固有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小学教育增添了活力,大大提高了小学教育的效率。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STEM教育理念与多媒体系统功能相结合、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列举了部分课例,简要地分析了STEM教育在小学科学课程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教学采用新理念、新教材、新方法,这也给很多教师带来了新的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对此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的实施,以及新教材、新理念、新方向的大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事实上,新课程的改革主要
【摘要】素描是美術专业中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美术技能,其通过单一的色彩来呈现画面的明暗情况与具体造型,并能在画纸上呈现出具体的物体形态。高中生的素描能力也反映着他们创造空间造型的能力水平,所以素描一直都是高考美术的一个基本考核项目。每一个美术艺术生也应全面学习素描技艺,切实提升自己的素描水平。本文从构建翻转课堂,引导学生积极练习素描技能;抓住两个环节,提高学生素描水平;坚持因材施教,据实培养学生素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注重新理念和新方法的融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中,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来讲,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并分析新理念与新方法的应用要求,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方法;高中教育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