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复线径路?等至性方法(Trajectory Equifinality Approach:以下TEA)作为ー种质性研究方法,于2004年由サトウタツヤ(佐藤达也)和Valsiner,J等提出。经过一系列的推敲完善,已渐趋成熟。本文从TEA方法适用问题、基本概念用语、研究对象、实施过程等多个方面介绍TEA方法。
关键词:复线径路·等至性方法;盾性研究
1 引言
复线径路?等至性方法(TEA)作为ー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于2004年由佐藤达也(サトウタツヤ)和Vakiner,J等提出。纵观国内,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TEA的相关研究,这无疑是中国学术研究领域的ー个空白,为了弥补这一空白,为TEA在中国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本文笔者将介绍适用于探究事物现象动态过程的方法论——“复线径路·等至性方法”。
2 TEA适用问题
TEA是文化心理学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发轫于日本的定性研究方法之一。它统括了:①复线径路等至性模型(TrajectoryEquifinality Model: TEM);②历史结构化邀请(Historically StructuredInviting:HSI);③ニ层生成模型(Three Layers Model of Genesis:TLMG)三个方面。其中TEM是ー种将到达等至点的多条路径以模型的方式描述出来的方法。到达等至点前所产生的不同的径路被称为分歧点(BFP)。HSI是选择调查对象的框架,将经历了等至点的人作为调查对象。TLMG是在分叉点中发生变化或保持原状时,关于自身的一种假设机制(安田、滑田、福田、サトウ,2015)。
3 TEA所需硏究対象的人数
在关于TEA的分析方法上没有固定的标准,关于研究对象的人数,可以以1个人也可以以多人为研究対象。相比于以多个人为研究对象的TEM研究,1人的TEM研究能够更详细的描述现象,可以很深人的了解该个体的发展路径。而以多个人为研究对象的TEM研究能够描述多样性和共通性。以1±0个人为研究对象,可以更深人地分析数据。以4±1个人为研究对象,能够清晰描述多样性。以9±2个人为研究对象,能够描述发展路径的类型。具体见表1。
4 TEA的实施过程
4.1 设定分析主题,确定等至点、研究对象的人数
在确定使用TEA方法进行研究时,要首先确定分析主题,及自己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从而设定等至点,一般而言,研究主题就是等至点。并且要确定研究对象的人数。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
4.2 利用数据建立TEM模型图
4.2 .1 仔細阅读采访数据
进行采访收集数据时,在征得对方许可的情况下要进行数据录音,然后将其文字化。但是,虽说在用TEM进行分析时,并不需要像做话语分析研究那样做特別精准的记录,如果时间充裕,最好在反复阅读采访数据时,回忆说话人当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样可以让分析更加准确。
4.2 .2 数据碎片化
具体切分的方法有三种:①在某种程度上无视说话人的主题,仅仅按具体事件进行切分;②自下而上按照说话者所说的事件主题进行切分;③即根据研究题目,找出与研究题目相对应的片段。对于不太熟悉数据碎片化的研究者,要从数据中概括出比较抽象的概念可能会有些闲难,因此,建议采用①②种方法,方法③是对数据整体进行整理的方法,这个阶段必须先确定必须通过点,然后再进行事件过程的整理。
4.2 .3 将每个人的经验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用ー个TEM模型阁分析多个人的采访数据(或者ー个人的多次采访数据时)时,要分別将这些人的经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成ー行。在分析过程中,如果有跟等至点不同的情况,可以灵活调整等至点。
4.2 .4 将研究对象的相同经历排在同一列,并对相同列的经历归纳概括,总结出概念。
进行完步骤三后,并不能发现这些事件直接有什么联系。但是,虽然顺序不同,但这些研究对象之间必然会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经历。
4.2 .5 将事件用线串联起来,同时连接两极化等至点的线确定等至点和两极化等至点之后,需要将归纳概括出的各个概念用线连接起来。同时用箭头表示非可逆的时间。
4.2 .6 确认是否充分追溯了每个人的径路变化为了避免对研究对象数据分析的遗漏,制作完TEM模型阁后,要再次追溯每个人的人生徑路,尽可能真实再现研究对象的人生径路,如果存在遗漏的信息,要有重新分析并改正模型阁的勇气。
4.3 撰写论文
在确认充分追溯了每个人的径路变化之后,将最終的TEM模型阁绘制出来,根据TEM模型图,按照时间顺序,对个人人生经历的变化历程清晰详细地撰写出来,形成最終的论文。以此清晰展现个人人生径路的变化。
5 结论
TEA的妙趣在于,使用TEA整理数据,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可能只有使用TEA这种方法论才能有这个发现。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TEA目前在众多领域都有涉及,相信今后这种研究方法也会越来越多的被采用。
参考文献
[1]安田裕子?滑田明暢?福田茉莉?サトウタツヤ.ワードマップTEA理論編複線径路等至性アプローチの基礎を学ぶ[M].新曜社,2015.
[2]川喜田ニ郎.KJ 法—混沌をして語らしめる[M].中央公論社,1967.
关键词:复线径路·等至性方法;盾性研究
1 引言
复线径路?等至性方法(TEA)作为ー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于2004年由佐藤达也(サトウタツヤ)和Vakiner,J等提出。纵观国内,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TEA的相关研究,这无疑是中国学术研究领域的ー个空白,为了弥补这一空白,为TEA在中国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本文笔者将介绍适用于探究事物现象动态过程的方法论——“复线径路·等至性方法”。
2 TEA适用问题
TEA是文化心理学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发轫于日本的定性研究方法之一。它统括了:①复线径路等至性模型(TrajectoryEquifinality Model: TEM);②历史结构化邀请(Historically StructuredInviting:HSI);③ニ层生成模型(Three Layers Model of Genesis:TLMG)三个方面。其中TEM是ー种将到达等至点的多条路径以模型的方式描述出来的方法。到达等至点前所产生的不同的径路被称为分歧点(BFP)。HSI是选择调查对象的框架,将经历了等至点的人作为调查对象。TLMG是在分叉点中发生变化或保持原状时,关于自身的一种假设机制(安田、滑田、福田、サトウ,2015)。
3 TEA所需硏究対象的人数
在关于TEA的分析方法上没有固定的标准,关于研究对象的人数,可以以1个人也可以以多人为研究対象。相比于以多个人为研究对象的TEM研究,1人的TEM研究能够更详细的描述现象,可以很深人的了解该个体的发展路径。而以多个人为研究对象的TEM研究能够描述多样性和共通性。以1±0个人为研究对象,可以更深人地分析数据。以4±1个人为研究对象,能够清晰描述多样性。以9±2个人为研究对象,能够描述发展路径的类型。具体见表1。
4 TEA的实施过程
4.1 设定分析主题,确定等至点、研究对象的人数
在确定使用TEA方法进行研究时,要首先确定分析主题,及自己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从而设定等至点,一般而言,研究主题就是等至点。并且要确定研究对象的人数。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
4.2 利用数据建立TEM模型图
4.2 .1 仔細阅读采访数据
进行采访收集数据时,在征得对方许可的情况下要进行数据录音,然后将其文字化。但是,虽说在用TEM进行分析时,并不需要像做话语分析研究那样做特別精准的记录,如果时间充裕,最好在反复阅读采访数据时,回忆说话人当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样可以让分析更加准确。
4.2 .2 数据碎片化
具体切分的方法有三种:①在某种程度上无视说话人的主题,仅仅按具体事件进行切分;②自下而上按照说话者所说的事件主题进行切分;③即根据研究题目,找出与研究题目相对应的片段。对于不太熟悉数据碎片化的研究者,要从数据中概括出比较抽象的概念可能会有些闲难,因此,建议采用①②种方法,方法③是对数据整体进行整理的方法,这个阶段必须先确定必须通过点,然后再进行事件过程的整理。
4.2 .3 将每个人的经验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用ー个TEM模型阁分析多个人的采访数据(或者ー个人的多次采访数据时)时,要分別将这些人的经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成ー行。在分析过程中,如果有跟等至点不同的情况,可以灵活调整等至点。
4.2 .4 将研究对象的相同经历排在同一列,并对相同列的经历归纳概括,总结出概念。
进行完步骤三后,并不能发现这些事件直接有什么联系。但是,虽然顺序不同,但这些研究对象之间必然会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经历。
4.2 .5 将事件用线串联起来,同时连接两极化等至点的线确定等至点和两极化等至点之后,需要将归纳概括出的各个概念用线连接起来。同时用箭头表示非可逆的时间。
4.2 .6 确认是否充分追溯了每个人的径路变化为了避免对研究对象数据分析的遗漏,制作完TEM模型阁后,要再次追溯每个人的人生徑路,尽可能真实再现研究对象的人生径路,如果存在遗漏的信息,要有重新分析并改正模型阁的勇气。
4.3 撰写论文
在确认充分追溯了每个人的径路变化之后,将最終的TEM模型阁绘制出来,根据TEM模型图,按照时间顺序,对个人人生经历的变化历程清晰详细地撰写出来,形成最終的论文。以此清晰展现个人人生径路的变化。
5 结论
TEA的妙趣在于,使用TEA整理数据,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可能只有使用TEA这种方法论才能有这个发现。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TEA目前在众多领域都有涉及,相信今后这种研究方法也会越来越多的被采用。
参考文献
[1]安田裕子?滑田明暢?福田茉莉?サトウタツヤ.ワードマップTEA理論編複線径路等至性アプローチの基礎を学ぶ[M].新曜社,2015.
[2]川喜田ニ郎.KJ 法—混沌をして語らしめる[M].中央公論社,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