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贫困,读书成了他们的奢望
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中越边境上靠中国一侧的高山密林之中,居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族群,他们自称为莽人。莽人自称“莽”,傣族称其为“岔满”,越南人又称其为“芒地夺”,还有“阿比”、“猛嘎”、“巴格然”等称呼,意为高山上的人,在我国汉文史籍中属于“百濮”族群的后裔,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一支。新中国成立前,莽人没有村的概念,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岩洞当房住,野果当饭吃,树皮当衣穿,靠采集野果、野菜、狩猎为生,过着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饭大家饱的原始游居生活,通常是吃完这个山林的野菜就搬到另一个山林居住。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关注莽人的生存发展,组成工作队深入林海中寻找莽人,将境内全部莽人合并到雷公打牛、坪河中寨、坪河下寨、龙凤村4个村寨,使莽人一下子从原始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莽人虽然告别了山林定居的历史,但4个寨子都在高山密林中的陡峭山坡上,不仅偏远,交通也十分闭塞,与外界相通的仅仅是一条在原始森林和深谷中时隐时现的小路,连骡马通过都很艰难。
莽人人口增长缓慢,他们大部分是文盲,生活依然十分贫困。在莽人村寨,于1969年10月创办了南科新寨小学,1981年停办,1982年复办,1987年并入南瑶小学,1988年南科新寨搬迁改为龙凤村,学生并入南科小学,先后有6位教师在南科新寨小学任教。1971年10月创办雷公打牛小学,1976年6月停办,1995年复办,先后有4位教师在该校任教。1978年10月创办坪河中寨小学,先后有5位教师任教。坪河下寨从未办过学校。由于寨与寨之间路程远,学生要到更远的完小就读,大多数学生因家庭困难承担不起生活费而辍学;从外地分到莽人村寨的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当地落后的经济,而且交通十分闭塞,回家一趟要走十几个小时,有的甚至更远,加之婚姻难以解决,大多数教师难以安下心来教学;村寨分散,学生较少等现实导致校点办学时断时续。所以,莽人山寨办学40年来,读完小学的只有30多人,读完初中的只有5人,读完中师的只有3人。
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条件差,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教育发展滞后等是莽人仍然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的表现。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不能满足学生住校所需生活开支,莽人学生中途辍学多,小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不再继续升学。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2008年初,云南的莽人贫困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1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莽人的生产生活问题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就莽人生存发展问题分别作了重要批示。2008年4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县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资近8 000万元的“造血式”金平莽人综合扶贫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为了彻底改变莽人的贫困现状,各级党委政府将教育工程纳入了“造血式”莽人综合扶贫项目。县教育局制定了《金平县莽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新建上田房、平和两所小学,扩建南科小学,“两建一扩”共投资280余万元。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下,如今教育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莽人学生有了较好的读书条件,每个村都建起了新的教学楼和活动场所,莽人学生在新的校园里很开心。
走进新改扩建完工的南科村委会中心完小,昔日常常被河水冲埋的学校,如今已焕然一新。据南科小学校长杨有明介绍,南科小学创办于1974年9月,距县城100公里,离镇政府65公里,与越南接壤。2009年6月19日,莽人龙凤村实施就地改造建设完工,49户莽人顺利入住新居。龙凤村距学校1公里,因此学校被纳入莽人综合扶贫项目。学校工程于去年8月动工,今年6月竣工,共投入资金120万余元,新建教学楼、食堂、厕所、大门、球场、围墙,并对师生宿舍进行维修,平整了场地,砌了花池,解决了师生的饮水困难。目前,学校有7个教学班、14个教职工、304名学生,住校生194名,其中莽人学生58人。学生来源于11个自然村,有苗族、瑶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6种民族,100%为少数民族,入学率100%,巩固率100%。镇中心小学朱建荣说:“过去,莽人学生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以及从平和等村来的学生离校远,经常出现流失的现象。为了彻底改变莽人贫困落后的面貌,提高在校学生的巩固率,县委、县政府对莽人在校小学生在国家实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用于解决莽人学生的衣物、日常用品、学习用品、医药费等。”
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的普贵珍,是今年8月被分到南科小学任教的一位哈尼族女教师。她说,过去听说南科是苦聪人(1985年国家认定为拉祜族)和莽人居住的地方,很遥远、很神秘、很落后,当听说自己被分到南科小学时非常难过。但到学校一看,学校很漂亮,教师个个有宿舍、有厨房,各族教师与各族学生之间关系非常融洽。并且每天都有从南科通往县城的两趟班车。今天的南科已不再遥远、不再神秘,我过得很开心,对这里的教育工作充满信心。三年级的莽人学生陈小勇,是距学校27公里的平和村人,他学习成绩突出,遇到村里的小伙伴不想上学时,他总是设法动员伙伴一起来上学,今年6月他被评为红河州“优秀少先队员”。陈小勇对笔者说,过去我们住在深山里,不通公路,从家到学校要走9个多小时,许多同学想退学。现在公路通了,周末放学经常可以坐车回家,在学校有衣服穿,每天都能吃上肉和蔬菜,我们与其他民族同学一样过得很快乐。
莽人的明天会更美好
驱车从南科小学出发,顺着新开挖的盘山公路赶往平和小学,走了近30公里,才到达海拔1540米的平和小学。平和是今年8月28日由金水河镇南科村委会坪河中、下寨49户273个莽人整体合并搬迁至水龙岩的新安置点,因山寨地处中越边境线,象征和平而取名为平和村。
新建的平和小学教学综合楼258平方米,厕所40平方米,并修建了球场等,共投资65万余元。在教学楼上还挂着整村搬迁时“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莽人群众的关怀”的标语。学校只有一位女教师,她叫龙树芬,本村莽人。2000年,针对莽人中尚无一个中专生的情况,红河州民族师范特招龙树芬等3位莽人学生就读。2003年7月毕业后,龙树芳成为目前莽人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人。当年毕业后因国家不包分配,3人就在当地学校代课。2005年1月,县政府将他们转为正式教师,于是他们便成为继1977年任教、2008年退休的陈世宏之后的第二代莽人教师。龙树芬对笔者说,因生源少,平和小学实行隔年招生,只办一至二年级,三年级以上到南科村中心完小寄宿就读。现在一年级有22名学生,其中有8名女生。在校学生同样享受每月100元的补助。过去学生经常流失,现在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都是100%,家长还时常与教师交流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从平和小学驱车28公里,到了乌丫坪村委会上田房小学。进入校园,一幢新建的教学楼映入眼底,靠教学楼的左边是刚建好的学生食堂和教师厨房,前面是刚浇灌不久的球场,还有新建的旗台,右边是新建的厕所。在新教学楼的对面是还来不及拆除的低矮、破旧的木板石棉瓦顶的教学用房。该校所建工程是去年9月开工的,今年1月全部竣工,共投资93万余元。新建的学校满足了牛场坪村46户莽人和上田房苗族村、下田房哈尼族村共计120余名孩子上学的需要。牛场坪村是雷公打牛村莽人于今年6月17日搬迁的新安置点。傍晚,我们看见住校的小学生在吃饭。走近一看,他们的碗里不但有肉,而且有好几种蔬菜,他们都吃得很香。几个吃了饭进教室的学生,见我们走来,立即向我们敬礼:“老师好!”笔者用金平方言与他们交谈,他们不太听得懂,而改用普通话后,他们就会听会说了。学校负责人刘军告诉我们,现在有国家和县里的补助,学校开了食堂,学生在学校吃中餐和晚餐,晚餐后学生才回家。现在,学生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今年5月13日,国家民委正式批复我国境内的681名莽人归属为布朗族,保留莽人称谓。至此,莽人的归属问题解决了。特别是金平莽人综合扶贫项目的实施,使莽人告别了深山密林,入住别墅式安居房,如今,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学校建好了,卫生室有了……实现了大变迁,标志着中国最后一批处于原始生存状态的莽人开始了现代人的新生活,与其他民族一道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莽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
云南省金平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李配亮◇
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中越边境上靠中国一侧的高山密林之中,居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族群,他们自称为莽人。莽人自称“莽”,傣族称其为“岔满”,越南人又称其为“芒地夺”,还有“阿比”、“猛嘎”、“巴格然”等称呼,意为高山上的人,在我国汉文史籍中属于“百濮”族群的后裔,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一支。新中国成立前,莽人没有村的概念,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岩洞当房住,野果当饭吃,树皮当衣穿,靠采集野果、野菜、狩猎为生,过着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饭大家饱的原始游居生活,通常是吃完这个山林的野菜就搬到另一个山林居住。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关注莽人的生存发展,组成工作队深入林海中寻找莽人,将境内全部莽人合并到雷公打牛、坪河中寨、坪河下寨、龙凤村4个村寨,使莽人一下子从原始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莽人虽然告别了山林定居的历史,但4个寨子都在高山密林中的陡峭山坡上,不仅偏远,交通也十分闭塞,与外界相通的仅仅是一条在原始森林和深谷中时隐时现的小路,连骡马通过都很艰难。
莽人人口增长缓慢,他们大部分是文盲,生活依然十分贫困。在莽人村寨,于1969年10月创办了南科新寨小学,1981年停办,1982年复办,1987年并入南瑶小学,1988年南科新寨搬迁改为龙凤村,学生并入南科小学,先后有6位教师在南科新寨小学任教。1971年10月创办雷公打牛小学,1976年6月停办,1995年复办,先后有4位教师在该校任教。1978年10月创办坪河中寨小学,先后有5位教师任教。坪河下寨从未办过学校。由于寨与寨之间路程远,学生要到更远的完小就读,大多数学生因家庭困难承担不起生活费而辍学;从外地分到莽人村寨的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当地落后的经济,而且交通十分闭塞,回家一趟要走十几个小时,有的甚至更远,加之婚姻难以解决,大多数教师难以安下心来教学;村寨分散,学生较少等现实导致校点办学时断时续。所以,莽人山寨办学40年来,读完小学的只有30多人,读完初中的只有5人,读完中师的只有3人。
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条件差,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教育发展滞后等是莽人仍然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的表现。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不能满足学生住校所需生活开支,莽人学生中途辍学多,小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不再继续升学。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2008年初,云南的莽人贫困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1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莽人的生产生活问题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就莽人生存发展问题分别作了重要批示。2008年4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县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资近8 000万元的“造血式”金平莽人综合扶贫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为了彻底改变莽人的贫困现状,各级党委政府将教育工程纳入了“造血式”莽人综合扶贫项目。县教育局制定了《金平县莽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新建上田房、平和两所小学,扩建南科小学,“两建一扩”共投资280余万元。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下,如今教育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莽人学生有了较好的读书条件,每个村都建起了新的教学楼和活动场所,莽人学生在新的校园里很开心。
走进新改扩建完工的南科村委会中心完小,昔日常常被河水冲埋的学校,如今已焕然一新。据南科小学校长杨有明介绍,南科小学创办于1974年9月,距县城100公里,离镇政府65公里,与越南接壤。2009年6月19日,莽人龙凤村实施就地改造建设完工,49户莽人顺利入住新居。龙凤村距学校1公里,因此学校被纳入莽人综合扶贫项目。学校工程于去年8月动工,今年6月竣工,共投入资金120万余元,新建教学楼、食堂、厕所、大门、球场、围墙,并对师生宿舍进行维修,平整了场地,砌了花池,解决了师生的饮水困难。目前,学校有7个教学班、14个教职工、304名学生,住校生194名,其中莽人学生58人。学生来源于11个自然村,有苗族、瑶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6种民族,100%为少数民族,入学率100%,巩固率100%。镇中心小学朱建荣说:“过去,莽人学生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以及从平和等村来的学生离校远,经常出现流失的现象。为了彻底改变莽人贫困落后的面貌,提高在校学生的巩固率,县委、县政府对莽人在校小学生在国家实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用于解决莽人学生的衣物、日常用品、学习用品、医药费等。”
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的普贵珍,是今年8月被分到南科小学任教的一位哈尼族女教师。她说,过去听说南科是苦聪人(1985年国家认定为拉祜族)和莽人居住的地方,很遥远、很神秘、很落后,当听说自己被分到南科小学时非常难过。但到学校一看,学校很漂亮,教师个个有宿舍、有厨房,各族教师与各族学生之间关系非常融洽。并且每天都有从南科通往县城的两趟班车。今天的南科已不再遥远、不再神秘,我过得很开心,对这里的教育工作充满信心。三年级的莽人学生陈小勇,是距学校27公里的平和村人,他学习成绩突出,遇到村里的小伙伴不想上学时,他总是设法动员伙伴一起来上学,今年6月他被评为红河州“优秀少先队员”。陈小勇对笔者说,过去我们住在深山里,不通公路,从家到学校要走9个多小时,许多同学想退学。现在公路通了,周末放学经常可以坐车回家,在学校有衣服穿,每天都能吃上肉和蔬菜,我们与其他民族同学一样过得很快乐。
莽人的明天会更美好
驱车从南科小学出发,顺着新开挖的盘山公路赶往平和小学,走了近30公里,才到达海拔1540米的平和小学。平和是今年8月28日由金水河镇南科村委会坪河中、下寨49户273个莽人整体合并搬迁至水龙岩的新安置点,因山寨地处中越边境线,象征和平而取名为平和村。
新建的平和小学教学综合楼258平方米,厕所40平方米,并修建了球场等,共投资65万余元。在教学楼上还挂着整村搬迁时“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莽人群众的关怀”的标语。学校只有一位女教师,她叫龙树芬,本村莽人。2000年,针对莽人中尚无一个中专生的情况,红河州民族师范特招龙树芬等3位莽人学生就读。2003年7月毕业后,龙树芳成为目前莽人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人。当年毕业后因国家不包分配,3人就在当地学校代课。2005年1月,县政府将他们转为正式教师,于是他们便成为继1977年任教、2008年退休的陈世宏之后的第二代莽人教师。龙树芬对笔者说,因生源少,平和小学实行隔年招生,只办一至二年级,三年级以上到南科村中心完小寄宿就读。现在一年级有22名学生,其中有8名女生。在校学生同样享受每月100元的补助。过去学生经常流失,现在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都是100%,家长还时常与教师交流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从平和小学驱车28公里,到了乌丫坪村委会上田房小学。进入校园,一幢新建的教学楼映入眼底,靠教学楼的左边是刚建好的学生食堂和教师厨房,前面是刚浇灌不久的球场,还有新建的旗台,右边是新建的厕所。在新教学楼的对面是还来不及拆除的低矮、破旧的木板石棉瓦顶的教学用房。该校所建工程是去年9月开工的,今年1月全部竣工,共投资93万余元。新建的学校满足了牛场坪村46户莽人和上田房苗族村、下田房哈尼族村共计120余名孩子上学的需要。牛场坪村是雷公打牛村莽人于今年6月17日搬迁的新安置点。傍晚,我们看见住校的小学生在吃饭。走近一看,他们的碗里不但有肉,而且有好几种蔬菜,他们都吃得很香。几个吃了饭进教室的学生,见我们走来,立即向我们敬礼:“老师好!”笔者用金平方言与他们交谈,他们不太听得懂,而改用普通话后,他们就会听会说了。学校负责人刘军告诉我们,现在有国家和县里的补助,学校开了食堂,学生在学校吃中餐和晚餐,晚餐后学生才回家。现在,学生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今年5月13日,国家民委正式批复我国境内的681名莽人归属为布朗族,保留莽人称谓。至此,莽人的归属问题解决了。特别是金平莽人综合扶贫项目的实施,使莽人告别了深山密林,入住别墅式安居房,如今,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学校建好了,卫生室有了……实现了大变迁,标志着中国最后一批处于原始生存状态的莽人开始了现代人的新生活,与其他民族一道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莽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
云南省金平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李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