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矿藏的个性化开掘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笑泉的诗集《三种向度》开掘的“矿藏”无数诗人都开掘过。“度”者,角度;“三种向度”,即诗人向生活开掘的三种角度、三个领域。诗人以深沉的目光审判着斑驳的现实、拷问着深邃的灵魂、歌唱着隐秘的爱情。在这些古今诗人反复弄潮捕捞的“公海”里,马笑泉的浆楫击打起一片冷艳锐利的波光。
  诗人对现实的审判冷静而严峻,具有一种鞭辟入里的力度。他歌颂“爱和真美的天地正道”“抵达了永恒的范式”(《蝴蝶用翅膀抵挡死亡的雷暴》),他歌颂“在误解中流传/却在理解中不朽”的“寒夜里掌灯的人”(《鲁迅》)。正因为对崇高和光明的仰望和追求,所以,诗人明知“现实”无与伦比地强大,“眼睛”曾“照亮墙/那冰冷而神秘的面容”,我们都曾碰撞过墙/渴望进入/或毁灭”,“可如今全变成了蚂蚁/忙忙碌碌/只不过为了墙角下的/一个洞”(《我们》),但却并未逃避,更没有举起白幡投降,而是“亮出了新生的匕首”(《生活》),无情地解剖着现实,以求达到疗救的愿望。如果说,“工业时代”将竞争者异化成“豹子”,“华美的皮毛”包裹着“打击的骨骼”,欲望燃烧的“眼睛闪闪发光”,“神经紧绷来去匆匆”,“悲哀”地“必然与另一些豹子碰撞”(《豹子》),只是客观地展示了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时代镜像”;那么,面对现实中形形色色的丑恶生态,诗行间激荡着冷潮热讽的淋漓、鞭挞针砭的沉重,痛苦中泛起快意,愤怒中蕴含清醒。他在《硕鼠》、《人物素描NO.1》中抨击当权者中的贪婪奸佞腐败者,“嘲笑法官”,“大腹便便的姿态毫无节制”,又用春秋笔法嘲弄“假如一座大堤无故崩溃/或一位美女突然失踪/你不应该怀疑/这些块头巨大的家伙”,但“这种真实的荒谬你必须忍受”,因为“它身边簇拥着大群体格健壮的猫”。愤恨之情,无奈之叹,溢于言表。这类“硕鼠”“崛起的肚子日益沉重/一座虚弱的城市膨胀其中”,“在五座秘密的别墅旁他住着三室两厅/在十个淫荡的小姐外他守着黄脸老妻”。他们“始终不倒”,不仅因为有“群猫”的护卫,更重要的是他们“精干”地“玩弄着权术”,“多少次走钢丝架和平衡木/他臃肿的身躯挥洒自如//多少次面对盒子炮和手榴弹/他无畏的微笑不可侵犯”。如果在此停留,我觉得也只是抵达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般境界。可贵的是,诗人继续向纵深探索。他并非危言耸听地预见或者描绘:“一头硕鼠能够分离成/无数头硕鼠/它们互相握手 聚会/灯火辉煌的大厅里觥筹交错”。这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都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场景,“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
  不仅如此,对现实生活的肌体几乎一切层面上的腐朽病毒,诗人都予以善良殷切地关注,其关注的力度亦常常引发人心灵的震撼。他为养育现代城市文明的农村、堆垒工业文明崛起的农民悲悯地呼吁:“这些饱满的金黄的肉体/从乡村艰难的土地中/匆忙赶往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些迫不及待出售自己的肉体/两元钱一个啊/两元钱一个啊”(《玉米》)。这卑贱而又悲怆的叫卖,让我们想到的难道仅仅是“玉米”?他为丢弃诚信的生活、萎缩扭曲的人性痛苦地低吟:“大街上到处都丢弃着心”,“谎言都如金子/在全世界合法地流通”,“是汽车构成了飞速奔跑的防线/人们都像些窃贼/敏捷地穿越空隙”(《大街》)。这普通而又特异的场景,让我们看到的难道仅仅是“大街”?“玉米”、“大街”的张力外延何其广阔!他把怜悯和愤怒炼为一炉:“秘密旅馆中的男人表情冷漠/他在镜子中认不出自己/午夜的第一声尖叫/是小巷中艳丽的蝴蝶/翅膀被撕碎后/发出的声音”(《城市之夜》);“今夜/圣徒与恶棍同桌/淑女和荡妇竞技/大同世界可不可以提前进入”(《麻将响在中国的大地上》)。他把鄙视和嘲讽织为一片:“请转过身去注意后方/你木讷的妻子正与人拼命通奸/请钉死窗户装上子弹/你妖娆的情人正准备从床上逃离”,“请拿起毛笔构思挽联一副/把无人赞美的身后苦心粉饰”(《请》)。拷问庸庸碌碌的人生,他叹息“啤酒瓶的肚子日益膨胀/名片上的头衔年年如故”(《人物素描NO.2》);拷问麻木不仁的灵魂,他痛惜:“它把钉子敲进你的脑袋/它让疼痛麻木你每一根神经”(《生活》)。诗人的笔锋异常锐利,随意一击,常常切中事物的本质:“与人民医院仅一墙之隔/教育毗邻着疾病”,“密集的窗户中闪射出更多扭曲的目光”(《县第一中学》)。他从一个人人皆见的平常事实,异常敏捷地直抵事实的本质,揭示现实的教育模式“毗邻着疾病”,然后自然而然描绘这种病态教育带来的后果。平平而起,横空切入,天马行空,自然贴切。
  诗人对灵魂的拷问坚韧而孤独,具有一种入髓通灵的深度。“诗缘情。”诗的本质是抒情。歌吟万物是情的外化,拷问灵魂是情的内省。灵魂的独语常常是最深刻的抒情。现代生活商潮弥天,铜臭漫地,声色犬马翘足台前,神圣庄严屏声后台。真正的诗人灵魂备受煎熬,他们挣扎于现实的泥潭,“昭示着人类/一些朴素的的法则/节制、冷静和深入”(《冬天》),坚持不沉沦于黑暗;他们探求于精神的漩涡,“双手插入石头”,“痛彻肝肺”,“深陷于内心”(《石头》),顽强追索心灵的家园。虽然,“我的肉身在人世挣扎/再美妙的诗句/也无助于解脱这种痛苦”,但仍然不倦地“借助于内心的诗句/我的灵魂在飞”(《我只是一个忧郁的诗人》)。那么,应当获得一种什么样的“内心”呢?诗人认为即使“火焰的思想”,也“不能烧净/积满灰尘的灵魂/使此身化琉璃/火中生香莲”(《一个人》),而是要使“体内的缰绳断裂/一颗心获得松驰//雨声渐渐远离/另一种疼痛骤然开始”(《疼痛》),要突破旧的自我束缚,进入新的历程,而且这种历程是不断更新的:“每次碰撞/经历疼痛/每次分裂/获得重生”,“每次流动/进入陌生/每次蒸发/体悟循环”(《雨中的我,水中的我》)。只要在不停的运动中,不停的突破,才能找到新我,“坚守的姿势/至痛的快乐由此产生”(《一个人》)。灵魂在现实中横遭痛苦的啮噬,寻找不到“既不属于铁的黑暗/也不属于浆糊的白昼”的“真正的黎明”(《失眠》),但仍然要“点一盏灯”,“不仅仅/亮于黑暗/而且燃烧在白昼”。虽然,“一盏灯的火焰/并不需要有多高/内心却因此骤然明亮”。那么,这是一盏什么样的灯呢?诗人给我们透露的信息是“点一盏青铜的灯/泥土的灯/或风雪之夜/不曾屈服的马灯”(《点一盏灯》)。我认为,是一盏民族文化传统的灯,华夏人民精神的灯,而且要面对“风雪”,不“屈服”地点燃。那么,不但从现实的层面讲,可以使“一些图纹深深/刻于灵魂岩层/古朴 奇异/却因此而清晰/显示神谕”,而且从历史的层面讲,“它所传递的温暖/也许来自千年之前/或者要到千年之后/才会为另一个点灯的人/在静默中领受”。如果你真正领悟了华夏文化精核的力量,那么,你就会“领会存在核心的秘密”,就会在喧嚣汹涌的现实尘俗之中“真正点一盏灯/真正守一盏灯”(《点一盏灯》)。为了这种坚守,诗人在《鹿》中以鹿的美丽形象自况,也以鹿激励和自己同时代的同龄人:“一只鹿在奔跑/一只鹿在内心奔跑”,这是一种精神昂扬的幸福的追求,也是一种前景灿烂的自信的拼搏,它的力量来自源于现实压力却确实自觉地“不断呼啸”着抽打的“内心的鞭子”。一旦精神自我松驰,或自以为到达成功的“绝顶”,或确实到达了某种“绝顶”而不再用“内心的鞭子”抽打自我,那么,鹿就不再奔跑,所以诗的结尾四个大字:绝顶无鹿。嘎然而止,令人深思。   心灵的栖所,魂魄的归宿,自古以来就有一代代诗人哲士在不断追寻。青年诗人马笑泉却给出了与古今中外贤哲们迥然不同的答案:一方面,要“深陷”而不是“逃避”现实,不断地突破旧我,创造新我,从精神上一次次更新自己;另一方面,在更新自己的过程中,要始终点燃民族文化和华夏精神的传统火炬,照耀自己,即一方面在生活实践中改造自己,另一方面在主观内心修炼自己。如果我们能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融为一体,并且能有“在命运的搏击中/最后的飞翔时/熠熠生辉/令人仰视”的那份“顽强”(《一只深秋的蚊子》),就不会“无法拔除/内心的野草滋滋生长/泥土鲜红/血与思想将被覆盖”(《散步于夕阳下的田野》),就能“把真归于真/把善归于善/把美归于美”(《母亲》),“就会在与一首诗的相遇中/我发现了自己”(《写诗》)。于是,“以便在适当的时刻/重返永恒的神秘家园”(《内心的王者》)。我以为,这种精神家园的答案,比古今中外一切寻觅者的结论都要高明而实际。看似平常,其实到达了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契合的共同深度。
  诗人对爱情的歌唱真挚而清醒,具有一种朴素自然的纯度。它是隐秘在重重心之帘幕背后的两性间羞怯,羡慕,美丽的诱惑,热切的吸引,优雅倾心的奉献和神圣纯洁的占有。
  也就是说,爱情的终极行为方式也是灵魂归宿抵达的都是性。由于愚昧专制文化长久处于人类历史的主导地位,人类对性都觉得难以启齿,尤其是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华夏子民。因而,作为文艺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主元素之一的爱情,歌唱的人千千万万,但极少有作品敢于进入性的领域。也许是现代文明的进步,也许是艺术追求的必需,也许是生活本源的写真,也许是觉得这个公开的秘密没有遮蔽的必要,马笑泉的笔锋毫不隐晦地直击性这个敏感部位。他的《隐秘柔情》一辑的扉页题诗就大胆揭示性的美丽与神圣:“床单远比一场冷雨善解人意/轻柔的呼吸熨平每痕心伤/雪地里绯红的花欲开未开/这赤裸的圣地/拥有身体的显著颜色”(《等你,不在雨中》)。开篇的《球赛》更有点石破天惊:“云雨打湿了这只爱情的虎/他在球桌边长抽短打左攻右杀/汗水和喘息笼罩着/容貌清秀的对手尖叫连连/他更有力/而她也许更兴奋/这场比赛没有裁判/只有真主知道/雾气弥漫的比赛/为何举行/到何时才真正结束”。我觉得,一个“为何”,一个“何时”,下语巧妙,揭示了这场“球赛”无人组织、没有奖杯,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世俗的名利诱惑,纯粹是“他”和“她”自由组合的排他性“赛事”,激奋而愉悦。这是一种人类本能需要的“生动的会合”,“你和我需要互相的解救”(《等你,不在雨中》)。
  这种不带任何功利的爱,让人从心灵上拂去人世间的一切愁云苦雨,置身陶醉之中:“世上竟有如此温柔的火焰/焚烧我/而不使我觉得有丝毫苦痛/在火焰中一切都是幸福的/无论翻滚 撕咬/还是哭泣 叫喊/都是幸福的”(《火焰》)。因而,这种爱,纯粹得让人刻苦铭心:“我要将你埋葬/埋葬你茉莉弱小的身影”,“连同你/那纠缠不休的黑发/那潮湿蛊惑的红唇/一起埋葬”,“埋葬于深深的内心”(《埋葬》)。“我深尝了烈焰红唇/此生的幸福已够”,“没有你的世界早已黯然失色”(《玫瑰》)。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描写不是把人降低到动物的层面了吗?请别忘记,“高等动物”也是动物。但既属“高等”,自然就有区别:“我多想踏上/那条叠满落叶的小路/它曾接通两个人的心灵和肉体”(《忧伤》)。正因为“心灵”的谐合,人类在这一点上才超越于一切动物,而这种心灵谐合,绝非任何世俗利益的满足,亦绝非任何政治、哲学、宗教、艺术追求的谐同,而是二者互相的羡慕、吸引和愉悦。正是有了这种朴素自然的水晶般的纯度,使双方既达到形而下,也达到形而上的天堂。因而诗人清醒地歌吟:“只剩下肉体/只剩下光秃秃的性/如果这就是你们所说的爱情/那我宁愿把骑士勋章/颁发给路边的公牛”(《在车途中对爱情的观察和思考》)。
  诗人展示爱情纯粹的真纯与炽热,意义在于抗击世俗“爱情”的扭曲与虚伪。在商品泛滥的当今社会,爱情也已异化成为一种商品,成为爱的变形变味变质的膺品。当年“那个羞涩的小女孩”,“多年后他们在另一座城市再次相逢/她的放纵令他大吃一惊/爱情始于纯洁而终于淫荡”(《东方红小学》),正是这种变形变味变质的写照。它与商品一样浮沉,追求日益加价。殊不知,加价的爱情正在贬值,以物质利益的价值计算,爱情便成为一堆狗屎。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诗人对真爱的歌唱具有纯金般的光泽。
  无论是对现实肿瘤的切割,还是对心灵煎熬的展示,或者对真纯爱情的歌唱,诗集的文本风格始终统一于一种清醒的冷峻、机智的犀利、明澈的深刻的氛围之中。冷峻使灰暗的现象上升到浏亮的哲理高度,犀利使灵魂的触角抵达事物的核心内部,深刻使思想的烛光洞澈幽黯的隐微奥秘。这些,都牵引人的心灵向着阳光璀璨的云端上升。我想,这并不是诗人刻意的追求,而是诗人的本性自觉不自觉的自然外化。这正如诗人《欲界》结尾的那句诗:“我们最终皈依的是自己”。正因为皈依了“这一个”自己, 所以《三种向度》的个性化特点明显而奇崛。应该说,这种明显而奇崛的个性化特点,正是一个成熟的诗人的标志。 (作者单位:邵阳市文化局)
  责任编辑 杨晓澜
其他文献
“我挚爱广袤厚重的湘土,更挚爱湘土上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苍黎,几十年来魂牵梦绕依恋着庄敬着施仁布德的炎舜根脉、忧国忧民的屈贾情志、舍生取义的谭氏血性、指点江山的伟人胸襟、坦荡高洁的乡民风骨……在美丽、神奇的故乡山水间跋涉求索,与文明灿烂的湖湘文化中洗练升华!”这是湘籍作家刘克邦在获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之后的获奖感言。  读刘克邦的散文集《自然抵达》,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清新质朴的气息,有如雨后初晴的草
期刊
杨经建:我今天的访谈打算从这样一个前提出发,即你作为一个作家,已经写了三部长篇,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同时你又是大学教授,还是博士生导师,是一个学者,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作家。我想知道这样的双重身份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这形成了你的创作的什么特色!  阎真:也许我可以算做一个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作家。说作家我比较自信,因为毕竟自己写过三部长篇,其中《沧浪之水》出版十一年来,已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52次
期刊
彝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大西南地区的彝族,有着久远的民族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等。动作欢快,
期刊
非常偶然地,我们会被公交车上怀抱鲜花的人打动,又抑或是窗上的水仙,骤然开得热闹,让你忍不住去看它嗅它,瞬间开心得忘乎所以。哪怕我们不用那个俗滥的词“灰暗”去形容生活,鲜花也一定能神奇地超越实存,激起人类本性中莫名的激动——它一定是化成了片状的天使,带着神的体温,潜伏在我们近旁,提醒着更高的存在。  当我们谈论文珍小说时,不妨从植物学意义上使用“妙笔生花”一词。可以轻易发现,“花”是文珍精神世界的一
期刊
“青春”是个诱人的主题,加上商业市场的吸引力,使得许多年轻的写作者沉溺其中不舍得走出来,而一个成熟的作家则需要更宽阔的文学视野和写作雄心。在经历了青春期呢呢喃喃的呓语之后,林培源的眼光更加开阔,文笔渐趋素朴,笔触涉猎到更宏大的主题、更多面的人物和更深刻的命运,他的新作《最后一次“普渡”》(以下简称《最》)显示出这种转变的努力。小说讲述一个悲凉的故事,高裁缝、张翠霞一家因被迫拆迁离开几代居住的潮州到
期刊
鸡 人  周六晚上,霍元彪正在浴室洗澡,他房间的手机响过不停。霍元彪老婆推开浴室门,对霍元彪说:“你有电话。”满头泡沫的霍元彪摊着满手泡沫说:“是谁打来的?”霍元彪老婆说:“没有显示名字,是个陌生号码。”霍元彪就一边继续洗他的头,一边说:“不接!他妈的,物业管理公司那帮鸟人,把我们这些资集建房户的手机号码全卖出去了,每天都有人打电话,推销瓷砖的,推销水龙头的,推销抽水马桶的,烦死人了。”  霍元彪
期刊
收脚印  油水局的局长死了。有人分析是死于心肌梗塞,有人怀疑是脑血管破裂,也有人主观断定是脑动脉供血不足突然死亡。  人已经死了,油水局再有油水也无法用钱把局长的命买回来,于是油水局的人便手忙脚乱地为局长老胡办起丧事来。至于办丧事要花多少钱,谁也不在乎,油水局反正油水厚,公家的“米米”谁会心疼?  油水局上上下下齐心合力,请人为局长老胡搭了一个既气派又美观的灵堂,内空可以容纳三百多人,两侧和顶端除
期刊
一、逃离或皈依:两种“80后”自我身份建构  “月光死了!”二十世纪初,年轻的未来主义者们提出这样的口号,激进主义姿态使他们宣称要毁灭一切旧日的“肮脏”与“腐朽”,追求速度、力量和技术,将所有与之相悖的艺术都贬斥为“过去主义”。这种源自先锋派内在诉求的现代性焦虑,是艺术对体制及其自身的自我批评,在推动当代艺术走向多元的同时,也使规范和标准变得支离破碎。在百余年来的中国文学中,这股解构的力量从未消遁
期刊
乡村,是主要的方言流通区,在乡土题材的文学创作中以方言俗语来表现它的细节,来贴近它的生活,可使作品更加鲜活,更加有味道,也更加有特色。当然,这样的方言运用不是照搬原话,以致造成阅读障碍,而且有许多方言也无法直接落实成文字,它必须与普通话交相融合,这样的语言落实到文本上,不体现为发音的不同,而是以其独有的语言逻辑、思维方式,以其独特的语气、习惯、修辞来承载地域风俗与特色文化。在这种创作实践方面,“山
期刊
由潇湘电影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电影《湘江北去》,通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湘热血青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中上下求索,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揭示了革命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湘江北去》是一曲壮阔、激越的历史长歌,以人写史是该片的创作特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影片以1918年前后军阀割据的中华大地为背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湘热血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