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从阿德里安·格尼每一幅作品中都看出其增加了画面构成的复杂性。在让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很具象的同时,画面中抽象的元素迫使人们加深对作品的来自自我的原始的解读。阿德里安是个天生善于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经常在他过去的背景中诞生,却留给观者自己完成。他丰富地引用二十世纪历史,就像他引用十六世纪艺术那般自如。他把主体在时间轴上来回拉动,以超越时间的跨度,所制造的构图的厚重感让观者难以抗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有个人风格的技术和画法。他可以放心地把构图上的理念交给他那让人觉得难以控制的色彩的流动去阐述。
二
虽然绘画死亡论已经流行了几十年甚至更久远,虽然绘画在当代艺术领域只占有有限的领地,但所有迹象显示绘画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不断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弗洛伊德、霍克尼、托马斯、杜马斯绘画大师不断拓展新绘画的创造性和多样性,显示了足以和装置、影视、行为艺术比肩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力量。在这些名垂青史的绘画大师之后,今日又涌现了一批风格成熟的杰出衣钵承接者。对他们的研究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新课题。罗马尼亚艺术家阿德里安·格尼是最突出的代表之一。
阿德里安·格尼1977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巴亚—麦芮,2001年毕业于罗马尼亚克鲁日的艺术与设计大学,是近来活跃于国际艺坛的年轻画家,现工作和生活在罗马尼亚克鲁日和德国柏林两地。阿德里安·格尼绘画作品的特点是艺术家个人记忆和多种元素的组合,构建一个类似达达主义的空间,主题素材来自书籍、电影和档案等。表现了他对历史的思考,重新诠释了那些统治者给时代及历史打上的不可磨灭的烙印,欣赏他的作品就像解读一部当代版的启示录。
阿德里安的绘画是厚重的历史,神秘感和强烈绘画性语言叠加,沉重的气氛凌驾于一切之上,所有物体都被深暗空间笼罩着,显得轮廓不清,黑色和灰色的阴影占了画面的大部分面积,那些新鲜的红色、黄色等仿佛凝结在画面上,紧紧粘住了历史和时间,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它的内容在不清晰地表述出一个故事的情况下,叙述性很强。稠密的和有触觉感的绘画语言显得结构复杂,表现了政治性叙事、普遍的滥用权力、剥削和压迫、个体及人类的斗争。他的批评从来都不是直接的,总是采取迂回路线。那些画很像一个目击者对犯罪现场的回想,他看见了一些东西,他记得,而且他知道还有很多被隐藏、未知的东西。被刻画的人物很少有个人化的,更多时候他们是面目模糊的,无名的身体被遗忘,被抛弃,或者被抑制并堆放在一起,他们的脸不是被遮盖,就是只有最初始的刻画,被渲染成石化的状态,他们的每个动作看起来都很僵硬,好像主人公自愿为图像陷入一个姿势,从而无声地表达他们的处境。在观者完全不了解主体代表的深意的情况下,表达的主题也很明晰。这是对权力结构和支配性姿态的描绘,通过他们如何在空间上被安排和身体上如何关联的方式交流,有很明显的支配性动作和角色扮演。他通过建构手法融合所有历史、政治引用和个人记忆讲述一个连续的事实蜕变、一个支离破碎的集体和个人灾难的故事。
三
画家对于颜料的运用非同寻常。阿德里安用刷子、刀,甚至木条等多种手法制造绘画语言,他的画面有一种特质性的表面纹理,一种个人技巧和机械笔触的结合。优雅精致的平面和丰富凸起的空间交错,我们感觉画面的构成很集中,但迅速融入氛围,好像空间和人物走出画家设定的姿势并自己走上画的表面。眼睛很难估量或者寄予在场景上;场面保持朦胧的记忆,全部模糊,只清晰到刚刚让观者觉察出其描述性。这里,画面的材料像一块半透性的视觉滤器,在表达出想表达东西的同时在观者面前隐藏起来,好像画家想把场景展示给我们,却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每个场景都宛如埋在曾有过集体性伤害经历的历史外衣下。确实,阿德里安对历史现实的感受,以及历史上的利用、镇压和暴力很感兴趣,如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分辨出清楚的政治意味又难以捉摸。阿德里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视图,在梦半醒之间无法控制的区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梦想不能超越自己的集体记忆而记忆。他描绘一些知名人物体现政治禁忌或可怕的过去,含有隐式声明般的艺术实践符号,有些人物符号通常是匿名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脸,他们作为一个看似中立的原型。《派斗争的标题》系列的转变让观众想起了受欢迎的20世纪早期的黑白电影,但最重要的是引用大屠杀作为人类遭受极端羞辱的所有实例的图标。
四
阿德里安的作品包含拼贴画、水泥和油漆。增加的分层和更抽象的元素给这些图片增强了复杂性,迫使观众更自发地先入为主地理解,构造了病态的当代场景图像,仿佛一个现代的诸如基督受难的图像,表明冷战冲突之后世界政治仍然潜伏着如原子弹般的某种危险,暗示着我们之前的集体记忆。《新神的葬礼或沉默的人群》里黯淡的场景和身体的排布,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想到苦难、迫害和无望。《记忆》里房间的空白一隅,我们只看到一堆胶卷盒在衣柜的上面,同样让我们联想到让人不安的秘密可能被揭露,如果胶卷盒里的胶片被公布。这张图像让我们想起纳粹的电影,尤其是视觉的宣传机器。在《那一刻》,阿德里安使用了一张希特勒掷铁饼人的照片和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著名的拼贴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独特、如此有魅力》,也是英国波普运动的代表之作。《创立》引用了恐怖而僵尸化的列宁尸体照片,而在《飞行进入埃及》系列中,阿德里安探索了圣经中耶稣、玛丽和约瑟飞行去埃及的主题,以及因此产生的现实和想象的放逐。他对宗教主题的处理既符合了他对画面的需要,又没有引起任何一位神职赞助人的失望。通过这种间接的引用,阿德里安质疑了风景画的正统性,并且提供了一个近乎讽刺的答案:因为他的《飞行进入埃及》只是远远地反映了一片风景。
阿德里安从长辈那里了解了很多六十年代黄金岁月的故事,而他也深深地被那些家庭的联系和父亲口中的故事感染,这可能是为什么他能够在遥远的历史事件中感受到当代面貌的最初原因。在经历了独裁统治和最初民主化的进程中依然存在的低效率行政之后,他不断接触到高雅和流行文化的新视觉领域。从精致的油画到网上的照片,灵感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向他,他广泛地收集不同材料,把照片和胶片影像结合在一起,再把想法转化到帆布上。“偶尔,艺术家也会以极为大胆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分别代表轻松娱乐和集体创伤的材料之间建立联系”。
阿德里安·格尼再次证明绘画这一古老的、原始的人类思想情感表述方式的再生力量,以及在当代艺术中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阿德里安·格尼每一幅作品中都看出其增加了画面构成的复杂性。在让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很具象的同时,画面中抽象的元素迫使人们加深对作品的来自自我的原始的解读。阿德里安是个天生善于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经常在他过去的背景中诞生,却留给观者自己完成。他丰富地引用二十世纪历史,就像他引用十六世纪艺术那般自如。他把主体在时间轴上来回拉动,以超越时间的跨度,所制造的构图的厚重感让观者难以抗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有个人风格的技术和画法。他可以放心地把构图上的理念交给他那让人觉得难以控制的色彩的流动去阐述。
二
虽然绘画死亡论已经流行了几十年甚至更久远,虽然绘画在当代艺术领域只占有有限的领地,但所有迹象显示绘画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不断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弗洛伊德、霍克尼、托马斯、杜马斯绘画大师不断拓展新绘画的创造性和多样性,显示了足以和装置、影视、行为艺术比肩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力量。在这些名垂青史的绘画大师之后,今日又涌现了一批风格成熟的杰出衣钵承接者。对他们的研究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新课题。罗马尼亚艺术家阿德里安·格尼是最突出的代表之一。
阿德里安·格尼1977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巴亚—麦芮,2001年毕业于罗马尼亚克鲁日的艺术与设计大学,是近来活跃于国际艺坛的年轻画家,现工作和生活在罗马尼亚克鲁日和德国柏林两地。阿德里安·格尼绘画作品的特点是艺术家个人记忆和多种元素的组合,构建一个类似达达主义的空间,主题素材来自书籍、电影和档案等。表现了他对历史的思考,重新诠释了那些统治者给时代及历史打上的不可磨灭的烙印,欣赏他的作品就像解读一部当代版的启示录。
阿德里安的绘画是厚重的历史,神秘感和强烈绘画性语言叠加,沉重的气氛凌驾于一切之上,所有物体都被深暗空间笼罩着,显得轮廓不清,黑色和灰色的阴影占了画面的大部分面积,那些新鲜的红色、黄色等仿佛凝结在画面上,紧紧粘住了历史和时间,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它的内容在不清晰地表述出一个故事的情况下,叙述性很强。稠密的和有触觉感的绘画语言显得结构复杂,表现了政治性叙事、普遍的滥用权力、剥削和压迫、个体及人类的斗争。他的批评从来都不是直接的,总是采取迂回路线。那些画很像一个目击者对犯罪现场的回想,他看见了一些东西,他记得,而且他知道还有很多被隐藏、未知的东西。被刻画的人物很少有个人化的,更多时候他们是面目模糊的,无名的身体被遗忘,被抛弃,或者被抑制并堆放在一起,他们的脸不是被遮盖,就是只有最初始的刻画,被渲染成石化的状态,他们的每个动作看起来都很僵硬,好像主人公自愿为图像陷入一个姿势,从而无声地表达他们的处境。在观者完全不了解主体代表的深意的情况下,表达的主题也很明晰。这是对权力结构和支配性姿态的描绘,通过他们如何在空间上被安排和身体上如何关联的方式交流,有很明显的支配性动作和角色扮演。他通过建构手法融合所有历史、政治引用和个人记忆讲述一个连续的事实蜕变、一个支离破碎的集体和个人灾难的故事。
三
画家对于颜料的运用非同寻常。阿德里安用刷子、刀,甚至木条等多种手法制造绘画语言,他的画面有一种特质性的表面纹理,一种个人技巧和机械笔触的结合。优雅精致的平面和丰富凸起的空间交错,我们感觉画面的构成很集中,但迅速融入氛围,好像空间和人物走出画家设定的姿势并自己走上画的表面。眼睛很难估量或者寄予在场景上;场面保持朦胧的记忆,全部模糊,只清晰到刚刚让观者觉察出其描述性。这里,画面的材料像一块半透性的视觉滤器,在表达出想表达东西的同时在观者面前隐藏起来,好像画家想把场景展示给我们,却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每个场景都宛如埋在曾有过集体性伤害经历的历史外衣下。确实,阿德里安对历史现实的感受,以及历史上的利用、镇压和暴力很感兴趣,如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分辨出清楚的政治意味又难以捉摸。阿德里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视图,在梦半醒之间无法控制的区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梦想不能超越自己的集体记忆而记忆。他描绘一些知名人物体现政治禁忌或可怕的过去,含有隐式声明般的艺术实践符号,有些人物符号通常是匿名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脸,他们作为一个看似中立的原型。《派斗争的标题》系列的转变让观众想起了受欢迎的20世纪早期的黑白电影,但最重要的是引用大屠杀作为人类遭受极端羞辱的所有实例的图标。
四
阿德里安的作品包含拼贴画、水泥和油漆。增加的分层和更抽象的元素给这些图片增强了复杂性,迫使观众更自发地先入为主地理解,构造了病态的当代场景图像,仿佛一个现代的诸如基督受难的图像,表明冷战冲突之后世界政治仍然潜伏着如原子弹般的某种危险,暗示着我们之前的集体记忆。《新神的葬礼或沉默的人群》里黯淡的场景和身体的排布,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想到苦难、迫害和无望。《记忆》里房间的空白一隅,我们只看到一堆胶卷盒在衣柜的上面,同样让我们联想到让人不安的秘密可能被揭露,如果胶卷盒里的胶片被公布。这张图像让我们想起纳粹的电影,尤其是视觉的宣传机器。在《那一刻》,阿德里安使用了一张希特勒掷铁饼人的照片和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著名的拼贴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独特、如此有魅力》,也是英国波普运动的代表之作。《创立》引用了恐怖而僵尸化的列宁尸体照片,而在《飞行进入埃及》系列中,阿德里安探索了圣经中耶稣、玛丽和约瑟飞行去埃及的主题,以及因此产生的现实和想象的放逐。他对宗教主题的处理既符合了他对画面的需要,又没有引起任何一位神职赞助人的失望。通过这种间接的引用,阿德里安质疑了风景画的正统性,并且提供了一个近乎讽刺的答案:因为他的《飞行进入埃及》只是远远地反映了一片风景。
阿德里安从长辈那里了解了很多六十年代黄金岁月的故事,而他也深深地被那些家庭的联系和父亲口中的故事感染,这可能是为什么他能够在遥远的历史事件中感受到当代面貌的最初原因。在经历了独裁统治和最初民主化的进程中依然存在的低效率行政之后,他不断接触到高雅和流行文化的新视觉领域。从精致的油画到网上的照片,灵感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向他,他广泛地收集不同材料,把照片和胶片影像结合在一起,再把想法转化到帆布上。“偶尔,艺术家也会以极为大胆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分别代表轻松娱乐和集体创伤的材料之间建立联系”。
阿德里安·格尼再次证明绘画这一古老的、原始的人类思想情感表述方式的再生力量,以及在当代艺术中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