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话鲜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gnan80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鲜活的语言是作文成功的基石,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吸收文学作品中、生活中的那些生命力强、富有灵气的词语,并学以致用,力求创新,写出成功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语言 鲜活 关注生活 注重积累 力求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要文从字顺。作文表达上要做到“文从字顺”,学生就应该有丰厚的语言底蕴,表达以鲜活的语句,方能行文如流水,文彩飞扬。有时候,一篇作文可能因为一个灵气飞动的段落,或者一个鲜活的句子,甚至于一个晶莹的词语都会让阅读者铭记于心。所以鲜活的语言是作文成功的基石。那么,如何使作文语言鲜活起来呢?
  一、关注生活
  生活处处皆学问。作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学生生活的反映。学生在学校里应注意老师、学生的言谈;回家里应留心家长、邻里之间的话语;到街市上应留意顾客、商贩的语言……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侃,都是内心的流露,无不烙上他们身份及时代的特征。同学们应细心品味,加以吸收。劳动人民的俚言俗语,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养儿防老,积谷防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见高山,那知平地。”“远亲不如近邻”……这些常挂在人们口头上的语言,不仅浅显易懂,而且有的富含哲理、有极强的生命力,假如学生能理解,注意积累并加以运用(要注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必将为作文增色添彩。
  二、注重积累
  1、课堂积累
  语文教材内容多选自中外文学的精典篇目,对学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思想有深度,而且在文彩上也各具特色。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嘱咐学生对课文中一些生动的词语做好积累。在积累时,应掌握其音、形,理解其词义及其具体语言环境,并学会运用。
  2、课外积累
  中外文学精典作品,浩如烟海,我们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取的只是其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要想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必须到书海中遨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有选择的借阅图书,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充分感受中外语言文化的魅力,在感悟其高深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特色的同时,做好富有特色词语的积累,摘抄生动的片断,并用心去体会,去品味,烂熟于心,以便将来学以致用。当代报刊以其内容丰富、报道及时、文笔生动为广大读者所称道。而农村的初中生读报刊的很少,自己订报刊的更是凤毛麟角。学生不能了解文学的时代气息,不能了解一些新鲜的词语,无怪乎一些学生写作文沉醉于陈词滥调而无新意了。所以应动员学生订购优秀报刊,可以让家庭较宽裕的学生订一至二本优秀报刊,困难的学生可几个学生一起凑钱订阅一份优秀报刊,也可动员家中有报刊的同学带到学校,与同学共享。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当代文学的脉搏,开阔了视野。应注意积累其中的新颖的词语和优美的片断,词语要达到掌握其音、形、义,学会运用;片断要达到熟读成诵。
  三、力求创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篇作文,如果没有一、二个鲜活的词语,没有一、二句灵气飞扬的句子,就会让阅者读而无味,如同嚼蜡。所以要求学生对词语、句子在积累的基础上力求创新,给作文注入新鲜的血液。
  1、课堂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其能力
  创新就是不囿于旧框框,打破常规,冲出固有的思维定式,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去思考。课堂上,老师应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其中“抱、掐、摁、握、衔、扣”等动词运用很有特色。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思考题:①句中“掐”能否换成“按”,“摁”能否换成“压”,“衔”能否改成“咬”,“扣”能否改成“握”?并请说出具体的原因。②句子“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中“半块”能否改成“整个”?并说明原因。③文中“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各种各样”能不能去掉?并说明原因。通过比较,举一反三,才能让学生悟出文中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形象,从而启示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词语时要加以推敲。课堂上应加强对学生词语创新的训练。如给词语造句,用一个句子说一段话,扩充句子等。教学《醉翁亭记》一文时,我在对“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句进行解释,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运用这个句子说一段话,有的同学这样说道: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全世界正义人民的反对,以伊拉克拥有大量杀伤性武器为由,焊然发动了对伊战争,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只不过是为了掠夺他国的经济资源而制造的借口罢了。片断中运用“醉翁之意不在酒”恰如其分,“焊然”、“掠夺”使用准确。通过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2、运用方法创新
  ⑴、旧词翻新,就是在旧有词语的基础上,更换个别词语。
  ①、相对或相反:公安——私安天才——地才大小姐——小大姐
  ②、颠倒顺序:和平——平和 职称——称职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③、谐音替代:默默无蚊(闻)孔夫子搬家——净输(书)
  ⑵、仿写句子,就是模仿原来句子的形式,运用词语创造出新的句子。
  ①、垒城不觉晓,处处闻牌倒,夜来推牌声,输钱知多少
  ②、青春有泪不轻弹
  ③、男子亦顶半边天
  ⑶、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创新
  为了使语言生动、形象,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创新词语。如:春天到了,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象梳子梳过一般,齐刷刷的。句中由于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苗的整齐和盎然生机。
  ⑷、妙用词语求创新
  古人写诗文讲究,炼字炼句。诗人贾岛便以苦吟著称,其关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推敲”的故事被传为佳话。作文语言也贵在锤炼,一个同学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到,“月牙儿象一把镰刀,悬挂在树梢,那宝石一样晶莹闪烁的星星,镶嵌在蓝色的天幕上。”其中“镶嵌”一词用的非常形象而生动,当老师让他谈谈写作经验时,这个同学说自己之所以用这个词语,主要受到了原来读过的一篇小说中词语的启发,是它们给了自己灵感。是啊,同学们应该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求创新。
  一篇成功的作文好比一座大厦,一个个鲜活的词语就是一块块砖瓦,那么同学们就用自己心中储藏的鲜活的词语,以才智为材料,构筑成功作文的大厦吧。
其他文献
[关键词]角度 聚焦 辐射 想象  [提要]作文的灵魂在立意,立意的灵魂在角度。且角度的选择贵在思维的创新:化虚为实、化大为小,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展开想象和联想。    作文如做人,一个充实而有光辉的生命,其贵在选准了实现和体现生命价值的角度,同样,一篇兴会淋漓而回肠荡气的佳作,妙在选准了取材和立意的角度。角度是文章构思的出发点,是源头,是因;而立意则是必然的归宿,是活水,是果。所以说,角度是唤
期刊
语文习惯涵盖在语文活动的听、说、读、写的全过程中,像串起珍珠的丝线,贯穿在语文学习中。一切语文活动都离不开语文习惯。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校学习语文,从一生来说,毕竟是短暂的,而离开学校,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自学语文,则是终生所需要的。学生不能跟着老师学一辈子。路,总归是由他们自己去走的。学生从小养成了
期刊
摘要: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应注意:1.有启发性2.突出重点 3.有层次性 4有针对性提问要有启发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①创设问题情境恰当提问 ②多角度,多途径提问 ③运用对比引起思考 提问要突出重点抓住教学重点,不节外生枝抓住知识难点设问,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问的层次性要求教师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知识能力。  关键
期刊
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 ,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特别是阅卷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从而让评卷老师在众多的考卷中另眼相看,起到先声夺人的积极效果。然而开好一个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讲究方法。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精彩靓丽的开头,从而赢得百媚生呢?根据我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最实用最易掌握的开头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
期刊
摘要:现在学生生活的外围环境日渐复杂,社会中种种有色的、不利的因素冲击着校园。我想如何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教孩子学本领、学做人是许多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不但让他们学到有限的知识,还引导他们走向无限的知识殿堂。  关键词:挖掘 教材 潜力 学会 做人    《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各具风采,鲁提辖就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个人物,如何借助有限的课文内容准确把握鲁达的
期刊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 相互作用日益明显,科学和技术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意味这每个公民都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要具备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在新课改中,强调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科学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科学精神和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
期刊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任务与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对
期刊
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与社会联系紧密,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课本中实验很多,有的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有的是学生的分组实验,有的是学生的自行探究实验,这些实验,让学生在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解决学生的疑问及一系列问题:如何上好实验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激发兴趣:  科学课本来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实验很多。探索活动
期刊
摘要: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把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方法 全体学生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
期刊
【摘要】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本文通过四个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应处理好四种关系:①手段与目的的关系;②问题宽泛性与定向性的关系;③生活性与数学严谨性的关系;④趣味与数学味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