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的内涵是一种精神性的创造,一个有文化的学校,才是有魅力的地方。“过一种积极向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已成为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学校所属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附近更有一个与禹陵村齐名的大禹后裔村,它就是冢斜古村。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大禹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孕育出独特的民族气质。
针对这一地域文化资源特色,学校正在积极构建以“传承大禹精神,做禹乡好少年”为理念的课程体系,挖掘大禹精神内涵,把大禹精神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发展相联系,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培养目标
1、办学理念。
学校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深化课程改革,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进一步传承大禹精神、弘扬大禹精神;把大禹精神与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发展相联系,让学生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
2、育人目标。
“聚焦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具有坚韧淳朴、刻苦好学;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团结向上、乐于奉献的禹乡好少年。
二、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课程分类与体系
根据山区孩子的特点,结合学校“团结、文明、勤奋、进取”的校训,依托地域文化自然资源特色,充分整合课程,构建“禹乡少年”课程系列。
课程分类
1、国家基础课程
由國家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确保全体学生接受教育、享受学习,是培养学生终生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基础课程。
2、自主拓展课程
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系列,主要根据地域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素养需求等方面开设。同时、学校也通过自主拓展,努力打造精品课程,创建学校特色。
课程体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禹乡课程学生的实际,我们认为应当利用好古村大禹文化资源,传承大禹精神,最后将“禹乡少年”的培养扩展为以下体系:
(二)课程结构
立足学校实际,构建了 “禹乡少年”课程结构。
三、课程的实施
(一)基础性课程的实施
基础性课程的教学实施,我们以小班教学为研究抓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作业分层设计、作业当堂反馈等方面研究点,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充分的、个别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
(二)拓展性课程的实施
1、分类管理
拓展性课程按照分类开发、分类管理方式开展。
(1)、知识类拓展课程:
如语文拓展悦读、绘本阅读等,数学拓展思维训练、英语拓展趣味口语等;
周三下午为全校统一开设的自主拓展课程。其它课时中安排了快乐足球和书法课程。
(2)、体艺类拓展课程:
以体艺为依托,开设适合教师特长、适合学生学情的课程及社团。可开设诸如摄影、绘画、足球、乒乓球、传统小游戏等课程,把常规社团活动整合到课程中去,以课程的形式,同时打破原有班级授课让学生自主选择。
(3)、实践活动类拓展课程:
利用学校周边资源,利用学校教师的各类特长,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定主题,定内容,融教育与活动于一体。比如学校开展的:“中医药学堂”中草药研究、走进古村、研学旅行考察等。
2、实施模式
拓展课程的实施过程遵循如下模式:学校制定课程目标 ——教师申报课程——学校审核——学生选择——课程实施——学校评价——表彰展示
四、课程制度与管理
1、建立“教师课程申报制度”。各学科教师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及结构,针对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实践经验与思考,申报个人或教师小组的课程计划。
2、建立“课程审议制度“。做到认真负责审议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二要审授课时间是否确定;三要看课程目标的确立是否恰当、合理,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与学校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紧密联系;四要看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授课对象;五要看课程实施建议的可行性;六要看课程评价是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探索与创新。对审议内容要作好详细记载,经过大家讨论、分析、归纳后,确立所开课程,并公告审议结果。
3、建立“学生选课制度”。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学校将拟开设课程目录向全体学生公布,指导学生结合家长选择,参加校本课程学习。
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树立全员质量监控意识,根据教学流程管理要求对课程实施随机和定期检查,努力发挥教师在监控过程中的自主追求、主动提升的主观能动作用。
5、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核心。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
6、建立“课程考核制度”。融态度、能力、合作、创新、成效为一体的评价依据,坚持团队评价和教师个体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通过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促进学校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地域文化资源并与之融合。我们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课程,借此来传播地域文化,让大禹精神代代相传!
学校所属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附近更有一个与禹陵村齐名的大禹后裔村,它就是冢斜古村。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大禹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孕育出独特的民族气质。
针对这一地域文化资源特色,学校正在积极构建以“传承大禹精神,做禹乡好少年”为理念的课程体系,挖掘大禹精神内涵,把大禹精神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发展相联系,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培养目标
1、办学理念。
学校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深化课程改革,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进一步传承大禹精神、弘扬大禹精神;把大禹精神与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发展相联系,让学生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
2、育人目标。
“聚焦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具有坚韧淳朴、刻苦好学;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团结向上、乐于奉献的禹乡好少年。
二、课程结构与设置
(一)课程分类与体系
根据山区孩子的特点,结合学校“团结、文明、勤奋、进取”的校训,依托地域文化自然资源特色,充分整合课程,构建“禹乡少年”课程系列。
课程分类
1、国家基础课程
由國家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确保全体学生接受教育、享受学习,是培养学生终生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基础课程。
2、自主拓展课程
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系列,主要根据地域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素养需求等方面开设。同时、学校也通过自主拓展,努力打造精品课程,创建学校特色。
课程体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禹乡课程学生的实际,我们认为应当利用好古村大禹文化资源,传承大禹精神,最后将“禹乡少年”的培养扩展为以下体系:
(二)课程结构
立足学校实际,构建了 “禹乡少年”课程结构。
三、课程的实施
(一)基础性课程的实施
基础性课程的教学实施,我们以小班教学为研究抓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作业分层设计、作业当堂反馈等方面研究点,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充分的、个别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
(二)拓展性课程的实施
1、分类管理
拓展性课程按照分类开发、分类管理方式开展。
(1)、知识类拓展课程:
如语文拓展悦读、绘本阅读等,数学拓展思维训练、英语拓展趣味口语等;
周三下午为全校统一开设的自主拓展课程。其它课时中安排了快乐足球和书法课程。
(2)、体艺类拓展课程:
以体艺为依托,开设适合教师特长、适合学生学情的课程及社团。可开设诸如摄影、绘画、足球、乒乓球、传统小游戏等课程,把常规社团活动整合到课程中去,以课程的形式,同时打破原有班级授课让学生自主选择。
(3)、实践活动类拓展课程:
利用学校周边资源,利用学校教师的各类特长,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定主题,定内容,融教育与活动于一体。比如学校开展的:“中医药学堂”中草药研究、走进古村、研学旅行考察等。
2、实施模式
拓展课程的实施过程遵循如下模式:学校制定课程目标 ——教师申报课程——学校审核——学生选择——课程实施——学校评价——表彰展示
四、课程制度与管理
1、建立“教师课程申报制度”。各学科教师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及结构,针对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实践经验与思考,申报个人或教师小组的课程计划。
2、建立“课程审议制度“。做到认真负责审议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二要审授课时间是否确定;三要看课程目标的确立是否恰当、合理,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与学校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紧密联系;四要看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授课对象;五要看课程实施建议的可行性;六要看课程评价是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探索与创新。对审议内容要作好详细记载,经过大家讨论、分析、归纳后,确立所开课程,并公告审议结果。
3、建立“学生选课制度”。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学校将拟开设课程目录向全体学生公布,指导学生结合家长选择,参加校本课程学习。
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树立全员质量监控意识,根据教学流程管理要求对课程实施随机和定期检查,努力发挥教师在监控过程中的自主追求、主动提升的主观能动作用。
5、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核心。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
6、建立“课程考核制度”。融态度、能力、合作、创新、成效为一体的评价依据,坚持团队评价和教师个体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通过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促进学校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地域文化资源并与之融合。我们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课程,借此来传播地域文化,让大禹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