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领军人才”“中國建筑应用创新大奖”“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出版《3D打印建筑技术与案例》等专著,马义和是一个3D打印“狂人”,经历三次资金链断裂,最终凭借对梦想的执着化险为夷。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人们告别灰尘雾霾,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丽清新的环境。
房子可以“打”出来
1967年5月,马义和出生在湖北襄阳。2002年8月,他去拜访一位客户的途中,路过一处施工工地。酷暑时节,建筑工人们顶着烈日辛勤劳作。一眼望去,工地内尘土飞扬、泥浆外溢,还有各种大型建筑设备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肆意飞扬的灰尘,不仅会损害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肯定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能否换一种造房子的方式,避免让建筑工人和广大市民成为“吸尘器”?飞机、汽车可以用设备替代人工来制造,为什么房子不能呢?
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一则3D打印的报道映入眼帘。相对于传统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就在这则报道中,美国某高校的一位教授,提出用3D打印技术建造房屋的假设,并预言将掀起一场建筑业的绿色革命。不过3D打印建筑的技术,还处在科学假设阶段,面临很多技术性难题,诸如“油墨”选择、打印设备制造等。任何一项技术解决不好,打印出来的房屋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没有吓退马义和。他喜欢挑战,近一年在销售领域的摸爬滚打,帮助他初步积累创业经验。他按下创业的“启动键”。
可是家人对马义和的决定,持完全反对的态度。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授,提出一个完全不着边际的想法,让马义和“着了魔”。妻子无法改变他的意志,只好搬来双方父母。几天后,四位长辈齐聚上海,对他进行“三堂会审”。控诉最激烈的是岳父,说他岁数也不小了,怎么还像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那样冒失?马义和只能拿出各种资料,试图平息几位老人的怒火。然而沟通双方都站在自己立场上看问题,争论几个小时也没有结果。最后还是他父亲说了句:“让他去瞎折腾吧!等他一无所有,也就消停了。”
2002年11月,马义和注册成立“盈创”科技公司,没有祝福,也没有鲜花和掌声。望着简陋的办公室,还有三位正在忙碌的小伙伴,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片未知领域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历经三次资金断裂
创业初期,由于公司名气不大,马义和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除了人才流失严重,他还面临资金短缺。他和几个小伙伴凑了几十万元,申请银行贷款又因担保问题,迟迟无法批复。去找投资人,对方一看到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想法,立刻下了逐客令。没办法,他只好先开发一些初级3D打印产品,勉强支撑企业的日常开销。
即使在最艰苦的阶段,马义和也把有限资金都用在研发上。做3D建筑打印,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油墨”材料。相比传统建筑技术,3D打印建筑技术对“油墨”流动性和凝固时间有特殊性要求,简要的说就是在特定时间内凝固。如果凝固速度过快,会堵住打印喷头;速度过慢,房屋就难以稳固,存在安全隐患。他和几位小伙伴,找了上百种材料,反复做实验测试性能,最终选定混凝土作为打印油墨。然而混凝土容易变形,必须加入某些物质中和。经历过几百次失败,他终于找到混凝土石膏和复合树脂这两位“同伴”,因为石膏凝固得比较快、复合树脂有固化剂,有助于混凝土对抗各种风化作用。单就找寻合适的油墨材料,整整耗费近四年时间。
接下来,马义和开始考虑建造打印设备。3D打印前,需要进行数字化建模,再将模型扫描进电脑。工业扫描设备很贵,必须找到其他类型的扫描仪,才能降低打印的成本。后来他找到国外有一种手持扫描仪,基本上能满足需求。有了油墨材料和各种硬件设备,随后需要开发操作系统。国外有3D打印程序,然而正版软件使用费很贵,每年还要缴纳不菲的维护费。马义和决定开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软件,然而这又谈何容易。那段时间,他带着研发团队去了上百个国内外的专业展览,从中寻找开发操作系统的灵感。
2008年6月,软硬件设备终于“双剑合璧”。那是一个让人激动人心的夜晚,马义和亲手敲击键盘,整个操作系统开始启动。两个多小时后,一堵长1米,高0.8米,厚15厘米的墙体“新鲜出炉”。半个多小时后,他用手敲了敲这堵墙,硬度还可以。尽管这堵墙上有一条一条的印痕,外形看上去有些“丑陋”,仍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开始打印一些定制化的模件,把赚到的所有收益,都投入到下一步研发中。
2013年初,很多客户突然提出终止合作。然而公司用于研发的投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好几倍。公司赤字越来越严重。为了填补漏洞,他只得找别人借钱。到2013年6月,资金缺口已达上千万,后期这个数字还会增长。这个消息,不知道被谁“捅出去”。这下可好,所有债权人、供货商一拥而上,堵在办公室门口。
如果不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更严重的情况还会发生。很多员工嗅出“寒冬意味”,不愿意陪他共渡难关。短短一星期,三分之二的员工不辞而别,研发处于半停滞状态。马义和把剩下来的员工召集起来开会。在会上,他把房产证、车钥匙和一些信托权证,放在桌子上:“公司的情况,想必大家已经知晓。这是我全部家当,我准备都抵押出去。困难只是暂时的,3D打印建筑,我们肯定能做出来。”
安抚好员工,马义和开始到处找寻天使投资人。有一家投资公司,愿意出价50万收购,直言已经冒了很大风险。他微笑拒绝,没有任何犹豫。终于有一家实力雄厚的投资公司,让他过去陈述自己的产品情况。马义和为此整理出厚厚一摞介绍资料。
那位投资公司的老总,从起初不耐烦、不在意,到最后身子禁不住往马义和这里凑过来。“马先生,我很敬佩您的狂人精神,而且3D打印建筑的技术属于前沿技术,未来市场前景比较广阔。不过,我还需要和别人商量一下,过几天再答复您好吗?”
整整十天,对方都没有消息。就在马义和都认为希望不大时,那位老总亲自打来电话:“马先生,我们决定投资6000万。”这笔钱不仅能让他渡过眼前的难关,后期研发经费也有了保障。
2014年的3月,马义和做了第一次发布会,展示他为一家高科技园区设计的十幢房子。2015年发布会为马义和引来国际上的关注。迪拜市政府专门找到他,给出17幢高端建筑的大订单。随后,像西门子、华为通讯等大公司,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2016年5月,全球首个3D打印商务楼群落户迪拜,让全世界真正看到3D打印建筑技术的未来。人们开始相信:3D打印能“造”出很漂亮的房子,这项技术将真正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瞄准个性化定制打印
相比传统建筑,3D打印建筑优势明显。数字化3D打印技术,可将城市经过处理的建筑垃圾,回收到建筑中去,使建筑更加绿色环保。马义和从车间打印、车载打印,发展到现场打印,以一幢两层高的建筑为例,传统方法要用一个多月,而3D打印只要十几个小时完成。建筑强度并不比传统建筑安全性差,生命周期有三五十年。
3D打印技术最大优势就是个性化定制,2016年马义和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发现苏州园林这种建筑风格很有中国情怀,很受普通人欢迎。于是,他接了好几个定制项目,将古典与现代结合起来,市场反响不错。
如今马义和已获得129项专利,但他直言技术上还有提升空间。目前,他正在拟定3D打印建筑的标准。他说,打印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建筑可以更加节能环保。
谈到未来,马义和信心满满。现在3D打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他希望能将其运用到各种领域。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于一点:希望3D打印建筑技术,能帮助人们告别雾霾天,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清新绿色的地球。
房子可以“打”出来
1967年5月,马义和出生在湖北襄阳。2002年8月,他去拜访一位客户的途中,路过一处施工工地。酷暑时节,建筑工人们顶着烈日辛勤劳作。一眼望去,工地内尘土飞扬、泥浆外溢,还有各种大型建筑设备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肆意飞扬的灰尘,不仅会损害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肯定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能否换一种造房子的方式,避免让建筑工人和广大市民成为“吸尘器”?飞机、汽车可以用设备替代人工来制造,为什么房子不能呢?
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一则3D打印的报道映入眼帘。相对于传统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就在这则报道中,美国某高校的一位教授,提出用3D打印技术建造房屋的假设,并预言将掀起一场建筑业的绿色革命。不过3D打印建筑的技术,还处在科学假设阶段,面临很多技术性难题,诸如“油墨”选择、打印设备制造等。任何一项技术解决不好,打印出来的房屋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没有吓退马义和。他喜欢挑战,近一年在销售领域的摸爬滚打,帮助他初步积累创业经验。他按下创业的“启动键”。
可是家人对马义和的决定,持完全反对的态度。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授,提出一个完全不着边际的想法,让马义和“着了魔”。妻子无法改变他的意志,只好搬来双方父母。几天后,四位长辈齐聚上海,对他进行“三堂会审”。控诉最激烈的是岳父,说他岁数也不小了,怎么还像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那样冒失?马义和只能拿出各种资料,试图平息几位老人的怒火。然而沟通双方都站在自己立场上看问题,争论几个小时也没有结果。最后还是他父亲说了句:“让他去瞎折腾吧!等他一无所有,也就消停了。”
2002年11月,马义和注册成立“盈创”科技公司,没有祝福,也没有鲜花和掌声。望着简陋的办公室,还有三位正在忙碌的小伙伴,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片未知领域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历经三次资金断裂
创业初期,由于公司名气不大,马义和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除了人才流失严重,他还面临资金短缺。他和几个小伙伴凑了几十万元,申请银行贷款又因担保问题,迟迟无法批复。去找投资人,对方一看到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想法,立刻下了逐客令。没办法,他只好先开发一些初级3D打印产品,勉强支撑企业的日常开销。
即使在最艰苦的阶段,马义和也把有限资金都用在研发上。做3D建筑打印,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油墨”材料。相比传统建筑技术,3D打印建筑技术对“油墨”流动性和凝固时间有特殊性要求,简要的说就是在特定时间内凝固。如果凝固速度过快,会堵住打印喷头;速度过慢,房屋就难以稳固,存在安全隐患。他和几位小伙伴,找了上百种材料,反复做实验测试性能,最终选定混凝土作为打印油墨。然而混凝土容易变形,必须加入某些物质中和。经历过几百次失败,他终于找到混凝土石膏和复合树脂这两位“同伴”,因为石膏凝固得比较快、复合树脂有固化剂,有助于混凝土对抗各种风化作用。单就找寻合适的油墨材料,整整耗费近四年时间。
接下来,马义和开始考虑建造打印设备。3D打印前,需要进行数字化建模,再将模型扫描进电脑。工业扫描设备很贵,必须找到其他类型的扫描仪,才能降低打印的成本。后来他找到国外有一种手持扫描仪,基本上能满足需求。有了油墨材料和各种硬件设备,随后需要开发操作系统。国外有3D打印程序,然而正版软件使用费很贵,每年还要缴纳不菲的维护费。马义和决定开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软件,然而这又谈何容易。那段时间,他带着研发团队去了上百个国内外的专业展览,从中寻找开发操作系统的灵感。
2008年6月,软硬件设备终于“双剑合璧”。那是一个让人激动人心的夜晚,马义和亲手敲击键盘,整个操作系统开始启动。两个多小时后,一堵长1米,高0.8米,厚15厘米的墙体“新鲜出炉”。半个多小时后,他用手敲了敲这堵墙,硬度还可以。尽管这堵墙上有一条一条的印痕,外形看上去有些“丑陋”,仍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开始打印一些定制化的模件,把赚到的所有收益,都投入到下一步研发中。
2013年初,很多客户突然提出终止合作。然而公司用于研发的投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好几倍。公司赤字越来越严重。为了填补漏洞,他只得找别人借钱。到2013年6月,资金缺口已达上千万,后期这个数字还会增长。这个消息,不知道被谁“捅出去”。这下可好,所有债权人、供货商一拥而上,堵在办公室门口。
如果不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更严重的情况还会发生。很多员工嗅出“寒冬意味”,不愿意陪他共渡难关。短短一星期,三分之二的员工不辞而别,研发处于半停滞状态。马义和把剩下来的员工召集起来开会。在会上,他把房产证、车钥匙和一些信托权证,放在桌子上:“公司的情况,想必大家已经知晓。这是我全部家当,我准备都抵押出去。困难只是暂时的,3D打印建筑,我们肯定能做出来。”
安抚好员工,马义和开始到处找寻天使投资人。有一家投资公司,愿意出价50万收购,直言已经冒了很大风险。他微笑拒绝,没有任何犹豫。终于有一家实力雄厚的投资公司,让他过去陈述自己的产品情况。马义和为此整理出厚厚一摞介绍资料。
那位投资公司的老总,从起初不耐烦、不在意,到最后身子禁不住往马义和这里凑过来。“马先生,我很敬佩您的狂人精神,而且3D打印建筑的技术属于前沿技术,未来市场前景比较广阔。不过,我还需要和别人商量一下,过几天再答复您好吗?”
整整十天,对方都没有消息。就在马义和都认为希望不大时,那位老总亲自打来电话:“马先生,我们决定投资6000万。”这笔钱不仅能让他渡过眼前的难关,后期研发经费也有了保障。
2014年的3月,马义和做了第一次发布会,展示他为一家高科技园区设计的十幢房子。2015年发布会为马义和引来国际上的关注。迪拜市政府专门找到他,给出17幢高端建筑的大订单。随后,像西门子、华为通讯等大公司,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2016年5月,全球首个3D打印商务楼群落户迪拜,让全世界真正看到3D打印建筑技术的未来。人们开始相信:3D打印能“造”出很漂亮的房子,这项技术将真正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瞄准个性化定制打印
相比传统建筑,3D打印建筑优势明显。数字化3D打印技术,可将城市经过处理的建筑垃圾,回收到建筑中去,使建筑更加绿色环保。马义和从车间打印、车载打印,发展到现场打印,以一幢两层高的建筑为例,传统方法要用一个多月,而3D打印只要十几个小时完成。建筑强度并不比传统建筑安全性差,生命周期有三五十年。
3D打印技术最大优势就是个性化定制,2016年马义和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发现苏州园林这种建筑风格很有中国情怀,很受普通人欢迎。于是,他接了好几个定制项目,将古典与现代结合起来,市场反响不错。
如今马义和已获得129项专利,但他直言技术上还有提升空间。目前,他正在拟定3D打印建筑的标准。他说,打印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建筑可以更加节能环保。
谈到未来,马义和信心满满。现在3D打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他希望能将其运用到各种领域。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于一点:希望3D打印建筑技术,能帮助人们告别雾霾天,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清新绿色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