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由于最初发展的教学单一、设备条件有限等诸多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借助社会资源的辅助弥补实践教学的短板,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层进式和融合式结构、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积极实效。本文对本专业多次拟定的延拓发展计划的研究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教学方法、“一课双师”的融合创新及最终的产教融合。
关键词:通信工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延拓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4-0147-02
在2014年的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当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015年在中央召开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1][2]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电子通信类行业,新产品更新速度很快。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则需要更多创新性的产品,因此企业对技术人员有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与企业需求一致。然而,目前大多数通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实验教学等往往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设备条件不足等原因滞后于行业需要的人才标准。[3]所以探索合适的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着力培养通信类的创新及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4][5][6][7]
通信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工程学科,既要求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求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比如对相关软件的使用及相关硬件的配置及使用。本文以塔里木大学信息学院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对其延拓发展进行探索。整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实习基地的建设、教学体系的建设及社会资源的辅助。
1 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分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内在学校与学院的支撑下,建立了通信与网络综合实训中心,主要利用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课外的实验练习及实验竞赛等来提高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与华为等企业合作成立了塔里木大学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H3C网络学院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塔里木大学培训基地,目前与企业合作对学生的行业资格考试提供便利。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是与企业合作,建立移动、联通运营商的实习基地,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工程能力,另外还有通信相关专业的其他公司的实训基地。利用校外的实习基地来实现通信专业认知实习、电信企业管理、毕业生实习以及其他在校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
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结合自身特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率为总体目标,建立了“认知实习—专业综合实训—学科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搭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双师队伍,制定了各种配套措施和规范,探索出了层进式和融合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认知实习:在大三第一学期带领学生集体参观移动、联通、长途传输局等实习基地,让学生对通信企业的发展、需求和专业特点具有基本初步的认识和宏观的把握。专业综合实训:选派教师参加华为、中兴企业技术培训,获得企业SDH、WCDMA、TD-SCDMA、数据通信等技术培训讲师资质,每年举办程控交换数据配置与故障维护、光传输SDH数据配置、TD-CDMA数据配置、CDMA2000、TD-SCDMA培训和实训竞赛。为了与企业需求更加接近,目前建设中的4GLTE实验室,包括硬件系统及仿真软件系统,让学生对核心网的各个单元及基站的使用及原理进行学习,而且还提供部分二次开发的功能。毕业实习:每年定期到移动、联通、传输局等实习和实训基地了解企业实习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实习前期准备工作,并实施了顶岗实习计划。学科竞赛: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等,通过各种竞赛在学风上有所加强,同时对学生自己的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毕业设计: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对于在实习单位表现较好并与公司达成就业协议的同学,可在公司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实行双导师制,由系和公司各选派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保障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主要有选题审题、任务下达、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查重与抽检、答辩。毕业设计主要环节严格执行教务处的规定。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实践教学的多个环节,主要实施方法是通过公司工程师和取得讲师资质的本系教师共同进行技术培训和资质认证,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便利性和积极性,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用人需求,极大地增加了就业竞争力。其中本系教师获得华为和中兴的SDH、WCDMA、TD-SCDMA等技术培训讲师资质;聘请阿克苏移动、联通企业工程师为本专业客座教师,每年为学生开展讲座;邀请通信企业每年举办专场招聘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开设了足够的设计实验项目,这些项目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社会资源的其他辅助
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工作。每年有至少1名教师赴对口支援高校学习,1-2名通信专业学生在对口支援的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同时,积极利用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优势资源,积极拓展共建教学资源,每年的课程实习、毕业实习都能够保证顺利实施,在学生实习前、中、后期均有详细实习计划、实习检查和实习鉴定报告等,能夠与专业理论学习紧密结合。社会资源捐助方面,移动设立的“移动学子情奖学金”、学校的王震奖学金等每年均有专门针对学院学生的2万元左右的资助,为本专业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口支援高校在学生联合培养、师资培养、课程教学方面给予大力帮助。 4 延拓发展研究
虽然在实践教学模式、实习基地及社会资源辅助方面已经有所提高,但是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关于其延拓发展的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
4.1 在教学模式中可以实施项目教学法
内容包含自我评估、分层交织的课程内容整合模式、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创新者四个部分。自我评估是将评估点渗透每个实践课程、每个任务中,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应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和教师正确把握努力的方向;分层交织的实践课程内容整合模式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为目标,尊重学习者学习的基本规律,知识模块需要由简到难,学习方式上实践与理论交织在一起;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是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过程中同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及双创能力;实践创新是充分给予学生实践创新时间,依托创新基地实践功能,通过学习小组探讨,教师引导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主动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4.2 开展“一课双师”的融合创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知识输出、管理输出及文化影响。维度一,企业为校方教师提供每年两期免费技术及管理培训,达到考核要求的教师,可承担专业和讯课程授课工作,学校规划专业教师的校内教学任务,安排固定人数去参加培训。维度二,通过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应用研发、项目交付过程的方式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维度三,建立师资KPI考核体系,深化师资激励机制,规范师资团队管理,激发讲师参与教学和科研的工作积极性。
方式二:输出本地化工程師团队,混编师资实现价值、文化、技术的融合发展。学校教师担任公共课及基础课的教学,企业工程师负责专业实践课程、职业素质及双创课程,两者协同育人。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关于“一课双师”的课程的实施规范文件,结合具体的课程制定“一课双师”教师工作量和课时报酬的具体计算方法;教务处负责制定“一课双师”具体实施方法,审核系里各专业的实施方案,开展“一课双师”的检查、评价和总结;校企双方讲师根据所长,结合双师团队,负责“一课双师”的具体课程的教学实施;建立“一课双师”运行规章制度,学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实施方法,规范“一课双师”课程选定、校内教师和企业讲师的职责划分、校内教师人选、企业讲师人选、校内教师和企业讲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等环节,确保“一课双师”规范实施。由于实施“一课双师”后,一门课程由原来的一位教师承担改为两位或者多位承担,工作量变大,可以通过等量的课时置换或者其他课程互补的模式实现校企双方讲师的课时费及其他经费的对等,并在此之外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4.3 逐步实现“产教融合”的融入、融通和融合的互联网 教育生态系统
专业首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强调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逐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实验室建设、联合培养等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改变封闭、自我循环的局面,真正面向行业需求与社会需求,逐步提高“产教融合”的融入度。
在已经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多点对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点与点之间的连接、贯通、和协同,主要是将职工培训与学校的通信专业群的整体功能相衔接、相贯通,通过培训了解在职职工的岗位能力需求,然后在学校专业培养中进行调整;通过在职职工的技术提升需求把握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点,以此聚焦学校本专业的行业应用开发研究,以企业职工需求来看技术进步的趋势、来规划学校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研发布局。将通信相关企业(华为等)的生产过程、生产要素、创新要素与学校本专业的教育要素、教育场景和教育资源进行相互融通,相互转化,逐步实现“产教融合”的融通,实现专业的并行、协调发展和价值共享。
在“产教融合”融入、融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更深的融合,学校与企业合作方与本地企业变成一体,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发展同步,使得教育的创造价值最大化、企业效益最大化,遵循市场机制和规律,促进“产教”逐步形成一个融合发展的大格局,构建全新的教育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曲宁,娄雯,虞冬青等.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J].天津经济,2015.5:28-35.
[2] 王喜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共享经济[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11:12-15.
[3] 黄晓寸.校企合作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分析[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04-106
[4] 修德斌,刘明珠,魏凯丰.通信工程专业开展本科实训教学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7:21-24.
[5] 黄飞江,刘光灿,陈威兵.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长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6-8.
[6] 韦涛.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百色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6,5:19-20,42.
[7] 刘婉妮,校企合作共建通信工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3):167-170.
【通联编辑:张薇】
关键词:通信工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延拓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4-0147-02
在2014年的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当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015年在中央召开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1][2]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电子通信类行业,新产品更新速度很快。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则需要更多创新性的产品,因此企业对技术人员有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与企业需求一致。然而,目前大多数通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实验教学等往往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设备条件不足等原因滞后于行业需要的人才标准。[3]所以探索合适的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着力培养通信类的创新及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4][5][6][7]
通信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工程学科,既要求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求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比如对相关软件的使用及相关硬件的配置及使用。本文以塔里木大学信息学院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对其延拓发展进行探索。整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实习基地的建设、教学体系的建设及社会资源的辅助。
1 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分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内在学校与学院的支撑下,建立了通信与网络综合实训中心,主要利用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课外的实验练习及实验竞赛等来提高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与华为等企业合作成立了塔里木大学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H3C网络学院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塔里木大学培训基地,目前与企业合作对学生的行业资格考试提供便利。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是与企业合作,建立移动、联通运营商的实习基地,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工程能力,另外还有通信相关专业的其他公司的实训基地。利用校外的实习基地来实现通信专业认知实习、电信企业管理、毕业生实习以及其他在校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
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结合自身特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率为总体目标,建立了“认知实习—专业综合实训—学科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搭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双师队伍,制定了各种配套措施和规范,探索出了层进式和融合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认知实习:在大三第一学期带领学生集体参观移动、联通、长途传输局等实习基地,让学生对通信企业的发展、需求和专业特点具有基本初步的认识和宏观的把握。专业综合实训:选派教师参加华为、中兴企业技术培训,获得企业SDH、WCDMA、TD-SCDMA、数据通信等技术培训讲师资质,每年举办程控交换数据配置与故障维护、光传输SDH数据配置、TD-CDMA数据配置、CDMA2000、TD-SCDMA培训和实训竞赛。为了与企业需求更加接近,目前建设中的4GLTE实验室,包括硬件系统及仿真软件系统,让学生对核心网的各个单元及基站的使用及原理进行学习,而且还提供部分二次开发的功能。毕业实习:每年定期到移动、联通、传输局等实习和实训基地了解企业实习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实习前期准备工作,并实施了顶岗实习计划。学科竞赛: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等,通过各种竞赛在学风上有所加强,同时对学生自己的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毕业设计: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对于在实习单位表现较好并与公司达成就业协议的同学,可在公司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实行双导师制,由系和公司各选派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保障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主要有选题审题、任务下达、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查重与抽检、答辩。毕业设计主要环节严格执行教务处的规定。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实践教学的多个环节,主要实施方法是通过公司工程师和取得讲师资质的本系教师共同进行技术培训和资质认证,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便利性和积极性,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用人需求,极大地增加了就业竞争力。其中本系教师获得华为和中兴的SDH、WCDMA、TD-SCDMA等技术培训讲师资质;聘请阿克苏移动、联通企业工程师为本专业客座教师,每年为学生开展讲座;邀请通信企业每年举办专场招聘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开设了足够的设计实验项目,这些项目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社会资源的其他辅助
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工作。每年有至少1名教师赴对口支援高校学习,1-2名通信专业学生在对口支援的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同时,积极利用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优势资源,积极拓展共建教学资源,每年的课程实习、毕业实习都能够保证顺利实施,在学生实习前、中、后期均有详细实习计划、实习检查和实习鉴定报告等,能夠与专业理论学习紧密结合。社会资源捐助方面,移动设立的“移动学子情奖学金”、学校的王震奖学金等每年均有专门针对学院学生的2万元左右的资助,为本专业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口支援高校在学生联合培养、师资培养、课程教学方面给予大力帮助。 4 延拓发展研究
虽然在实践教学模式、实习基地及社会资源辅助方面已经有所提高,但是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关于其延拓发展的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
4.1 在教学模式中可以实施项目教学法
内容包含自我评估、分层交织的课程内容整合模式、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创新者四个部分。自我评估是将评估点渗透每个实践课程、每个任务中,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应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和教师正确把握努力的方向;分层交织的实践课程内容整合模式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为目标,尊重学习者学习的基本规律,知识模块需要由简到难,学习方式上实践与理论交织在一起;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是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过程中同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及双创能力;实践创新是充分给予学生实践创新时间,依托创新基地实践功能,通过学习小组探讨,教师引导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主动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4.2 开展“一课双师”的融合创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知识输出、管理输出及文化影响。维度一,企业为校方教师提供每年两期免费技术及管理培训,达到考核要求的教师,可承担专业和讯课程授课工作,学校规划专业教师的校内教学任务,安排固定人数去参加培训。维度二,通过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应用研发、项目交付过程的方式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维度三,建立师资KPI考核体系,深化师资激励机制,规范师资团队管理,激发讲师参与教学和科研的工作积极性。
方式二:输出本地化工程師团队,混编师资实现价值、文化、技术的融合发展。学校教师担任公共课及基础课的教学,企业工程师负责专业实践课程、职业素质及双创课程,两者协同育人。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关于“一课双师”的课程的实施规范文件,结合具体的课程制定“一课双师”教师工作量和课时报酬的具体计算方法;教务处负责制定“一课双师”具体实施方法,审核系里各专业的实施方案,开展“一课双师”的检查、评价和总结;校企双方讲师根据所长,结合双师团队,负责“一课双师”的具体课程的教学实施;建立“一课双师”运行规章制度,学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实施方法,规范“一课双师”课程选定、校内教师和企业讲师的职责划分、校内教师人选、企业讲师人选、校内教师和企业讲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等环节,确保“一课双师”规范实施。由于实施“一课双师”后,一门课程由原来的一位教师承担改为两位或者多位承担,工作量变大,可以通过等量的课时置换或者其他课程互补的模式实现校企双方讲师的课时费及其他经费的对等,并在此之外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4.3 逐步实现“产教融合”的融入、融通和融合的互联网 教育生态系统
专业首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强调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逐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实验室建设、联合培养等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改变封闭、自我循环的局面,真正面向行业需求与社会需求,逐步提高“产教融合”的融入度。
在已经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多点对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点与点之间的连接、贯通、和协同,主要是将职工培训与学校的通信专业群的整体功能相衔接、相贯通,通过培训了解在职职工的岗位能力需求,然后在学校专业培养中进行调整;通过在职职工的技术提升需求把握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点,以此聚焦学校本专业的行业应用开发研究,以企业职工需求来看技术进步的趋势、来规划学校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研发布局。将通信相关企业(华为等)的生产过程、生产要素、创新要素与学校本专业的教育要素、教育场景和教育资源进行相互融通,相互转化,逐步实现“产教融合”的融通,实现专业的并行、协调发展和价值共享。
在“产教融合”融入、融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更深的融合,学校与企业合作方与本地企业变成一体,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发展同步,使得教育的创造价值最大化、企业效益最大化,遵循市场机制和规律,促进“产教”逐步形成一个融合发展的大格局,构建全新的教育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曲宁,娄雯,虞冬青等.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J].天津经济,2015.5:28-35.
[2] 王喜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共享经济[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11:12-15.
[3] 黄晓寸.校企合作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分析[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04-106
[4] 修德斌,刘明珠,魏凯丰.通信工程专业开展本科实训教学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7:21-24.
[5] 黄飞江,刘光灿,陈威兵.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长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6-8.
[6] 韦涛.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百色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6,5:19-20,42.
[7] 刘婉妮,校企合作共建通信工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3):167-170.
【通联编辑: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