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学习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演绎出的理性
  读墨子,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思想、观念完全立足于现实生活、日常实践。他的书中充满了木鸢、车辖、咫尺之木、方圆、规绳、陶者、穴师……这类市井话语。他有名的“所染”开篇即是,“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中抽象出普遍的道理,并运用到历史现实中去。“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他最后感叹:“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墨子从染坊这一行业联想到人生社会的环境、交往对人的影响。
  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生活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思维偏好,从一点一个细节出发去把握万事万物的结构,但墨子的高明处在于,他比一般人走得更远一些。他的抽象性成了一种了不起的理性、逻辑,后人尊称为墨辩逻辑,跟古希腊的形式逻辑、古印度的因明逻辑并称为轴心时代的人类三大逻辑。
  墨子感慨:“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墨子不仅求其所以然,还把理性精神上升到极为抽象的层面。他的工作是一步一步地完成的。我们看他的很多判断都似曾相识,如“知,材也。”“知,接也。”“身观焉,亲也。”“闻,耳之聪也。”“久,弥异时也。”“传受之,闻也。”……到了“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就有了思辨,有了分析综合的活动……而到了“中央,旁也”“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就出现了认识的飞跃,进入到思维的自由王国里。墨子意识到,一个事物的中央,可以是另一事物的周边,这是异于传统和常识的卓越见解,从中不难理解那些中心主义者的自大。
  墨子從浅近处入手,持久地努力,一步步走向了思维王国的堂奥,收获了我们一般人少能窥见的大道至理。用墨子的话,“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
  我们以墨子的“兼爱”为例。他的兼爱思想就是从现实中收获的。我们今天知道,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情操、观念意识和社会主张。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方人很少直面“爱”这一话题,人们多谈论“恩”,多谈论忠孝,最多把爱跟“仁”放在一起讨论,仁爱,而仁爱在我们这里是以己为中心推衍开来的“差序格局”。人们很少像墨子那样谈论爱,墨子是我们中间的异数,他的“兼爱”既是“自由平等博爱”之号召,又是当代社会深入人心的“公益”“慈善”等人生社会价值的关键。
  学习的至上价值
  孔子平时谆谆教导弟子,倡导的价值可谓多矣。提倡仁,提倡孝,提倡礼,提倡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但大家在一起讨论时,发现老师是学习的好榜样,学习才是老师至上的价值。老师生前就开始被人封圣,但老师说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入太庙,每事问。故老师虽少也贱,却多能鄙事。在老师眼里,没有比学习更好的生活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老师的学习精神值得大书特书,他自己总结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学习的志向从少年起开始,再未中断,贯穿了一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他的学习意志强大,“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到晚年还在学习,“老而好易,韦编三绝,”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老师的学习方法也很值得今人学习。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跟我们一般人的态度不同,我们崇拜权威、名人不假,但对时人、周围的人,我们多半是瞧不大起的。孔子还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学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教学相长,他不止是自己学习了,他还要去教导别人。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们经常说别人脑残,“竖子不可教也。”但孔子却说,“有教无类。”
  可以说,古往今来最简单的学习,孔子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示范。
  孔子谈论学习的名言有几十条,都可圈可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随时随地地学习足以使之充实幸福了。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的自画像就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难怪弟子们编辑老师语录,不约而同地认定学习值得放在开篇。孔子的学习人生也给后人树立榜样,如三国时东吴的吕蒙,发愤读书,留下“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美谈。南朝陶弘景“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南宋朱熹更是倡导“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
  说到学习,当代人的感受可能更深。技术的推动使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手机这一移动网络上,网络随时向我们传递朋友圈、微博、论坛上的新闻、信息、文献……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吸收新知,但似乎我们离孔子说的“知者不惑”更远了。
  因此,读孔子还要从孔子那里学习如何学习,如何把学习跟人生相结合。如当代价值哲学表述的,如何把学习当作人生至上的价值。这一点,孔子也做得相当好。他自承“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他不仅向老子、苌弘、师襄等前辈学习过,他也从弟子颜回、子路、子贡那里学习过……黄万盛教授曾总结,除了书本知识,我们还要向前辈学习,以建立我们的学术谱系;向同龄人学习,以建立属于这个时代的交叠共识和历史记忆;向年轻的人学习,以使我们具有未来的方向,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的精神力量。
  (常朔摘自《微观国学》图/潆夏)
其他文献
很多事,是必须要等的。比如:水沸,饭熟,路口的红灯……  很多事,如节气,不到时候不会发生,有它精准的时间刻度。如茫茫人海中两个人的相遇,需要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不能早一步,也不能晚一步,需要等机缘成熟。  瓜熟,才会蒂落;过完今天,才会是明天;雨过了,才开始晴天;这条路走完,才会拐上另一条路……等待,因为是时间的一部分,所以注定会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性急的人,却恨不得省略过程。可没有了过程,还有
被日本人尊为“国技”的相扑,有着2 000多年的历史。要了解相扑,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一场相扑比赛。  左图中的这个台子叫“土表”,是相扑比赛的场地。那个圆圈是用裹(ɡuǒ)着石头和泥土的稻草包拼成的。比赛开始后,相扑手就只能在这个圆圈里活动。首先出圆圈或是除脚掌以外其他身体部位触地的相扑手就算是输了。  看到这样装束的人,就知道比赛快开始了。他们叫作“呼出”,就像主持人一样,会在土表上用独特的调子像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儿歌是启蒙的一种方式,从数字开始培养孩子的思维,是对的。虽然这里的数字既不代表老虎的數量,也不代表松鼠的数量,和数字的本意无关,只是为了押韵。古代的孩子,也要学习数字,正如《三字经》所言“知某数,识某文”,十、百、千、万……数字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数字是个符号,本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远看不如山,近看不如甲骨文。看着数字展开联想,很难。不过,有时
有一次,家里的地毯用旧了,我卷起来捆好准备丢掉换新的,没想到站在身后的小儿子乐朋,竟大哭起来,叫道:“地毯太可怜了,它又不是垃圾,怎么可以丢掉?”我被这出奇的同情心怔住,原来七岁的孩子将生活中的物品看成相互依存的朋友;孩子广泛的同情心十分敏锐,其中就含着虚灵的“天机”。经过后天智能活动的梳理,成人才逐渐失去朴实真切的世界。  由此我想起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得意地将母亲以土布手工缝制的新衣穿在身上,穿
我们追求便捷和效率,流连于快速变幻的信息世界。就像高温环境下运动的分子,高速振动着,无序而持续,用零碎细散把每个时刻填满,不时焦虑不安。  我们有多久没有认真等待过了?  车站,午后,天气阴沉,你什么也没有带,什么人也没有约,只是一个人在等待,雨声滴答,风喃绕耳。没有人知道你在等待什么,包括你自己,就这么放空一段时光,让浮躁的心情慢慢平和下来,人也像重新充好了电。  等待是不可思议的艺术。它似乎永
出场人物:  白纸、剪刀、双面胶、棉签、彩笔  故事是这样的:  1  这天,白纸正躺着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是一张白纸呢?我可以变成其他东西吗?  想了半天后,他对呆呆地倒立在笔筒里的剪刀说:“嗨,朋友,帮我个忙,在我身上剪出一个椭(tuǒ)圆形。”  “哦,好。”剪刀很热心。  2  塑料袋里的棉签们很好奇:“你在干吗?”  “我在做一件有趣的东西。你们能躺成一个圈吗?"椭圆形的白纸邀请道。 
认识一位朋友,孩子刚一岁多的时候开始自媒体写作。每天晚上睡前考虑好第二天要写的选题,第二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写到六点半,然后开始准备早餐。  最开始真的很难,早起很难,写文章更难,但她从没想过放弃。  如今的她已经坚持早起写文章两年多,她的文笔越来越娴熟,读者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我們聊天,她说:“我身边有很多宝妈觉得我写文章还挺好的,也想尝试,就问我要怎么做。可大部分人都坚持不过三天,说早上起不来
芳是我多年的好闺密,最近她突发奇想,准备辞掉工作,到农村老家的宅基地建一所房子。芳說,接下来的生活,她要在老家种一片庄稼,养几只鸡和一水塘的鱼,完全不用在城里打拼,依靠这些,她就可以过上惬意的生活。  听了芳天真的想法,我忍不住笑话她。笑完之后,我却陷入了思考,她这个想法真的不可行吗?  芳解释说,自己回到农村老家自食其力,食物来于自然,生活回归自然,没有城市的喧闹,闲了可以看看书、写写字、弹弹琴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在冷得半死的冬夜,张岱独往西湖看冰雪万千,这是一种何等雅兴?谁想,湖心亭中已有两人对坐煮酒,“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自然大喜过望。  论坛里曾有人发帖问:你觉得古人做过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答案中排第一的是:湖心亭看雪。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若是生在晚明,那一定要
人到中年,我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固定下来了。  固定在一个城市打拼,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缩小了朋友圈,只偶尔见一些固定的朋友。就连理发,也是去经常光顾的那一家理发店。更不要说买菜、购物了,肯定挑最熟悉的那一家直奔而去。  这倒不是说,人变得懒了,或者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了。恰恰相反,那些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朋友,固定的事情,是经过精挑细选,大浪淘沙,最终令人感到舒服的选择。比如,相交多年的朋友,常常各自忙碌